秋景深--茶园施肥与管理技术.doc_第1页
秋景深--茶园施肥与管理技术.doc_第2页
秋景深--茶园施肥与管理技术.doc_第3页
秋景深--茶园施肥与管理技术.doc_第4页
秋景深--茶园施肥与管理技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秋景深-茶园施肥与管理技术 肥料是茶树生长的食粮,是茶叶增产和提高品质的物质基础。因此,施肥对茶树的生长以及茶叶的产量与质量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施肥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施肥的增产作用,保持和提高茶叶的优良品质,维持茶叶的旺盛生长态势,同时利于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但如施肥不当,不但不能增加茶叶产量,还会造成茶叶品质严重下降,甚至会给茶树生长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茶园施肥要求因地制宣,采用适当的肥料种类及施肥方法,才能充分发挥肥效,达到施肥的目的。现就茶园如何合理施肥方面谈些浅见。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配合使用有机肥属于全面性肥料,有机质丰富,肥效缓慢而持久,对茶树生长、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都有良好影响,且能改良土壤。因此,施肥必须以有机肥为主。茶园常用的传统有机肥有人粪尿、厩肥、饼肥、堆肥、绿肥等。无机肥是速效肥,其肥效快,在茶树生长与采摘旺盛季节,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往往出现某些元素不足,必须及时补充,才能满足茶树生长的正常需要,因此,配施无机速效肥是必要的。茶园常用传统无机肥中的氮肥有硫酸氨、硝酸氨、碳酸氢氨、尿素;磷肥有过磷酸钙、磷矿粉、骨粉;钾肥有硫酸钾、氯化钾。目前主要以施用茶叶专用复合肥为主(推荐用中化一面旗复合肥21:6:13)。重施基肥,分期追肥基肥要施足,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以P、K肥为主的无机肥,在茶季结束时一次施用;追肥要施速效肥,目前以较高浓度的茶叶专用化肥为主,结合施用一些腐熟的人畜粪尿或沤堆腐熟的有机水肥。由于追肥容易在土壤中淋溶流失、固定,必须分期进行,一般是结合茶园每轮的耕作或除草措施进行施用。因茶树生育阶段、生产茶类需求,施用专用复合肥(推荐用中化一面旗复合肥21:6:13)茶树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的生育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是不同的。幼龄茶树以培养健壮的枝条骨架、分布深广的根系为目的,必须增加P、K元素的比例,以施用幼龄肥为主;处于长势旺盛的壮年时期,为促进营养生长,提高鲜叶的产量,适当增加N素是必要的。但茶叶是嗜好品,对品质要求很高。不同茶类,其品质特征差异较大,如红茶的品质特征是“红汤红叶”,滋味浓强,要求含有较高的多酚类含量;绿茶的品质特征是“清汤绿叶”,滋味鲜爽,要求含有较高的含N化合物,如氨基酸、蛋白质;乌龙茶类(如单丛、水仙、铁观音、奇兰、黄金桂等)的品质特征是香气浓郁,滋味醇和,要求有较高的芳香物质和氨基酸。这些品质特征的形成与茶树施肥有密切关系,因此必须施用适合不同茶类的专用肥,才能保证和提高茶叶品质(推荐用中化一面旗复合肥15:15:15)。肥料用量及施用方法肥料用量:肥料的用量视不同树龄、土壤肥力、不同生产管理水平的茶园而定。一般幼龄茶树比生长旺盛的成龄茶树施用量少;土地肥沃的茶园施肥量可少些。生产茶园施肥量可根据茶叶生产量而定,一般每增施1公斤的N素,鲜叶可增产12至40公斤。基肥与追肥的比例:视肥的种类而定,有机肥作基肥其施用比例应大于8O;腐熟水肥作追肥,施用比例为2O;施用无机肥,则基肥、追肥比例为4:6。次数与时间:茶树在一年中对营养需求量不一致,对N素的吸收以4至11月较多,而P的吸收主要在4至7月,K的吸收以7至9月为最多。中部茶区基肥一般9至11月施用;南部茶区,茶芽轮次多,到12月上旬停采后才施用。基肥一般一次施完;追肥一般分2至4次,施用量上应采用“前多后少”的原则,才能增产春茶。采摘旺季的南部茶区追肥次数可适当增加。第一次施“催芽肥”,在春芽萌动前一周施用,用量约4O至50;第二次在4至5月上旬施用,用量约10至15;第三次在6至7月上旬施用,用量约15;第四次在8至9月施用,用量约20至30。施肥方法:基肥多为土杂肥,体积大,分解慢,一般用开沟深施,深度约20至30厘米,追肥多施化学速效肥或水肥,可开浅沟或穴施,如在雨天或雨前施用,可在茶行中均匀撒施,但必须注意不能撒在茶树冠面上,以防烧坏茶树。茶树的施肥技术茶叶是丛生小灌木,它的经济性状为嫩叶片,每年采摘35次,在施肥中供给氮素肥料为主,配合施磷、钾肥。1施肥量一般每亩施用氮肥(n)25-30kg、磷肥(p2o5)7-10kg、钾(k2o)7-10kg,相当尿素65-75kg、过磷酸钙50-75kg、硫酸钾15-20kg。茶树的施肥量还应根据树龄、树势、采叶量与次数和土壤条件而定,一般青年期或采叶不多的应少施;壮年期、多采叶的、土壤瘦瘠的要多施。每亩的施肥量根据广东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提供的依据于表所示。全年施肥量按施肥期比例分配;每亩按400丛茶树计算,丛数增减时,施肥量也可增减;可按肥料种类所含三要素成分计算不同肥料施用量。2施肥时间(1)基肥:茶叶基肥通常在秋冬(911月)施下,以有机肥和磷肥为主,施用量占全年施肥量的40。每亩施厩肥约1000kg或尿素26-30kg,过磷酸钙50-70kg、硫酸钾10kg,将上述的几种肥料混匀后,结合冬季翻土,以沟施或穴施茶叶根系密集区。(2)追肥:茶树生长后活动期,从2-3月开始到9月分批追施,也就是春茶(2-3月),夏茶(5月),秋茶(7月)前均需施追肥。追肥以氮为主,钾肥在春节前一次性施下,具体每次追肥情况如下述。每一次追肥在2-3月,每亩用尿素约20kg,硫酸钾约10kg,将上述各种肥料混匀后,兑后3-5%水溶液点根浇施。第二次追肥在5月上中旬,每亩用尿素约7kg。第三次追肥在7月上旬,每亩施尿素约14kg,都可以兑成2-3水溶液,结合中耕结草后点根浇施。也可以用根外追肥,可将0.5尿素、1-2的过磷酸钙水肥液(化肥与水搅拌溶解后,静止过夜,用澄清液喷于叶面),每亩喷施肥液约200kg。茶叶施肥技术摘要:茶树生育所必需的矿质元素有:氮、磷、钾、钙、铁、镁、硫等大量元素和锰、锌、铜、硼、钼、铝、氟等微量元素。因树龄、树势、产量指标、茶园土壤、所制茶类、种植密度不同,施肥的数量和方法也有所不同。施用时应掌握重施基肥,适施追肥,分期追肥,多肥配合,深浅适宜的施肥原则。茶树是以采收幼嫩芽叶为对象的多年生经济作物,每年要多次从茶树上采摘新生的绿色营养嫩梢,这对茶树营养耗损极大。与此同时,茶树本身还需要不断地建造根、茎、叶等营养器官,以维持树体的繁茂和继续扩大再生长,以及开花结实繁衍后代等,都要消耗大量养料,因此,必须适时地给予合理的补充,以满足茶树健壮生长,使之优质、稳产高产。我国茶园70%以上分布在低丘红黄壤地区,低丘红黄壤存在土壤质地粘重、土层粘薄、土壤酸化、营养元素贫瘠和不平衡等障碍因子,造成该地区茶叶低产低质。一、 茶叶需肥规律1、所需养分茶树生育所必需的矿质元素有:氮、磷、钾、钙、铁、镁、硫等大量元素和锰、锌、铜、硼、钼、铝、氟等微量元素。据上海市农科院土肥所姚乃华等研究,以螯合态微量元素Mn、Zn、Cu、B、Mg及P、Mo为主体成分的茶树叶面营养液,在65点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能增产茶叶20%左右,并且明显地提高茶叶品质,增强茶树光合作用能力及新梢持嫩性,经济效益高。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表明,茶园中缺镁、缺锌的情况比较普遍。(1)氮:氮是合成蛋白质和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施用氮肥可以促进茶树根系生长,使枝叶繁茂,同时促进茶树对其他养分的吸收,提高茶树光合效率等。氮素供应充足时,茶树发芽多,新梢生长快,节间长,叶片多,叶面积大,持嫩期延长,并能抑制生殖生长,从而提高鲜叶的产量和质量。施氮肥对改善绿茶品质有良好作用,过量施氮肥,对红茶品质则有不利影响,若与磷、钾肥适当配合,无论对绿茶还是红茶都可提高品质。氮肥不足则树势减弱,叶片发黄,芽叶瘦小,对夹叶比例增大,叶质粗老,成叶寿命缩短,开花结果多,既影响茶叶产量又降低茶叶品质。正常茶树鲜叶含氮量为4%5%,老叶为3%4%,若嫩叶含氮量降到4%以下,成熟老叶下降到3%以下,则标志着氮肥严重不足。(2)磷:磷肥主要能促进茶树根系发育,增强茶树对养分的吸收,促进淀粉合成和提高叶绿素的生理机能。从而提高茶叶中茶多酚、儿茶素、蛋白质和水浸出物的含量,较全面地提高茶叶品质。茶树缺磷往往在短时间内不易发现,有时要几年后才表现出来。其症状是:新生芽叶黄瘦,节间不易伸长,老叶暗绿无光泽,进而枯黄脱落,根系呈黑褐色。(3)钾:钾对碳水化合物的形成、转化和贮藏有积极作用,它还能补充日照不足,在弱光下促进光合同化,促进根系发育,调节水代谢,增强对冻害和病虫害的抵抗力。缺钾时,茶树下部叶片早期变老,提前脱落,茶树分枝稀疏、纤弱,树冠不开展,嫩叶焦边并伴有不规则的缺绿,使茶树抵抗病虫和其他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低。作物吸收的N主要是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两种。茶树是喜铵性作物,分别单独施用NH4-N和NO3-N施用比例调查茶叶氨基酸含量变化,结果表明,NH4-N用量越多,氨基酸含量也越多,尤其是影响茶叶香味的茶氨酸显著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典型茶区纯N使用量在02600kg/hm2之间,平均553kg/hm2 。大量使用氮肥不仅造成氮肥利用率明显降低,而且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据报道,茶园氮素的利用率一般在30%左右6。未被茶树利用的氮素,除小部分仍保留在土壤中外,大部分通过硝化和反硝化作用,以 NO3-和 N2O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如施氮量900kg/hm2的茶园,当年通过NO3-淋溶的N素高达457kg /hm2;通过 N2O损失更为惊人。在黄泥沙土条件下, 通过茶树不同氮、磷、钾的配比试验, 探明:从产量及品质两方面来考虑, 应以施NP2O 5K2O 比例为411 及311 最佳。氮素比例低, 则产量不高。锰对氨基酸合成,维生素和茶多酚有促进作用。锌是蛋白质、核酸合成酶的构成部分,土壤有效锌含量与茶叶氮及氨基酸呈显著的相关。 镁是叶绿素组成成分,茶氨酸合成酶只有在镁的作用下,才能进行酶促反应。2、吸收时间茶树在年发育的不同周期中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情况也不一致。据研究资料,一年中对氮的吸收以46月、78月、9月和1011月为多。而前两期的吸收量占全年总吸氮量的55%以上,磷的吸收主要集中在47月和9月。对钾的吸收则以79月为最多。此外,茶树各个器官对三要素的要求在不同时期也有一定差别。如茶树根系需要氮素主要是在911 月份。茎在711月,这两个季节约占全年总吸收量的60%70%。叶对氮素的要求量,49月要的占全年总量的80%90%。茶树根对磷的需求,高峰期是911月,茎是在9月份,叶、芽等器官是在410月,其中以 7月份的需求量最多。茶树根系对钾的需求,主要是 911月,约占全年的50%60%,茎在49月,以9月份的需求量最多。从以上茶树在不季节对氮、磷、钾需求规律特点情况来看,适时适量施肥,也是提高各类肥料利用率的重要途径。3、需肥特点(1)需肥连续性 茶树是多年生植物,在一年生长发育周期中,大部分时期都在进行芽叶采摘,并不断地消耗养分。由于茶树一年四季各个生育阶段其机体内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活动, 从不间断,所以茶树体内营养条件好坏,不仅与当年产量、品质密切相关,而且还会影响来年的产、质表现,故而茶树对养分的需求是持续不断的。(2)需肥阶段性 在自身发育生长的不同阶段, 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和吸收是有所侧重的。 如幼年期的茶树以营养器官生长为主,地上部的枝梢生长超过地下部根系,合成多于分解,应适当增施磷钾肥,为今后的生长发育打下基础。处于青壮年期的茶树,由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举,这就要进行大量增施氮肥, 促进大量萌发芽叶并以磷钾和多种元素配施莱促进高产优质。(3)需肥的集中性 在年发育周中, 由于季节的变化和本身的生理活动现象而形成生长旺盛期与生长相对休止期, 成龄茶园也因采摘等关系使芽梢生长形成比较明显的轮次, 在生长旺盛期与每轮幼嫩芽叶被采摘后, 为了配合正常生长的需要和补充因财政带来的损失都必需较大量的集中提供营养。 在三要素中以氮素的需要量为最多,钾次之,磷又次之。(4)需肥的适应性 茶树对营养条件的适应范围广泛, 首先表现在它对营养元素需求上的多样性。茶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从数量上来讲,虽然以N、P、K三要素为主,但除此以外,有些微量元素Mn、Fe、Zn、B、Al、Cu对茶树的正常生理活动也有很大影响, 只要某种元素缺乏都会使茶树的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和破坏,而产生生理病变,并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另一方面是茶树的耐肥力强,耐瘠的能力也强。以施氮肥为例,每公顷茶园,最低可施纯氮肥 50 ,最高可施1000 ,虽然两者施量相差20倍,但对茶树均无妨。由此可知,茶树对营养确实具有较大的适应性。二、合理施肥我国茶区辽阔,茶园土壤类型繁多,气候条件复杂,生产茶类不同,在确定某一地区无公害茶园施肥方法时,除了根据茶树吸肥规则外,还要根据当地的茶树品种、茶树生产状况、茶园类型、气候特点、土壤肥力及灌溉、耕作、采摘等农业技术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灵活掌握。也就是茶农所说的要“看天、看地、看肥、看茶 ”施肥。如生产名优茶的茶园,主要靠春茶,较生产大宗茶的茶园更要重视基肥的施用;春季干旱严重的地区,春肥不易发挥效果,多施春肥反而会造成肥害,要改变春、夏、秋肥的追肥比例;幼龄茶树、留种茶园,要适当重视磷、钾肥的施用,以利于幼龄茶树根系的生长和留种茶树种子的饱满;干旱季节可多施根外肥,少施根肥等。1、茶园施肥的原则(1)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提高土壤肥力;(2)以氮肥为主,氮、磷、钾三要素相配合,注意全肥;(3)重视基肥,基肥与追肥相结合,提高茶叶产量;(4)合理施肥;(5)以根际施肥为主,根际施肥与根外施肥相结合。因树龄、树势、产量指标、茶园土壤、所制茶类、种植密度不同,施肥的数量和方法也有所不同。施用时掌握重施基肥,适施追肥,分期追肥,多肥配合,深浅适宜的施肥原则。2、茶园施肥技术茶园施肥技术的关键点在于掌握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幼龄茶树应施以充足的氮肥,以满足枝、叶、芽迅速生长的需要。成年茶树则应施充足的有机肥,并做到追肥、基肥相结合。春、夏、秋为茶树旺盛生长期,需肥量大,尤其是春茶,此时应以追肥为主,及时补充因采摘所带走的养分,肥料主要以速效氮肥为主。冬季气温低,茶树处于休眠状态,此时主要是聚集养分,可施迟消或分解慢的肥料。茶园施肥,主要有沟施、窝施、叶面喷施3种方法,施肥要求概括地讲,应做到“一深、二早、三多、四平衡、五配套”,具体要求如下:“一深”是指肥料要适当深施,以促进根系向土壤纵深方向发展。茶树种植前,底肥的深度至少要求在30cm以上;基肥应达到20cm左右;追肥也要施510cm深,切忌撒施,否则遇大雨时会导致肥料冲失,遇干旱时造成大量的氮素挥发而损失,还会诱导茶树根系集中在表层土壤,从而降低茶树抵抗旱、寒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早”是指:(1)基肥要早,进入秋冬季后,随着气温降低,茶树地上部逐渐进入休眠状态,根系开始活跃,但气温过低,根系的生长也减缓,故早施基肥可促进根系对养分的吸收。长江中下游茶区,要求肥料在9月上旬10月下旬间施下;江北茶区可提早到8月下旬开始施用,10月上旬施完;而南方茶区则可推迟到9月下旬开始施用,11月下旬结束。(2)催芽肥也要早,以提高肥料对春茶的贡献率。据试验,春季追肥时间由3月13日提早到2月13日,龙井茶产量增加。施催芽肥的时间一般要求比名优茶开采期早1个月左右,如长江中下游茶区应在2月份施下。“三多” 是指:(1) 肥料的品种要多,不仅要施氮肥,而且要施磷、钾肥和镁、硫、铜、锌等中微量元素肥以及有机肥等,以满足茶树对各种养分的需要和不断提高土壤肥力水平。(2) 肥料的用量要适当多,每产100kg大宗茶,亩施纯氮1215kg,如茶叶产量以幼嫩芽叶为原料的名优茶计,则施肥量需提高12倍。但是,化学氮肥每亩每次施用量 (纯氮计)不要超过15kg,年最高用量不得超过60kg。(3)施肥的次数也要多,要求做到“一基三追十次喷”,春茶产量高的茶园,可在春茶期间增施一次追肥,以满足茶树对养分的持续需求,同时减少浪费。“四平衡”指:(1)有机肥和无机肥要平衡。有机肥不仅能改善土壤的理化和生物性状,而且能提供协调、完全的营养元素。但由于有机肥养分含量较低,所以需配施养分含量高的无机肥,以达到既满足茶树生长需要,又改善土壤性质的目的。要求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以无机肥为主。(2)氮肥与磷钾肥,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要平衡。只有平衡施肥,才能发挥各养分的效果。成龄采摘茶园要求氮磷钾的比例为2411。(3)基肥和追肥平衡。茶树对养分的吸收具有明显的贮存和再利用特性,秋冬季茶树吸收贮存的养分是翌年春茶萌发的物质基础,所以要重施基肥。但茶树的生长和养分吸收是一持续的过程,因此,只有基肥与追肥平衡才能满足茶树年生长周期对养分的需要。一般要求基肥占总施肥量的40 %左右,追肥占60 %左右。(4)根部施肥与叶面施肥平衡。茶树具有深广的根系,其主要功能是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和水分。但茶树叶片多,表面积大,除光合作用外,还有养分吸收的功能。尤其是在土壤干旱影响根系吸收时,或施用微量营养元素时,叶面施肥效果更好。另外,叶面施肥还能活化茶树体内的酶系统,加强茶树根系的吸收能力。因此,只有在根部施肥的基础上配合叶面施肥,才能全面发挥施肥的效果。“五配套”是指茶园施肥要与其他技术配合进行,以充分发挥施肥的效果。 (1) 施肥与土壤测试和植物分析相配套。根据对土壤和植株的分析结果,制定准确的茶园施肥和土壤改良计划。一般要求每两年对茶园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等进行一次监测,以了解茶园土壤肥力水平的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调整施肥技术。(2)施肥与茶树品种相配套。不同品种对养分的要求有明显的“个性特点”,如龙井43要求较高的氮、磷和钾施用量,而苹云则耐肥性差,施肥量不能过高,高香品种龙井长叶对钾的要求较高。因此,茶园施肥时,特别是优良品种茶园施肥时只有考虑其种性特点,才能充分发挥良种的优势。 (3)施肥与天气、肥料品种相配套。这一点在季节性干旱明显、土壤粘性较重的低丘红壤茶区显得尤为重要。如天气持续干旱,土壤板结,施入的肥料不易溶解和被茶树吸收;雨水过多或暴雨前施肥则易导致肥料养分淋溶而损失。根据肥料种类采用不同的施肥方式则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4) 施肥与土壤耕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