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doc_第1页
申报《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doc_第2页
申报《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doc_第3页
申报《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doc_第4页
申报《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申报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自查报告(初稿) 广州市知用中学 2006年9月16日“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申报工作自查报告广州市知用中学2006年9月16日广州市知用中学是具有八十二年历史的学校。八十二年来,我校一直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办学质量水平不断提高,从一所普通中学发展成为广东省一级学校。1927年我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先生到我校演讲读书杂谈、1930年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先生到校演讲怎样完成戏剧运动、193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革命家廖承志到校作一切服从抗战的演说,1938年茅盾、夏衍、萨空了先生到校宣传和表达抗日救亡运动精神,茅盾先生作演讲旧瓶装新酒。欧阳山等著名革命家、文学家、艺术家也曾先后在我校讲学、任教;在著名的广州起义中牺牲的毕磊同志,就是知用中学的学生。八十二年来,知用学子、校友遍布海内外,有专家、学者、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突出的贡献。如知用中学创始人,老校长、原广州市副市长张瑞权,我国现代文学奠基人、大文学家鲁迅,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革命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承志,世界著名肿瘤学专家、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合作中心主任、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教授万德森、著名戏剧家欧阳倩予、茅盾、夏衍、萨空了,全国著名作家欧阳山,全国政协副主席、原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原北京大学副校长罗豪才,原广州市副市长罗培元,原广州市政协副主任何炳桓,著名作家吴有恒,著名诗人、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陈芦荻,知名科学家张翰英、唐贵智,著名石英专家、窦成勋、廖宝昀、马毓义等,国际著名游泳裁判陈国能,世界跳水冠军陈肖霞,著名足球队队员、教练麦超,著名话剧演员吴克,广东省高考物理状元梁粤华,广东省高考物理全省第三名黄延穗,广州市中考语文状元黄稚,广东省高考800分以上的特别优秀学生王钰麟、余健驹、梁钥、刘骏、吴隽诗、关键、汤泳钊、张翔、潘英华等等,他们是数以万计知用学子中的突出代表,是知用人的骄傲。今天,我校继承和发扬 “格物求知、穷理致用”的校训精粹,在“求知致用”的办学基本理念引导下,从“十五”以来,我们着力从探讨“启发、互动、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构建和完善学校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和“加强学校信息化管理,推进教育管理现代化”三个方面进行规划,创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主要工作思路是:一、在探讨和构建学校办学模式的总课题统领下,以学科为基础,用课题带动的方式推进学科教学研究,抓“学科建设-集体教研-提高能力”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选准学科教学研究的切入点,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辅助开展课题实验研究,每学年引导各学科开展“针对性强、周期不太长、注重效果、可操作性”的教学研究课题,组织教师开展集体教研,通过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形成教学质量的重点。我们要以学科为基础,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手段,在教学活动中努力开展构建“启发、互动、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例观摩、课例分析、专题研讨、方法探究、专题总结、成果交流等手段,广泛组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效率效果的研究,在“十一五”期间,通过教学科研的带动,逐步形成具有本校特点和学科特色的教学方式方法,培养一批有一定教学特色或教学风格的教师,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学水平。三、以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切入点,结合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推进网络环境下学科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整合,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组织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学习、教学实例观摩分析、教学课件的应用与交流、教学资源的分享、教学成果评价、教学专题总结等等活动,推动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同时,大力开展学校课程体系的探索和构建,抓好活动课程的建设,在学科拓展、科技教育、信息技术和文体活动几个方面,进一步引导学生加强实践性、操作性、创造性和动手能力和培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四、进一步推进教育管理现代化。一方面结合现代教育理论、管理理论的学习,树立和强化教育管理中的系统论、信息论的思想,增强在学校管理、教育改革中的信息化管理意识。另一方面,加强学校信息化的环境建设,从硬件上,抓好计划性,增加投入,抓好硬件设施的配备。特别是同时完善管理制度,引导教师、职员大力开展信息技术培训,积极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应用水平。在软件上,抓好信息技术资料、课件和管理系统、校园网、区域网的建设,建立和完善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参与管理的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提高整个教育和管理水平。几年来学校的信息技术实验工作开展得富有成效,申报工作自查评估如下:一、建立机制、思想引领1 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成立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领导小组,对学校信息化建设和课题实验工作整体规划和目标定位,具体指导、部署和组织教育信息化建设和课题实验。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领导小组:组长:刘其祥 副组长:曾优鲜成员:侯静仪、邓丽萍、何伟强、黄浩华、陈珏姝、王东宜、张 超、李子青、李俊娟实验小组教师:陈 煜、李昭婷、刘永峰、陈丽文、孙 萍、 刘广亮、刘咏仪、简素颖、廖嘉亮、梁家乐、田海霞、李仲贤、池贤利、 向 艳、杨 巧、陈一夫、罗毅彬、林卫贞、翁翠明、马 丽、梁倩尧、 陆建华、 邓 卉、任静国、王春凤、黄 敏、伍尚汉、马泉明、 刘 星 、陈继烈、高淑仪、文凤英、凌丽娜、欧伟雄、郑燕君、王凯文、袁宝军、俞静红、陈 元、叶 宏、罗智青、石多多、黄秋获。2 全员参与、形成共识我们以电信息技术学科的老师和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课题实验小组的教师为骨干,以学科课题带动为基本形式,组织教师全员参与学校信息技术实验的工作。组织全体教师开展现代教育理论、信息论、系统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基本原理等理论的基础学习,进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认识和实际运用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全校形成共识:创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是建设省一级学校需要,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水平和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加速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势在必行。要以信息技术为突破口,以信息化学习和资源建设为基础,以信息技术推进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信息技术推进学科课程整合及学科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建设。因此,在创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工作中我们要坚持几个基本思想观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基本指导思想;和“求知致用”的办学基本理念;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建设、实验与应用上体现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培养目标的整体性、教育实践的完整性、教学过程的系统性、教学活动最优化和探索办学特色、追求教育的高质量;两个意识:主体意识和过程意识;学生是教学实践的主体;教学活动要重视过程;三个立足:立足与教学实践、与教育科研相结合;立足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立足与学校实际相结合,促进学校管理上新台阶;要体现的基本特征:打基础、全员性、求质量、有特色。二 目标定位、特色探索1、目标明确学校建设目标-校风好、质量高、队伍强、环境美、设施先进、管理科学、有特色的现代化学校;探索队伍、教育、教学、科研、环境、管理“六优化”的教育教学改革;开展建队、建制、建模、建网、建库的办学实践;2、特色探索体现“四个结合”的创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办学特色:(1)坚持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与学校现代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和管理理论的统一,在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渗透信息论和系统论的基本原理,从理论上提高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教育改革和教育管理的思想认识,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加强学校管理的实践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比较系统的学校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提高办学水平和管理效率。(2)坚持把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与学校校本教研、校本培训以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相结合,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高度,一方面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的学习,提高信息技术的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引导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开展教学研究,抓校本培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促进教师在研究和培训中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3)坚持把信息技术与学校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相结合,在学校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坚持把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手段的应用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组织教师不断进行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的教学试验,探索教学模式,从而进行课程建设,逐步构建和完善学校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4)坚持信息技术促进学校教育科研,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把学校教育科研课题与学校德育管理、校风建设、教学研究进行整合,使教育科研紧密结合教育实际,提高教育科研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推动学校不断发展。3 制度建设我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主要管理制度:1知用中学教职员工岗位责任制;2知用中学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3.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4.网管中心安全管理规范制度;5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6 教师电脑使用管理制度;7.计算机房管理制度 8软件制作室管理制度;9电教设备管理制度;10 知用中学教职员工工作绩效奖励制度。三 数字环境、同步建设1完备规范的计算机网络:覆盖整个校园的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校园网主干带宽为1000M,三层交换机1台,千兆光纤端口12个,千兆以太网口12个,百兆端口48个。二层交换机为17台,防火墙1台,PC服务器6台,配置分别为:HPML530 P4 2.8G内存为1024M 2台,HP ML350 P43.0G 内存2G 2台,IBM7100 933M 内存为768M 1台,IBM5100 900M 内存为1G 1台,硬盘总容量为1100G,校区信息点共360个,其中办公室信息点为234个,教学场所信息点为126个。有独立的网络中心,光纤宽带接入越秀区教育信息中心,并入教育网;2 先进实用的演播系统:实现教室与礼堂会议、教室与电视台节目、教室与学校总控室播放的教学节目、指定某教室的教学实况向其他指定教室的实时转播,以及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对教学节目重新编组、自主操控总控室的播放设备等;3 教学平台配置到教室(包括班课室、实验室、功能室、学科电教室):大屏幕投影、视频展示台、音响系统、电脑;并与互联网对接;我校共有72个多媒体教学平台,其中58个为课室综合平台,14个为专用功能室综合平台。教师专用电脑154台。4 十三室配置完备实用:计算机室、语音室、综合电教室、视听阅览室、软件制作室、软件教材室、历史电教室、地理电教室、物理电教室、化学电教室、生物电教室、艺术电教室、英语电教室以“实用、有特色、多功能、多用途”为原则配备完善;5 实施办公管理自动化:建设学校办公管理平台(校园网办公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集成运用,实现校园办公自动化,建设新型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提高学校管理效能;6 建设校园网站传播教育信息: 网址:。开辟校园速递、学校简介、学生与家长、资源中心、媒体知用等多个栏目等。传播教育信息,宣传我校办学成果和教育教学成绩;7 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教育测评管理:通过(中小学综合管理系统)和(高中新课改学校管理系统)以及初三德育测评系统、初一教学质量分析评价系统,逐步实现教育测评管理和教育评价数字化和个性化; 8 自主开发师生交流系统(动态班级主页):包括班级相册、班级作品、班级论坛、班级QQ、班级测试、班级优秀作业展示区、家长专区等栏目,这是开展实验学校的主题,提供一个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家校交流的平台; 9 自主开发教学测评与成绩管理系统(简介见附页)。 整个数字化环境的建设,为教育教学改革开创广阔的空间,达到:互动交流-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成果交流; 自主学习-自主训练、自主测评、自主评价、自主矫正;个性化教学-个别指导、个别对话、个别答疑、个别评价。四 教学资源、整合配置1 教师资源-学科有课题、备课组有骨干,以加强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抓好学科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的方式,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加课题实验,进行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与学科教学方法结合的教学实践,促进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创造良好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环境,达到共同进步。加强培训,是我校开展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2002年教师初、中级计算机培训。2003年教师多媒体培训2004年几何画板培训2005年东北师大理想软件培训2006年教师全员计算机初级考核培训。校本师资培训的内容还包括: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电教技能和软件教材制作技术。我校还订阅了数份省级以上的教育技术刊物,如中小学电教信息技术教育、教育信息化、电脑报等。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三个覆盖率”达到:教师覆盖率达到100%。100%的学科能用或经常应用信息手段进行教学。电教教学的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在60%以上。工作要求:100%的教师通过计算机基本知识的培训和考核,90%的教师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培训和考核,60%的教师通过教学软件开发技术培训和考核;“五会”:会使用各教学场所的教学平台、会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电子备课、会使用校园办公管理系统进行网上办公、会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网上教学、会根据教学需要制作教学课件;学科人数会使用电教平台 会使用计算机会使用交互网会使用网络教室语文2323100%23100%23100%23100%数学2323100%23100%23100%23100%英语2323100%23100%23100%23100%政治1212100%12100%12100%12100%物理1313100%13100%13100%13100%化学1010100%10100%10100%10100%历史99100%9100%9100%9100%地理77100%7100%7100%7100%生物77100%7100%7100%7100%艺术88100%8100%8100%8100%体育1010100%10100%10100%10100%信息技术55100%5100%5100%5100% 教学资源-我校各年级每学科配置的录音、录象、投影教材均在三套以上,且基本上是省中小学教材审查组所推荐的。各年级各学科配置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也在三套以上共有800片光盘。我校现有中小学综合管理系统、教学资源库(东北师大)、数字图书馆(骅阜)、教学评估系统、视频点播、K12资源库、新课标主题资源库、生物数字博物馆、精品教学软件展示以及网络中心的系统及管理软件。教育信息网,学校在电子备课、资源库的应用、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等方面都逐渐完善。在引进、购买教育资源的同时,我们还积极自主开发教育软件。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级教育资源,逐步办出教学特色。鼓励教师参与市、区级教育资源建设,并在评先、职称晋升政策中有所体现。由于每个课室都配备了多媒体电教平台,我们自制软件教材主要是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为主。投影片很少制作,现有1449片,近几年自制课件统计:182张光盘。课件的制作围绕着新课标,内容、形式多样,有创新性。相当部分的课件水平较高,在各级评比中获奖。 五 课题实验、促进教学(一) 课题研究的基本特征“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的课题实验,实质上是要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策略、能力培养以及网络技术等方面的整合,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学生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引导学生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各学科的学习中去。在课题实验中,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员互动为主要的合作学习方式,形成有效的认知策略和资源策略,达到高效的资源共享、自主探索和协作交流。推进“启发、活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提高教学质量,重点探讨: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地对课程进行整合?如何把学生主体精神和探究意识的培养、自我个性的塑造渗透到每一节课、每一次实践活动中,并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怎样开展发展性的学习评价,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知识基础与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师的潜能、发挥教师的特长?等等。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方式与途径的研究。(1)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究品质的培养。(2)研究“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多地体验和感受获取知识的过程”的方法,打好基础,提高能力。 2、信息时代网络条件下自我发展的研究-信息时代网络条件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学习方式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条件下教学方式个性化研究。 3、构建促进师生教与学的发展性评价系统的研究。实验目的在学生方面: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合作性、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学习素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全面提高。在教师方面:转变教育观念;创设新的教学模式,形成良好的学科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实验目标(1)研究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科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2)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师、学生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影响,以及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基本规律;(3)探讨和构建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交流平台。呈现的教学结构模式: 教师 学生 提要启示-信-明确目标 息 导引点拨-技-协作探究 术 反馈析疑-的-知识建构 教 题型分类-学-补偿校正 网 检测评价- 络-掌握学习课堂教学流程: 开始-教师导入 讨论问题的切入点-学生活动 判断-师生交流活动 投影:列出知识点- 信息技术应用 反馈系统:学生单元练习计算机:教师指导-信息技术应用 计算机:生成分析报告-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师活动 训练分析- 师生交流活动 计算机:学生查找资料-信息技术应用 归纳总结- 教师活动 结束研究的基本特征和讨论:一是明确的目标性和教学结构的层次性。在实验过程中始终把握教学目标的指引,并在达成教学目标体系的总要求下进行知识的合理重组。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和重点内容的深刻性。 结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对实现教学目标、优化知识结构,搞好学科知识重组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教学过程有针对性鲜明的讲、练、评,对知识的运用具有拓展性和延伸性,提高运用知识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结论:以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内容,开展有效的讲、练、评,对提高学生整体认知水平效果明显。三是学习动机的激励性和学习方法的有效性。在课题实验中通过信息技术媒体的介入,对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行为习惯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四是促进教师的发展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结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能较有效的促进教师进行教育观念的变革与更新,开展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素质的发展。 (二) 经费保障 课题研究有足够保障:包括研究经费、足够和合理安排的研究时间(从2002年开始至2005年12月结题),以及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我校2002年年投入教育技术方面经费为653363.44元,2003年年投入经费为7500.00元,2004年年投入经费为1386625.4元, 2005年年投入经费为319472.11元. 软件共投入经费47358元。3 成果(1)“十五”国家级课题:“新世纪中国素质教育研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已结题)(2)“十五”国家级课题:“新世纪中国素质教育研究”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研究(已结题)(3)广州市“第三阶段教学与实施”课题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建设及评价(已结题)获二等奖。(4)28篇论文在各种书刊、杂志发表或参加评比获奖(详见课题成果清单)(5)“十一五”国家级课题:新时期课堂教学民主与创新实践的研究”的子课题“启发、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在进行中)。六 办学质量、持续提高创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开展课题实验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起好示范辐射作用。2000-2005年,我校取得广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新世纪中国素质教育研究基地”等90项先进集体荣誉。教师有262人次在全国、省、市的各项教学成果评比中获奖,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20篇,教学设计与教学课件142项,有109人次获得全国、省、市和区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培养出广东省高考物理状元梁粤华、高考物理全省第三名黄延穗、中考语文状元黄稚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高考本科升学率稳定在68%以上,省大专以上升学率达到99.62%;我们还取得了全国中小学生素质教育英语知识竞赛一等奖、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选拔赛第一名、全国青少年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第一名、省中学生生物联赛一等奖、市高中化学竞赛一等奖等405项全国、省市和区的学科、科技、文体竞赛奖励。在2006年,我校各项工作继续取得优良成绩,评为中国城市第20届学校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大课间活动体育展示优秀组织奖、广州市无偿献血先进单位、市对外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广州市第四届学校艺术节暨第九届学校舞蹈节中学组一等奖、广州市科技活动周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最佳造型奖、广州市巾帼文明岗、越秀区第四届学校艺术节团体金奖等17项全国、市和区先进集体荣誉。高考单科最高分858分、总分最高分740分,单科700分以上8人次、重本线(637分)以上53人次、本A线(571分)以上277人次,总上线率94.22%。中考成绩两人物理单科 (A00001)全市排名第一、一人政治单科(A00001)全市排名第一,各个学科中取得全市排名第一(A00001)的共有114人,考生A等率为27%、B等率为43%,AB率达到70%。发表和获奖教育教学论文37篇,学科竞赛获奖153项。多年来学生德育考核合格率为100%,优良率达到98%。七 自评结果、达到要求知用中学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评估指标体系1 指标体系框架 A1 人员 (自评3分) A工作落实情况(7分) A2规划 (自评4分) B1教师 (自评3分) B三个覆盖率(9分) B2学科 (自评3分) B3课时 (自评3分) C1 信息网络 (自评8分) C教学环境建设(14分) C2 十三室 (自评6分) D1 选题价值(自评2分) D课题研究情况(18分) D2 实施情况(自评9分) D3成果(自评7分) E1购置的数量、范围(自评4分)E教学资源建设、开发和使用情况(11分) E2自制教材(自评3分) E3使用效果(自评4分) F1内容 (自评5分)F组织培训情况(12分) F2人员范围(自评5分) F3方式(自评2分) G1论文、教材、经验材料等成果(自评16分)G信息化应用效果(22分) G2 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自评2分) G3 学生综合素质(自评2分)G4在区内的教育信息化示范作用(自评2分)2 指标涵义 A 工作落实情况落实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组织机构、人员、规划工作。 A1机构人员:有健全的信息化领导机构;机构成员由学校领导、专(兼)职信息技术(电教)人员,各学科教师和优秀教师组成。 A2规划: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任务和步骤。 B 三个覆盖率:教师、学科、课时覆盖率 B1教师:能运用电教手段上课的教师占全校任课教师的百分比。B2学科:开展电教的学科占总学科的百分比。B3课时:开展电教课时占总课时的百分比。 C 教学环境建设 C1三网:电视闭路系统、教学演播系统、校园网。 C2十三室:计算机室2间,语音室2间(小学1间),综合电教室1间,视听阅览室1间,软件制作室1间,音像教材库1间,普通电教室五间(小学三间)。 D 课题研究情况 包括学校设立的区级以上课题,或从其他途径申请且在区以上教育机构备案的课题的研究情况。D1选题:选题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意义。D2实施情况:研究课题是否按任务书的要求推进,为课题研究提供的经费、时间、政策、人员的措施。D3成果:已经形成的成果达到一定水平,或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具有突破性。 E 教学资源建设、开发和使用情况 在教学中购置、自制和使用教材(课件)的情况 E1购置软件的数量、范围:购置音像、电子教材(课件)的数量及来源范围。 E2自制软件:根据教学需要自制的投影、录音、录像(课例)、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的数量和实用性(包括发行和未发行的软件教材(课件)。 E3使用效果:音像、电子教材在教学中运用的时间、内容、媒体形式是否恰当,收效如何。 F培训情况 包括学校派出人员参加的各级培训和自行举办培训的情况。 F1内容:派出人员参加培训和自行举办的培训的內容。 F2范围: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的领导、教师、电教人员。 F3方式:采用校内、外培训的方式或校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培训。 G 信息化应用效果在教研、论文、软件制作等方面的获奖情况;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情况。G1教研成果:教学成果、论文发表、软件参评、发行、获奖的数量。G2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设计能力。G3学生综合素质:学生信息素养、科学文化素质等。G4在区内的教育信息化示范作用:发挥学校的窗口作用和辐射作用。 按照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检查细则的评估要求,满分为97分,我校自评得分93分,达到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标准,特此申报第三批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请予审批。 附页:自主开发教学评价检测系统,逐步实现数字化管理(1)自主开发成绩管理系统,此模块的上级模块有:学校基本信息管理、学生信息管理、教职工信息管理、权限管理、排课。下级模块有:学分管理。成绩的数据可返回学籍表。结构方面为纯B/S结构,充分利用服务器的强大功能。从EXCEL表中导入成绩以教师登录只可以录成绩和查看自己所任教班级科目的各种统计报表和图表,以班主任、级长、备课组长、科组长、教务等身份登录就可查看自己权限内的各种统计报表和图表可生成不同类型的成绩报表:如全校成绩统计表(方便的查看某次考试全校的录入情况);全校单科成绩统计表;考试分析表;年级成绩汇总表;年级各班各科成绩统计表;年级各班单科成绩统计表;班级学生成绩统计表;班级学生手册成绩表;班级学年总评成绩汇总表;班级学生学年总评成绩册等;班级学生两次考试班级名次变化表;班级学生两次考试年级名次变化表等。考试成绩的1卷由阅卷机导入,2卷分数输入要求能做到各年级分备课组输入(备课组长每年更换一次),输入确定后只能在教导处修改;需要统计的项目有:总分、各科总分和平均分(各班、全级)、最高分、最低分、及格人数、及格率(总分的60%以上)、优秀率(总分的80%以上)、低分率(总分的40%以下)、相对差(班平均分-级平均分)/级平均分、残差(与入学平均分的比较)、各分数段柱状图、不及格科目(1科、2科、)的人数百分率、各科的都及格百分率、各科都有总分的80%以上的人数百分率。成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