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团队.doc_第1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团队.doc_第2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团队.doc_第3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团队.doc_第4页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团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年国家级教学团队推荐表(高职)团队名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团队带头人: 张西振 所在专业: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 所在院校: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推荐部门: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二九年四月填 表 说 明1. 本表用钢笔填写,也可直接打印,不要以剪贴代填。字迹要求清楚、工整。2. 推荐表由推荐部门通知拟推荐的教学团队填写。所填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如发现虚假信息,将取消该团队参评国家级教学团队的资格。3. 表格中所涉及的项目、奖励、成果等,截止时间是2008年12月31日。4. 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5. 各级单位意见务必加盖公章,否则推荐无效。一、团队简介(申报理由)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主要承担我校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主干的汽车专业群(包括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汽车整形技术专业)的教学工作,经过多年的建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专任教师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更趋合理,学历层次、双师型教师比例不断提高,形成了以专业带头人、学术与教学骨干为核心的专兼结合教学梯队。 1团队现状团队有专职教师5人,兼职教师3人。专职教师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占80%。多数专职教师都有在企业工作经历,获得汽车维修技师、汽车维修职业资格考评员、企业培训师等证书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占80%。多数专职教师获得校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全国交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1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全国交通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企业兼职教师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中级技术职称(工程师、技师),具有多年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作经历。团队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集体,2003年被评为沈阳市先进集体,2007年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优秀教学团队。团队在申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被学校授予突出贡献奖。2教学改革成效“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001年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被评为国家级试点专业;2005年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被评为辽宁省示范专业;2006年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高职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近5年来,毕业生90%取得中级(其中80%为高级)以上汽车维修工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学生比例达到98%以上。“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课题研究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考试改革方案”研究成果改变了传统笔试考试方法,在校内推广,2004年获得校级教学成果突出贡献奖。“高标准建设汽车维修实训中心、高质量服务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课题研究,使校内实训中心成为省内一流的汽车专业实训基地,2005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高等职业教育机电类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成果,在辽宁省多所高职院校的同类专业中推广应用。“项目化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施”课题研究,实现了专业课程理实一体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在全国交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立项,在2007年我校高职示范校课程建设建设方面起到引领作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系列教材建设”取得成效,近5年由本专业教师主编并正式出版全国发行的高职教材10余部,最高的销售量已达40000余册,其中3部被评为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教材建设在2004年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课程建设取得成效,2003年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2004年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和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先后申请了两年制“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的建设与研究、电子液压制动系统控制逻辑及试验平台开发、基于MC9512DP256微控制器的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控制系统的设计、自动变速器模块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新形势下汽车专业发展趋势与拓展的研究与实践等校内教研及科研课题,以及U4000后桥差速器性能试验横向科研课题。在省级及以上期刊和会议论坛上发表了“电子机械式制动执行器硬件在环仿真”、“二年制高职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的教学改革”、“基于图像恢复的车道标志线提取算法的研究”、“高职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考核标准研究”、“高职示范校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内容与方法”、“培育特色文化 引领示范建设”、“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探讨”、“谈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体系的构建”等教研及科研论文。2004年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在“第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现场决赛中荣获高职高专组三等奖,在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竞赛中荣获三等奖,在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竞赛中荣获最佳教案奖,在2008年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板书设计比赛中荣获二等奖。3社会声誉我校被确定为辽宁省汽车类高职和中职院校的师资培训基地、辽宁省汽车维修行业技术培训基地、辽宁省汽车维修工职业技能鉴定站;成功举办全国钣金大赛、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专业技能大赛、华晨金杯全国维修技能大赛等;完成“辽宁省汽车救援系统”的研发并转换为成果,现已在省内建立14家汽车救援中心。与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结对子,承担2+1班的教学、对其师资进行培训、指导专业建设和实训中心建设等工作。2004年以来,承担维修行业技术培训,省内中职、高职双师型教师培训,累计培训3000多人次。承担全国汽车钣金技能大赛、中职汽车维修技能大赛等工作,承办各类大赛9次。二、团队组成1团队成员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共 8人(含团队带头人)组成,其中专任教师 5人,兼职教师 3 人。本团队的5名专任教师中,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最长的为25年,最短的为3年;其中2人具有教授职称,2人具有副教授职称,1人具有讲师职称,4人具有硕士学位,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 80 %,1人具有博士学位。团队中具有行业企业经历教师为3人,比例为 60 %。其中有 3 人具有高级工程师证,1 人具有技师证,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比例达 80 %。本团队中的 3名兼职教师均是来自汽车行业企业一线具有十几年实际工作经验的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占专任教师比例达 60 %。兼职教师在承担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校内外实习实践。学校专任教师基本信息一览表序号姓 名出生年月性别学历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高校教龄企业经历或工作年限讲授的课程(学时/年)及承担的主要工作1张西振1963.10男本科教授高级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评员252汽车系主任、讲授主要课程有: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240学时/年)、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180学时/年)、柴油机电控技术(120学时/年)2田有为1966.7男本科教授高级工程师/丰田培训教师212汽车系教学办主任、讲授主要课程有:汽车性能合理使用(210学时/年)、汽车构造(288学时/年)、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240学时/年)3沈沉1972.11男研究生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40.5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专业主任、讲授主要课程有: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224学时/年)、汽车底盘电控技术(240学时/年)4张红伟1970.8男研究生副教授技师/丰田培训教师142汽车实训中心主任、讲授主要课程有: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224学时/年)、汽车钣金维修(224学时/年)、汽车车身电控技术(156学时/年)5黄艳玲1980.9女研究生讲师30.3讲授主要课程有:汽车性能合理使用(210学时/年)、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240学时/年)、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180学时/年)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基本信息一览表序号姓 名出生年月性别学 历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所在单位从事的技术领域及工作岗位讲授的课程(学时/年)及承担的主要工作1刘国宏1964.10男本科中级工程师辽宁鑫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汽车机电维修,经理140学时年,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顶岗实习、毕业设计2鲁明强1978.12男大专中级技师沈阳华通丰田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汽车机电维修,技术总监180学时年,顶岗实习、毕业设计3王崇军1977.11男大专辽宁路官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汽车机电维修,技术总监180学时年,顶岗实习、毕业设计2.团队带头人姓 名张西振性 别男出生年月1963.10民 族汉政治面貌党员高校教龄25最终学历(学位)本科(硕士)专业汽车运用企业工作年限2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教授系主任职业资格高级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评员社会兼职辽宁省高职汽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联系地址、邮编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虎石台镇建设南一路 110122办公电动电子邮箱主要学习、工作经历起止时间学习、工作单位学习、工作内容及岗位1980.7-1984.7西安公路学院本科学习/学生1984.7-1998.7辽宁省交通工程学校专业教学/教师1998.7至今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专业教学/教师所承担的团队建设、管理工作以及所取得的成效1教学管理:能够带领教学团队追踪专业及行业技术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尤其在探索本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教学资源建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成效显著。2教育教学研究: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并把相应成果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总结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成果,组织申报各级教学研究项目和各级教学成果奖。近年来主持和参与教育教学研究课题6项,获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3课程建设:积极开展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多媒体课件建设和网络课程建设,组织申报各级精品课程、精品(规划)教材,参与2门省级精品课建设,主持1门校级精品课建设,主编高职高专规划教材5本,2本教材入选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4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合理的教学梯队人员,重视团队内青年教师的传、帮、带,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团队中1人被评为全国交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 1人被评为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2007年被评辽宁省省级教学团队。三、人才培养情况1.专业课程的系统开发、设计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的高技能人才,在正规汽车4S店,汽车检测与维修人员隶属“服务部”。根据调研所得企业的服务管理相关文件及我校汽车专业群的专业设置和毕业生就业情况,确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主要面向“汽车维修机电技工”岗位,后期(毕业后半年至两年)发展的目标岗位为“服务顾问、索赔员、质量检验员、工具资料管理员”,终极(毕业两年后)目标岗位为 “服务经理、技术经理”。结合汽车维修职业资格标准,设计了 “三级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特色为:(1)以“三级”职业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过程,以培养学生能够完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为目标设计人才培养过程,充分体现了高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特色。(2)理论与实践教学“三次”交替,仿真模拟真实“三级”递进的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高职人才培养过程的实践性特色从社会调研与典型工作任务的确定开始,依据典型工作任务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整合,构建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序号学习领域学年及学时分配1231公共基础(两课、外语、体育、计算机)300140602汽车零部件识图803汽车拆装与调整804汽车维护805汽车电路和电子系统检测与修复806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测与修复60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诊断与修复80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诊断与修复407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传动系统检测与修复80汽车转向、行驶和制动系统检测与修复808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汽车车身控制系统诊断与修复60汽车舒适系统诊断与修复809汽车维修质量检验6010生产实习180360600合 计800860840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行动导向教学实施方案。教学环境模拟真实的职业环境,利用理-实一体化教室和实训设备营造职业氛围;教学组织规划出主讲教师、实训教师、学生的人员分配情况及教学过程的实施步骤;教学方法列出所采用的宏观教学法和微观教学法;具体实施步骤按照所规划的教学流程描述每一步骤的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方法、及时间结点等。2专业课程的实施教学计划总学时2500顶岗实习时间600学校专任教师授课总学时及比例1180、72%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授课总学时及比例700、28%团队分工协作,实施人才共育的形式、途经与方法1团队分工协作专职教师主要负责学生的校内日常教学工作,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兼职教师主要负责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和考核工作,并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部分课程的授课任务。近年来,师资培养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以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中心,完善师资队伍的结构,既有站在本课程技术领域发展前沿、熟悉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动态、把握专业技术发展方向的课程建设负责人,又有一批能根据行业企业岗位群需要建设课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的专业教学和实训教学骨干,也有在职业技术应用方面具有精湛技术并得到同行公认的 “行业专家”指导课程建设。 2实施人才共育的形式、途经与方法本教学团队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就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进行探讨,取得阶段性成果:(1)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本专业培养面向汽车维修行业机电维修工岗位的高技能人才。(2)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基于工作过程构建了以任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3)以教会学生为目标,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设计了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4)结合汽车维修职业资格标准,设计了职业能力分“三级”培养、教学手段分仿真模拟真实“三级”递进、理论与实践与实践教学“三次”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5)引进并吸收丰田T-TEP培训体系,根据企业需求实施订单式培养。与德国巴斯夫涂料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培养德国宝马汽车后市场所需高技能人才。(6)本专业现有81002的校内实训中心综合楼,设备总值超过1000万元,内设发动机实训室、底盘实训室、电器实训室、整车实训室、丰田实训室和计算机房。3个理实一体的课程教学专业教室、汽车维修技能考评中心、对外营业汽车维修实训中心和汽车检测实训中心正在建设中。(7)现建设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26个,签有5年合作协议。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承担学生顶岗位生产实习任务,实训任务计划和兼职教师的课时费用由学校承担,合作企业提供实训条件并委派学校认可的兼职教师指导学生顶岗生产实习,学校除优先向合作企业提供毕业生外,还利用学校的师资和设备条件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3教学改革及成果教学改革特色与创新1团队设置特色团队中的教师有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具有较高的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素养和职业素质,能够引领及推进本专业及相关辐射专业的高职改革。2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与创新以“面向现代汽车维修行业,培养人才紧缺的汽车机电维修工”作为专业培养目标,充分体现了高职以就业为导向的特色。以现代汽车维修行业岗位工作任务为基本单元,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并规范课程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高职教学内容的工学结合特色。以“三级”职业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过程,以培养学生能够完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为目标设计人才培养过程,充分体现了高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特色。理论与实践教学“三次”交替,仿真模拟真实“三级”递进的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高职人才培养过程的实践性特色。3课程模式特色与创新课程建设以完成汽车维修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为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以培养学生完成汽车维修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目标,以由工作任务转化而来的学习任务为基本教学单元,开发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宗旨,通过调研论证,基于汽车维修工岗位完成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并以规范教学为宗旨,制定课程标准、考核标准等教学文件。4教学模式特色与创新 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设计了每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和学习任务,每一个任务都基于工作过程制定了教学实施方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实施方案以设计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为目标,内容包括教学环境、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具体实施步骤等。教学环境模拟真实的职业环境,利用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室和实训设备营造职业氛围;教学组织规划出主讲教师、实训教师、学生的人员分配情况及教学过程的实施步骤;教学所采用的宏观教学法和微观教学法;具体实施步骤要按照所规划的教学流程描述每一步骤的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方法及时间结点等。5.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活动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任务, 专业学习领域理实一体的教学选择以“讲解-演示-模仿-练习”四步教学法为主的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采用以班级为单位成立模拟公司,模拟公司的机构设置完全与实际汽车维修企业相同,学生在生产实习期间在模拟公司各岗位上每天轮流上岗位,实训指导教师只是负责组织、协调、过程考核等。与企业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仿真实训软件、电子教学课件和网络课程,实现了学生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省级以上获奖情况时间奖项名称及等次获奖者颁发部门2002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方案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韩梅、张西振等辽宁省教育厅2005高标准建设汽车维修实训中心高起点服务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韩梅、张西振等辽宁省教育厅4团队所在专业毕业生情况(2005年7月以来)毕业生人数737一次性就业率965%主要就业岗位汽车维修工专业对口率90%社会评价及主要事例用人单位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05届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统计序号评 价 内 容很好较好一般较差1思想政治表现50%47.83%2.17%2职业道德60.87%36.96%2.17%3工作责任感69.57%28.26%2.17%4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36.96%50%13.04%5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39.13%54.35%6.52%6开拓创新能力28.26%45.65%23.91%2.17%7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39.13%41.30%17.39%2.17%8团队精神60.87%34.78%4.35%9技能水平36.96%47.83%15.22%10吃苦精神56.52%34.78%8.70%11英语、计算机等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19.57%41.30%39.13%12对单位的贡献41.30%45.65%13.04%13在多个学校的毕业生中对我校毕业生总体评价52.17%47.83%用人单位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06届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统计序号评 价 内 容很好较好一般较差1思想政治表现65.625%34.375%2职业道德59.375%40.625%3工作责任感62.5%31.25%6.25%4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31.25%43.75%25%5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25%53.125%21.875%6开拓创新能力21.875%53.125%25%7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37.5%37.5%25%8团队精神71.875%25%1%9技能水平28.125%56.25%15.625%10吃苦精神59.375%34.375%6.25%11英语、计算机等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21.875%56.25%21.875%12对单位的贡献31.25%56.25%12.5%13在多个学校的毕业生中对我校毕业生总体评价43.75%53.125%3.125用人单位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07届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统计序号评 价 内 容很好较好一般较差1思想政治表现69.7%30.3%2职业道德84.8%15.2%3工作责任感78.8%21.2%4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39.4%60.6%5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33.3%66.7%6开拓创新能力27.3%72.7%7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42.4%51.5%6.1%8团队精神60.6%39.4%9技能水平51.5%39.4%10.1%10吃苦精神51.5%42.4%6.1%11英语、计算机等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36.4%57.6%6%12对单位的贡献39.4%60.6%13我校毕业生总体评价57.6%42.4%四、技术服务情况时间项目名称项目内容服务对象主持人完成情况及成效2004-2008辽宁省中职汽车维修技能大赛技能大赛辽宁省教育厅张西振5届,每届60-70名参赛选手2007.5辽宁省邮政系统汽车驾驶教练员培训业务培训辽宁省邮政局黄艳玲1期,约70人接受培训2006.8汽车高级驾驶员鉴定资格鉴定沈阳市矿物局张西振鉴定79人,全部获资格证书2006.10辽宁省检测站检测工培训业务培训辽宁省综合性能检测站张西振培训400人,全部获得合格证书2005.5二手车评估师培训鉴定业务培训辽宁省汽车维修企业张西振培训鉴定30人,26人获得二手车评估师职业资格证书2008一汽丰田企业员工培训业务培训一汽丰田企业员工张西振2期,23人接受培训2008辽宁省汽车客运站车辆安全例检员岗位培训业务培训客运集团张西振2期,257人接受培训2006.8辽宁省客运站安全例检员培训业务培训辽宁省客运站张红伟培训565人,全部获得合格证书2004.9宝马汽车技术基础培训业务培训宝马汽车维修企业张红伟32人接受培训,提高知识与技能2008巴斯夫汽车修补漆培训业务培训4S店加工张红伟130人次接受培训2008宝马汽车技术培训业务培训宝马学徒生张红伟57人次接受培训2008.12辽宁省客运站危险品检查员培训业务培训辽宁省客运站张西振141人接受培训五、团队建设规划(含教师职业发展规划)1指导思想以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以专业梯队建设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高层次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突破口,努力建设一支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数量充足、梯队合理、素质优良,“双师”素质高,“双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主要由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2建设目标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恪守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具有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体魄、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和合作精神,能够联系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具备本学科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掌握现代化科学手段和教育信息技术。根据学校总体规划, 2010年专任教师数量需要达到15人以上,青年教师中硕士学位及以上比例达到80以上,高级职称比例达到40以上,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培养专业带头人2人、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聘请特聘教授12人,聘请企业兼职教师达到20人以上。3建设措施坚持“引聘名师、培养骨干、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原则,积极拓宽师资队伍的来源渠道,优化教师队伍,实行激励与制约相结合,健全管理机制,采取“引、聘、送、下、带”和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互兼互聘,双向交流”等措施,致力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建设具有双师素质、双师机构的优秀教学团队。具体措施如下:(1)引进高职称、高学位人才,以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和科研工作的能力。(2)聘请著名院校或行业专家作为客座教授。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主要由具有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3)选拔部分教师到国外、相关院校或企业进修学习。通过参加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会议、教学研讨会等方式扩大年轻教师眼界,了解外界科研、教学改革信息,及时获得教学改革经验与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充实自己,提高科研工作能力和教学质量。(4)经常开展科研、教学研究。通过课题的研制使全体教师在整体学术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上得到大的提高。(5)加强对新引进年青教师,特别是刚毕业的教师的培养。通过实行导师制度,使每位年轻教师由指定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年轻教师学习、听课、辅导、准备与指导学生实验、参加课题研究等工作。对于教学能力较强的年轻教师,要及时安排教学任务,参加辅导答疑和实验室建设。继续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积极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六、专兼结合的制度保障一、学校措施1.成立教学团队建设领导小组学校由教学副校长牵头,成立了由发展规划处、教务处、科技处、人事处、高教研究所和系部负责人参加的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领导小组。教学团队建设分为校、省、国家三个级别,定期检查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