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程(教学·中级.doc_第1页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程(教学·中级.doc_第2页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程(教学·中级.doc_第3页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程(教学·中级.doc_第4页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程(教学·中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1案例优秀教学设计方案b p m f教学设计方案广州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陈卓毅一、概述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第册b p m f一课,本课是第1课时,共40分钟。二、学习者特征分析1部分学生上学前学过汉语拼音,对汉语拼音有一定的认识。2学生入学才第三周,对借助课件自主学习不熟练,需要教师的指导进行拓展阅读。 3刚刚起始学习声母,在课堂上学生暂时不能进行打写训练,以说话训练为主。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学会声母b、p、m、f,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2)认识三个生字。(3)认识音节,学会“两拼法”,能够准确拼读由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4)学会带调拼读。(5)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35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儿歌。 2 过程与方法(1)开始学习通过比较鉴别事物、区别事物的方法。(2)通过拓展阅读,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巩固声母b、p、m、f 和本课所学生字。(3)通过看图说话,学会运用所学的拼音或词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学习拼音对学习普通话的意义,提高自觉学习、运用普通话的兴趣。四、学习策略1通过观察图画、说话训练,学习拼音和运用拼音。2拼读和扩展阅读有机结合。3自主学习策略。五、教学环境及媒体1本课是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完成的。2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3为本课制作的教师用演示用课件,学生用多媒体课件。4字母卡片。六、学习过程(第1课时)教 师 行 为学生学习活动设 计 意 图(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导入:今天我们继续认识来自声母家族的新朋友,想知道它们是谁吗?2播放Flash课件。 3指名回答:今天我们要认识哪四位朋友?学生观察动画,跟读儿歌。利用课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初步认识本课要求所学声母,并在跟读儿歌过程中拓展阅读。(二)观察说话,整体呈现1幻灯片呈现教材中的四幅图。2根据学生回答分别呈现b、p、m、f。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画面说话。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体现语言运用为中心的思想,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知识,很多字的发音中含有本课教学的内容,同时也为后面学生记音、记形、创编儿歌作准备。(三)自主学习,认清音形指导学生利用课件进行自主学习,认记b、p、m、f的音和形 。学生进入“拼音乐园”软件自主学习。利用课件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四)编讲儿歌,反馈巩固1反馈:检查学生对b、p、m、f读音的掌握情况(相机指导声母发音要领)。2示范编儿歌。3相机指导书写。4区别:b-p。1开火车认读。2学生模仿着编儿歌来记住四个声母。3学生练习书写。4编儿歌或动作记声母:b-p。1在反馈过程中矫正学生的读音,教给学生正确的读音方法。2教师从音、形、用三个方面进行示范编儿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五)快乐拼读,拓展阅读b、p、m、f 想和小朋友捉迷藏,它们悄悄地躲在了儿歌里,看看同学们能不能把它们找出来。学生进入课件阅读儿歌,点击声母b、p、m、f。一方面是巩固本课所教拼音的音、形,另一方面是再次实现扩展阅读。(六)看图表达,实践运用呈现图画,让学生看图说话。看图编儿歌或说一段话。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拼音的实践能力。七、考核评价 表 一(课堂完成)评价内容会正确读出本课的字母和音节 能自主学习 积极发言 喜欢这节课 评价方式自 评 小 组 评 教 师 评 表 二(课堂完成)评价内容到生活中去找发这些音的字 用找出的字组一个词或说一句话评价方式 自 评 小 组 评 教 师 评 身边的行程问题教学设计方案深圳南山实验学校易伟湘 一、概述课名是身边的行程问题,是小学五年级的一堂数学课。本节课所需课时为1课时,40分钟。身边的行程问题是在学习了“速度、时间、路程间的数量关系”、“24时记时法”、 “小数乘、除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活动课,训练学生对大量数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身边的行程问题这节数学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是:通过上网收集有用信息,并且利用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将收集到的信息加工整理后应用于现实生活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教学目标分析1. 知识与技能 (1)从具体事例中找出速度、时间、路程这三个数据。 (2)会计算起始时间到终止时间之间的经过时间。 (3)明确已知这三个量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另一个量: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可以将这些公式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计算。 (4)会将网上查到的速度、时间或路程数据转换成统一的数量单位。2. 过程与方法(1)学会根据需要到网上查询信息,并会加工、评价、分析信息,利用信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能共同分析、讨论所收集的信息,掌握利用信息共同协商解决问题的方法。(3)能够将课上学到的数学知识、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通过学校留言板发布自己的解决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验将学到的数学知识、方法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的价值。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作出的。 学生是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五年级三班的学生。 学生对数学的实际应用有非常浓厚的兴趣。 学生已经学习了速度、时间、路程间的基本数量关系,熟悉数量单位的转换以及已知其中两个量求第三个量的计算方法。 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讨论,口头汇报的能力较强。 所有学生都能运用网络查寻收集学习、解决问题所需的资料,并能在留言板上发布消息。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主要采用抛锚式教学策略(问题解决式教学策略),利用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和Excel工具,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巩固认识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基本数量关系,并通过课后的作业使学生再次将知识进行迁移,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五、教学资源硬件环境: 连上互联网的多媒体网络教室、投影设备。资源: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 多媒体课件(见课件文件夹)。 网上讨论区。 电子表格软件及数据调查表。 交通网。起止地点交通工具查找到的数据计算过程及结果速 度时 间路 程网址:深圳交通网 。六、教学过程图身边的行程问题教学流程图 七、教学评价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随时给出评价反馈,课后教师会经常对学生在讨论区上发表的知识运用情况做出评价,给出建议。课结束时,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完成情况加以总结,还会在网上发表对学生的课件学习和网上讨论情况的总结。本节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信息查找:利用网络查找用于解决交通费用问题的信息。(2)计算:利用Excel工具计算已知两个量求第三个量的问题,计算单位准确无误。(3)结果分析及决策:对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对采用哪一种交通方式作出恰当的决策。(4)知识应用:课后应用本课知识和方法,选择寒假出游或回老家的交通方式。表1学生学习评价量表评价项所占分数百分比(%)个人评价(学生个人完成)能利用交通网查交通工具的相关数据5能对查到的数据进行单位转换5会正确计算结果5小组内的表现5小组评价(所在小组其他成员完成)组内表现30教师评价(由教师完成)小组作品(见学生作品评价表)25小组汇报10组内任务5课后个人作业10表2学生作品评价量表评价项所占分数百分比(%)查到所有可行的交通工具及相关数据30单位转换正确15计算结果正确15数据表达规范(单位准确)10方案合理性(理由充分)30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方案北京昌平四中林永峰一、概述1课名: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人教新课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2本文言文教学所需课时为1课时。3本文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语言简练、辞意隽永著称,对后代笔记体作品的影响颇大。全书共8卷,按内容分为36门。陈太丘与友期行这一则被编入书中“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的品格。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2过程与方法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初一学生和古代机智少年的年龄相近,所以故事本身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学生会表现得积极主动。2但初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教师要加以巧妙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兴趣。3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4对于本课的主题思想,学生可以较好地理解。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l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积累文言实词。l在把握情节的基础上展开人物分析。l通过质疑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l多媒体教学课件。l人教新课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六、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教师活动:同学们,我们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聪明孩子的故事,你能列举一些吗?学生活动:讲故事。教师活动:同学们,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学生活动:“做一个聪明的人”“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成功的人”教师活动:如果我们学习了陈太丘与友期行,你结识了小元方,你就会默默地告诉自己:“我要做一个诚信的人!”设计意图:讲故事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巧妙引入本课学习。2朗读课文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朗诵。学生活动:学生朗读课文,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设计意图:在读中体会文言句式,加深对课文的了解。3自主学习、疏通文意教师活动: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并在巡视中酌情给予指导。学生活动: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理解词句,疏通文意。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讨论、解决词句方面疑难问题。设计意图: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浅易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语。4翻译全文教师活动:检查指导。学生活动:翻译课文。设计意图: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加以指正。5课堂表演设计意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对人物的理解。6质疑探究教师活动:分析人物。学生活动:讨论。教师明确:(1)关于友人: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2)关于元方: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3)关于陈太丘设计意图:在把握情节的基础上展开人物分析,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7课内延伸教师活动:(1)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呢?(2)创新题:请你发挥想象,依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情节,假设一个对话情境,猜想友人遇见陈太丘后,两个人分别会说什么呢?学生活动:讨论。设计意图:通过质疑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8教师结语9拓展阅读文章一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世说新语1试读此文。2试着翻译。 文章二王冕者,诸暨(j)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zh,就)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t,用鞭子、棍子等打人)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h,何)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为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tin,安然、坦然)若不见。王冕僧寺夜读1对下列加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窃入学舍(偷窃) B冕因去(离家) C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拿) D琅琅达旦(天亮)2简答。(1)“曷不听其所为”中的“其”指_。(2)“听已,辄默记”的意思是_。(3)“儿痴如此”中“此”指代的是_。(4)“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一句说明了什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问题与策略一、信息技术与课程发展 决定课程的关键因素有四个:知识、社会要求、社会条件和学生特点。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上述决定课程的四个关键因素都产生了冲击性的影响,因而会对学校课程产生长远的影响,促使信息技术在更高一个层面与课程进行整合。(1)信息时代的知识爆炸,客观要求课程要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培养学习与应用能力为主。(2)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形态的深刻变革,要求课程培养信息社会的文化基础信息能力。信息社会的文化基础,主要通过国家和学校的课程来培养,因此,课程必须适应文化基础的变更而变更,将信息能力的培养纳入各种层次的课程范围之内,增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内容,例如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等,并要求各门课程都必须根据时代发展,革新原有课程内容。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将是课程内容革新的一个有利促进因素。(3)信息时代赋予人类的“信息型的认识结构”,客观要求课程的组织形式、实施方法和手段要符合信息技术的要求。(4)信息技术为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手段,使实施个性化的课程发展成为可能。信息社会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本身,对课程同时产有冲击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信息技术为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手段,拓展了课程设计的范围。其次,信息技术使得实施个性化的课程成为可能。学校课程如何适应发展学生个性的要求,一直是困扰课程研究者的问题。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与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宏观目标可以定义为:“建设数字化教育环境,推进教育的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具体可以概述为:(1)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信息文化基础,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文化,其内涵包括:信息获取:包括信息发现、信息采集与信息优选;信息分析:包括信息分类、信息综合、信息查错与信息评价;信息加工:包括信息的排序与检索、信息的组织与表达、信息的存储与变换以及信息的控制与传输等;信息利用:包括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来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例如能不断地自我更新知识、能用新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案、能适应网络时代的新生活等);信息意识:指对信息的深度感知,如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运用信息能力,具有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2)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具有主动吸取知识的愿望并能付诸日常生活实践,要将学习视为享受,而不是负担;要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能够自我组织、制订并执行学习计划,并能控制整个学习过程,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估,学习过程受本人支配,对自己的学习全部负责。教师只是学习的指导者、建议者,而不是学习过程的主宰者。(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的大量泛滥,对于人类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作用,学习者将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将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学习者必须学会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的学习,学会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学会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的学习。(4)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信息时代,知识量增多,知识成为社会生产力、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知识的更新率加快,陈旧率加大,有效期缩短。另外,知识的高度综合性和各学科间相互渗透,出现更多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由此带给人们难以想象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人类一切领域内深刻而广泛的冲击波和影响力。在这种科学技术、社会结构发生剧变的大背景下,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变得至关重要。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具体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更好地达到课程学习的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因此,要培养学生学会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其具体表现形式为:(1)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这是信息技术用于学科教学的最初表现形式,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低层次,目前大多数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采用这种方式。(2)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是指将信息技术以辅助教学交流的方式引入教学,主要完成师生之间情感与信息交流的作用。要实现上述目的,并不需要复杂的信息技术,只需在有互联网或局域网的硬件环境下,采用简单的BBS、聊天室等工具即可。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或学生的兴趣开设一些专题或聊天室,如“我需要帮助”、“老师优劣之我见”等,并赋予学生自由开辟专题和聊天室的权利,使他们在课后有机会对课程的形式、教师的优缺点、无法解决的问题等进行充分的交流。另外教师和学生还可以通过这些通讯工具与外界交流,获取知识。目前,信息技术作为通讯工具也是很重要的应用形式。(3)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目前有大量的操练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实现了个别辅导式教学。个别辅导中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题、评定等,因此,教学的发生对技术有较强的依赖性。此外,教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学生学习的投入性。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个别辅导软件提供的交互方式也有所不同,体现了不同的教学(或学习)方法,从而形成了不同模式的个别辅导软件,反映了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时的交互方式,包括操练和练习、对话、游戏、模拟、测试、问题解答等。(4)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就是要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地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看到百家思想。(5)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工具。一定的社会行为总是伴随行为发生所依赖的情境。如果要求学习者理解这种社会行为,最好的方法是创设同样的情境,让学生具有真实的情境体验,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事物本身。根据一定的课程学习内容,利用多媒体集成工具或网页开发工具,将需要呈现的课程学习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互等方式进行集成、加工处理转化为数字化学习资源,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并让学习者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有助于加强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6)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与知识构建工具。主要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信息分析能力和思维的流畅表达能力,强调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重整、加工和再应用。将信息技术作为知识构建工具,可达到对大量知识的内化,在内化的过程中还可以开展通信和交流,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思考、表达和信息交流能力以及对信息的应用能力。通常可以采用任务式教学策略,而且适用于从小学高年级以上的所有年级,如让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写一篇“你最向往的地方”的作文,学生可以在网上自由遨游,选择祖国山河的壮丽一景,然后将文本、图形等进行重新加工,用Word写出一篇精美、感人的作文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整个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在其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及时的辅导和帮助。(7)信息技术作为协作工具。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实现合作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计算机网络环境大大扩充了合作的范围,减少了合作的非必要性精力的支出,学生可以借助MUD、E-mail、BBS等网络通讯工具,实现相互之间的交流,参加各种类型的对话、协商、讨论活动,培养独立思考、求异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基于Internet网络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基本的合作模式有四种:竞争、协同、伙伴和角色扮演。不同类型的合作学习对技术的要求程度不同。(8)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虽然我们强调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实现这种目标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扮演着“研发工具”的角色。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对于教学过程的深化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它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运用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在此前提下实现学科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的整体改革,从而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它将直接反映出教师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自己的教学活动进程,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构建“主导主体”教学结构的突破口就是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这是因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等。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当它们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整合,即与各学科的教学进程密切结合时,它们至少可以体现出以下五种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极为宝贵的特性,从而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1)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习主体作用;(2)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3)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4)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合作式学习;(5)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发现式学习。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若能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有机整合,确实可以具有优化教育、教学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