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菇高产栽培技术.doc_第1页
双孢菇高产栽培技术.doc_第2页
双孢菇高产栽培技术.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孢菇高产栽培技术张春晓临朐县植保站 邮编: 262600前言:土洞(防空洞)栽培生产食用菌不占耕地,不仅具有冬暖夏凉,温度恒定、湿度适中的特点,且不易感染病害,所产双孢菇完全达到有机食品标准,同时一年四季均可栽培,充分利用资源。临朐县自1998年引进双孢菇后,根据其生育特点结合我地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进行了土洞塔架分层栽培,经过10多年的努力总结出一套系统性的栽培技术措施,在相同条件的地区完全可以大面积推广。目前效益平均单产可达13kg/m2,长50m、宽2.5m土洞一层栽培面积为110 m2,可产鲜菇1430kg,产值1.2万元左右,每平方米平均近110元,经济效益显著。1、双孢菇对外界条件的要求 双孢菇是好气性、厌光性真菌,菌丝体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327,子实体生长的最是温度为14-16。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的含水量应保持在6265%,空气相对湿度6070%;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8590%为宜,菌丝体生长阶段最适PH值7左右,发酵好的培养料PH值在7.27.5之间,覆土层PH值在7.5左右为佳。2、培养料及其堆制料配比 2.1 原材料 选用新鲜未淋过雨和无腐烂霉变的麦草;晒干的纯牛粪、鸡粪等有机肥;石膏、过磷酸钙和石灰等矿物质。 2.2 栽培100M2培养料配比 2.2.1 麦草2000KG,鸡粪1500KG,豆饼50KG,石膏80KG,石灰25KG,过磷酸钙40KG,尿素20KG。 2.2.2麦草2000KG,牛2000KG,豆饼 50KG,石膏80KG,石灰25KG,过磷酸钙40KG。尿素35KG。 2.2.3麦草2000KG,牛粪1000KG,鸡粪1000KG,豆饼40KG, 石膏75KG,石灰30,过磷酸钙,尿素。3、堆制发酵培养料的堆制发酵是蘑菇栽培中取得高产优质的关键。没有经过高温发酵的堆肥,很难生长蘑菇,可因病虫害蔓延而遭致失败。过度腐熟的堆肥,因营养大量消耗,即使再补充营养物质,也难以获得理想收成。.1粪肥预湿:建堆前天,将粉碎的在阳光下暴晒的干粪和饼肥混匀后预湿建堆,用塑料薄膜盖严。含水量掌握在左右,以手握粪成团,落地即散为宜。 .2草料预湿:建堆前天,把麦穰用.石灰水浇透,含水量掌握在以上。3.3建堆 :建堆地点要求离菇房近,地面高爽,排水畅通。建堆时先在地上铺一层预湿过的草料,宽1.82.0M,长不少于5M,铺放的草层要厚薄一致,踩压后草层厚度2030CM。草层上接着撒一层石灰和尿素,然后撒一层粪肥,按照这个步骤逐层堆叠79层,直到堆高1.5M,顶层用粪肥全面覆盖。建堆后在料堆内插入一只长柄温度计,便于观察温度变化情况。建堆时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主料若预湿程度不够,在建堆时应酌情浇水,以料堆四周有水滴但不流淌为宜。二是建堆后用草苫覆盖料堆四周,雨天要用碎料薄膜覆盖防雨,天晴后及时揭去碎料薄膜。3.4 翻堆 一般翻堆56次,每次在料温达到最高温度开始下降时进行翻堆。料温超过78也应该马上翻堆。翻堆时间间隔大约7、6、5、4、3天,第五次翻堆后23天,拆堆近房。翻堆的要领一是把料堆外层部位的粪草与内层和底部的粪草互换位置。二是翻堆时把草料抖松、抖散,与粪肥拌合均匀后再放到新建的料堆中,特别是第12次翻堆时,麦草混合尚不均匀,不能成团的将料直接用来建堆。三是注意检查培养料的干湿度和酸碱度,尽量减少料内热量损失。四是随着培养料腐熟程度的提高,加强料堆的通气措施和缩小堆形。后期要结合翻堆喷施药剂,控制病虫害,消氨除臭。五是在第2、3次翻堆时将石膏分层均匀撒入。3.5培养料腐熟适度的标准:质地疏松,无粘滑的感觉,手握成团,一抖即散;草形完整,柔软、疏松、富有弹性,有一定韧性;无粪臭,无酸败或霉味,有浓郁的香味;堆料的颜色为棕褐色(或咖啡色),不呈黑色;堆料的含水量60%左右,手捏时指缝间没有水滴出现,具有较强的保水能力;PH在7.27.5之间;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如放线菌、腐殖霉菌等;无害虫及杂菌,但有适度的“白化”现象。4播种 4.1菇房消毒 将菇房打扫干净,地面撒石灰粉,床架用石灰浆粉刷,40M长的土洞用甲醛2KG和敌敌畏1KG加热熏蒸消毒,菇房(洞)密闭消毒2438小时后通风换气。4.2进料 培养料要趁热快速进房,培养料翻拌均匀,料温稳定在30以下时即可接种。4.3 检查栽培种 优质菌种瓶壁菌丝呈线状,带短绒,生长势强。菌丝健壮,色泽洁白。凡是菌丝萎缩,吐黄水或菌丝有黄色、绿色等其他色泽的菌种,都不能采用。4.4播种 将挖菌种的工具、菌种瓶外壁、容器等用1%高锰酸钾消毒,钩挖出的菌种掰成颗粒状,每平方米栽培面积需用2瓶500毫升的麦粒菌种。先将2/3的菌种与培养料混合均匀,料面整平、拍实,用0.25%多菌灵喷湿料面但不积水。再把剩余1/3的菌种撒在料面,盖严地膜保温保湿,防止杂菌感染。4.5发菌管理 播种盖膜后,月0.5-1%的福尔马林,0.5%的辛硫磷,0.25%多菌灵消毒菇房2次,洞口及通风口用纱网钉好,防止菇蚊、菇蝇等飞虫进入。以保温、保湿为重点,促进菌种萌发。 5 、播后覆土 播种后3天内适当关闭门窗,保持空气湿度80%左右,以促使菌种萌发。注意棚内温度不能超过30C,否则应在夜间适当通风降温。播种后15天左右,当菌丝吃料2/3以上,大部分菌丝的生长部位已接近底部时,进行覆土。覆土前1-2天揭开薄膜通风,保持料面无水珠,覆土方法:选择吸水性好,具有团粒结构、孔隙多、湿不粘、干不散的土壤为佳,每100平方米菇床约需2.5立方米的土。先拌入1.5%-2%的石灰粉,再用5%的甲醛水溶液将土渗透,待手抓不粘、抓起成团、撒下就散时进行覆盖,覆土厚度2.5-3.5厘米。6、覆土后的管理覆土后调节水分,覆土后用1%漂白粉消毒菇房,使土层含水量保持在20%左右。覆土后的空间湿度应保持80%-90%,菌丝吃土后,逐渐增大喷水量。温度13-20C(最佳温度15-18C)。应视土层干湿状况适时喷水,不可一次喷水过重,采用每天勤喷少喷的方法。菇房超过20C时,应停止喷水。严格控制温、湿度是双孢菇优质高产的关键。7、适时采收 当蘑菇长到直径2-4厘米时应及时采收,若采收过晚会使品质变劣,并且抑制下批小菇的生长。采摘时,用手指捏住菇盖,轻轻转动采下,用小刀切去带泥根部,注意切口要平整。采收后在空穴处及时补上土填平,并喷施一次1%的葡萄糖、200倍的太阳花丰产王或绿风95,以促进小菇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8、易发生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8.1覆土后出菇前表面菌丝萎缩,甚至死亡,培养料变黑,原因喷水过多过急、通风不良。应该停止喷水,培养料地面打洞以加强通风。 8.2菌丝徒长。菌丝竖直向上长,布满土面,不易形成子实体。原因气温高、通风少,空气湿度大,覆土偏湿。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