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果区发展矮化苹果园的技术应用.doc_第1页
黄土高原果区发展矮化苹果园的技术应用.doc_第2页
黄土高原果区发展矮化苹果园的技术应用.doc_第3页
黄土高原果区发展矮化苹果园的技术应用.doc_第4页
黄土高原果区发展矮化苹果园的技术应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土高原果区发展矮化苹果园的应用技术探索 农艺师 邮编:727300 【摘要】近年来,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建设的乔化果园相继进入更新改造期,而建设新园,所面临的土地零散化问题、农民持续增收问题、劳动力高度缺乏问题等,直接制约着新园建设的选项。建设矮化密植果园,对于应对和破解当前制约苹果产业发展因素来说,是最佳的选择途径。但是,旱塬地区发展矮化密植果园受自然条件制约,成效一直不甚理想。改变栽植方式和管理措施,一直是破解旱塬地区发展矮化密植果园瓶颈的主要工作。我们经过十年的不谢努力,形成了一套适合旱塬地区自然条件的矮化密植果园应用技术。现介绍如下,供大家商榷。 苹果产业作为旱塬地区地域优势产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快速发展,经过近三十年的不懈努力,产业规模已经形成,增收致富实力不断增强,成为了果区农民生活的依靠产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苹果产业经历了三十年风雨之后,果园陆续进入衰败期,更新改造势在必行。再建果园建在哪里?建什么类型的果园?如何在更新改造期不影响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升?已经成为苹果产区需要慎重选择和探索的问题。1.矮化苹果发展背景与前景。1.1旱塬地区矮化密植果园发展背景。黄土高原发展矮化密植苹果园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当时,陕西省果树研究所推广以M26作中间砧的矮化秦冠栽培技术,主要目的是实现早结果、早丰产生产目标。按照栽培技术要求,实行中间砧全露地栽植,第四年开始结果,人们很是惊讶。但结果后所出现的“小老树”和单位面积产量过低的问题,使人们对矮化密植栽培的兴趣大减。后来,相继引进了M7、M9、MM106等中间砧苗木,却是因为矮化性状过弱,按照2x4米(83株/亩)栽植后,还没有见效益就出现了株间拥挤,作业无法进行的难题。同时,在选用树形上以大冠疏层型为主流,栽植密度与应用树形极不配套,也就导致了矮化密植果园在旱原地区一直没有形成规模,慢慢淡出了人们关注视野,近三十年无人涉足旱塬地区矮化密植栽植示范。1.2 矮化密植果园的建设前景。矮化密植苹果园建设北再次提起,主要源于劳动力不足、果园更新改造需要和市场需求标准不断提高等因素,为发展矮化密植苹果园带来了机遇。1.2.1劳动力严重不足,选择省力型果园管理模式成为一种必然。进入新世纪后,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深化,大量年轻劳动力不愿继续在土地上“刨食”,纷纷进入城市另谋生存之路。加之,老果园树冠大、管理劳动强度高,应用技术要求细等原因,致使生产投入成本快速增加,相对产出效益不断减少,产投比(产出效益/投入成本)一度降到3:1以下,并有继续下滑的趋势。年轻人另选生存之道,老年人成为了苹果生产的主力军,但因年龄过大、身体状况不佳、文化程度不高,对过于细致的果园管理措施,就会出现“有心无力”、“管不了”、“管不好”等问题。好的只能维持现状,次的也只能放任自流,“卖几个算几个”就成为了生产目标,一旦毁园,也就播种一些管理简单的作物,以土地不荒芜为目标。面对促进农民增收和资源优势的利用,选择发展苹果产业是最具增收效能的产业,选择省力型生产模式是产业发展的必然出路。对比之下,矮化密植苹果园建设就具有了显著的优势,也被广大业内人士看好和选择。1.2.2 果园机械化应用是降本节能的最佳选择,矮化密植苹果园建设优势迎合了发展思路。从果园管理年投入成本来说,施肥投入占三分之一、喷药和果实套袋投入占三分之一,人力工资(含修剪)占三分之一。从降低生产成本来考虑,使用机械化管理就是首选;简化整形修剪技术也是一大降低投入的内容。过去采取的大冠稀植栽培方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却增加了人员劳动强度,相对劳动力投入成本增加较多,无法应用机械化替代劳力管理。矮化密植苹果园采取宽行、小株距、细长纺锤形树形,施肥、耕作、喷药均可机械化来完成,修剪简单,对实施者技术要求不高,无需上树作业,大大节约了人力,投入成本明显下降,利于专业作业队实施。1.2.3 土地流转、集约管理,矮化密植苹果园具有了现代化生产管理优势。在土地经营权政策实施后,很多老果园管理人员因为年龄、身体等原因,放弃再建果园继续经营的念头,以转让土地经营权或是土地入股获取经济收入。专业合作社或是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下,土地多、人员少是一种现实,实行省力型生产管理模式就成为首选方案,矮化密植苹果园建设方向就会被选用。同时,闲置土地零散化不利于老果园的有序更新,集约经营、循序更新、快速见效,促使经营人选择“无效益等待期(老果园土地休闲恢复期和幼树成长期之时间和)”最短的栽培模式,矮化密植苹果园建设就一定会成为首选。1.2.4 市场需求标准逐步提高催生管理方式进行革新。大冠稀植苹果园产出质量一致性差,优等率不高,这是大家的共识。“阳光果品”、“安全食品”、“有机食品”成为市场选择条件之后,产出质量优等化、一致化就必须从生产环节抓起。而一家一户经营模式,根本无法实现与大市场的紧密对接,高产低效和优质低价现象极为普遍。矮化密植苹果园喷药、施肥应用机械化完成,便于掌握技术标准;树冠配置简单,修剪量小,利于快速掌握应用技术;光照充足,果品内在质量高,品种特征显示突出;单株挂果少,果实管理能够做到精细;群体产量高,能够实现一致性质量标准产出;批量优势强,经济效益显著。2. 旱塬地区矮化苹果园建设的技术集成应用。旱塬地区苹果生产综合优势很明显,但旱情是制约矮化苹果生产的主要因素。所谓干旱,多发生在春季和冬季,主要特点是年降水量适宜,四季降水分布不均;春旱频发,冬春连旱常见。这类旱情主要影响了秋施基肥的发酵利用和春季追肥的快速显效。矮化苹果园以春发春稍为主,春季干旱是矮化果树的“致命伤”,矮化中间砧全露地栽培遇到干旱,必将出现“小老树”。因此,在旱原地区发展矮化苹果园,必须以增强抗旱性为重点,集成相关技术应用,就能实现建园成功。2.1 改革栽植方式,推行大苗移栽。改变过去忽视幼树期管理的习惯,重视“幼树早培养”是打好高产优质果品生产基础的重要工作。通过多年实践摸索,我们认为实行大苗移栽技术,是实现高标准建园、高标点起步的有效方法。2.1.1 利用庭院空地育大苗。黄土高原农村庭院大,可利用空间充裕,管理时间充分,很有利于苹果容器繁育大苗,实行大苗带土移栽建园。具体方法是:选择园林育苗组合容器,在庭院里按照株距50、行距100厘米开挖通壕,使用直径30-50厘米、高50-80厘米组合容器排列;容器内选择育苗基质加有机肥填充。选择适合的中间砧矮化苗木,中间砧最高点低于容器上沿5厘米进行栽植,覆土把中间砧全部埋入土中;栽植完成后,在每一行的两端竖立拉线支架杆,两杆之间按高度50和100拉两道铁丝,以固定树体防止倒伏;铺设滴灌管道,灌水使土壤奠实后树盘加覆土壤,使砧木入土深度保持一致。然后定干,剔除剪口第二芽,保证幼树健壮生长(见附件照片)。2.1.2 细致做好幼树期管理。前三年春季,实行“中干复壮修剪技术”。即疏除与中干枝龄不足3年的新枝,第三年开始选留结果枝组,达到100长度时,拉开基角到110度;逐年选留和有序培养结果枝组,逐年增加树冠高度。2.1.3 适时带土移栽。果园地完成整体整修和前期准备后,就可以开挖定植坑,施足定植底肥,春季规范定植建园。一般容器繁育大苗地与定植地距离不远,可连同容器一起运至定植点,入坑后拆除容器,确定行距笔直、定植深度一致后,填土固苗,再进行定植后其它设施的落实。2.1.4 定植密度突出省力、机械化应用的需要。旱塬地区一直沿用大冠稀植模式,实行矮化密植栽培就要改变定植密度理念,突出省力型管理和机械化应用的需要特点。根据近年来矮化密植苹果在旱塬地区应用经验,平整的塬区地块适宜选择2.0-2.5X4.5-5.0米的定植密度(亩植74株-54株),最突出的特点是行距宽,利于管理作务,适宜机械化操作,可应用高冠纺锤形或中干小枝形简易树形。如果株距超过2.5米以上时,往往容易诱导我们无形中扩大树冠,加重了管理难度。2.2 选择适宜树形,重视规范整形。在建设矮化苹果园时,必须在培养意识上脱离大冠稀植应用树形的概念,坚持省力、简单、修剪量小的树形培养原则。旱塬地区多采用高冠纺锤形或中干小枝形整形方式,枝条级次少、修剪量小,便于大部分管理人员操作应用,也有利于实现优质高效生产目标。2.2.1 应用树形的选用。旱塬地区矮化密植果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树势衰弱,易成为小老树。选择树形的基本要求就是中干强壮,枝条分级级次低,便于及时更新结果枝组。近几年,旱塬地区以选择高冠纺锤形和中干小枝形树形为多,统一特点就是在中干上直接配置结果枝组,树冠横径小,修剪量小,以拉枝和简单修剪即可达到规范树形标准。2.2.2 树形培养方法。无论是大苗带土移栽建园或是出圃苗木直接栽植,前三年春季基本上把与中干枝龄差小于两年的分枝都予以疏除,从第三年春季开始,对抽生的新稍进行春夏开基角拉枝,准备培养和留用结果枝组;对中干延长头每年春季在饱满芽处短截,剔除剪口下第二芽,保持中干健壮生长势。第四年春季,对与中干枝龄差达到三年的枝条,及时拉到110度,控制其健壮生长,实行拉枝平势促花。对于少于三年枝龄差的枝条,继续疏除,重新培养结果枝组。以此类推,直到达到要求高度(3.0-3.5米),留用结果枝组15-25个,基本树形达到设计标准。2.2.3 树形的常规管理与枝组更新。矮化果园树形管理,一改过去重修剪、轻培养的模式,重点是及时对达到要求的结果枝组实施春季拉枝平势或是夏秋季拉枝控长技术措施,严格控制一年生枝条的长度和粗度,保持树冠的横径扩大。冬季修剪时,对于粗度过大、与着生母枝粗度比大于1/3(即:枝组粗度达到着生部位1/3/且接近1/2)时,及时疏除结果枝组,培养新的结果新枝组。拉枝强度大,容易出现结果枝组背上牵制枝,必须利用好牵制枝,控制结果枝组延伸扩冠;或是利用牵制枝带头,实行局部结果枝组更新复壮。在矮化密植果园管理中,适时刻芽、严格拉枝、合理负载,是做细矮化苹果树管理措施的重要技术,关键是合理应用、适时实施,才能达到最佳应用效果。2.3 矮化密植果园的配套措施集成应用。旱塬地区发展矮化密植苹果园的最大障碍,就是春季旱灾频发,四季降水分布不均,土壤肥力低下,易造成果树春季发枝少,秋季果树抽枝量大,影响树形培养和结果枝组的有序培养。因此,加强果园综合配套措施落实,是实现旱塬地区矮化密植果园建设的关键。2.3.1 合理埋砧,培育健壮树体。过去建设矮化苹果园时,都是按照中间砧露出地面30厘米左右,从生长初期就发挥了矮化砧的拟制树体生长作用,春季干旱又加剧了矮化机理作用,树体偏弱、结果早、“小老树”多,就成为了矮化苹果园在旱塬地区屡建屡败的主因。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定植时把中间砧露出地面高度降低到5-10厘米,定植后壅土把中间砧埋住,促其生根加快生长速度,在树形还未达到要求之前,按照乔化树进行管理。当树形培养达到要求后,刨去根茎处雍的土堆,对前期入土部位清除萌生的根系,实行保护处理,发挥矮化性状,利用矮化拟制与以果控冠双效机理,有效控制树冠快速扩张。2.3.2 建立支撑架体,增强树体稳固性。矮化苹果树根系浅、固定大根系少而不发达,生长过程中极易出现树体歪斜,也不利于结果后的健壮生长。所以,在定植建园时,给每株果树及时栽植直立固定辅助竹竿,防止树体因大雨或大风造成歪斜现象。在每一行两端竖立稳定的横向拉丝支撑构件,按照50厘米、100厘米、150厘米高度牵拉三道防锈固定拉丝,以固定树体,防止倾斜或倒伏。从外界人来看视乎有点“作秀”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