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轮复习-(3).ppt_第1页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轮复习-(3).ppt_第2页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轮复习-(3).ppt_第3页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轮复习-(3).ppt_第4页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轮复习-(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第一轮复习必修二,20世纪50至70年代探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实践,马克思构想: 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前提:生产力高度发达 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经济:重工业为先导,高速度为灵魂,指令性的计划、排斥市场调节、单一公有制; 政治:高度集权、一党专政,干部任命制和终身制; 思想:思想文化单一、个人崇拜盛行。,1.中国照搬斯大林模式:(19531956),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一五计划大力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逐步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19561966)有成就、有重大挫折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78至今)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1.19491956年:新民主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19491952年:政权巩固,经济恢复 (2)19531956年:三大改造,社会主制度基本建立 2.19561966年:十年探索时期,成就巨大,失误严重; 3.19661976年:“文革”动乱,社会主义建设严重破坏; 4.1978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92年十四大召开,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阶段。,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考点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实践:,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 “一五”计划,1)特点:,2)实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步进行,1)任务:,2)时间:,1953-1957年,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实践:,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 “一五”计划,1)任务:,2)时间,到1957年,指标大都超额完成。 四大标志工程: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3)结果,4)特点:,考点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实践:,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 “一五”计划,1)任务:,2)时间,3)结果,4)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将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东北地区。 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思考:“一五”计划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考点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历史因素:重工业基础薄弱; 现实因素: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 威胁和经济封锁; 外部因素: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 工业的经验。,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实践:,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 “一五”计划,1)任务:,2)时间,3)结果,4)特点:,5)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考点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实践:,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 “一五”计划,1)时间:,2)原因,3)内容,4)实质,进行三大改造,1953-1956年,国家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考点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三大改造(1953-1956年 ),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者纷纷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易错警示:区别土地改革与农业合作化运动,荣毅仁在1954年率先提出将他的产业实行公私合营。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了和平赎买政策,通过全行业公私合营,实现了生产资料变革的和平过渡。,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探索的环节中,与俄国新经济政策实质最为相似是( ) A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B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改革开放,A,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实践:,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 “一五”计划,1)时间:,2)原因,3)内容,4)实质,进行三大改造,1953-1956年,国家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考点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实践:,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 “一五”计划,1)时间:,2)原因,3)内容,4)实质,进行三大改造,5)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考点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实践:,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 “一五”计划,1)时间:,2)原因,3)内容,4)实质,进行三大改造,5)意义,6)存在问题,a.工作过粗过快,遗留问题较多,b.建立的单一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不符合当时中国国情,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考点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2013海南单科,23)我国“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民用工业企业中分别有50个部署在东北地区,32个部署在中部地区,国防工业企业中的大部分部署在了中、西部地区。国家调整工业布局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充分利用原有工业基础 B推动经济均衡发展 C打破西方对华经济封锁 D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B,高考导航,(2014全国新课标1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B,高考导航,(2014全国新课标卷2)“ 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全部农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C,高考导航,(2015全国卷1)“如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A,高考导航,(2016全国卷2)“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A,高考导航,考点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曲折发展的十年,开始:,1956年论十大关系标志探索开始,成功探索,中共八大,1)时间、地点: 2)背景: 3)内容:,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对于建立 先进工业国的 要求,落后的农业国 的现实,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2)制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曲折发展的十年,开始:,1956年,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的政治报告,标志着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成功探索,中共八大,1)时间、地点: 2)背景: 3)内容: 4)意义:,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成功探索,良好开端,集中体现,考点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开始:,成功探索,探索 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1)原因,a.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b.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c.“左”倾思想(根本原因),2)时间:,1958年开始,考点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重点3,图片反映了大跃进哪些特征,造成什么严重影响?,【读图释义】,大炼钢,小高炉(土法炼钢),材料一:,“大跃进”特征:追求高速度,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就工业而言,“一九五八年的工业生产增加百分之六十六,看起来这象是大跃进;但是如果分析一下这百分之六十六的内容就知道国家花费了宝贵的原材料,制造出大量的废品,现在都塞满了仓库,还要开支保管费。这能算大跃进么?”有三百多万吨是乡下人砸铁锅,城里人拆钢窗、卸暖气管,用“土高炉”炼出来的,什么用处也没有。一九五八年炼出来的三百万吨土钢,至今还埋在草里”。 中国国家统计局编一九八三年中国统计年鉴,全民大炼钢铁,钢没炼出好钢,却给我们后代留下了荒山秃岭,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这是河南建国人民公社的8名劳动力5个小时的劳动成果,仅1.042亩小麦。,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农村的顺口溜,图片反映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哪些 特征或影响?,【读图释义】,50年代,人民公社社员吃“大锅饭”,人民公社化特征:片面追求“一大二公”,影响: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开始:,成功探索,探索 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1)原因,2)时间:,3)特点:,4)影响:,5)教训:,大高速度,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人一大二公,考点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开始:,成功探索,探索 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1)原因,2)时间:,3)特点:,4)影响:,a.“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人民公社运动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考点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易错易误:区别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前者强调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属于 领域。 后者追求不顾生产力实际水平,盲目地变革生产关系,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属于 领域。,生产力,生产关系,历史回眸,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化,19501952年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19531956年三大改造,农业合作化,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1958年在农村错误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公有化程度,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开始:,成功探索,探索 失误,1)措施,2)结果:,建设成就,政策调整,1960年冬,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1)建成武汉、包头等钢铁基地。2)形成比较齐全的国民经济结构3)铁路运输发展迅速。 4)石油实现全部自给。,考点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2013江苏单科,10)“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 “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 “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 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 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A B C D,B,高考导航,(2013山东文综,14)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曾有过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 )。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D,高考导航,(2014安徽卷)17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吗?”其描述反映的是 A农业合作化 B“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高考导航,(2014广西)19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956斤(18478千克)的惊人纪录。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 ) A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 C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D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D,高考导航,(2018全国卷2)“下图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A. 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B. 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C. 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发展 D. 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B,高考导航,(2018全国卷1)“图7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D,高考导航,考点三:文革时期(1956-1966年),概况:,1966年动乱全面开始经济建设大混乱,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国家经济工作出现起色 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经济好转复苏,“文革”的影响,政治混乱给国民经济发展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中国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读“20世纪5070年代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图”,结合下图,梳理50至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成功与失误。,A:三大改造,“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B: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1960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文革”“左”倾错误; E:1971年,周恩来着手恢复国民经济; F: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合作探究:,1.正确探索: (1)1956论十大关系发表:标志着中共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义道路的开端。 (2)中共八大召开:对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的正确认识,标志着中共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义道路上取得初步成果。 (3)1960年“八字方针”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使国民经济好转,人民生活改善。 2.挫折失误: (1)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19661976年的“文革”。,教训:一适应:生产关系变革要与生产力相适应。 三必须:必须发扬民主,健全民主政治; 必须从国情出发; 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小结,一、转折: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2、主要内容:,伟大决策:实行改革开放,3、意义:,建国以来的重大转折 新时期到来的标志 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转折一思想路线:“左”倾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转折二政治路线:阶级斗争为纲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背景:,转折三组织路线: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考点四: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变,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维护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考点4、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考点四: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例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揭开序幕,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 ) A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 B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 【例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个新的发展时期的基本特征是 ( )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实行改革开放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答案:C、B,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1、经济体制改革的含义:,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变革不变质,改革不改向”,前提,改革的内容,根本目的,概念把握,二、对内改革,重点突破 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怎么改?改了以后怎么样?,材料一 在中国,在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是人口的主体,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如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极大。 材料二 以政社合一,“三级所有为特征的人民公社高度行政化,经营管理过于集中,排斥市场机制,农民缺少自主权,干活“大呼隆”,分配“大锅饭”,缺乏内在激励机制。 材料三 到1978年还有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人均粮食产量,1958年303公斤,1978年316.6公斤,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下降,每投入百元资金的纯收入,1956年为2.78元,1978年下降为1.85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分析中国的改革之路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1)战略地位:农业为根本。,(2)历史原因:人民公社的弊端。(高度集中,平均主义),(3)现状: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生产力水平低,农民生活贫困。,史料研读,2、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什么改?,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鲜红手印,实施了“大包干”。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变了中国农村的发展史。,安徽、四川试验成功。,怎么改?,包产到组 包产到户,安徽、四川,全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含义:是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将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各家各户使用(“包干到户”、“包产到户”),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概念把握,从1957年到1978年的22年中,小岗队未能向国家交售一斤粮食,反吃了国家25万斤返销粮,1979年以来的两年半时间中,这个队就向国家交售了10万斤粮食,等于以前全队三年的粮食总产量 陈锡文、马苏元安徽省凤阳县小岗、雁塘头生产队包干到户的典型调查(1981 ),史料研读,1978-1984年,中国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开始了新的飞跃。水稻产量以每年4.5%的增长率增长,其他粮食作物以每年4.8%的增长速度上升。最引人瞩目的是经济作物的实际产值以年均14.9%的高速度增长。,意义:调动;发展。,改了以后怎么样?,行政机构的变革(两撤两建) 撤人民公社,建乡镇政府; 撤生产大队,建村民委员会。,重点突破: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形式及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性质,形式,土地依然是集体所有,农民没有所有权,农民获得使用权,农民获得经营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950年1952年:土地改革,农民拥有土地的所有权(私有私有) 1953年1956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走合作化道路(私有公有) 1958年1983年:人民公社(仍是公有制) 1978年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公有制为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哪几次主要的调整?,知识链接,(2016全国3)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