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促进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doc_第1页
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促进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doc_第2页
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促进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doc_第3页
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促进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doc_第4页
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促进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促进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发布时间:2010-07-26浏览人数:26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联合培训班上的讲话7月19日,财政部和证监会联合举办境内外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董秘和内控工作负责人内控规范培训班,并联合中国会计报、中国会计学会等单位举办“中国企业内控论坛”,这既是一次高层次的法规和业务研讨培训,也是一项维护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借此机会,我和大家分享一些对内控规范的认识。一、何为内部控制国内外学术界曾给内部控制下过各式各样的定义,从突出内部牵制、到偏向会计控制、再到强调风险控制,各有侧重,不一而足。目前,国际上较为公认的定义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这一概念看似简明易懂,实则大有学问。作为企业领导,了解内部控制的本质,我认为还应着重在其内涵的引申和外延的拓展上下功夫。在内涵上,需要着重认识“控制”二字。“控制”一词最初常见于工程学科,意指“掌握住对象不使其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后来拓展应用于管理学科,表示“判定组织是否正朝着既定的目标健康地向前发展,并在必要时采取矫正措施”,因此逐步衍生出一个基本假定,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同时做一件事,比一个人独自做一件事出错和作弊的可能性大大减少。也就是说,企业要实现有效控制,就必须尽量确保各项管理行为和业务活动相互制约。因此,只有认识和掌握这一基本假定,才能真正理解内部控制的内涵,才会明白为什么我们的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一再突出强调“职责分离”和“岗位授权”的重要性。在外延上,需要科学解读“内部”二字。有人认为内部控制就是企业“内部”的事,不涉及外部相关方,这种理解具有片面性或至少不全面。正确的理解是:“内部”不单是指企业内部独立流程,还包括企业与股东、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客户、政府监管部门等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发生的内外衔接流程。也就是说,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帮助企业解决自身问题,还有助于改善企业与外部相关方的关系。我们的配套指引中有一项社会责任指引,就是定位于解决内外关系的控制问题;还有一项业务外包指引,主要解决内外衔接流程的控制问题。此外,还有若干应用指引也着力对此作了规范。所以,现代内部控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全面、动态、复合、开放的概念。基于上述理念,自2006年7月开始,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国资委成立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耗时三年,对内部控制的理论与实务进行总结和提炼,最终以法规条文的形式发布了中国第一套完整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这是企业微观层面提升风险防范水平、改进经营管理能力的重要平台,也是国家宏观层面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对此,我们要深刻理解,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二、为何制定内控规范有人可能会问,内部控制应是企业“修炼内功”的“家法家规”,为什么要政府部门出面制定统一的规范并要求企业必须执行呢?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在经济全球化、公司股份化背景下,国家制定统一的内控制度安排并尽可能与国际通行做法趋同,是大势所趋;是保障股东利益特别是小股东利益,使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促进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接受并自觉遵循虽各有特色但实质趋同的企业内控游戏规则,不断完善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是国家行使社会管理职能的客观要求。美国国会2002年颁布萨班斯法案,就是一个典型例证。二是就我国企业而言,更具有客观必要性。大家知道,自上个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财政、审计、证券监管、银行监管、保险监管和国资监管等部门已陆续和分别出台了不少有关内部控制的政策规定,为提高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所在行业不同,进入的资本市场各异,使企业面临内部控制监管多头化的矛盾。以中石油为例。中石油作为在美上市企业,必须遵循萨班斯法案的要求;作为境内上市企业,必须符合证券监管部门和交易所对内部控制的规范要求;作为国有大型企业,又必须遵守国资监管部门的内部控制相关规定和财政部门有关内部会计控制的制度约束。再比如中国银行,情形可能更为复杂,还需要考虑银行监管部门和保险监管部门的有关内部控制的政策规定。为此,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实施一套“统一”的、与国际通行做法实质趋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对我国企业而言,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有了统一的规范,可以有效缓解政出多门的现象;有了统一的规范,可以有效减轻企业的政策执行成本;有了统一的规范,可以有效防范国民经济的系统风险;有了统一的规范,可以使我们具备并加大与内部控制国际互认趋同谈判的砝码,进而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技术条件。三是国家统一的内部控制规范,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国家标准。它要求众多企业达到这个要求,引导企业更加重视和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但它不仅不妨碍反而有助于优秀企业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实施高于国家标准的、自己的内部控制标准。三、为何学内控规范诸位董事长、总经理是上市公司的当家人,各位董秘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为什么我部和证监会要组织大家集中学习内控规范体系呢?这是因为:第一,大家是内部控制的剧中人。现代内部控制不再只是组织(企业)高层对下的控制,而是对全员的控制。也就是说,一个组织的内部控制要“控”的,既有基层,更有高层。它就像一张无形的“网”,布在组织的“面”上。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将内控建设看作是演一场戏,那么要演好这场戏,要求剧中的演员首先学习好、理解透“剧本”。这就更应注重内部控制规范的学习。惟有如此,演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这场“戏”才有基础和前提。第二,大家是内部控制的责任人。贯彻内控规范是董事会和经理层的法定职责,也可以说是法定其要承担主要责任。以董事长为代表的董事会全体成员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以总经理为代表的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董事会秘书负责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相关的信息披露等重要事宜;内控负责人具体组织协调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及日常工作。这是基本规范、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的明确要求,也是内控规范体系的基本要领之一。在这一点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国家有关内部控制的监管规定大都一致且十分明确。既然如此,要担当起责任、履行好职责,就更须带头学,充分发挥领导和示范作用。第三,大家是内部控制的受益人。内部控制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内部控制的目标多元、范围广泛,其涉及的战略决策、组织重塑、规划运行、管理创新和流程再造等内容,是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实践中最为关心、最为重视的问题。了解和掌握这些内部控制规定,不仅可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对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合法权益起到保护作用。从另一个角度看,企业发展了,竞争力增强了,从一定意义上看,大家还是最大的受益者。四、如何学内控规范基本规范、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作为企业的当家人如何有针对性地最大限度地掌握自己应知应会的核心内容呢?我以为,在这个庞大的体系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当属基本规范。应用指引建立在基本规范基础之上,评价指引围绕基本规范和应用指引来展开,审计指引无论从企业层面还是从业务层面进行外部评价,仍然要以基础规范为基石。而基本规范中,除内部控制概念外,最核心的内容应是“五要素”,即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我体会,抓住了“内控五要素”就扭住了内部控制的“牛鼻子”。参加此次培训的企业属于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相对而言,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基础较好。如果内部控制要进一步提升,依然要注重对“内控五要素”的深入理解和透彻把握。除此之外,各位企业当家人还要着力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差异:一是境内监管要求与境外监管要求的差异。由于法律环境、商业环境等方面存有差异,境内外市场监管要求自然难于统一。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在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时,对此应予特别关注。但是,境内外监管差异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企业在贯彻落实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时另起炉灶,而是要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优化和适当拓展,即:要从境外监管要求上市公司着重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逐步转向全方位内部控制,顺利实现从关注财务报告风险到全面风险管控的转变。这既是现代内部控制理念的真正体现,也是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带给人们的重要启示。二是普遍要求与行业特色的差异。现行内控规范体系的条款文本主要针对一般工商业企业的主要业务或事项,属于普遍要求。有些具备鲜明行业特色的境内外上市公司可能会问,这些要求对我都适用吗?这就涉及到了普遍要求和行业特色之间的差异问题。对于特殊行业企业,比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等金融类企业,由于其经营业务特殊,涉及金融风险,与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关系重大,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有关部门还将尽快研究制定这些特殊行业的控制指引,但这并不代表现有的规范要求对于上述金融企业就不重要了。正确的理解是:除业务特殊外,现有配套指引绝大多数规定对金融机构同样适用;基本规范的各项要求对金融类上市公司完全适用。为此,具有行业特色的企业在学习内控规范的过程中,要专心致志,领其要义,并努力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三是内部评价与外部审计的差异。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外部审计评价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的两大制度层面。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不仅关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问题,还关注与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效率、效果相关的控制问题。为此,内控规范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必须以全面评价为基础,企业董事会和经理层需要对所有控制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相对而言,内部控制外部审计的评价范围要窄一些,仅包含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审计,对其他控制目标的实现情况仅需描述说明,不需发表审计意见。大家在学习内控规范的过程中,应当关注内部评价和外部审计之间的差异,并分别加深对两者评价程序、评价方法、缺陷认定、报告途径的理解。千万不要仅以适应外部审计评价为满足。五、如何贯彻内控规范在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发布会上,我提出过政府推动内控规范顺利实施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请大家认真落实。此次,再着重就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领导层如何贯彻实施内部控制规范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自上而下推动。内控规范明确要求企业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在构建良好的内部环境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在座各位企业当家人,一定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和风险意识,亲身参与、大力支持内控规范的学习培训和贯彻执行,自愿担当起本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领路人。要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审计委员会制度做起,要从规范战略决策程序、立足企业长远发展做起,要从培育优秀企业文化、打造企业核心品牌做起,真正将贯彻实施内控规范营造成为企业“高层基调”。与此同时,要及时将内控规范的精神实质和核心内容在全公司范围内予以下达,引起广大中层管理者和基层员工的重视,让内控规范的相关标准和要求真正发展成为企业“基层守则”。另外,大家肩负着先行试行的重要责任,更是希望大家能带个好头。二是开展宣传培训,及时转变观念。现代意义上的内部控制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了极大的拓展,内控规范的精神实质和核心内容与企业传统认识相比有了长足的发展,需要在座各位领导和企业全体员工及时转变观念、拓展视野、更新知识。在美上市公司执行萨班斯法案的实证研究表明,凡是未能通过内部控制有效性审计、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大多与内部控制宣传培训不到位、组织成员对自身在内控体系建设的定位认识不足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应当充分利用下半年的准备期,采取集中研修、内部研讨、专题讲座、业务竞赛、专家咨询等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进一步抓好针对公司全体员工的内部控制宣传培训工作。希望在座上市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在培训结束后,能够主动承担起宣讲内控规范的任务,通过实际行动向全体员工传递重视内控、推广内控、主动内控的积极信息。三是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操作规范。内控规范以原则为导向。如何将内部控制规范中的理念和原则与企业的治理结构、组织机构、业务流程、管理制度很好地衔接、融合,是真正落实好内部控制规范的关键。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各行各业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内外部因素十分复杂,这就要求各企业必须根据基本规范和相关配套指引的要求,结合企业经营特点和管理实际,建立健全适合本企业实际的操作规范。惟有如此,才能将贯彻实施内控规范真正落到实处。与此同时,内控规范的贯彻实施,对企业传统业务流程及与之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管理软件、报告系统面临升级换代和更新维护的现实需求,希望大家继续重视这方面工作,夯实内控工作的信息基础。执行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与财政部及证监会联系。四是重视人才培养,谋求长远发展。内控工作能不能做好、做久、做实,人才是关键。当前我国企业内控人才紧缺,严重制约着内控规范的顺利实施。财政部已经将内部控制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和高级会计师考试的范畴,与此同时,正在会同证监会等有关部门积极商讨未来一段时期如何继续加大内控知识培训力度和广度,着力打造高层次内控人才队伍。希望在座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领导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将其作为关乎企业长远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企业是市场经济的活跃因子,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主要力量。财政部愿意与证监会及有关部门一道,为上市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提供全面全程的服务。让我们在学习掌握内控规范的过程中,开阔视野、解放思想、提高素质;在贯彻执行内控规范的过程中,开创企业与社会、企业与经济、企业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为维护我国资本市场和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作出新的贡献!强化内控 促进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科学发展发布时间:2010-07-26浏览人数:24证监会纪委书记李小雪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联合培训班上的讲话7月19日,由财政部和证监会联合举办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培训班在京开班。财政部对此次培训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并派出了直接执笔起草内控规范指引的强大师资阵容,为上市企业传道授业。同时,来自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和企业内部控制负责人积极参与此次培训,体现了他们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希望在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规范过程中,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使各项控制措施真正落地生根,结出丰硕的成果。借此机会,我想谈几点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的看法。一、内部控制是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保障我国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作为证券市场的监管部门,中国证监会在监管工作中一贯秉持科学监管、促进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科学发展的理念。从创立至今,我国资本市场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幼稚到成熟,从单一到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过程,这就是发展的规律。今天,我国资本市场有近1900家上市公司,涵盖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民营等各类所有制企业,覆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主要行业和领域,市场本身的融资功能已经基本上能够满足企业的直接融资需求;市场基础建设不断完善,新股发行体制、并构重组制度体系、公司债上市制度、交易结算制度等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市场交易品种日益丰富,交易方式日趋多样化,融资融券、股指期货、ETF基金等给予各类投资者参与市场的机会;我们对市场违规行为的监管力度、处罚力度不断加强,市场操纵、内幕交易行为受到严厉打击。资本市场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不单单是一个融资场所或交易平台,其高效透明的体制不断督促上市公司挖掘内生的发展潜力,促进上市公司整体素质的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很大程度上是市场质量的象征。要提升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必须从引导上市公司科学发展,促进其从决策到执行全过程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入手。今天,我国资本市场的市值已位居世界第三,市场发展到这样的规模以后,市场的信心比什么都重要。温家宝总理多次讲过这样的话,借用到我国资本市场上来,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比什么都重要。多年来,我国的上市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如中航油、银广厦等因为内部控制不健全或实施不到位导致企业经营失败、财务舞弊等案件。这些案例的出现,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今天我们的市场规模与过去大大不同了,资本市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大大不同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增强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基础工作非常重要,而内部控制是健全上市公司基础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的管理手段,更是公司治理的手段。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在职能化管理的基础上,辅之以流程化管理,形成多维、立体的管控体系,从而达到帮助企业全面了解可能面临的风险,采取措施降低或化解风险的目的,促进企业实现科学化发展,而管理科学、运行良好、财务报告信息真实完整的上市公司则为我国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基础。二、借鉴国外经验和教训,解决内控实施中的突出性问题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有效实施取决于几个方面的因素,包括要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要着力解决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突出性问题以及企业内部控制观念和意识的建立、提升等。从标准体系上来讲,经过财政部等五部委的共同努力,现在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基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不仅涵盖了财务报告领域的内部控制,而且拓展到全面风险管理领域;不仅构建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而且出台了可以有效指导企业实践的具体操作性指引。相对于国际主要资本市场的内控法规要求,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相关的应用指引体现了我国的现实经济特点和企业的实务需求。为保证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有效实施,应充分借鉴西方国家在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着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内控规范实施的环境氛围,采取措施解决内控规范体系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突出性问题,包括:要着力解决成本与效率问题。从国外实施内控的经验来看,由于规则的复杂性,导致内控要求实施后上市公司普遍感到负担沉重。高额的执行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市场运行效率。我国上市公司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利用内控措施规范上市公司经营和运作行为的同时,也要考虑研究不要因内控的实施影响上市公司发展效率的相应措施。在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过程中,应遵循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取得最大化的效率,避免执行程序的繁琐带来上市公司和市场发展的低效率。要着力解决权利与责任问题。国外在实施内控规范过程中,强调企业高管层权利与责任的对等,在赋予上市公司高管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方面应有权利的同时,也明确规定了如果公司内控失效,高管层应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刚性的法律规定和与之相配套的法律责任成为保障内控制度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受到特定的经济发展环境和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复杂性的影响,公司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还有待提升,更需要通过权利与责任制度对管理层进行约束。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相关配套指引中对董事会及经理层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方面的职责作出了规定,在实施过程中有必要考虑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使得制度的落实有抓手,责任的追究有源头。三、上市公司应传承历史、总结经验,积极稳妥地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我国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在内部控制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实施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深化和拓展,不是完全打破过去的做法、另起炉灶的全新过程。最近几年,我们有些企业已经形成了一些符合本企业特点、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和手段,有些企业已经总结出了符合自身发展环境和经营特点的内控发展模式。我们要以内控规范的实施为契机,在原已建立的内部会计控制等控制措施基础上,总结好的经验,改进不足的方面,全面提升上市公司的管理和运作水平。第一,提高认识,以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为契机,进一步理顺公司治理结构。财政部和证监会联合组织的此次培训,特别邀请了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等主要负责人来听第一课,目的在于提高大家对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理解和认识,切实做好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工作。上市公司管理层要提高对内控工作的认识,转变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仅仅是为满足外部监管要求而被动应对的观念,全面理解内部控制及其实施对企业科学化、规范化运作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在实施过程中将其转变为企业加强管理、规范运作的内在需求。上市公司要以实施内控规范体系为契机,进一步理顺和完善治理结构,促使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充分行使各自的职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制衡和促进机制,保证重大目标的合理确立和有效执行,同时要合理定位上市公司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间的关系,切实保障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使内控制度成为防止控股股东干扰上市公司正常经营行为的手段。第二,要将内控工作从“文本化”转变为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实际行动,从根本上解决内控执行的有效性问题。有些企业将内部控制的实施简单地理解为制度的建立过程。我们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订立了大量的规章制度,但是从形式上建立起完整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不能够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内部控制制度的控制功能决不会自动发挥。任何内部控制制度,无论其理论基础如何雄厚、实施方案如何详尽,在其实施过程中能不能发挥作用、能不能落到实处、能不能达到效果,关键因素还在于人。作为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监督者,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和高管层只有率先垂范,带头遵守,才能保证制度真正贯彻和落实。企业的管理层要理解和支持内控工作,同时要积极参与到内控工作中,将自身溶入控制流程,自觉接受内部控制的约束。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具体操作和执行者,每一名员工都要树立规范运作和提高风险管理的意识,并将其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不是专设一个内控部门或风险管理部门能够完全解决的,而是取决于企业内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参与。第三,要将内部控制规范与企业自身特点相结合,实现单一的制度建设向多维度的内控体系建设转变。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提出的是原则性和总体的要求,为增强对各类企业的适用性,不可能考虑到特殊行业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的特点。为此,上市公司在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重要的是把握内控规范的精神实质。在遵循企业内控规范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上市公司应结合自身行业和经营特点,在原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拓宽控制的深度和广度,建立起全方面、多角度的管控体系,实现控制措施与内部管理运行的有机结合。第四,要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为切入点,保障财务信息披露质量。作为扎根于企业的深层次、全方位的制度安排,内部控制实施的结果最终将通过财务报告的形式体现出来,以财务报告为中心设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有利于从企业价值链流程的终端起步,逐步追溯到业务、流程和战略目标,从而从根本上遏制会计信息失真和资本市场失灵现象,有利于发挥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监督职能。实践证明,从保障财务报告信息质量出发着手建立内部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向其他经营管理领域拓展,是较为有效的实施途径。根据近年来我们在上市公司监管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在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过程中,建议上市公司以保障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信息质量为切入点,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化解和降低与财务报告相关的风险。围绕我国证券市场出现的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及其对财务报告的影响,上市公司应特别加强对关联方交易、公允价值计量及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变更等的控制,设置控制环节,减少利润操纵行为和会计处理的主观随意性。第五,要取长补短,持续改进,实现内控系统的优化和升级。在座都来自于国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很多公司之前已经按照美国萨班斯法案或其他境外监管要求建立健全了有关内部控制制度,并已经过自我评价、会计师审计等环节的检验。开始实施我国内控规范以后,应当在原已建立的内控体系基础上,结合我国内控规范的要求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经过对比分析,强化关键控制点,去除冗余环节,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的优化和升级。内控是与企业经营管理相伴相生的,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调整、管理理念的转变,内部控制的调整和改进应成为一个持续性的过程。第六,要结合我国经济环境及企业经营特点,及时总结实施内控规范的中国经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对一些企业来讲,是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勤于思索、勇于实践并善于总结经验,将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过程转变为一个经验的积累和总结过程。我们希望通过在座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的先期实践,为我国A股市场其他上市公司创造出可供借鉴的中国经验。证监会将根据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及选取试点公司的内控实施情况,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成功做法,在资本市场宣传和推广,指导A股公司的内控实践。新兴加转轨是我国当前资本市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发展是资本市场发展的不二法则。上市公司是中国经济运行中具有发展优势的群体,是资本市场投资价值的源泉。我们希望,通过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实施,能够促进上市公司内部管理和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让内控变成内生的需要发布时间:2010-07-26浏览人数:17日前,境内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培训班在北京正式开班。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在为学员们上培训第一课时强调,企业一定要抓紧时间,从加强内控实施的组织领导、学习贯彻内控规范体系等方面全面推进内控建设。执行内控是一场攻坚战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下称“规范”)与企业内部控制指引(下称“指引”)构成了“中国版萨班斯法案”。从2000年到2010年这十年间,企业由会计控制转化为内部控制,“中国版萨班斯法案”终于横空出世。全球金融危机让企业从灵魂深处意识到了风险的可怕和管理的重要性。而今,后危机时代到来,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为宗旨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终于盛装出现在所有企业面前。根据规定,2011年1月1日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率先执行内控,5个月的时间对于这些企业而言无疑是一场艰苦的攻坚战。从2008年5月规范发布至今,很多企业已经进行了例如组建内控部门、梳理流程、规范制度等内控建设的基础工作。刘玉廷强调内控体系的实质是管理,而且是以会计相关规范为基础,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内控成功与否事关企业的生存。为了避免内控流于形式,企业一定要切实理解内控的五个目标,即保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刘玉廷告诉学员们,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创造财富的主体,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练好内功,提升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精细化和国际化。因此,在内控要实现的五个目标中,企业要明确前面三个只是基础性目标,后面两个目标即提高经营效率与效果和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才是根本的目标。从规范发布至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加入到了内控建设的大潮中。两年来,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日益变化,企业的内部环境在内控的渐进式推进中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从最初的应付监管部门被动去做到如今为了提升自身管理水平而自发去做,“内控不仅仅是服从监管部门的监管需求,更是企业内生的需求。”刘玉廷说。坚持五个原则规范中明确提出了企业内部控制的五个原则,即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这五个原则成为刘玉廷在培训班上重点讲述的部分。刘玉廷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来形容全面性原则的重要性。“如果是大型企业,内控规范体系不仅仅要在集团层面执行,还要落实到二级公司、三级公司;不仅仅要实现纵向地涵盖,还要横向地涵盖到企业财务、生产经营等各部门、各环节,不要留有盲区和空白,要防止出现漏洞。”刘玉廷说。关于重要性原则,刘玉廷指出其核心,即在进行内控建设时虽然首先要注重全面性,但同时也要关注重点风险领域,避免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管钱的不能同时管账,支付款项的相关印章要分开管理等等,这就是不相容岗位要分离,权利虽然会因此受到制约,但这是企业防范风险所必须的。”刘玉廷在解释制衡性原则时说,根据规定,这一原则要求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刘玉廷指出,当某一领域的犯罪行为频繁出现时,就是内控制度出现了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内控制度也是保护干部的重要举措。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内控而言,这实际上一个“内控”与“反内控”的博弈过程。对于适应性原则,刘玉廷强调企业一定要深刻地认识到内部控制无定式,所有企业的内控都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进行内控建设所耗费的成本是企业非常关心的问题。关于成本效益原则,刘玉廷解读说,实施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非常有利,投入只是暂时的,企业获得的回报却是长久的,而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切忌机械地执行规范和指引构成了完整的中国企业内控体系,而企业执行的时间也已经是箭在弦上。“上市公司一定要切实加强内控实施组织领导、学习贯彻内控规范体系,梳理优化现有管理流程,及时对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升级,编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聘请注册会计师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刘玉廷强调,企业在内控建设中要切实理解规范和指引的内涵。事实上,有不少企业在执行中都曾机械地理解内控建设,从而走了很多的弯路。比如有的企业把制度建设理解成重新制定规章制度,无形中增加了很多工作量。对此刘玉廷解释,进行制度梳理的目的是让企业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对照规范和指引加以完善,而不是推倒重来,并且在梳理流程的过程中对风险进行识别和排序,将风险分成不同等级,再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刘玉廷还指出,企业在执行过程中要对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改造,一定要把内控的流程和风险点固化到信息系统中,“将内控信息化”。他同时强调,信息系统的改造一定是一个软件服从管理的过程,切忌本末倒置。(来源:中国会计报2010年7月23日作者:杨雪)国加快上市公司内控培训备战内控时代发布时间:2010-07-26浏览人数:187月19日,财政部会计司、证监会会计部、中国会计报、中国会计学会联合在京举办“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规范培训班暨中国内控论坛”,近60家在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董秘、财务总监及内控部门负责人等近200人参加培训。同时,本次活动还吸引了100多位政府高层官员、企业和高校等方面的内控专家及实务工作者。本次活动是针对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高管层的一次大规模、高层次培训,它标志着中国企业全面内控序幕已拉开。财政部副部长、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主席王军在此次培训班开班仪式及中国企业内控论坛上指出,针对我国在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的高管进行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培训,是维护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首套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实施在即,首批实施的上市公司应通过此次培训正确理解企业内控体系的内涵,加快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从而不断提升企业风险防范水平,改进经营管理能力。王军强调,企业实施内控是一件大事,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应自上而下地推动,要通过宣传培训及时转变全体员工的理念和观念,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内控实施办法。同时,培养内控人才是企业谋求长远发展的重要策略。中纪委委员、证监会纪委书记李小雪指出,我国政府推动企业实施内控,并对境内外同时上市的近60家公司高管进行为期5天的内控培训,意义极为重大。一方面,企业在海外上市过程中虽然也构建了内控体系,但是很难有机会获得系统的内控培训,这次中国政府推动企业实施内控无疑将有助于企业动员内部各种资源力量来构建内控体系。另一方面,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在国内开展内控试点,可以更好地对比国内外内控建设情况,让我国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有利于国内企业到海外上市。同时,通过境内外上市公司先行实施内控规范试点,将为股等所有上市公司实施内控积累经验,为内控在我国企业中全面推行做好准备。财政部监督检查局副局长郜进兴、证监会首席会计师周忠惠、中石化财务总监王新华、证监会上市部副主任安青松、金和软件董事长栾润锋等嘉宾分别作了主题发言。内控不仅是政策制定者和监管方需要考虑的问题,最终还是要让企业通过实践将内控落到实处。围绕“一把手文化如何影响内控”和“如何看待内控的成本和效益”这两个话题,青岛啤酒董事长金志国、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经天亮、中国工商银行内控合规部总经理荀大志、新希望集团财务总监严虎、友联时骏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文昭等来自大型央企、民企和研究机构的“大腕”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而把本次论坛推向高潮。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连同2008年5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共同构建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它标志着“以防范风险和控制舞弊为中心、以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为主体”的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与应用体系已经建成。这是全面提升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业管理能力与竞争力水平的重要举措,也将成为我国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复杂竞争形式的有效手段。根据上述五部门制定的实施时间表,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将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本次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内控培训班和中国企业内控论坛的举办,是我国在刚刚构建完成中国企业内控规范体系之后的一个重要举动,目的在于更好地推动中国企业完成内控建设。(来源:中国会计报 2010年7月23日 作者:罗晶晶)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内控面貌各不同发布时间:2010-07-26浏览人数:20中国企业全面内控的大幕已经拉开。2011年1月1日,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将率先执行。时间,在此刻诠释着不一样的意义。对于先行者,沉淀下来的是从容。对于后发者,则意味着匆忙。先行者:永恒的过程2002年,美国萨班斯法案的强制性执行迫使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踏上了漫漫内控路,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人寿等成为中国首批开展内控的企业。至少在中国,它们是内控的先行者,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面对严苛的萨班斯法案,它们经历了从职工思想上的被动遵从、人力物力精力的极大投入、炼狱般的内控建设、一次次的测试调整到今天日渐完善的内控体系的过程。暮然回首,我们发现,当众多的企业逐渐走近内控,第一批“吃螃蟹”的企业已然步入了内控建设的成熟期。“配套指引出来之后,我们目前的工作就是将公司现有的内控制度结合指引进行梳理,再进一步完善。”中国石油内控部综合处处长韩革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而旁边就是他们梳理之后形成的多达几百页的文件。在此次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培训班上,中国海油总会计师吴孟飞一如从前般低调。他一再谦虚地表示,中国海油在内控方面虽然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但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国石化财务总监王新华也道出了一句发自肺腑的话,“内控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单纯为了满足外部监管需求、满足投资者对公司信息披露的需求,而是公司实现管理水平飞跃的内在需求。”似乎可以这样理解,对于这批先行者而言,在其低调的背后仍然透着从容。7年的内控建设,它们确实投入了很多。中国石油有1600人的内控队伍、中国石化每年都会出台更新的内控手册、中国海油拥有高起点的风险管理,这些都在向即将步入内控时代的企业昭示这样一个真理:内控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永恒的过程。进行式:探索中前进2008年5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正式发布实施。也是从这一刻起,“内控”这个词开始以爆炸式地走进中国企业的视野。“一开始就是一头雾水,没人知道什么是内控?内控控制什么?内控该从哪儿入手?”江苏宁沪高速企业管理部吴卫平坦诚地描述着他最初的困惑。他这样形容宁沪高速的内控建设,“如小马过河般试探性地向前走”。一位央企的内控负责人和吴卫平有着同样的感受。虽然已经走过了初期的制度建设、流程梳理,但他心中似乎依然存在着诸多的困惑。“内控审计报告要由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并出具意见,那究竟怎么才算是合规了呢?审计报告什么时间出,2011年年内出,还是2011年12月31日出?”诸如此类的问题萦绕在每一个内控人的心中。不可否认的是,内控建设在具体执行中存在着诸多矛盾。“如何兼顾流程和效率?”根据内控制衡性原则,完成一件事情需要一系列的程序,即控制点。在很多员工的意识中,要完成这些流程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不利于提高效率。又比如,企业内控需要全员动员,需要所有员工都有内控意识,“难道对于一名普通的建筑工人来说,也要了解整个集团层面的战略风险?我们认为,员工只需要各负其责地了解自己岗位的风险点就可以了。”上述央企内控负责人说。将来时:紧张筹备有一些企业或许是特例,它们并未急着搞内控建设,不过前提是,这些企业有着良好的制度基础,比如潍柴动力。其董事张伏生坦言,潍柴动力的内控虽然至今仍只是一个雏形,但这是有原因的。“第一,潍柴动力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都非常注重制度建设,所以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即使领导出差在外,各项工作依然可以有序运转。第二,我们一直在等待内控配套指引出台的时间。”张伏生说。2008年,企业内控基本规范刚一出台,企业感到压力陡然增大的同时,更多的是不知所措。“中国版萨班斯法案”涵盖了包括财务报告、生产经营、人力资源等企业全面管理的方方面面,庞杂的内控建设缺乏详细的配套指引,企业的畏难情绪可想而知。“这几年潍柴动力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内控建设对我们的良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避免对内控的理解不深入、不透彻,我们一直期待着指引的出台,以便开展下一步工作。”时间已不容懈怠,张伏生也感受到了压力。根据财政部会计司的要求,他们打算马上成立内部控制委员会,由集团高层直接挂帅,继续发扬潍柴动力一贯的务实精神和令行禁止的执行力,迅速推动内控建设,。“我们选取二十多家子公司中最适合的一家作为内控建设试点,由点及面,最终实现全面的内控体系建设。”潍柴动力的内控蓝图在张伏生的描述中已然展开。(来源:中国会计报2010年7月23日作者:杨雪)关于印发会计师事务所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发布时间:2010-07-26浏览人数:13财会2010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深圳市财政委员会: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956号),促进会计师事务所加强财务管理,优化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我部制定了会计师事务所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现予印发,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财务管理尤其是总分所之间财务管理的实质统一,是会计师事务所规范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各省级财政部门要结合宣传贯彻会计师事务所分所管理暂行办法(财会20102号),将会计师事务所实施财务管理情况作为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重要内容,在会计师事务所日常管理和年度报备时予以重点关注。财政部将会同部分地区财政部门择机组织专项检查评估,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督促、指导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财政部二一年六月十三日附:会计师事务所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会计师事务所财务管理,优化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956号)等,制定本暂行办法。第二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国家有关法规制度和本暂行办法,结合合伙人协议、事务所章程等,建立内部财务管理体制和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第三条鼓励会计师事务所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进一步强化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内部控制。第四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对全所范围内的会计核算、资金使用、业务收支和收益分配等进行统一管理,进一步加强对分所财务的集中控制,切实做到一体化管理,避免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财务管理各自为政。第五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结合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优化业务流程,加大信息技术应用推广力度,进一步整合财务和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效能。第六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按照统一的财务管理体制和财务会计法规制度,设立独立的财会部门或在相关部门内指定专职财会人员,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权限。第七条会计师事务所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股东)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第八条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对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收支等实施预算管理。鼓励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建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第九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完善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沟通和协作机制,保证应收账款真实、完整。第十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建立严格的资金支付授权审批制度,明确支出款项的用途、金额、限额、支付方式等内容,保证资金支出的合法、安全。会计师事务所拓展和承接业务,不得向委托人或相关方面提供回扣或其他形式的商业贿赂。第十一条 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购买有价证券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独立性要求。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为其他企业、单位或个人提供担保。第十二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建立健全财产物资采购、使用、保管、处置等各环节的管理制度,定期清查和盘点,对发生的财产损失要及时查明原因、作出处理。第十三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加强负债管理,保证适当的流动性,对发生的各种借款和应付应交款项,应当按合同约定方式和期限及时归还或支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