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开题报告.doc_第1页
《京华烟云》开题报告.doc_第2页
《京华烟云》开题报告.doc_第3页
《京华烟云》开题报告.doc_第4页
《京华烟云》开题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号2410xxxxxx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论京华烟云中的女性形象学生姓名:土豆系 别:文法系专 业:汉语言文学指导教师: 2014 年 2 月 2 0日一、 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京华烟云中人物近百,女性占了多半,构成了一个艳丽多彩的女儿国。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已经有许多专家从不同角度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做过研究,特别是对于姚木兰这一角色,在国内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与解读。孟宏的京华烟云中的姚木兰与林语堂的哲学观就是通过姚木兰的形象的创作看林语堂的人生观、哲学观。孟宏认为姚木兰是道家的女儿,她生命的内心深处受道家的影响极深。首先体现在她对田园生活的浪漫遐想与亲自体验,同时,姚木兰还具有充满对文明的怀疑与灵魂超越的向往。姚木兰阐释了林语堂的儒道交融、遇道于儒的人生哲学观。高雪在她的从传统文化看京华烟云的女性形象中提到京华烟云中的儒家女性占绝大多数,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大都美丽善良,端庄贤惠,且知书达理。无论林语堂字里行间的女性是何等美丽优雅,终究局限于男性的审美标准。他既对女儿们赞美有加,又从男性的眼光出发对女儿们进行统治和要求,其进步的现代性女性观中依然存在着传统局限性。梁素芳在略论林语堂女性观的复杂性从京华烟云中的几个女性形象谈起中的观点是,林语堂文本中的典型女性形象表现出他强烈的女性崇拜。而作家的对于女性的主观推崇,其实仅仅是停留在表层意识之上,其深层含义表现出男性立场。文本中对于女性美的描绘完全是从男性的眼光出发,符合男性的审美期待并且满足男性的审美需求。其现代性与局限性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林语堂复杂的女性观。(二)选题依据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间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并题献给“英勇的中国士兵”,英文书名为Moment in Peking小说内容博大精深,感情真切自然,品格优雅含蓄,集中了林语堂小说的精粹。林语堂曾说过“我写过几本好书,尤其以写京华烟云自豪”。书中林语堂着力塑造性格层次丰满的女性形象,美丽聪慧、而又宽容、坚毅的木兰;温柔、娴静、顺从的曼娘;稳健、温柔敦厚的莫愁;聪慧敏感、诗情画意、温柔多情的红玉;傲慢、要强的素云这些女性因为社会、家庭、性格、文化等方面的原因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演绎着不同的人生命运。林语堂在塑造这些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的同时,又倾注了自己独特的女性主义观点,在不同的女性形象对比之下,为世人打开了一扇艺术享受、耐人深思的心灵之窗。我认为京华烟云文字典雅平和,糅合古今。虽然原著是用英文写的,但我认为只有中国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内涵,没有浮华的文字,字字句句流露出林语堂对这片土地与文化的热爱。京华烟云在我国的现代文学中,我以为是可以称之为为数不多的大书之一,它深深吸引了我的眼球。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梳理,我将从全局出发分析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去感知林语堂所要表现的文化内涵。选题意义:林语堂的思想表现为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既有中国古典文化的处事哲学和生存之道,又受到了现代人文思想的影响,这种兼容并蓄的思想使林语堂对现代中国女性应有的品格有着独特的见解,并在京华烟云中得到了系统的阐释。作者塑造的姚木兰是一个多元立体的形象,道家闲适自然的人生态度、儒家忠贞贤良的伦理观念及西方自由开放的精神在她身上和谐地交融在一起,一如她的美貌,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她是中国儒道文化的理想结合,是中西文化的辩证统一,她才是最能体现林语堂独特的女性观的“理想女子”。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出不同的女性形象。走进林语堂笔下的女性世界,给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精神洗涤,重塑了近代中国女性应有的理想精神内涵和人文品格,为我们对于现代女性文化的构造提供了借鉴。我将通过分析文本中精彩纷呈的女性群像,进而去展示林语堂所要表达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 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本文的写作主要是分析京华烟云中的女性形象,以展示林语堂的文学观、女性观,了解其塑造的的女性形象对于文本创作的影响。京华烟云中的女儿们,大都受到儒道传统文化的影响。林语堂最推崇的则是女主人公姚木兰,他说过,“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林语堂把人的形体美、心灵美、人性美巧妙地糅合在女主人公姚木兰身上,创作了近乎完美的女性形象。姚木兰对待生活的态度自由奔放,富于主见和勇气。同时,她也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观和对女性美德的要求。姚家是道家哲学之家,所以作为道家女儿的姚木兰,有着道家所倡导的顺乎自然、无为而治的精神。木兰的身心是自由的,当她遇到困难时她的精神是可以超越的。她作为曾家这个儒学之家的媳妇,她更具备文静、娴熟、包容和传统之美。姚木兰这一形象表现出传统与现代交汇、儒家与道家合一的独特风貌。京华烟云中的儒家女性占绝大多数。第一类是典型的儒家文化影响下的女性,像姚太太、马祖婆和陈雅琴等人。她们是中国儒教文化影响下的典型,深受封建礼教的戕害却浑然不知,反而时时恪守并维护着封建礼教。如陈雅琴的逆来顺受,丈夫纳妾她丝毫不敢反对,她过于被动,过于柔顺,完全把自己视为男人的附属品,她甚至缺乏足够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来维护自己的妻子的身份和地位,最终她沦落为家里的管家婆,还得听从丈夫小妾牛莺莺的差遣。这种卑微的家庭妇女角色是中国封建文化的残留。第二类儒家女性是莫愁、红玉、曼娘等儒家文化熏陶出来的旧式小姐。这些端庄典雅的小姐们从小到大一直接受着儒家的教养,自觉谨慎地履行着儒家所规范的三从四德。曼娘淑静庄重,她明知未婚夫平亚将不久于人世,却依然担起冲喜的重任,无怨无悔。平亚病逝后,曼娘守身如玉,她默默呆在曾府的院落里静观春去秋来。曼娘的人生悲剧,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与其相似命运的儒家女性的典型境况。红玉的个性和处境都有点像红楼梦中的黛玉,从小多愁善感,属于感情脆弱的类型。红玉从小和父母一起寄居在姑母姑父家里,她做任何事情都是根据自己的感觉,因此有些缺乏理性。她深爱表哥阿非,但她却从来没有刻意做什么努力来取悦阿非的父母以便获得他们的认可。无意中的误解让她以为阿非对她的爱是出于同情而不是出于真爱,她以一种悲观逃避的态度选择了投湖自尽,以为这样能给阿非选择爱情的机会。从这个角色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女性的不稳定性、封闭性、非理性和固执性。第三类是银屏、暗香等大家庭中使用的丫鬟。这些苦命的丫鬟身处社会的最底层,她们对于外界压迫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会坚决反抗,也有的会妥协甚至甘于为奴。银屏为了能跻身于上层社会才强烈反抗,她企盼自己能嫁给姚体仁,用尽手段只为得到一妻半妾的身份,最后竟甘心和华大嫂一起侍奉体仁以抓牢他的心。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了解京华烟云的写作背景以及林语堂的人生阅历、个人思想对于文本的影响。2、林语堂的个人审美意识对于女性形象塑造的影响。3、分析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的女性思想和林语堂笔下的女性形象的异同。4、女性形象思想内涵的来源。三、 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研究的步骤:(1)收集所写论题的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对本课题研究成果;(2)整理、总结已有资料,写出论文提纲;(3)完成开题报告,完善论文提纲; (4)完成初稿写作,交指导老师审阅;(5)修改初稿,完成定稿。研究方法:阅读法 比较分析法 文献调查法 网络检索法 论证法进度安排:2013年10月2014年1月初:收集资料,重读作品,确定论文题目 2014年2月2014年3月初:拟定写作提纲和开题报告 2014年3月2014年4月初:论文修改,听取指导老师意见,撰写论文初稿,交由指导老师审批2014年4月:论文修改及定稿2014年5月中旬:论文答辩四、 主要参考文献:【1】林语堂 ,京华烟云M, 北京现代出版社,2005.【2】万近平.林语堂传M.海峡文艺出版社, 1988.【3】梁素芳 略论林语堂女性观的复杂性从京华烟云中的几个女性形象谈起J,时代文学,2007(6).【4】孟宏,京华烟云中的姚木兰与林语堂的哲学观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报,2003年9月,第2卷第3期.【5】高雪,从传统文化看京华烟云的女性形象J,现代文学.【6】东红,论林语堂的女性观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2年12月,第4期.【7】程福菊,简析林语堂女性观中的落后因素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第7卷第1期.【8】林淑娴,从姚木兰看林语堂的女性观J,台州师专学报,1999年4月,第21卷第2期.【9】张正,“旧瓶新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