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专题复习(.ppt_第1页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专题复习(.ppt_第2页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专题复习(.ppt_第3页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专题复习(.ppt_第4页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专题复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单元专题复习,民族独立国家民主、富强,一个目标,一个主题,向西方学习,三个阶段,器物,制度,思想文化,一、专题基础知识梳理,3. 海国图志格物新报万国公报是晚清年间先后出版的影响较大的书刊。以下关于这些书刊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这些书刊均使用西历纪年 B这些书刊均为维新派所创办 C这些书刊的指导思想均为“中体西用” D这些书刊均有介绍西学的内容,25.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 A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B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66. 洋务派与顽固派、维新派与顽固派、革命派与保皇派之类的思想争论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近代史,这些争论所涉及的共同话题可能是( ) A政治的民主化 B救亡图存 C经济的工业化 D思想的自由化,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四个阶级,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特点,A 从学技术到学制度到学思想,经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历程,C 学习西方与抵抗侵略、救亡相结合,B 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近代思想解放的思潮,1840 1860 1890 1900 1915 1919 1949,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早期维新思想,1.背景 (1)清朝国势渐衰,社会矛盾尖锐。 (2)读书人埋头读经,远离现实。 (3)读书人与统治者沉迷“天朝上国”不能自拔。 (4)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师夷长技”思想,16. 道光帝对签定南京条约的原则性指示是:“广东给过银两,烟价碍难再议;战费彼此均有,不能议给,其平行理可以通融;贸易之所,前已谕知耆英,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该逆既来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由此可知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属于( ) A平等外交思想 B屈辱外交思想 C传统夷夏思想 D殖民外交思想,6. “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这部著述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变法通议 D孔子改制考,67. 1840年10月,林则徐在给道光帝的密折中指出:“自道光元年(1821 年)至今,粤海关已征银三千余万两。收其利者,必须预防其害。若前此以关税十分之一制炮造船,则制夷已可裕如,何至尚形棘手?”由此可见他 批评朝廷的闭关锁国政策 主张利用海关税收加强海防建设 视“制炮造船”为“制夷”的重要手段 希望扭转鸦片战争的被动局面 A B C D,43. “故自昔惟意大利亚足以纲纪西洋,自意大里(意大利)裂为数国,教虽存而富强不竞,于是佛郎机(法兰西)、英吉利代兴。而英吉利尤炽,不务行教而专行贾,且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岛夷。”这段材料表明魏源的观点是( ) A重视商业 B重视宗教的作用 C重视军事实力 D重视向西方学习技术,33. 新思想萌发的原因有( ) 民族危机的出现 封建制度的衰落 鸦片战争的震醒 A B C D,48.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9. 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方今急边防,疲氓未息肩。苦心著此书,搜讨颇有年。”这是对下列哪本书的评价?( ),1阅读下列材料: 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 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 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 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 徐继畬瀛环志略 请回答: (1)阅读材料内容,由此推断一下瀛环志略一书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 (2)此类著作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出现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 (1)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历史、政治等情况。 (2)背景:鸦片战争的战败、“天朝上国”的迷梦被打破。 受林则徐、魏源“睁眼看世界”思想的影响。 影响: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增进了国人对世界的了解。,1.背景 (1)内忧外患。,中体西用,2.洋务派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体”强调以中国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指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以求富国强兵。,(2011天津文综,4)右图为1878年天津首发的中国第一套邮票中的一枚。与该邮票设计理念无关的是( )。 A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 C“师夷长技”的思想 D兴民权、倡新学思想,点拨 材料中的邮票是1878年清朝政府发行的“大龙邮票”,以中国传统“龙”的形象为图案,A项正确。发行邮票是向西方学习的结果,B、C两项正确。注意题干的时间“1878年”,兴民权、倡新学思想出现在维新变法时期,故D项与邮票的设计理念无关。 答案 D,(2011天津文综,4)右图为1878年天津首发的中国第一套邮票中的一枚。与该邮票设计理念无关的是( )。 A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 C“师夷长技”的思想 D兴民权、倡新学思想,1.1846年,美国传教士约翰逊在福州台江吉祥山创办福音精舍,以学习圣经为主,兼修国文和自然科学(“格致”课)。这是福建省开办最早的新式普通中学教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洋务运动推动了福建教育的近代化 B. 近代教育是西方文明传播的产物 C. 我国的思想文化近代化历程萌发于福州 D. 新式学校取代私塾教育已成为当时社会主流,14. 1864年,有人称:“当今光气大开,远方毕至”,欧洲诸邦“胥聚于我一中国之中,此古今之创事,天地之变局,所谓不世出之机也”。这一“变局论” A反映了变法自强思想的出现 B体现了抵制西方文明的态度 C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夷夏观念 D奠定了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维新思想与共和思想,民族危机,进化论,7. 下列各项属于严复思想主张的是( ) A欲自强,必先致富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科学与人权并重 D世道必进,后胜于今,6.有学者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这一时期影响中国社会的“外国作品”的本质意义在于( ) A.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B.把人类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C.建设民主和法治的社会制度 D.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70. 近代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 A人民主权说 B社会契约论 C三权分立说 D天赋人权说,19. 梁启超在给康有为信中写道:“中国数千年之腐败,其祸及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来,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而自由云者,正使人知其本性,而不受钳制于他人,今日非施此药,万不能愈此病”。其中“病”和“药”分别指( ) A奴隶性;自由 B专制;共和 C奴隶性;科学 D腐败;民主,15.叶德辉(1885年中举人,1892年成进士授吏部主事)曾对某一人物进行批判:“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这里的“某一人物”应是( ) A严复 B康有为 C谭嗣同 D孙中山,15.叶德辉(1885年中举人,1892年成进士授吏部主事)曾对某一人物进行批判:“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这里的“某一人物”应是( ) A严复 B康有为 C谭嗣同 D孙中山,36. 1903 年, 中国大公报:“宪法不立, 则虽其国强盛, 终滋危殆之忧, 如今之俄土是也;宪法苟立, 则虽其国狭小, 已回雄富之基, 如今日之德日是也。若是者, 知宪法之与国家诚所谓不可一日或离者。”该文的政治主张, 主要是( ) A. 建立民主共和 B. 进行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 C. 实行君主立宪 D. 向德、俄学习,37. “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渐成报纸文章的熟语和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许多人用这些名词做自己或女儿的名字。原名胡洪骍的胡适,也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取“适”字做了自己的表字和笔名。这反映了( ) A.“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文化主流 C.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 D.实行制度变革的意识开始萌发,42. 中国现代化史中说:“虽然尚未认识到作为资本主义精神背景的西方基督教义的转换对现代化的巨大支配作用,但确实已经感受到西方奔涌而来的利甲锐兵表象之中,跃动着一种奔腾不息的宗教理性力量,这种宗教理性力量是新生代知识分子群体对抗政治王权的精神土壤。其本意成为中国的马丁路德。在传统意义的宗教价值符号内,完成政治结构的转型。”书中所指的“中国的马丁路德”是指 A洪秀全 B洪仁玕 C康有为 D梁启超,31. “一般说来,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难,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是( ) A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B甲午战争后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C辛亥革命时代资产阶级革命派 D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知识分子,21. “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该思想属于( )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 革命派,5.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于学习近代西方的( )。 A.科学知识 B.选官制度 C.军事技术 D.教育与政治制度,6.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 )。 A.严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 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 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75.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国中,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这说明康有为对革命的态度是( ) A赞成革命,为革命流血是值得的 B赞成革命,法国的革命道路是正确的 C反对革命,革命会造成悲惨的后果 D反对革命,革命不利于实行民主共和,51.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提出这一主张的是中国近代( )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地主阶级改革派,50.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D抗日战争后,57.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指出:“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材料中的“政治”觉悟始于( ) A太平天国运动 B百日维新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58. 对中国近代部分著作和报刊中“民主”“共和”这两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发现,18931898年“民主”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共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同盟会忽视了在国内的思想宣传 B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C维新变法思想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D顽固保守势力阻碍新思想的传播,3.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托古改制,变法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46. 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表达出的“民族情绪”的影响有:( ) 推动维新思想的形成 唤起民众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促成戊戌变法的开展 激励有识人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A B C D,【示范3】观察右图,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发动维新变法运动,人称“跪着造反”,其根本原因是( )。 A维新派力量薄弱 B减少变革的阻力 C为变法寻找依据 D封建观念的影响 答案 A,【示范4】 (福州质检)下列各项中符合早期维新派“商战”思想的是( )。 A“自强直属,在于练兵” B“十万之富豪,则胜于有百万之劲卒” C“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D“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有生之乐” 解析 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早期维新派”、“商战”等有效信息,“商战”指利用本国的经济力量同外国资本主义在市场上进行竞争。A、C两项为加强国防军事力量,排除。D项涉及民生,排除。B项强调经济比军事重要,正确选项为B项。 答案 B,5.下列言论属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 A“今君人者释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也” B“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C“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 D“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12.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 C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D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2走向共和革命派,23. 有学者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这一时期影响中国的社会的“外国作品”的本质意义在于( ) A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B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C建设民主和法制的社会制度 D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49. 清初著名诗人陈元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处题诗一首,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之句。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于民报,一时广为流传,章太炎此举意在 A提倡反清复明 B抵制保皇势力 C宣扬传统文化 D激发民族主义,72. “20世纪初一些进步报刊作者的署名:卢骚之徒、卢梭魂、亚卢(亚洲卢梭)、平等阁主人、竞平、人权、民友”这则材料反映出20世纪初中国思想文化界( ) A民主共和思想传播 B“西学东渐”,崇洋媚外 C卢梭的思想占主导 D君主立宪思想占主导,4.“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该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B.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C.从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受到启发 D.以儒学作为变法的指导思想,实录一 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实录二 维新思想提出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等主张,反映出中国人对西方认识进一步加深,由学习器物层面过渡到制度和经济层面。,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尊孔复古,青年杂志,李大钊,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续表,文化转型,1.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后发布通令尊崇孔圣文中指出:“天生孔子为万世师表所谓反之人心而安,放之四海而皆准者。”这表明其根本目的是( )。 A.压制民主科学思想 B.恢复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C.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D.为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8.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发表文章,认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为“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是“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其本质目的在于说明( )。 A.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 B.孔子是历代专制统治的标志 C.孔子提出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 D.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是“吃人”的历史,4.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这预示着新文化运动( ) A.纯粹是一场学术文化运动 B.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 C.旨在推翻当时的共和政体 D.以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为指导,8.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发表文章,认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为“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是“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其本质目的在于说明( )。 A.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 B.孔子是历代专制统治的标志 C.孔子提出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 D.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是“吃人”的历史,9.以下是20世纪初北京普通市民的两段对话 背景对话: 1912年,清帝退位文三:“大清朝灭了,现在是民国,你还敢留辫子,小心被当成清朝余孽!”赵四:“那我得赶快剪掉辫子。” 1917年,清废帝溥仪复辟赵四:“大清皇帝回来了,你还不赶紧买条假辫子戴上,小心被当成革命党!”文三:“哪里有卖,我得赶快去买一条。” 当时某报刊对上述行为进行评论,下列标题比较贴切的应是( ) A.民风日新 B.民智未开 C.民权兴衰 D.民族觉醒,2.科学被提升到思想解放的高度是近代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下列图片与之直接有关的是( )。,4.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 A.进行革命斗争,反对专制独裁 B.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C.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2.右图所示人物提出过的著名口号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民主与科学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来,6.“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先生狂人日记这部作品( )。 抨击了儒家的传统道德 推动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 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全面肯定了西方的思想文化,【示范1】(南充模拟)右面是新文化运动期间的一幅宣传图,该图实际上是针对( )。 A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 B封建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体系 C民众偶像崇拜和愚昧盲从 D阻碍西学传播的反动势力,解析 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A、C、D三项没有体现“实质”问题。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认为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应该坚决反对,图片恰恰体现了这一点。 答案 B,【示范2】(安康调研)有人认为,1915年陈独秀发起的新文化运动,与近代中国其他思想解放运动相比是全新的。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成果而言,主要“新”在( )。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B较为彻底地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C要求发展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D积极传播了马克思主义,15.某民意测验机构在北京大学学生中进行调查,要求每个学生选出一位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和五四运动时期贡献最大的人物,结果胡适得票数名列前茅。胡适的有关活动对其票数有影响的是( )。 “文学革命”中要求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提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 主要宣传实用主义,主张社会改良 极力赞扬新村相互协作的新生活 A. B. C. D.,解析 本题易错选D项,错因在于没有很好地把握资产阶级三个派别和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异同。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和激进派都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C项是其共同点;但是他们的手段和方法不尽相同,改良派主张维新改良,革命派主张暴力革命,激进派主要从思想领域进行革命,A项是革命派和激进派的共同点;D项应是后期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答案 B,2. 在185O年到1899年这段时间里,我国所翻译的自然科学、尤其是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在数量上超过了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比例为四比一;1902年到1904年的两年中,后者却以二比一的比例超过了前者。影响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A.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的战败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的发展 D.新文化运动的开展,55. 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3.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的新文化运动兴起,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历程深入到思想文化领域。下列有关其评述不正确的是( )。 A.使封建思想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批判 B.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存在全盘否定的倾向 C.以民权、平等和马克思主义为前期指导思想 D.既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9.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 )。 A.传播马克思主义 B.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C.给专制主义和传统礼教空前沉重的打击 D.促进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56. 风云激荡的百年中国,康有为曾被指“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陈独秀则宣称“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两者反映的共同问题是( ) A儒家学说已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 B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C儒家学说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D儒家学说已成为维新变法的有利工具,5.新文化运动猛烈批判旧道德,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说明( ) A.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所指是错误的来源:Z+xx+k.Com B.孔子的儒家思想阻碍社会进步,应该全盘否定 C.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必须反对封建正统的儒家思想,这是时代的需要 D.儒家思想在历史上确实有过积极意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儒家思想必须彻底清除,6.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钱玄同认为“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剿灭”中国文化,“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等。这说明新文化运动存在下列哪种现象( ) A.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儒家思想不再居正统地位 B.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C.对东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否定的偏向 D.有利于文化普及与繁荣,使语言和文字紧密统一,为民众所接受,1.背景 (1)国内: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2)国际: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3影响 (1)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 (2)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新的理论指南。,实录一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指的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适应并指导中国革命的发展。 实录二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是传播马克思主义还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实录三 五四运动前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方式有发表论文、论著、演讲、论战、成立一些组织等。,【示范5】 (南平模拟)2011年6月26日,“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中国”主题展览在上海举行。展览以北京、上海两地收藏的马克思主义出版传播的珍贵文献为依托,真实再现了一段可感可触的马克思主义翻译和传播史。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是( )。 A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的宣传 B马克思主义者与基尔特社会主义者的论战 C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D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促进人们思想解放,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但在五四运动后才得以广泛传播,其主要原因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故答案选D项。 答案 D,【示范6】 “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 )。 A五四运动爆发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D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社会,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民国七年”指1918年;结合“由近东卷到远到”可判断,其创作背景是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答案 B,1.新文化运动前期倡导民主与科学,后期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促使新文化运动发生这一转变的因素不包括( )。 A.辛亥革命的失败 B.五四运动 C.李大钊的大力宣传 D.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8.五四爱国运动后,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分化,主要原因在于其成员( )。 A.对文学革命的理念不同 B.对中国传统礼教认识不同 C.对科学与民主观念的宣传方式不同 D.对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态度不同,7.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是( )。 进步知识分子起了推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宣传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展开斗争 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A. B.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