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设计的基本原则——寻找矛盾.doc_第1页
课堂设计的基本原则——寻找矛盾.doc_第2页
课堂设计的基本原则——寻找矛盾.doc_第3页
课堂设计的基本原则——寻找矛盾.doc_第4页
课堂设计的基本原则——寻找矛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堂设计的基本原则寻找矛盾关注课堂的矛盾生成问题。课堂教学是一对矛盾运动的过程教师与学生,流畅与停滞,有序与无序,平衡与冲突,简单与复杂始终交替出现并且互为作用。而人的思维品质的提升也需要依靠矛盾在不断努力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人的表达能力和认知水平将得到螺旋式的提高。如果教师能够通过设疑启发,展示并突出矛盾,就会使得学生的思维发生“冲突”从而打破这种低级的平衡。此时,学生的思维看似受到阻滞,其实恰是在“愤愤悱悱”中进行酝酿思考和交锋争辩,一旦有所突破,必然出现一个高层次的流畅的境界。从低级的流畅到中途的阻滞再到一种毫无挂碍的高境界的自由,这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的课堂境界。其间,在课堂上有意生成矛盾激活思维就具有重要意义。矛盾:课堂智慧生成的磁场一位外国教师说,如果学生“不乱”,要先有本事让他们“乱”起来,然后又有本事让他们“不乱”。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外说法虽异,道理却同:教学中的“不乱”,其实是一种思维的惰性,而打破这种惰性状态的,就有赖于寻找矛盾并且利用矛盾。这几节课里面,都经历了一个“乱”到“不乱”的过程。紫藤萝瀑布课堂上,教师发现学生居然说出了“标准答案”。外部呈现的结果和“资料”上一样,可内部思维过程却不一定相同。更何况,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标准答案”未必“标准”,有时反而成了阻碍学生继续探求的桎梏。学生如此作答,并不意味着学生对问题有了真正的理解。课堂上,老师紧接着的追问及学生的回答就证明了这一点:这些同学是从课文中现成的话或者从预习提示中找出结论的,虽然这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具体到这篇文章,毕竟停留在浅层的、具体的、简单认知这一个层面上,缺乏深入思考的过程。丑小鸭和道士塔两课的开始,都是教师巧妙设问启发,使得学生先“乱”了起来。有一句话说得很有意思语文教学,有时难就难在不难上。三位老师选的课其实本身都不“难”,程东文老师利用了文本解读中出现的两个矛盾,带领学生进行探究,终于获得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认识。尽管这些“说法”不同于“参考”和“资料”,但我认为至少在课堂的“当下”,还是比较有意义的理解。当然,在教学中,这节课中,对于这篇散文的解读,可能会有些偏激,理解也不一定严密,但在打破思维的惰性方面是下了功夫的。再以黄琼老师的课为例,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丑小鸭不是鸭”,这本身是一个矛盾;黄老师利用这个矛盾串起了全文教学的脉络,打破了课堂的平静,将“不难”的童话引导到“难”的困惑中。安徒生预设了故事的结局。但是他笔下的丑小鸭似乎脱离了安徒生,具有了自己的生命。因为只有在他解决了生存、走出去和找到群体这三个问题之后才能变成真正的天鹅,反之,即使他生在天鹅蛋里也无济于事。怎样解析这个矛盾呢?黄琼老师做得最好的一点,就是从文学到哲学的角度阐释了“身份”这个概念的意义。人本没有固定身份,只是你生活着、建设着,渐渐便成为了你自己。黄老师在课堂中,强调了安徒生让丑小鸭历经磨难才变成天鹅,实际是强调人的身份和人的归属。丑小鸭的过程是一个暗喻,讲的是人发现自己,展示自己的过程,是使人拥有身份和归属感的过程。关于“难”与“不难”的问题,具体到黄老师这节课,我还想多说点,一是就是教学对象的接受能力问题,相比起课堂的深度,学生的思想智能储备和认识水平,可能存在一定差距,最好不要真的难倒了学生。程瑞芬老师的课则另有特点。读完道士塔,学生对这样的一出民族悲剧感到忧愤与痛恨的同时,常常又有无奈袭上心头,而这就已经构成了矛盾两面的基本要素。可以说,现代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民粹思想和国际视野、世界意识并存,引导得当是有话说的。程老师正是敏锐抓住了这点,步步引导,层层深入,由昔思今,井然有序。老师通过教学明确,作者不是一个简单的讨伐者,他在文中批判的对象是多元的,情感是复杂的,而其中最核心的因素就是矛盾。程瑞芬老师在进行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时,在矛盾的设置与呈现上下了一番功夫,意在引导学生以此为抓手进行讨论。这些矛盾,可能无解,可能让学生处在两难的选择中。而用问题的无解去扩大学生思维的张力,让学生在在两难选择中、在不可调和的情感矛盾去思考悲剧的根源,可能是本课最成功的地方。说到让学生“乱起来“,还有一句最后“不乱”的后话。程瑞芬老师的课堂设计,强调学生的思维在无解中碰撞,情感在两难中生成;但也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文本解读存在一个“多元有界”的基本原则。中学生处于思想发展的独特时期,有时会比较偏激,有时为了塑造特立独行的形象而故作惊人之语。所以,教师还是要保持必要的主导作用,在大的原则上还是不能“乱”,譬如“敦煌学”的兴起与王圆箓的愚钝庸碌以及当时管理者的昏聩贪墨之间的主客观关系,论述得可以更清楚一些,不可由于害怕被人指责为意识形态话语而放弃旗帜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三则实录都围绕“矛盾”展开。有的矛盾,在课堂上解决了,有的则留到了课下,还有的甚至“不可解决”。矛盾的发现、呈现与探索的过程,就是语文教学最有意义的部分,而能否解决反而成了一个次要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总结:矛盾,正是语文教学智慧生成的磁场所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导入例析程东文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这样表述:“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要做到这几点,导入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下面结合几个案例谈谈我们的做法和认识。一、“求趣”。这里的“趣”,既是“情趣”之“趣”,又是“理趣”之“趣”。学习一个新的内容,都是开始一个新的意义建构过程,需要有良好的情境导引。在此时,好的导入能够增加新的刺激,形成兴奋点。“有意义”或者“有意思”的、富含情趣或理趣的导入,会使学生的认知心理状态积极活跃起来,为学习新课提供了极好的心理氛围。下面是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入实录上课前,老师让同学讲了一个事先准备好的故事。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作到。 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 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一段经历的启示。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人是谁,经历的是怎样一件事吗? 这个人就是莫顿亨特,刚才这个故事是走一步,再走一步原文的前半部分(选入教材时做了删节)。作者讲自己之所以能够战胜困难,是由于小时侯的一段经历留下的启示。接着,他讲了课文中攀爬悬崖的一段经历,就是我们学习过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内容。这座悬崖就像人生道路上的许多困难一样,对待它,我们不能畏难怯步,而要冷静地分解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坚持到底,这样,就能种小胜为大胜,促使困难向胜利转化。 接着,我对同学们说,一位65岁的老人,写少年时期在悬崖上这么一次经历,对于我们而言,应该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可以有更多的体会。在这里,可以看出一次经历对一个人的影响,说明困难对于人生的意义,了解到不同的人对待挫折困难的态度,还可以分析不同类型的人面对同样问题采取的不同的态度方法。然后我说,我们也应该从书本走向社会,从小悬崖走向大人生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通过一个故事以小见大,阐述一个人生哲理。如果直接入题,就有说教之嫌;如果只是讲文章中的小故事,又显得过于简单。采用补还原文删节部分的办法,学生一下子觉得很有意思,特别是酷爱军事的男孩子更是特别感兴趣。二、求效。这里的“效”,既是“效果”之“效”,又是“效率”之“效”。导入是为即将进行的课堂教学服务的,所以必须要有实际的效果,导入的内容与文章主题应该有密切的关联。同时,导入是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教学任务密切关联,所以必须讲求效率。所谓有实效,就是讲要为课文内容服务。譬如学习鲁迅先生的风筝,有的老师用各式各样的风筝图片、放风筝的轶闻趣事导入,虽使学生活跃起来,但与课文压抑的基调、悲哀的心情格格不入,成了纯粹为导入而导入,效果适得其反。在求效率方面,还应该将导入时间控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下面是我上小橘灯一文的简短导入。 老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是冰心奶奶的作品,同学们谁知道“冰心”是怎么样的心吗? 学生1:纯洁的心。像冰一样晶莹透亮。 学生2:赤诚的心,小学学过古诗一片冰心在玉壶。 老师:一般说来,有一种人都具有这种赤诚纯洁的心,你说说是哪些人? 学生(集体):孩子。 老师:对了,是孩子。冰心奶奶就是为孩子写作的,他为了孩子们的一颗颗“冰心”奉献落自己的“冰心”。请大家看看,这篇文章冰心奶奶写了孩子的什么事,请你试着讲一讲,并且看看这个孩子有着怎样的一颗“心”。这节课的导入,一共不到1分钟时间,却有很大的信息量:解释了“冰心”奶奶名字的含义,由“纯洁的心”勾联到“孩子的心”,进而讲到“孩子的事”,很自然联系到课文内容。一般说来,一节课40到45分钟,如果导入就花了5到10分钟,这节课就成了重心不稳的大头娃娃了。所以,为了追求课堂效率,导入阶段应该尽量简练,有时反而可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而且,很多情况下,导入和教学的主体进程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也很难说哪儿导入结束了。如果导入本身成为了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应该说是效果与效率俱佳的境界。三、“求得”。这里的“得”,是既能在指路导引方面“得”到功效,又能使学生直接“得”到益处。不要出现导入“两张皮“的情况,或者是导入只是作为“开头语”的意义存在。有一个拿吃核桃来比喻语文教学的说法,老师要教学生找到磕开核桃的窍门,学会吃核桃的方法,然后学生自会品尝,这是有所得益的导入;如果只是在“山核桃”外面加“盐糖味精”来引诱学生,品尝者固然可以在“包装”的诱惑下费力砸开核桃,但难有水乳交融的效果,这是不成功的导入。下面举螳螂捕蛇的导入实例。(原文较短,一并附在下面。)螳螂捕蛇:有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老师:同学们都知道,螳螂捕蛇这则短文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个书名,很有意思。 学生(读过注释后):“聊斋:,聊天的书房。 学生:是蒲松龄和人谈神说鬼的地方,电视剧里演过。 学生:“志异”是记下奇特的故事的意思老师:大家说得对,那么,这篇文章里是谁在和作者“聊”(“张姓者”)?以什么方式(角度与顺序)来“志”?(张姓者如何观察,如何告诉蒲松龄?)故事到底“异在何处”?大家把这三个问题解决了,文章就算读懂了。 这节课的导入,好在导语本身就是一文学习的“片言”“警策”式的纲要。学生可以围绕导入语来学习,了解文章的主要脉络:张姓者的观察角度,从远到近的观察顺序、观察的具体方位与方法;而“异在何处”的解答,就是文章学习的主体内容。这篇螳螂捕蛇的导入,就有“求得”之妙:学生可以循着导入语的思路学习课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