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二年级下册诗词十首.ppt_第1页
初中二年级下册诗词十首.ppt_第2页
初中二年级下册诗词十首.ppt_第3页
初中二年级下册诗词十首.ppt_第4页
初中二年级下册诗词十首.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4/18,1,采薇 1、 本诗选自_。 2、 作者写其景,为什么用“杨柳依依” ? 3、 “雨雪霏霏”烘托了“我”归来时怎样的感情;并简述主人公回家时为什么不喜反悲? 4、 全诗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019/4/18,2,十五从军征 1用原文回答 (1)揭示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句子是 (2)描写归乡老兵家中情景的句子是 2这首诗也是写回乡老兵的感受,但与采薇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3(探究题)如果这位老兵遇见了昔日的伙伴,两人之间必然有一番对话。想一想他们对话的话题有哪些?,2019/4/18,3,送别 1给“著”注音。 2前两句诗有什么作用? 3请写出含有“杨”或“柳”或“杨柳”的诗句。,2019/4/18,4,村居 1将标题补充完整。 2这是一首_(体裁),作者是_。 3作者描绘了怎样的农村风光,2019/4/18,5,咏喇叭 1这是一首散曲,作者是_,生活在_(朝代)。 2文中写“喇叭,锁哪”的作用的句子是_,_。 3“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军愁”,“民怕”甚至不敢辨真假地步的果真是喇叭吗?你是怎么看的?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019/4/18,6,长歌行 1本诗所写季节的变化是在什么时候? 2“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3整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019/4/18,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题目中的“张丞相”指_,当时任丞相之职。诗中的“垂钓者”,暗喻_;“羡鱼情”暗喻_。,2019/4/18,8,2指出对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 A这首诗题目中的“望”字,是诗人写景的基础。登高眺远,畅怀极目,便能把洞庭湖的万千气象,尽收眼底。 B诗的前四句,主要是写景。以写实发端,描述了湖水宏博辽阔、气象雄伟的景象,是写洞庭的名句。 C颈联以下,从咏叹湖景转为企荐求仕。但写得谦恭有度,对偶工整。诗人面对浩浩大湖,想要渡过去,却没有航船,实际含义却是想入仕,但苦于没有引路人。 D这首诗是描写洞庭的名篇,又是一篇求荐入仕的杰作。诗人以精妙的笔法,把写景与抒情融汇一诗,既写尽了洞庭湖的浩渺壮阔,又把自己希望得到引荐的热切心情抒写得淋漓尽致。,2019/4/18,9,山居秋瞑 1山居秋暝选自_,作者_,_(代)著名的_诗人。 2解释下面词的含义。 (1)秋瞑_。 (2)春芳歇_。 3如何理解首联的含义? 4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运用什么手法?突出了什么? 5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019/4/18,10,渔家傲 1“渔家傲”是词的_,作者_。 2描绘了一幅海天相接的辽阔图画的句子是_,_。 3作者感叹无处施展才华的句子是_,_。 4“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愿望?,2019/4/18,11,长相思 1上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表达主题的词句是什么? 3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词中的画面。,2019/4/18,12,课外补充阅读,2019/4/18,13,(一)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回答问题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题目中“之任”的意思是_。“之”即:_。 2诗的一二句是_句式。点出了送行的_和_。 3诗中千古传诵的名句是 4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叙事,后四句_。 5这首诗押_韵,押韵的字依次是_。 6这首抒情诗描写离别情绪有何特点?,2019/4/18,14,(二)阅读送友人,回答问题。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1借助字典、根据诗意解释下列词语。 (1)郭: (2)白水: (3)为别: (4)兹:,2019/4/18,15,2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写出了老朋友分别的地点及环境。 B第三、四句写到诗人对朋友漂泊不定生活的关心。 C第五、六句是说浮云像游子的行踪,来去不定,落日依恋山峦,不忍与大地告别,就像我对朋友的感情。 D第七、八两句用马的嘶鸣来催促朋友赶快上路,这是用了反衬的手法。,2019/4/18,16,3对全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首联中的“青”、“白”分别写出山水的色彩,“横”写出山的静姿,“绕”写出的水的动态。 B诗中的“孤蓬”、“浮云”、“落日”都是比喻句中的喻体事物。 C这首诗采用对偶、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给人以鲜明、深刻的感受。 D这首诗将自然美和人性美结合起来,为读者描绘出一幅生动感人的画面。,2019/4/18,17,(三)阅读曹植的七步诗回答问题。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豆在釜中泣”用了甲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曹植受到曹丕迫害时的乙心情。在甲、乙处应填写的正确一项是( )。 A拟人 悲痛 B夸张 痛苦 C夸张 悲伤 D拟人 愤怒 2对“相煎何太急”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为什么互相煎熬到这样急不可待的地步呢? B为什么你要迫害我到这样急不可待的地步呢? C互相煎熬何必这么急迫呢? D你要迫害我何必这样紧急呢?,2019/4/18,18,(四)阅读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回答问题。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真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对四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用比喻修辞,意思是为了打稻而新筑起来的稻场平坦得像镜面一样。 B第二句是写家家户户的农民趁着霜后的晴天,抓紧时间在场上打稻。 C第三句是说在打稻的声音中夹杂着人们的欢声笑语,人们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远处传来的雷声也仿佛显得轻微了。 D第四句写连枷的声音从夜晚响到天亮,表现了人们劳动的紧张。,2019/4/18,19,(五)阅读唐代李益的汴河曲回答问题。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注汴河,指隋炀帝所开的通济渠的东段。 长堤,隋炀帝在通济渠沿岸遍植杨柳,又称隋堤。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妥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怀古诗,意在提醒人们从骄奢淫逸终至覆亡的隋王朝统治中汲取教训。 B一、二两句以满目春光与隋宫旧址作对比,热闹和冷寂形成对比和强烈的反差,更显得无限凄凉。 C后两句把兴亡之感再上升一层:已作历史陈迹的隋堤之上,纷纷扬扬的杨花,似乎是对隋炀帝的无情嘲弄,以美景衬哀情,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D诗人走上长堤,想起隋炀帝的悲剧,不禁增添了无穷的忧愁和惋惜。,2019/4/18,20,(六)阅读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回答问题。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关于这首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辛弃疾。 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 C“惊”和“鸣”不是分别说“鹊”和“蝉”的,而是说“鹊”“蝉”“惊”“鸣”。 D“见”,读jin,见到的意思。,2019/4/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