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有机基质型无土栽培技术规程.doc_第1页
番茄有机基质型无土栽培技术规程.doc_第2页
番茄有机基质型无土栽培技术规程.doc_第3页
番茄有机基质型无土栽培技术规程.doc_第4页
番茄有机基质型无土栽培技术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光温室番茄有机基质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日光温室番茄有机基质栽培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形式及设施、生产技术、采收、生产档案等。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日光温室番茄有机基质栽培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标准GB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 茄果类NY/T4962002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5005 无公害食品茄果类蔬菜NY5010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3产地环境条件要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的地块,并符合NY5010的规定要求。4 栽培形式及设施4.1 栽培形式番茄栽培主要以有机基质栽培为主。4.2 栽培设施日光温室、栽培槽、供液系统,以及有机基质。4.2.1栽培槽将日光温室地面整平后,按1.5m槽距,挖制上口宽35cm、底宽和高分别为25cm的栽培土槽。栽培槽横断面为等腰梯形,与土壤不隔离,槽间可铺盖地膜。4.2.2有机肥有机基质栽培的养分主要来源于有机肥,部分来自化肥。有机肥可因地制宜采用充分腐熟的鸡、牛、羊、猪粪等或发酵烘干的颗粒有机肥,也可采用发酵的作物秸秆(玉米小麦等),畜禽粪便均需晾干后捣细。4.3栽培基质配方(体积比)见表1。表1 番茄有机基质栽培基质配方(体积比)发酵稻壳腐熟鸡粪腐熟牛粪玉米或小麦发酵秸秆河沙配方一311配方二3153配方三143配方四2111新稻壳表面附着易发酵物质,可与少量鸡粪混合喷湿后,盖膜封闭发酵1015d,晾干备用。稻壳直接利用会因短暂发酵放热而导致烧苗。4.4供水供肥系统采用性能优的微滴灌系统,每个槽内铺1条微滴灌带或滴灌管,始终保持滴水孔的畅通。微滴灌可与配套的施肥器相联,实现肥水一体化管理。追施的化肥应采用易溶解的冲施肥。5.品种选择和育苗5.1品种选择选择抗病优质、高产、耐储运、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冬春栽培,早春栽培,春提早栽培选择耐低温弱光,对病害多抗的品种;秋冬栽培、秋延后栽培选择高抗病毒病、耐热的品种;长季节栽培选择高抗、多抗病害,抗逆性好,连续结果能力强的品种。5.2育苗5.2.1播种前的准备5.2.1.1育苗设施:根据季节不同选用温室、大棚、阳畦、温床等育苗设施,夏秋季育苗应配有防虫遮阳设施,有条件的可采用穴盘育苗和工厂化育苗,并对育苗设施进行消毒处理,创造适合幼苗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5.2.1.2营养土:因地制宜地选用无病虫源的田土、腐熟农家肥、草炭、复合肥等,按一定比例配制营养土,要求孔隙度约60%,pH值7,速效磷100mgkg-1以上,速效氮150 mgkg-1,疏松、保肥、保水,营养完全。将配制好的营养土混合2%的氰胺化钙粉剂均匀,用塑料薄膜密闭消毒15d,然后均匀铺于播种床上,厚度10cm。5.2.1.3种子处理5.2.1.3.1消毒处理针对当地的主要病害选用下述消毒方法。a)温汤浸种:把种子放入55热水,维持水温均匀浸泡15min。主要防治叶霉病、溃疡病、早疫病。b)磷酸三钠浸种:先用清水浸种34h,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20min,捞出洗净。主要防治病毒病。5.2.1.3.2浸种催芽消毒后的种子浸泡68h后捞出洗净,置于25保温催芽。5.2.2播种5.2.2.1播种期根据栽培季节、育苗手段和壮苗指标选择适宜的播种期。5.2.2.2种子质量符合GB16715.3-1999中2级以上要求。5.2.2.3播种量根据种子大小及定植密度,每667m2播种量栽培面积用种量20g30g。每平方米播种床播种量10g15g。5.2.2.4播种方法当催芽种子70%以上破嘴(露白)即可播种。夏秋育苗直接用消毒种子播种。播种前苗床浇足底水,湿润至床土10cm。水渗下后用营养土播撒一层,找平床面,均匀撒播。播后覆营养土0.8cm1.0cm。每平方米苗床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g,拌上细土均匀薄撒于床面上,防治猝倒病。冬春播种育苗床面上覆盖地膜,夏秋播种育苗床覆盖遮阳网或稻草,70%幼苗顶土时撤除床面覆盖物。5.2.3苗期管理5.2.3.1环境调控温度:夏秋育苗只要靠遮阳降温。冬春育苗温度管理见表2表2 苗期温度管理指标时期日温夜温短时最低夜温不低于播种至齐苗2530181513齐苗至分苗202515108分苗至缓苗2530201510缓苗后至定植前202516128定植前5d-7d15201085光照:冬春育苗采用反光幕等增光措施;夏秋育苗适当遮光降温。水分:分苗水要浇足。以后视育苗季节和墒情适当浇水。5.2.3.2分苗:幼苗2叶1心时,分苗于育苗容器中,摆入苗床。结合防病喷1000倍百菌清或500倍代森锰锌。分苗后肥水:苗期以控水控肥为主。在秧苗34叶时,可结合苗情追提苗肥。5.2.3.3炼苗:早春育苗白天1520,夜间105。夏秋育苗逐渐撤去遮阳网,适当控制水分。5.2.3.4壮苗指标冬春育苗,株高25cm、茎粗0.6cm以上,现大蕾,叶色浓绿,无病虫害。夏秋育苗,4叶1心,株高15cm左右,茎粗0.4cm左右,25d以内育成。长季节栽培根据栽培季节选择适宜的秧苗。6.栽培管理6.1定植 秋冬栽培:番茄定植时间为8月中下旬。番茄苗龄3叶1心,定植前34d将基质浇透水,使基质充分湿润。每槽种植两行,插花种植,栽培密度一般3000株667m-2。冬春栽培:番茄幼苗可在秋冬栽培拉秧前定植(间作)于槽内,以争取高产高效,但是前茬番茄应尽早拉秧。6.2追肥如采用上述配方基质,番茄目标产量均设定为15000kg667m-2,整个生育期只需在结果初期和盛果期分别追肥67次,番茄追肥总量为尿素30kg667m-2和硫酸钾60kg667m-2。采用易溶解的冲施肥。配方基质微量元素较充足,一般不会发生缺素症状,但基质或地下水碱性过强时,有些微量元素难于被植物吸收,尤其在秧苗较小的时候,可能发生生理障害,可追施12次螯合微量元素的复合肥。水分管理的原则是始终保持基质的相对含水量为80%左右。秋冬栽培:番茄坐果后进行第1次追肥,采用N:P2O5:K2O为10:10:30的复合肥。10月份冲施3次,每次3.5kg667m-2,11月和12月均冲施2次,每次7 kg667m-2。冬春栽培:番茄坐果后进行第1次追肥,采用N:P2O5:K2O为10:10:30的复合肥。2月份冲施1次为7kg667m-2。3月份冲施2次,每次为5kg667m-2。4月和5月每月冲施3次,每次3.5kg667m-2。每次追肥均应结合浇水进行。6.3 浇水冬季温度较低,土壤和作物蒸腾量小,浇水不应过频,一般2025d浇水1次,栽培基质相对含水量维持75%较宜。随着温度的升高,土壤和作物蒸腾量逐渐加大,浇水量应随之加大,秋春季10d浇水1次,夏季7d浇水次,栽培基质相对含水量维持80%较宜。 6.4 温光管理6.4.1光照:低温弱光天气较多的冬春季节,尽量保证夜间温度不低于10,极端低温天气下不得低于5。在不降低温室气温的前提下,尽量多争取接受太阳光,“保温争光”是深冬季节日光温室蔬菜管理的原则。6.4.2温度a)缓苗期:白天2528,晚上不低于15。b)开花坐果期:白天2025,晚上不低于10。c)结果期:817时,2226, 1722时1513,228时1310d)春季和秋季晴天夜间温度15以上,白天2530。6.5植株调整 有机基质栽培番茄生长势强,应及时打杈,采用单干整枝法,平均每穗留果4个,56穗后摘心,后期及时去除老叶和落蔓。7. 病虫害防治 7.1主要病虫害7.1.1苗床主要病虫害:猝倒病、立枯病。7.1.2田间主要病虫害:灰霉病、晚疫病、早疫病、叶霉病、枯萎病、病毒病、蚜虫、潜叶蝇、烟粉虱。7.2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协调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原则。7.2.1农业防治7.2.1.1抗病品种针对当地主要病虫害控制对象,选择高抗多抗的品种7.2.1.2创造适宜的生育环境条件培育适龄壮苗,提高抗逆性;控制好温度和空气湿度,适宜的肥水,充足的光照和二氧化碳,通过放风,调解不同生育时期的适宜温度,避免低温和高温障害;深沟高畦,严防积水,清洁田园,做到有利于植株生长发育,减轻浸染性病害发生程度。7.2.1.3科学施肥测土平衡施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少施化肥,防止土壤富营养化。7.2.1.4设施防护大型设施的放风口用防虫网封闭,夏季覆盖塑料薄膜、防虫网和遮阳网,进行避雨、遮阳、防虫栽培,减轻病虫害的发生。7.2.2物理防治大型设施内运用黄板诱杀烟粉虱、蚜虫。田间植株上方悬挂黄色粘虫板,每667m2设3040块。中小棚覆盖银灰色地膜趋避蚜虫。田间运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每50667m2设一台杀虫灯。7.2.3生物防治7.2.3.1天敌:积极保护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7.2.3.2生物药剂:采用病毒、线虫等防治害虫及植物源农药如藜芦碱、苦参碱、印楝素等和生物源农药如齐墩螨素、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7.2.4主要病虫害防治使用药剂防治应符合GB4285、GB/T8321的要求。7.2.4.1猝倒病、立枯病:可用50%霜脲锰锌WP600倍液喷淋77%氢氧化铜WP500倍液喷雾2次3次,防治次数视发生情况而定,施药间隔5d7d。7.2.4.2灰霉病:可用6.5%乙霉威粉尘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粉剂、65%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或25%嘧菌酯SC34g/667m2兑水喷雾等药剂轮换用药进行防治。7.2.4.3早疫病:可用5%百菌清粉尘剂、70%代森锰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预防,47%春雷霉素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或10%苯醚甲环唑WP1500倍2000倍液喷雾等药剂防治。7.2.4.4晚疫病:发病前可选用75%百菌清或75%代森锰锌wp 500600倍液喷雾;发病初期可选用25%瑞毒霉wp 8001000倍液,或90%甲霜灵wp 500600倍液;或72%霜脲氰wp 600800倍液;或52.5% (恶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性粒剂1500倍液喷雾;结合45%百菌清烟剂,每667m2每次250g; 55%百菌清或5%万霉灵粉尘剂,每667m2每次1kg,每7d10d用药一次,连续防治35次。7.2.4.5叶霉病:可选用10%苯醚甲环唑WP1500倍2000倍液喷雾43%戊唑醇13g/667m2兑水喷雾,连喷3次4次,施药间隔7d10d。7.2.4.6溃疡病:可用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1:1:200波尔多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等药剂防治。7.2.4.7病毒病:选用无病毒种子、注意防治传毒昆虫如烟粉虱,或20%盐酸吗啉胍铜等药剂减轻病毒症状。7.2.4.8蚜虫、烟粉虱:可选用25%噻虫嗪4000倍+40%吡虫啉3000倍喷雾;或 24%虫螨腈1500倍+ 3%啶虫咪1000倍喷雾;或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