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工作报告吉林市校本科研第三期工程.doc_第1页
培智学校工作报告吉林市校本科研第三期工程.doc_第2页
培智学校工作报告吉林市校本科研第三期工程.doc_第3页
培智学校工作报告吉林市校本科研第三期工程.doc_第4页
培智学校工作报告吉林市校本科研第三期工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市“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校本科研第三期工程和谐学校建设与实践研究:以生活为核心,构建和谐教育的研究工 作 报 告课题研究单位:龙潭区培智学校课题负责人:徐广民课题组成员:廖俊玲:欧金英、张娟、郑丽娜、吴丹、孙艳梅、付秀华、娄艳丽、张雅婷、王艳清、梁晨南、林靖慧、张丽岩、王建民。报告主要内容:一、实验的基本概况:二、取得的经验与成果三、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四、取得的成效:吉林市校本科研第三期工程和谐学校建设与实践研究:以生活为核心,构建和谐教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龙潭区培智学校课题组自2010年3月吉林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校本科研第三期工程和谐学校建设与实践研究立项以来,在校本科研一、二期工程的基础上,启动的第三期校本科研工程。我校作为实验学校,承担了此课题的研究,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及时上报区科研部对本课题予以审批,在得到区科研部的批准后,成立实验课题组,进行了以生活为核心,构建和谐教育实验课题的研究。在各级领导及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与指导下,我校经过三年的潜心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为了使领导及专家对我们的研究工作更深入的了解,在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将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做以总结与汇报。一、实验的基本概况:从课题立项至今,我们历经了三个阶段的工作。第一阶段:(2010年3月2010年8月 ) 前期准备阶段(1)学习领会。(2)根据总课题方案,制订本课题研究工作计划。(3)成立课题组,明确分工职责。第二阶段:(2010年9月2012年9月) 研究实施阶段(1)通过学习、研究,制订课题阶段实施计划。(2)根据研究计划,组织实施,完成相应的研究任务,形成相关的文字资料。(3)中期成果展示及汇报。第三阶段:(2012年10月2013年3月 ) 总结验收,做好校本科研三期工程的总结和成果转化阶段(1)研究成果归类汇编。(2)完成课题研究报告。(3)完成课题结题工作,为成果鉴定作好充分准备。二、取得的经验与成果(一)、基本经验:我们通过三年的课题研究的实践与探索,使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并形成了对学校和谐教育整体工作有价值的一手资料。(一)、实施“名教师培养工程”,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1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学校领导班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第一要素。学校办得好不好、水平高不高,关键取决于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牢固树立起为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努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和亲和力。(1)注重领导的亲和力,营造团结干事环境领导的亲和力在构建和谐校园的工作中起到示范和凝聚的作用。对于领导班子成员个人,学校强调要注重个人修养,识大体、顾大局,大事讲原则、小事讲谦让,以工作和事业为重。要求干部明确: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建设文明校园的需要,要实现人际和谐化,领导对师生,就要做到公正、公平,要尊重和保护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学校领导干部要始终与师生员工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形成团结和谐、人心思进、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学校干部和全体教职员工都能自觉地把自己和学校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2)组织领导共同体,发挥教师集体智慧在特殊教育学校特定的教育过程中管理更重于教学,所以,学校促使教师形成领导共同体,使每个教师都成为管理者,把教师作为学校领导者而非被领导者,尊重每一个教师,使之成为管理者,那样,教师们就会妥善地管理好自己,独立思考,能够承担责任和道德义务,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怀有信心和关切之心,在这样的管理工作中,教师又有规划、组织自己的工作和学生的生活的一系列自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老师们的自我潜能。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校和万事兴”,构建和谐校园,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关键,而学校中师生之间、师师之间的关系都与教师的素质密切相关,因此,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成为构建和谐学校的当务之急。为了提高教师的各项素质。首先是修师德。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开展三在教育:在岗、在行、在状态;开展师德系列培训等。制定并实施龙潭区特殊教育实验学校教师考核细则,帮助教职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其次是练师能。学校要求所有教师都有自己明确的个人发展规划和阶段奋斗目标,并为教师成长搭设了舞台,制定并实施了“名教师培养工程”,培养和评选学校骨干教师,通过努力,一批综合素质较高、业务能力精湛的市、校级骨干教师脱颖而出。学校先后邀请了吉林市教育学院特教教研员王少宾等特殊教育专家学者到校讲学。先后派出8位教师参加了国家级、省级特教专业培训。还有70多人次被派出参加地区、市学术研讨会,以及兄弟学校的教育教学主题活动,博采众长。(二)、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学校制定和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努力建立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精神、物质和制度环境,达到人与人、人与物的和谐,从而促进学校师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1、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在优化、美化校园外部环境的同时,学校也在不断加强精神文化的建设,一种平等博爱、和谐包容、务实进取的大爱文化逐步成为学校的主流文化。学校校园文化是学校特色的重要表征,是催生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学生和谐发展的深厚土壤。承传学校办学优良传统,确立以“以生活为核心,满足特殊儿童的发展需要,培养生活态度,回归主流社会。”为办学理念,以“一切为了智障学生的生存与发展”为办学宗旨;以“对学生不抛弃、不放弃、不嫌弃”为服务宗旨,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劳动技能教育、艺术教育,保障智障儿童在学校快乐生活,健康发展。把学校办成一个教育学生、教育家长、影响社会的教育平台。2、建立“人本”的制度文化。在管理中,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将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和人性化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民主办学和民主管理,体现人本化管理的魅力。学校创建健康心理环境,把尊重、理解、关爱、宽容的“人文关怀”与规范、制度、考核、评价融合起来,既强调依章办事,更强调师生的自强、自律和对人的激励和促进。引导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员工树立三种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层级意识。对学生全程负责,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长足的进步;建立和形成教师群体学习、研究、创造的意愿和行为,整合教师群体的智慧,形成丰富的教育资源。学校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定位,校园环境围绕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办学模式进行设计和建设。(三)、实施“科研兴校工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1、实施教学“三优化”,挖掘学生潜能,补偿身心缺陷。A、优化课程结构,开展“个别化教育”的课程改革。特殊教育真正实施起来,需要采取“适宜的”方法,来落实“适宜的”教育。满足每个残障儿童独特教育需求的“特殊”教育,就必须是针对个人独特特征而展开的“个别化”的教育。 B、 优化课堂教学,确保教学质量。课堂教学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科学的管理和完善的制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着重从管理和制度两个层面来抓。在教学上,建立健全学校并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同时重视校本课程的研发和教学工作。C、优化教学过程管理。完善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教学过程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并加强常规管理,突出过程管理。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和教学质量的稳步上升。(2)、凸显艺术教育特色,构建和谐校园文环境。加强艺术教育,丰富艺术素养,艺术教育是我校根据智障学生特点和学校发展前景而制定的办学特色,并以取得初步成效。 A、整合音美学科,形成艺教体系。 将唱游与律动整合。通过音乐教学,音乐游戏和律动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听觉、音乐感受能力,补偿认知缺陷,提高协调能力,整合绘画与手工学科。通过绘画和手工技能的教学和训练,发展学生的视觉、观察、绘画、手工制做能力。 B、做操感受音乐,享受情感体验。 从2010年开始,我校将飞翔、让世界充满爱歌曲融入律动操。2011年,我们又推出了课中操,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有手指操、手语操、音乐歌曲等,形式多样,调节孩子们学习状态,促进身体协调能力。C、创办特色小组 发展艺术特长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从2010年成立了手工、器乐特色组。学生学会了剪纸、彩珠编织、十字绣的技巧。掌握了电子琴、长笛、竖笛、葫芦丝的演奏方法,培养了学生兴趣,提高了艺术修养,发展了艺术特长。 D、开展艺术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为加快我校教师专业发展,以适应学校艺术教育需要,学校加大投入,给教师购买了培训用的音美器材。从2011年开始对全校教师进行彩珠编艺,手工布艺,葫芦丝等培训。E、搭建展示平台,提供锻炼机会。 每年的助残日和艺术节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良好机会,学校借助这个平台向社会各界及家长汇报艺术教育成果。学生的雕塑、彩珠、剪纸作品,现场的葫芦丝、竖笛、电子琴演奏,手语操表演等,都赢得了社会各届的好评。年的展示活动的场景在“直播江城”节目中播出,图片在江城日报、晚报上刊登。(3)、以科研课题为载体,加强校本课程研发。A、结合以生活为核心,满足智障儿童的发展需要这一办学理念,以构建和谐教育为目标。根据智障儿童参与社会生活需要的能力结构编写校本教材,开发相应的校本课程。自编了彩珠编艺唱游与律动劳动技能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等校本教材。是特色教育形成系列。更好的满足学生的需要。为他们回归社会主流奠定良基。通过校本劳动技能、生活语文、生活数学、艺术教育等课程的开发、学校与家庭、本校智障儿童生活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探索龙潭智障儿童生活能力多元化培养的途径和方式方法,以促进智障儿童自立生活、适应社会、回归主流所必须具备的生活能力的提高。B、 加强家务劳动,培养生活能力根据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和特殊儿童培养教育的目标,我校以劳动技能为重点,确定“劳动技能”课为优质学科。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加大对优质学科的投入,建立了家政室,购买学生和教师上课所需的工具和用品,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物质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各学科知识进行了整合,教给学生基本家务劳动技能。如叠衣服、擦皮鞋、做简单拼盘、包饺子、煮米粥等。活动是同学们展示能力的舞台,每学期学校都要举办各种学生劳动技能展示活动。利用家校资源,培养生活能力。(二)、取得的成果:近三年来 在课题的引领下,我们以生活为核心,满足智障儿童的发展需要,构建和谐教育为目标。通过校本劳动技能、生活语文、生活数学、艺术教育等课程的开发、学校与家庭、本校智障儿童生活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探索龙潭智障儿童生活能力多元化培养的途径和方式方法,以促进智障儿童自立生活、适应社会、回归主流所必须具备的生活能力的提高。并取得了较为显著地成果。1、 吉林市特教十佳教师2名。2、 获得市级教学评优课奖项教师21人次。3、 先后有8人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特教论文。4、 撰写了几十篇教育教学论文和案例。5、 研发了彩珠编艺唱游与律动劳动技能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等校本教材。三、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尊重生命,尊重差异,尊重孩子,尊重家长,尊重现实”是每一个从事特殊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准则。作为特殊教育学校是给智障孩子的家长圆梦的地方,更是体现我国“和谐大家庭”之所在。为此,办好“特殊教育学校”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重任!在和谐学校建设与实践研究课题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加大了教育科研督察的力度。1、“以生活为核心,满足智障儿童的发展需要,构建和谐教育”为使这一办学理念更好的得到实施,我们设定短期目标:借助文化课,学习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在思考与实施中长期目标(对于轻度智障的学生)可以考察一些适合我们学生的一些项目,培养职业技能,使他们步入社会后能够自食其力。使我们的教育服务于学生,服务与社会。2、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满足特殊教育需要:我校目前师资队伍的编制少。20在编人员,、师资转型问题,我们目前没有一个是特教专业毕业的,都是从普教来的,教师老龄化,我们每年只能选派个别老师到省、市先进的特殊教育学校学学习,回来后把学到的特教专业的知识、理论等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3、在特校学生的教育方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家长培训的问题。正常的孩子家长都要花费时间进行教育,对于残疾儿童就更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配合,成立家长学校。4、资金问题:随着全社会对特殊教育的重视和关注,特殊教育的投入会也来越好,这样就会尽快满足特殊教育教学、康复等需求。我们也会积极筹划,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关爱特教学生这一弱势群体。四、取得的成效: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我校和谐学校建设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效:(一)、实施“名教师培养工程”,促进了人的全面和谐发展1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推动了学校可持续发展。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营造了和谐人际的关系(二)、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构建了和谐校园文化环境1、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在优化、美化校园外部环境的同时,学校也在不断加强精神文化的建设,一种平等博爱、和谐包容、务实进取的大爱文化逐步成为学校的主流文化。承传学校办学优良传统,“以生活为核心,满足特殊儿童的发展需要,培养生活态度,回归主流社会。”2、建立“人本”的制度文化。在管理中,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将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和人性化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民主办学和民主管理,体现人本化管理的魅力。(三)、实施“科研兴校工程”,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1、实施教学“三优化”,挖掘学生潜能,补偿身心缺陷。A、优化课程结构,开展“个别化教育”的课程改革。B、 优化课堂教学,确保教学质量。C、优化教学过程管理。完善规章制度。(2)、凸显艺术教育特色,构建和谐校园文环境。加强艺术教育,丰富艺术素养,艺术教育是我校根据智障学生特点和学校发展前景而制定的办学特色,并以取得初步成效。 A、整合音美学科,形成了艺教体系。 B、做操感受音乐,享受情感体验。C、创办特色小组 发展了艺术特长。 D、开展艺术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为加快我校教师专业发展,以适应学校艺术教育需要,学校加大投入,给教师购买了培训用的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