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0诗词曲比较审美.ppt_第1页
[文学]0诗词曲比较审美.ppt_第2页
[文学]0诗词曲比较审美.ppt_第3页
[文学]0诗词曲比较审美.ppt_第4页
[文学]0诗词曲比较审美.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4/17,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诗词曲比较审美,谢超凡,诗词曲比较审美,导 言 纵深发展,2019/4/17,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导 言,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诗歌历史,灿若群星的杰出诗人,浩如烟海的优秀诗作,鲜明独特的美学风貌,使古典诗歌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三千年来,中国古典诗歌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由歌而诗,由古体而近体,由诗而词,进而曲,不断的发展变化为诗的艺术国度带来丰富多样的色彩。,2019/4/17,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一)一个怪圈,鲁迅 歌,诗,词,曲,我以为原是民间物,文人取为己有,越做越难懂,弄得变成僵石,他们就又去取一样,又来慢慢的绞死它。譬如楚辞罢,离骚虽有方言,倒不难懂,到了扬雄,就特地“古奥”,令人莫名其妙,这就离断气不远矣。词、曲之始,也都文从字顺,并不艰难,到后来,可就实在难读了。(鲁迅书信集致姚克),2019/4/17,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何以民间,郑振铎: 民间作品“是新鲜的,但是粗鄙的。她未经过学士大夫们的手所触动,所以还保持其鲜妍的色彩,但也因为这所以还是未经雕斫的东西,相当的粗鄙俗气,有的地方写得很深刻,但有的地方便不免粗糙,甚至不堪入目。”(中国俗文学史) 邱道人嘲歌: “你在东时我在西,你无男子我无妻。 我无妻时犹闲可,你无夫时好孤凄。”,2019/4/17,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诗骚传统与僵化,正面的评价 曹操与诗经传统 范文澜:没有他“十分充沛”的“气力”,“四言诗是不能做好的”(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 屈原、扬雄与楚辞 姜亮夫:“人民之创造与诗人之加工,两相因依,开此奇葩”, 只是“到了扬雄,就特地古奥,令人莫名其妙,这就离断气不远矣”。(屈原赋校注) 刘勰:“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文心雕龙辨骚),2019/4/17,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诗骚传统与僵化,负面评价 诗经:钟嵘诗品序所言:“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 楚辞发展为杂言,自由舒展,但句法有散文化倾向,对汉赋影响明显,屈原诗作也被人称为“赋”,而作为骚体诗,后世也不甚盛行。 汉语语言文字的特点,决定了灵动活变的五、七言句式最适合于诗歌形式,所以古典诗歌是五言、七言唱了主角。汉乐府中五言已多,语言比诗经四言表现力强,又比“楚辞”有句型规律,因此很快被“文人取为己有”,得到发展,魏晋南北朝时便“彬彬之盛,大备于时矣”(钟嵘诗品序)。,2019/4/17,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2019/4/17,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曹操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解析: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写出了大海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2019/4/17,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王国维,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人间词话),2019/4/17,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历程:从民间到文人,子夜歌(南朝乐府) 我念欢的的,子行由豫情。 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新添声杨柳枝 (唐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2019/4/17,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小结论之一,完整地看来,诗歌可以说是生于民间,成于文人,死于庙堂,然后新的诗体又生于民间,形成从俗到雅,得到提高,发展到典雅而逐渐“变成僵石”,最后又去取民间之俗的循环。如此往复不已,中国古典诗歌便不断发展变化。,2019/4/17,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二)文学与心灵,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说:“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一分册引言),2019/4/17,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心灵悲歌:英雄、怨妇与情歌,成功男人的故事:大禹治水 成功男人背后的伟大女性:涂山氏之女 一首伟大的情诗:“候人兮猗!”,2019/4/17,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心灵的分期,诗经揭开了中国诗歌史光辉的第一页 关雎与爱情 硕鼠与政治 “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苏世独立”(渔父) 第一次文人诗歌创作高潮 鲁迅:“文学的自觉”(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论文) “俊才云燕”(文心雕龙时序):“三曹”、“七子”、蔡琰等等 “三百年间同晓梦”(李商隐咏史) 建安风骨、正始之音、 太康体、玄言诗、游仙诗、田园诗、山水诗、永明体、宫体诗,2019/4/17,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心灵的分期,古典诗歌进入黄金时代 :笔力雄壮、气象浑厚 “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李白古风四十六 “九重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执政方持法,明君无此心”王维初出济州别城中故人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丈夫不作儿女别”高适别韦参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2019/4/17,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心灵的分期,中唐:安史之乱与心灵的哀伤 刘长卿送李录事兄归襄邓: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卢纶长安春望:谁念为儒逢乱世,独将衰鬓客秦关。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元稹行宫: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韦应物与村老对饮:乡村年少生离乱,见话先朝如梦中。 郎士元送别钱起: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云。 韦应物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张籍凉州词:“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2019/4/17,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心灵的分期,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清叶燮百家唐诗序:“吾尝上下百代,至唐贞元、元和之间,窃以为古今文运诗运,至此时为一大关键也”,“后之称诗者号之曰中唐”,“不知此中也者,乃古今百代之中,而非有唐之所独得而称中者也。”“此后千百年,无不从是以为断。”,2019/4/17,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心灵的分期,宋代的老境 钱钟书谈艺录:“一生之中,少年才气发扬,遂为唐体,晚节思虑深沉,乃染宋调。” 元代,古典诗歌真正进入老年: 世事都参破(张可久齐天乐过红衫儿隐居) 查德卿寄生草感叹:“凌烟阁一层一个鬼门关,长安道一步一个连云栈。” 滕斌普天乐:“仗权豪施威势,倚强压弱,乱作胡为”。 无名氏朝天子志感:“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老天只恁忒心偏,贤和愚无分辨”。 马谦斋沉醉东风:“取富贵青蝇竞血,进功名白蚁争穴”。 关汉卿四块玉闲情 “离了名利场,钻进安乐窝,闲快活”。 马致远夜行船秋思:“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2019/4/17,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小结论之二,1、就题材内容而言,可以说诗是入世的,词是恋世的,曲是避世的。,2019/4/17,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2、从宏观角度看中国诗歌发展史,不仅由诗而词而曲,曲成了古典诗歌的终结体裁,而且由青壮而中年而老年,古代诗人的心灵历程,也随时代的演变,经历了青春的勃发激动,中年的冷静沉思,到达老年的看透一切,冷漠一切了,虽然内心还蓄蕴着愤激。 3、从艺术风格说,诗庄词媚,曲尚谐俗,美学风貌各不相同,在中国诗歌史上,形成“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的局面。,2019/4/17,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三)诗情与诗教,灿烂辉煌的古典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化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 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诗似乎也没有在第二个国度里,像它在这里发挥过的那样大的社会功能诗支持了整个封建时代的文化。” 孔子:“小子何莫学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2019/4/17,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比较(中方与西方),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三百篇的时代,确乎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的文化大体上是从这一刚开端的时期就定型了。文化定型了,文学也定型了,从此以后二千年间,诗抒情诗,始终是我国文学的正统的类型,甚至除散文外,它是唯一的类型。” 刘若愚中国文学艺术精华:“中国的诗歌主要是抒情的在西方诗歌中戏剧与史诗曾是历史上主要的文学类型。因此,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 保尔戴密微禅与中国诗歌:“在印度,梵文和巴利亚语的圣经里的诗文主要特点往往是教训、讲述,或者是颂歌式的,很少有抒情的乐章,这跟中国迥然不同。在中国诗歌传统里,抒情占主导地位。”(牧女与蚕娘),2019/4/17,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比较(中方与西方),西方史诗 :叙事诗 ;摹仿说 ;重再现外物,物是艺术构思的中心,以再现客观事物历史的和现实的存在状态为依归; 中国古典诗歌:抒情诗;言志抒情 ;重表现内心,心是艺术构思的中心,以表现人的主观精神与情、志为主导。,2019/4/17,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诗言志,尚书尧典:“诗言志。” 诗经的毛诗大序:诗“吟咏性情”。 屈原九歌惜诵:“发愤以抒情”。 汉刘歆七略:“诗以言情” 。 晋陆机在文赋里提出“诗缘情”说。缘情”即诗由情而生,也就是抒情之意。,2019/4/17,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思考“诗言志”:,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019/4/17,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乐游原 向晚不适意,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2019/4/17,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小结论之三,总之,与“重点在用客观态度描述事迹,在事迹进展中见出全部客观世界情况”的“史诗”(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不同,中国古典抒情诗虽重在抒写个人主观情志和个人感情体验,但也具有普遍的与象征性的意义。,2019/4/17,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四)读诗与意境,“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明朱承爵存馀堂诗话) 王国维人间词话:“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2019/4/17,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意境,所谓“意境”,就是审美对象与审美感受的统一,兼言诗人主观的情意与客观外在的物境两个方面,心物交感,情景融合,而形成意境。情意是内心的、无形的,要借客观物景来显现具体形象,外在的物景(境)是无生命的,但诗人“化景物为情思”(范晞文对床夜话),经过情意染化而具有了活的灵魂,情景交融而形成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所谓“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谢榛四溟诗话),2019/4/17,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赏析,上汝州城楼 黄昏鼓角似边州, 三十年前上此楼。 今日山川对泪垂, 伤心不独为悲秋。,2019/4/17,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比较,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上汝州城楼 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 今日山川对泪垂,伤心不独为悲秋。,2019/4/17,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意境的形成,情景交融才能形成意境,但意境构成的支点是“意”。诗人从主体之“意”出发,抓住触景所产生的瞬间印象,传神刹那而建构成艺术之“境”。“意”是诗歌艺术构思的核心,而“境”则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外物作审美把握的产物。,2019/4/17,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比较,登鹳鹊楼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登鹳鹊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019/4/17,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江南春 秋浦歌 千里莺啼绿映红, 白发三千丈, 水村山郭酒旗风。 缘愁似个长。 南朝四百八十寺, 不知明镜里, 多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