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考试汇总7.doc_第1页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考试汇总7.doc_第2页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考试汇总7.doc_第3页
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考试汇总7.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单项选择题1、 历代封建政府发行的官报是( )A 小报 B 邸报 C 开元杂报 D 报房京报2、 小报在南宋时期风行并扩散到京外地区,时人隐称为“( )”A、新闻 B、进奏院状 C、朝报 D、阁抄3、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创办地点和时间是( )A、1815年8月15日,马六甲,B 1815年8月15日 广州 C、1815年8月5日 马六甲, D1815年8月5日,广州4、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 )。A、徐宝磺 B、邵飘萍 C、戈公振 D、李大钊5、五四运动时期创办于北京的一份时事政治性周报是( )A、新青年 B、京报 C、时事评论 D每周评论6、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其创办的刊物是( )A、新闻周刊 B、新闻研究 C新闻战线 D新闻学7、向导中国共产党中央第一份机关报。其创办时间为A、1922年9月 B、1927年 C、1921年8月 D、1923年2月8、邹韬奋创办的日报是在香港创办的( )A、生活周刊 B、大众生活 C、抗战 D、生活日报9、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的作者是A、 斯诺 B、斯特朗 C、史沫特莱 D、爱泼斯坦10、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共在全国公开发行的第一张党报是( )A、解放日报 B、红旗日报 C、人民日报 D新华日报二、多项选择题1、历代封建政府发行的官报也被别称为( )A 邸钞、 B、朝报、 C 进奏院状 D 除目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创办人为( )A、马礼逊、 B、米怜, C、麦都司 D、梁发3、中共建党后,陈独秀领导创办的党的机关报有( )A、向导周报、 B、前锋月刊 C、新青年季刊 D、共产党月刊4、李大钊揭开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宣传,其早期代表作是(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劳动节专刊 C、庶民的性利 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5、中国人自著第一部新闻学专著是( )写的( )A、新闻学 B、实际应用新闻学 C、徐宝璜 D、戈公振6、“向反革命宣传反攻,以打破反革命宣传”是( )在( )文章中的话A、李大钊 B、毛泽东、C 政治周报发刊理由 D、我们关于最近时局的态度7、热血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五卅运动”时期创办的通俗政治报纸,是中共第一种日报。其主编是( ),副刊是( )A、瞿秋白 B、 蔡和森 C、呼声 D、鼓吹录8、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 ),它由中国早期的无线电专家( )主持建立。其呼号为XOH,A、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 B、刘瀚 C、奥斯邦 D、“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9、国民党在20到30年代建立起的主要媒体有( )( )( )A、中央日报 B、中国日报 C、中央广播电台 D、中央通讯社10、人民日报诞生于( )的河北省平山县,当时作为中共中央华北局的机关报,由晋察冀解放区的晋察冀日报和前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 )人民日报迁至北平(今北京)。A、1948年6月15日、1949年3月;B、1945年10月1日,1949年10月1日 C、1947年6月15日,1949年3月, D、1948年6月15日,1949年10月三、简答题1、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主要办报经历。2、范长江的新闻活动经历。3、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的情况。4、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历史。四、论述1、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改版经过以及对中国无产阶级新闻思想的作用。2、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历史沿革。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A;3、C;4、B;5、D;6、A;7、A;8、D;9、C;10、D。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3、A、B、C;4、A、C、D;5、C、A;6、B、C;7、A、C;8、A、B;9、A、C、D;10、A、B。以下简答与论述题的答案仅供参考,可以根据具体问题做适当详略调整和角度变换。三、简答题1、答: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著名的改良派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1895年甲午战败后和康有为进京会试参加了著名的“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并在北京主编了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1896年在上海任时务报总撰述,大力鼓吹维新变法,名噪一时。戊戍政变后逃亡日本,先后创办并主编了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主张保皇立宪。在维新运动中其主要的贡献是主持时务报。时务报是清末维新派的重要言论机关报。189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由汪康年、黄遵宪策划创办。汪康年任总经理,梁启超任总主笔,梁曾在该报发表过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变法通议等宣传变法思想的名作。以时务报政论为代表的报刊政论文章,被誉为“时务文体”,风行各地、群起仿效。该报为旬刊,线装书式,每期32页共三万多字,其中近一半篇幅为译介西学和外国时事的域外报译。后由于受到顽固守旧势力的排挤,梁启超离职,由汪康年继续主持。1898年8月8日停刊。2、答:范长江,中国著名记者、报刊活动家、新闻工作领导人。原名希天,四川内江人。1935年7月,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身份,从成都出发,开始西北地区考察旅行,历时10个月,足迹涉及川、陕、青、甘、内蒙广大地区,行程4000余里。他撰写的旅行通讯陆续在大公报上发表,首次公开报道了红军长征,揭露了西北国统区的种种弊政,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这些通讯后来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短短几个月内再版七次。1936年夏回天津后,成为大公报的正式记者。1937年初西安事变采访后,又赴延安,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接见,思想发生重大转变,所写陕北之行通讯,介绍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情况,宣传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通讯后编集成册,名为塞上行。1937年“七七”事变后,奔赴卢沟桥、保定、淞沪、南京、武汉;1938年又深入淮北战场,写下许多战地通讯。3年内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撰写70多万字的通讯。1938年3月和徐迈进等在汉口发起创办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10月脱离大公报,1939年初与胡愈之等创立“国际新闻社”。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在香港参与创办中共海外机关报华商报。1942年转入苏北解放区,先后任新华社华中分社、新华日报(华中版)社长、华中新闻专科学校校长。1946年任中共南京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兼新华社南京分社社长。1947年任新华社陕北分队队长,随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担任负责中央宣传工作的四大队队长。1949年至1952年历任新华社总编辑、解放日报社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社长等职。1952年担任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1956年任国家科委副主任。文革中受到迫害,1970年10月23日在河南确山不幸逝世。一生著作收入范长江新闻文集。3、答:晋绥日报,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报;“客里空”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话剧前线中一个特派记者的名字。此人善于捕风捉影、弄虚作假,后来这个名字就成了新闻中虚构胡编的代名词。1946年土地改革运动逐步深入,有的读者向晋绥日报投书,反映记者的有些报道失实。1947年6月15日晋绥日报编辑部与新华社晋绥总分社决定在该报开辟不真实新闻与“客里空”之揭露专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当天报纸向读者作了相关的介绍,希望每个读者都认真负责,大胆地揭发“客里空”和虚假的新闻报道及其作者,在我们的新闻阵营中肃清“客里空”。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在人民新闻事业建设过程中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4、答:中国国家广播电台,前身在是1940年12月30日是开始播音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该台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呼号XNCR;1943年春,因电子管损坏而暂停播音,1945年8月中旬于抗战胜利之时恢复播出。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3月中旬迁至瓦窑堡(现子长县)继续播音,于3月21日改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3月25日,陕北台迁进北平,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开始具有中央台的性质。播音时间逐年增加。同年9月27日改名北京新华广播电台,12月5日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其英文译名为CHINA NATIONAL RADIO,英文缩写为CNR。四、论述题:1、答:延安解放日报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共中央机关报。1941年5月16日在延安创刊,由新中华报和新华社今日新闻合并而成。对开4版,为根据地第一份大型日报。第一任社长博古,后为廖承志,第一任总编辑杨松,后为陆定一、余光生。从1942年8月起兼作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报。该报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不断改革进步,1942年4月1日,该报在中共整风运动中改版,刊登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发表改版社论致读者,将原来以报道国际新闻为主改为以抗日根据地新闻为主。在整风运动中,该报开展了对无产阶级新闻学的讨论,先后发表党与党报、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等社论,刊登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胡乔木的报纸是人民的教科书等文章对党报的性质、作用,全党办报的方针,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无产阶级新闻观和资产阶级新闻的界限以及新闻文风等基本问题,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的理论基础。中共中央许多领导都为该报撰写过文章,毛泽东为该报撰写了发刊词,其著作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都首先在该报发表。该报副刊曾发表大量文艺稿件。1947年3月27日出至2130期停刊。2、答:(1)、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前身是中央广播事业局,简称广播事业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广播电视工作的部门,1949年10月成立,当时属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领导。1952年2月新闻总署撤消后,由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领导,宣传业务由中共中央宣传部领导。1954年11月起为国务院直属机构,技术行政业务由国务院第二办公室(一度由文化部)领导,宣传业务仍由中宣部领导。主要职责为领导和管理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制订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规划,代表国家参与相应国际行业组织等。历任局长有:李强、梅益、邓岗、张香山等。1982年5月,根据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3次会议决定撤销该局,其职责划归新成立的广播电视部。(2)、广播电视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广播电视工作的部门。1982年5月,根据第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23次会议决定,撤销中央广播事业局,成立广播电视部,属国务院领导。历任部长为吴冷西、艾知生。1986年1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14次会议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