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469-2004电站锅炉风机现场性能试验_第1页
DLT469-2004电站锅炉风机现场性能试验_第2页
DLT469-2004电站锅炉风机现场性能试验_第3页
DLT469-2004电站锅炉风机现场性能试验_第4页
DLT469-2004电站锅炉风机现场性能试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CS 2 7 . 1 0 0 F 2 2 备案号:1 3 5 61 - 2 0 0 4 1 1 L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电 力 行 业 标 准 DL / T 4 6 9一 2 0 0 4 代替D L 4 6 9 一 1 9 9 2 电站锅炉风机现场性能试验 F a n s p e r f o r m a n c e t e s t in g i n s i t u f o r p o w e r b o i le r ( I S O 5 8 0 2 :2 0 0 1 I n d u s tri a l f a n s - P e r f o r m a n c e te s ti n g i n s i t u , MO D ) 2 0 0 4 - 0 3 - 0 9发布 2 0 0 4 - 0 6 - 0 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 布 DL/ T4 6 9一2 0 0 4 目录 前言 , “ “ ” “ n 引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II 1 范围 ” ” ” “ “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二 1 3 术语、定义和符号 “ ” ” 一1 4 实测值定义 , ” 1 4 5 现场试验的一般条件及方法 ” ,. , , , “ ” “ ” ” ” 1 5 6 仪表 , ” , , , 1 6 7 风机压力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2 8 流童的 测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8 9 功率的测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0 1 0 与 确 定 风 机 性 能 有 关的 误差 “ “ 二 . “ 二 4 2 1 1 使用导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6 1 2 试验报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9 附 录A( 规 范 性 附 录) 转 翼 式 风 速 表 校验 ” 二 二 二 二 “ 二 ” 5 1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平直光滑风道和标准风道的允 许损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3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使用标准差压装置 ( D P 装置) 测量流量对上、下游最小直段长度 的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4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燃煤锅炉理论空气量 和烟气量及烟气密度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9 附录E( 资料性附 录) O类试验需记录或测t 的相关锅炉运行参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2 附 录F( 资 料 性 附 录 ) 风 机 试 验 数 据 表 ” “ “ ” ” 二 二 二 . . . . . . . . . . . . . . 6 3 附录G( 资料性附 录) 本标准章条编号与I S O 5 8 0 2 -2 0 0 1 章条编 号对照 一 6 8 附录H(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与I S O 5 8 0 2 -2 0 0 1 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9 DL / T 4 6 9一 2 0 0 4 N il舌 电 站锅炉风机现场性能试验是电厂在投产前或试运期间以及投运后,为进一步了 解和掌握风机在 实际锅炉风 ( 烟)系统中 运行的安全经济性必不可少的项目 。随着我国 投产的电 站锅炉容 量的不断增 加,锅炉风机的 尺寸和消耗的 功率越来越大, 对电站锅炉风机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的要求也越 来越高,我国自 行开发的和从国外引进的电 站锅炉风机技术和产品也不断涌现 但要在制 造厂内进行 全尺寸试验,其需要的经费太大而几乎不可能,除非供需双方另有协议。因此,在现场实际系统中考 核风机的性能更为必要和重要。 多年的 实践已证明:对同 一台 风机采用不同的国 家标准进行性能试验,始终不能产生相同的结果。 I S O 5 8 0 2 -2 0 0 1 ( E ) 工业通风机一 现 场性能试验无疑是目 前世界上通风机现场性能 试验的 最新国际 标 准,是本次对D L 4 6 9 -1 9 9 2 电 站锅炉风机现场试验规程 修订的主要依据。 本标准修改 采用I S O 5 8 0 2 -2 0 0 1 ( E ) 工业通风机一 现场性能 试验( 英文版) 。 本标准代替 D L 4 6 9 -1 9 9 2 电 站锅炉风机现场试验规程 ,因为随着国 际风机技术的发展, 原标 准在技术上己过时。 本标准根据 I S O 5 8 0 2 -2 0 0 1 ( E ) 重新起草。为了 方便比 较, 在资料 性附录 G中 列出了 本标准条 款和国际标准条款的对照一览表。 由 于我国的 法律要求和电力工业的特殊需要, 本标准在 采用国际标准时进行了 修改。在附录 H 中 给出了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 ) “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 “ 本标准” ; b )用小数点 “ ”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 , ” ; c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本标准正文中 所涉及到的引用 标准应以执行我国对应的国 家标准为原 则, 如 I S O 5 8 0 1 : 1 9 9 7 应按 G B / T 1 2 3 6 -2 0 0 0执行。 应该认识到,现场条件下测量的 通风机 ( 以下本标准将通风机均简称为风机) 性能不必与用标准 风道试验确定的风机性能相同。 其原因不仅仅是现场试验本身精度较差,而且还因 风机进口 和/ 或出口 管道连接造成的所谓 “ 系统效应”或“ 安装效应”改变了 风机的性能。 我们引入 “ 系统效 应损失” 仅 可以缩小压力测量的偏差,而不能改变风机进出口 气流的流动状态。因 此,风机进、出口管 道的良 好 连接是必要的。 只有采用 “ 标准部件”与风机相连接,确保压力测量的一致性,同时 满足供给风机的 气体有对称的、无涡流的、无畸变和无扭曲的 速度分布的 条件下,才会使现场条件下的 风机性能与在 标准风道中测得的性能相同。 本标准实施后代替 D L 4 6 9 -1 9 9 2 0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 B 、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D、附录E、附录 F 、附录 G 、附录 H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站锅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电热工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家任、齐春松。 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1 9 9 2 年5 月1 6日 。 DL / T 4 6 9一2 0 0 4 引言 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经贸委 2 0 0 0 年度电 力行业标准制、 修订计划项目 ( 电 力 2 0 0 0 7 0 号文)的 安排,对 D L 4 6 9 -1 9 9 2 电站锅炉风机现场试验规程进行修订而编制的。 根据目 前的 有关国际协议,风机压力被定义为风机出口 滞止压力与风机进口滞止压力之差。滞止 压力是假设在流动气体中, 流动在等嫡条件下被停止下来时, 在某点测得的绝对压力。另外定义风机 的压比也由不大于 1 . 1 5扩大为不大于 1 .3 。由于这些定义的变化,带来有关风机的名词术语及性能参数 的一系列变化,这必将导致风机性能测试方法的改变。 本标准修改采用I S O 5 8 0 2 -2 0 0 1 ( E ) 工业通风机一 现场性能 试验就是为适应以上定义变化的需 要,同时达到使我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目的。 考虑到电 站锅炉风机现场试验的目的,除验证风机自 身特性是否达到合同 要求外,更普遍 ( 或更 多) 地是为提高 包括风机在内的锅炉风 ( 烟)系统的 运行经济性和安全可靠性,以及为风机和系统的 改进提供依据。因此,本标准将电站锅炉风机现场试验分为 O, P两大类。P类试验为前一 目的试验, 是验证风机特性试验,应严格按 I S O 5 8 0 2 标准进行规范性试验;O类试验为后一目的试验,称为风机 运行性能试验, 此类试验如因现场测试条件不能完全满足规范试验要求,经试验各方协商一致,可适 当降 低对测试截面和仪表的要求 测试精度会降 低) 。 但需增加在风机试验时对锅炉运行的一些要求, 以 及同时应记录和测试有关锅炉的运行参数。另外, 考虑到在大型电站锅炉的 风 ( 烟) 系统中,往往 装有一些用于监视风、烟量的非标准差压装置,如机翼测速装置, 及在大型轴流式风机上由 制造厂安 装的 进气箱进出口 差压测量装置。这些非标准差压装置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用于风机性能试验。这些在 本标准的第 1 1 章中有所规定。 为规范试验报告,本标准的第1 2 章专门对试验报告应包含的内 容及要求做出了 规定。 D L 4 6 9 -1 9 9 2实施 1 0年来,对规范电 站锅炉风机的 现场性能 试验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由于 国 际上对风机本身及其特性参数重新进行了 定义, 相应的 试验标准也已 提出。本次对D L 4 6 9 -1 9 9 2 的 修订量很大,其技术内容与国际标准接轨。 DL/ T4 6 9一2 0 0 4 电站锅炉风机现场性能试验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安装在工作管路中的电站锅炉通风机 ( 简称风机)的一个或多个工况点性能特性的测 定规则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电 站锅炉的送风机、引 风机、一次风机、 排粉风 机 ( 煤粉风机) 、烟 气再循环风机、 烟气脱硫装置的 增压风机和磨煤机用的密封风机。 其他供锅炉用的小型风机,如点火风机、 冷却风机 等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不包括噪声试验、振动试验和机械运转试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 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 期的引 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 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 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I 2 6 2 4 流 量测量节 流装置 用孔板、 喷嘴和文丘 里管测量 充满圆管的 流体流 量 ( e g v . I S O 5 1 6 7 - 1 ) G B / T 1 2 3 6 工业通风机 用标准化风道进行性能试验 ( i d t I S O 5 8 0 1 : 1 9 9 7 ) G B / i 1 0 3 2 -1 9 8 5 三相异步电动 机试验方法 G B / r 5 3 2 1 -1 9 8 5 用量热法测定大型交流电 机的损耗及效率 ( n e q . I E C 3 4 - 2 A 1 9 7 4 ) G B f r 1 3 1 1 -1 9 8 9 直流电 机试验方法 ( n e q . I E E E 1 1 3 1 9 7 3 ) G B 7 5 5 -2 0 0 0 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 O d t I E C 6 0 0 3 4 - 1 : 1 9 9 6 ) D L / I 4 6 8 电 站锅炉风机选型和使用导则 I E C 6 0 0 5 1 -8 直接作用指示模拟电 气测量仪表及其附 件 第八部分: 对附 件的 特殊要求 3 术语、定义和符号 3 . 1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述术语和定义。 3 . 1 . 1 测IR参数值 t h e q u a n t i ti e s b e i n g m e a s u r e d 按时间平均的平均值。为减少波动对测量参数值的影响, 可在适当时间间隔内 进行多 次重 复111 1 量, 然后可计算出平均值,该平均值被看作是稳定 状态下的参数值。 3 . 1 . 2 标准空气 s t a n d a r d a i r 密 度 为1 .2 k g / m 的 大 气。 注: 温 度1 6 0C 、 压 力l o l p . 、 相 对 湿 度: T . % 的 大 气 , 其 密 度 为1 .2 k g 2 - 平 面 2 ; 3 -进风箱;4 一进口管道;5 . 7 一过渡段;6 一扩压器;8 一出口管道 图 1 风机及其进出口管道 3 . 1 . 1 2 风机出口面积A , f a n o u t l e t a re a 通常指机壳出口 平面的总面积, 未扣除机壳内的电 动机、整流罩或其他障碍物。 注:风机出口平面应取气体输送装置下游始端的界面。在本标准中,风机出口平面指定为图 1中平面 2所示的位 置 ( 见图1 ) a 月, n、 八曰几 八乙了、 D L / T 4 6 9 3 . 1 . 1 3 温度t ( ) t e m p e r a t u r e 用温度测量元件测得的空气或者流体的温度。 3 . 1 . 1 4 绝对温度 B ( K) a b s o l u t e t e m p e r a t u r e 测量得到的绝对零以上的热力学温度。 B=t +2 7 3 . 1 5 3 . 1 . 1 5 滞 止 温 度 气 s t a g n a t i o n t e m p e r a t u r e 在无外加能量或热量的情况下,理想气体的流动等嫡至静止时的绝对温度。 注:滞止温度在风道内是不变的。对进风管来讲,则等于试验环境中大气的绝对温度。 3 . 1 . 1 6 静态或者流体温度9 s t a t i c o r fl u i d t e m p e r a t u r e 测量元件按流体速度移动时测量到的绝对温度。 ( 2 ) 式中: 一流体速度。 m / s ; c ,一 比 定 压 热容 , I / ( k g K ) . 3 . 1 . 1 7 干球温度t d d ry b u l b t e m p e r a t u r e 在靠近风机入口或风道入口的试验环境中,用干温度测量元件测量到的空气温度。 3 . 1 . 1 8 湿球温度t . w e t b u l b t e m p e r a t u r e 用浸水绳子覆盖并且暴露在流动空气中的温度测量元件测量到的空气温度。 注:如测量正确,这一温度大致接近绝对饱和温度。 3 . 1 . 1 9 截面 的 滞 止 温 度 气 s t a g n a t i o n t e m p e r a t u r e a t a s e c ti o n 指定风道截面上的平均滞止温度的时间平均值。 3 . 1 . 2 0 截面的 静态 或流体温度叹 s t a t i c o r fl u id t e m p e r a t u r e a t a s e c ti o n 风道截面上的平均静态或流体温度的时间平均值。 3 . 1 . 2 1 气体常 数R s p e c i fi c g a s c o n s t a n t 对理想气体,其状态方程式表达如下: 卫= R B P 3 . 1 . 2 2 进口 滞 止 温 度 气 i n l e t s t a g n a t i o n t e m p e r a t u r e 在靠近风机进口的 试验环境中,或者气体流速小于2 5 m / s 进口 管道的某一截面上的 温度。 注:在此情况下,进口滞止温度可以认为等于环境温度。 8 , , = B = t , + 2 7 3 . 1 5 ( 3 ) ( 4 ) DL/ T4 6 9一2 0 04 2 3 等嫡指数K is e n t ro p i c e x p o n e n t 对理想气体及等嫡过程: 典 = 常 数 ( 5 ) 注:对理想气体, 3 . 1 . 2 4 比 定 压 热 容C v 对理想气体: P- 等摘指数可用比热比 ( 比定压热容与比定容热容之比)代替。 s p e c i f i c h e a t a t c o n s t a n t p r e s s u r e k k 一 1 ( 6) 3 . 1 . 2 5 比 定 容 热 容c , s p e c if i c h e a t a t c o n s t a n t v o l u m e 对理想气体: C V 二 R k 一 1 ( 7) 3 . 1 . 2 6 压缩性系数Z c o m p re s s i b i li t y a c t o r Z二 P p R 8 ( 8 ) 且 Z 是 比 值 二和 二的 函 数 P c e . 式中: A 气 体 的 临 界 压 力; B 气体的临界温度。 注:对理想气体,2 =1 。 3 . 1 . 2 7 某点的 绝对 压力p a b s o l u t e p r e s s u re a t a p o i n t 在相对于周围空气静止时的某点上测得的绝对压力。 3 . 1 . 2 8 大气 压力p . a t m o s p h e r i s p re s s u re 风机平均高度处的自由大气的绝对压力。 3 . 1 . 2 9 表压p . g a u g e p re s s u r e 当基准压力是测量点大气压力时的压力值。 注:该值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 P . =P 一P . 3 . 1 . 3 0 莱 点 的 绝 对 滞 止 压力 p . a b s o l u t e s t a g n a ti o n p r e s s u re a t a p o i n t 假设流动气体通过等嫡过程停止下来,在气体中某点测1t到的绝对压力。 k , , 小k - 1 Ma Z ka2 M a 2 ( 9 ) ( 1 0 ) DL/ T4 6 9一2 0 0 4 式中: Ma -一一该点的马赫数。 3 . 1 . 3 1 某 点 的 动 压P d d y n a m i c p re s s u r e a t a p o i n t 由某一点上的空气密度 P 和速度v 计算得出的压力 ( 1 1 ) 3 . 1 . 3 2 全压p , t o t a l p r e s s u re a t a p o i n t 绝对滞止压力减去大气压。 P t =P s g - P. =P , +P d 注: 当 马 赫 数 小 于0 .2 时 , 马 赫 系 数 小 于1 .0 1 , 则 气 体 绝 对 滞 止 压力 P .: 非常 接 近 表 压、 P sg g P a 丫 P d F =P 2 一 二 一=二 ,- 代 , ! 乙 I P 2 A 2 ) ( 1 6 ) 3 . 1 . 3 7 截 面 上的 绝对 滞止 压 力 p ,R a b s o l u t e s t a g n a t i o n p re s s u re a t a s e c t i o n x 用 该 截 面 上 气 体马 赫 系 数几修 正的 公 称动 压 P 与 平 均 绝 对压 力 P , 之 和。 P ssx = P = 十 P a F 注:此绝对滞止压力可以用下列表达式进行计算: ( 1 7 ) k 。一 :1 号 Ma 一 Ik- 11+ k 2 1 M a. ( 1 8 ) 3 . 1 . 3 8 截 面 上 的 平 均 全 压p a v e r a g e t o t a l p r e s s u re a t a s e c t i o n x 当马赫数小于0 . 1 2 2 时,马赫系数凡可忽略不计, 则 DL/ T 4 6 9一2 0 0 4 P v =P +Pa * =P s g x -P a 3 . 1 . 3 9 风机压力p F f a n p r e s s u re 风机出口 滞止压力与风机进口 滞止压力之差: P F =P 9 g 2 -P s S I 3 . 1 . 4 0 风机静压p . f a n s t a ti c p re s s u re 公 称量指风机压力减去经风机出口 截面马赫系数修正的 风机动压。 P sF = A g 2 - P a t F a a - P s g l = P 2 一 P a g I 3 . 1 . 4 1 某 点的马 赫数M a M a c h n u m b e r a t a p o i n t 某点 流体速度与 流体声速的比 值。 注:就理想气体而言有 ( 1 9 ) ( 2 0 ) ( 2 1 ) M a = 亩 ( 2 2 ) 3 . 1 . 4 2 截面上的马赫数M a = M a c h n u mb e r a t a s e c ti o n x 该风道截面上流体平均速度与声速之比值。 ( 2 3 ) 3 . 1 . 4 3 马赫系数F m Ma c h f a c t o r 某点动压的修正系数,由下列公式给出: ( 2 4 ) 注:马赫系数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_Ma t 户 m =1 +-+ 一4 M a o 40 叼 a 6 + 十 6 0 0 ( 当k = 1 .4时)( 2 5 ) 3 . 1 . 4 4 进口 滞 止 密 度 几 ,s t a g n a ti o n i n l e t d e n s i t y 按 进口 滞 止 压 力P , 和 进口 滞 止 温 度 0 . , 计 算得 到 的 密 度 。 P s g I _ Psg l R w e , , ( 2 6 ) 3 . 1 . 4 5 x 截 面 平 均密 度p a v e r a g e d e n s i t y a t a s e c t i o n x 按 绝 对 压 力P , 和 静 态 温 度0 二 计 算 得到 的 流体 密 度 。 P = = P z Rw 9 ( 2 7 ) DL/ T4 6 9一2 0 0 4 3 . 1 . 4 6 平均密度 p . m e a n d e n s i t y 进口和出口密度的算术平均值。 P . =PI +P2 2 ( 2 8 ) 3 . 1 . 4 7 截 面 平 均 质 量 流 量 m e a n m a s s fl o w r a t e a t a s e c t i o n 单位时间内通过该风道截面的流体质量对时间的平均值。 注:除有泄漏外,风机风道系统内所有截面的质量流量是相等的。如果风机不是气密的,则以风机进口或出口的 质量流量为准。 3 . 1 . 4 8 进口 滞 止 容 积 流 量 q v 1i in l e t st a g n a t io n v o lu m e fl o w 质量流量除以进口滞止密度。 4 m g v g l 尸, g 1 ( 2 9) 3 . 1 . 4 9 出 口 滞 止 容 积 流 量q , o u t l e t s t a g n a t i o n v o l u m e fl o w 质量流量除以出口滞止密度。 g vsg2 = 而 ( 3 0) 3 . 1 . 5 0 截 面 容 积 流 量q , v o l u m e fl o w a t a s e c t i o n x 该风道截面的质量流量除以该截面平均密度的时间平均值。 q v = q= P x 3 . 1 . 5 1 截 面 平 均 速 度, 二 a v e r a g e v e l o c i t y a t a s e c t i o n x 该风管截面的容积流量除以该截面面积A a ( 3 1 ) v m = 丝 Ax ( 3 2 ) 注:这是流体速度在垂直于该截面方向的平均分量的时间平均值. 3 . 1 . 5 2 风 机 单 位 质 量 功y F f a n w o r k p e r u n i t m a s s 通过风机每单位质量流体的机械能量增加。 ( 3 3 ) 心-2 嵘一2 介 = PY F = - 红P i + P m 注:Y 可以 按3 . 1 .5 7 计算。 3 . 1 . 5 3 风机 单 位 质 量 静 功y f a n s t a t i c w o r k p e r u n i t m a s s 公式如下: DL / T 4 6 9一2 0 0 4 P2一 P 1 P m V I M , Y F s ( 3 4 ) 3 . 1 . 5 4 风 机 压比气 f a n p r e s s u r e r a t i o 风机出口 截面的 平均绝对滞止压力与风机进口 截面的 平均绝对滞止 压力 之比。 rev - P - z- P u t ( 3 5 ) 3 . 1 . 5 5 进口 密 度与 平 均 密 度比称 d e n s i t y r a t i o o f i n l e t d e n s i t y t o m e a n d e n s i t y 风机进口 密度除以风机的平均密度。 k o = 2 P 1 P +P 2 ( 3 6 ) 3 . 1 . 5 6 压 缩性 修 正 系 数气 c o m p r e s s i b i li t y c o r r e c t i v e c o e f fi c i e n t 风机对空气所做的机械功与对具有相同 质量流量、 进口 密度及压比的不可压缩流体所做机械功 之 注 1 :所做功是从叶轮功率推算得来的,假设条件是等嫡膨胀而且风机机壳不传热。 注 2 :k-由下述公式得到: k p ( k 一 1 ) P . e , P lo g . r P v kqm PF 10910!1 + ( 3 7) ( k 一 1 ) P w P ( r F p 一 1 ) k q . P F 3 . 1 . 5 7 风机空气功率几 f a n a i r p o w e r 公 称 输出 功 率 是 指 风 机单 位质 量 功 与 质 量 流量 的 乘 积 , 或 进口 容 积流 量 、 压 缩 性 修正 系 数 k , 和 风 机压力的 乘积。 几= 4 M J F So 9 . e lv 志 ( 3 8 ) 3 . 1 . 5 6 风机静空气功率 f a n s t a t i c a ir p o w e r 公 称 输 出 功 率 是 指 风机 单 位 质 量 静 功 与 质量 流 量 的 乘 积, 或 进 口 容 积 流 量 、 压 缩 性修 正 系 数k , 和 静 压 力 P W 的 乘 积。 P . . = 4 m y y . s3 9 v e 1 物*( 3 9 ) 3 . 1 . 5 9 叶 轮 功 率之 I m p e ll e r p o w e r 供给风机叶轮的机械功率。 3 . 1 . 6 0 风机轴功率P . f a n s h a f t p o w e r 供给风机轴的机械功率。 3 . 1 . 6 1 电动机输出 功率代 m o t o r o u t p u t p o w e r 电动机或其他原动机输出的轴功率. DL/ T4 6 9一2 0 0 4 3 . 1 . 6 2 电动机输入功率P , m o t o r i n p u t p o w e r 电动机驱动装置接线端的电功率。 注:对其他驱动方式来讲,通常不用功率表示原动机的输入。 3 . 1 . 6 3 旋转速度N r o t a t i o n a l s p e e d 风机叶轮每分钟的转数。 3 . 1 . 6 4 旋转频率n r o t a ti o n a l f r e q u e n c y 风机叶轮每秒钟的 转数。 3 . 1 . 6 5 叶顶速度u ti p s p e e d 叶轮叶片外缘的圆周速度 ( 亦称叶轮圆周速度) 。 3 . 1 . 6 6 圆 周马 赫 数M a n p e r i p h e r a l M a c h n u m b e r 无因次参数等于叶顶速度与风机进口滞止条件下气体的声速之比。 M a y 六 ( 4 0 ) 3 . 1 . 6 7 风 机马 赫数M a , f a n M a c h n u m b e r 用作标度参 数的常用量。 注:它等于风机叶顶速度除以标准空气下的声过。 M a ,T 竺 垫 ( 4 1 ) 式中: 二在环境温度下等于3 4 0 m / s . 3 . 1 . 6 8 风 机 叶 轮 效 率 ii, f a n i m p e ll e r e f fi c i e n c y 风机空气功率P , 除以叶轮功率只。 3 . 1 . 6 9 风机叶轮玲效率t 1. f a n i m p e l l e r s t a t i c e ffic i e n c y 风机静空气功率凡除以叶轮功率P 1 - 3 . 1 . 7 0 风 机 轴 效 率 t l , f a n s h a f t e f fi c i e n c y 风机空气功率P . 除以 轴功率P . - 注:风机轴功率包含轴承损失而叶轮功率不包括轴承损失。 3 . 1 . 7 1 风 机电 动 机 轴 效 率 t l. f a n m o t o r e f f i c i e n c y 风机空气功率P 。 除以电 动机输出 功率P . - 3 . 1 . 7 2 总效率t l , o v e r a ll e f fi c i e n c y 风机空气功率P . 除以 风机和电 动机组合的电动机输入功率P , - DL/T4 6 9一2 0 0 4 3 . 1 . 7 3 在 面 积 为 人的 截 面 上 的 动 能 系 数 a . . k in e tic e n e r g y fa c t o r a t a s e c tio n x o f a re a 人 无因 次系数等于通过所确认面 积 人按时间平均的单位质量动能通量除以 对应于通过该面积的平均 空气速度的单位质量动能。 a 人=从 ( P v o v )d A . R m v 2 _ ( 4 2) 式中: 。局部绝对速度; 、 垂直于 截面的局部速度分量。 注: 本 标 准已 确 认 按 照 风 机 技 术 领 域中 的 惯 例a , = 1 , 3 . 1 . 7 4 截 面 的 动能 指 数忆 k i n e t i c i n d e x a t a s e c t i o n x 无因次系数等于截面上单位质量的动能与风机单位质量功之比。 v zv ik,= -2 Y P ( 4 3 ) 3 . 1 . 7 5 截 面 的 雷 诺 数R e , R e y n o ld s n u m b e r a t a s e c t i o n x 当地速度、当地密度及特征尺寸 ( 管道直径、叶片弦长)的乘积除以动力粘度。 R e . p x v_ D , P, ( 今寻 ) 注:这是一个无因次参数,它定义了流动状态,并被用作标度参数。 3 . 1 . 7 6 风机 雷 诺 数R e , f a n R e y n o l d s n u m b e r 风机叶顶速度、进口密度及叶轮直径的乘积除以风机进口流体的动力粘度。 R e , = L n ! D y z PI ( 4 5) 注 . 它是用作标度参数的常用量。 3 . 1 . 7 7 摩擦 损 失 系 数( 1 _ ) y f r i c t i o n l o s s c o e f fi c i e n t 风道x 和Y 截面之间 摩擦损失的 无因次 参数,用Y 截面的 速度 和密度计算。 注:对于非压缩性流体: D P 应该指出,上述推荐距离,通常不一定能将风机气流扰动减少至最小。 如有重大疑虑,应进行适当的试验以控制流动状态。 在不影响风机或测量截面流动状态的 情况下,也允许采用其他改变风机运行工况点的方法 ( 例如 风机串联或并联) 。 5 . 5 系统阻力不可改变情况下测试点的 选择 当风道系统阻力不能改变时,只能在一个工况点上测试。在这种情况下,各方有必要对只进行单 一工况点的测试达成协议。 5 . 6 对试验推导出的系数的规定 在试验期间,当气体的密度、 粘度以及风机的 转速值未超过与风机雷 诺数相关规定值的 1 0 %时, 对由试验推导出的无因次系数不必修正。 6 仪表 6 . , 压力测t仪表 6 . 1 . 1 气压计 在试验区域内的大气压力测量误差应不 超过士 0 . 3 %, 对直接读取水银柱型压力计, 在读取数值时应读到最靠近的 I O O P a ( l m b a r )或者最靠近的 l m c n 水银柱的 地方。对气压计应进行校准,并按 G B / f 1 2 3 6 -2 0 0 0标准中的 规定对读数进行修正。如果气 压 计 的 刻 度 值是 按 重 力 加 速 度9 的 区 域 值( 士 O . O l m / s 内 ) 和 室 温( 士 1 0 内 ) 预设 的 , 则 有必 要 对 气 压进行修正。 可以 使用无液 气压计或者压力传感型 气压计,它们的校准精度应在士 2 0 0 P a 以内, 而且在试验时要 对此校准进行检查。 气压计的安放位里最好是在试验间内。如果要放在现场的 其他部位,当 高度差超过 I O m,则 应采 用 修 正 系 数 P . 9 4 z ( P a ) 进 行修 正 6 . 1 . 2压力表 测量压差的压力表在进行 任何校验修正后 包括与校验温度的 温差) , 在稳压条件下仍会有一定的 误差, 其最大误差不能 超过有效压力的1 %或者1 . S P a . 有效压力是在额定出力下风机的压力,或者是用压力计测量额定容积流量时得到的压差。额定出 力通常是指最靠 近风机特性曲线最高效率点的出 力。 试验用压力计通常为垂直或斜管液柱式压力计, 但也可用有同样精度和校验要求的带指针或记录 仪的压力传感器。 校验应在一系列稳定压力下进行,采用顺序升压和降压的办法来检查是否存在差别。 基准仪器应 该是一台精密压力计或者微压计,误差最大不超过0 .2 5 % 或者0 .5 P a . 压力计应按风机的 平均高度安放并校准, 或者采用另 一种方法,即当安放高度差超过 I O m 时, 按 6 . 1 . 1 中 所述进行修正。 6 . 1 . 3 压力计的阻尼 对压力计读数产生的快速脉动现象,应采用阻尼方法来加以限 制,以 便有可能使估算的平均读数 误差在有效压力的士1 .0 %以内。阻尼可设置在通向压力计的空气连接管路或者仪表的 流体回路中。 阻 尼应是线性的,其形式要确保在任意方向上有相同的阻力。为避免妨碍缓慢变化的正确显示,阻尼不 1 1这些长度规定足以避免风机两侧气体流量和压力测量的误差。 2 )水力直径D 。 等于 截面 面积除以截面内周长的4 倍 对于圃截面,等于该截面的几何直径。 1 6 DL/ T4 6 9一2 0 0 4 应设置过大。如果发生这种现象,应取多个读数以确保平均值不超过有效压力的11 . 0 %0 设置线性阻 尼,可在压力计两侧的 任一 侧加装一小段小孔管或者玻璃毛细管。 6 . 1 . 4 压力 计的检查 为确保在有效压力附近进行校准, 液柱式压力计应在试验现场进行检查。对斜管式压力计应经常 检查其水平状况,如被扰乱,应再次检查校准。 对各种压力计应在读取读数的前后, 在不影响仪表的 情况下, 对压力计的 零读数进行检查。 应小心确保通向其他仪表的所有管路和连接无阻 塞或者无泄露. 6 . 2 气流速度Id li ll 6 . 2 . 1 皮托静压管 使用G B / T 1 2 3 6 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