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录用大学生培训与实践锻炼总结.doc_第1页
新录用大学生培训与实践锻炼总结.doc_第2页
新录用大学生培训与实践锻炼总结.doc_第3页
新录用大学生培训与实践锻炼总结.doc_第4页
新录用大学生培训与实践锻炼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懂国情 知民意 有理念 做人民好法官 新录用大学生培训与实践锻炼总结 密云法院 姚冬敏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关于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的部署,北京市高级法院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和新录用大学生毕业生特点,组织了2008年新录用大学生岗前培训和实践锻炼活动。让新录用大学生了解国情,社情,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掌握法官助理必备的职业技能,成为为群众排忧解难,主持公平正义的法官后备力量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践行者。我作为新录用大学生的一员,参加了此次培训。感觉要思考的有好多,要学的有好多,想做的也有好多。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之立案信访篇古人云:“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说的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党很早就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走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的司法道路也同样要走群众路线,就是所谓的司法为民吧。来到立案庭,首先感到的是来立案的人很多。这一方面说明我们公众对司法需求多,司法在社会中的作用更加体现。另一方面,公众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的诉求日益增多,也预示着我们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进程在不断推进。其次,司法为民确实体现在日常的司法实践中。对于每个立案的群众,立案庭的工作人员都是热情接待,面带笑容。切实地实行首问责任制。“您好,请,对不起,请稍等”的话语,不绝于耳。认真回答立案人的问题,告知立案所需的材料,送给立安人诉讼指南。立案庭的气氛真的可以用温馨来形容了。更重要的是在立案庭,学习了立案的具体流程,了解人民群众的主要司法诉求以及表达方式。我们工作的基础就是以满足人民对司法的新需求,新期待。在信访部门实习的时间里,我亲身经历了一次息访事件。当地有一群众,起诉其签订的土地承包经营合同无效,经过一审败诉,二审维持,高院申诉维持后,对裁决仍不服,开始上访。信访主任认真研究后,认定为无理访,但是如何做好息访工作,却是很棘手的事情。在主任的带领下,我们来到的群众所在的乡镇。向镇长说明了情况,请求一起协调这起信访事件。然后我们和镇长来到了村委会,在村主任的带领下,来到了群众家。我们先给他做了法律释明,向他讲解法律规定,法律制度等,然后,镇长和村主任细心讲解合同背后的政策,最后当事人终于明白其中的原因,并保证不在上访。回来的路上,忍不住问主任:“法律的尽头应该是信服,为何有信访?”主任笑着说:“这是中国的国情,你学的很多都是西方法治理念,却不知道我们社会的情况,自古一来就是如果司法走不通,就去上京告状,拦轿伸冤,这么多年了还没变,所以我们要有信访。”是啊!法院在建立的初衷就是定纷止争。群众是出发点,是一切的基础。我想我们的信访之路会一直走下去,并且会走出中国的特色。燃烧的激情 拼搏的斗志之昌平军训篇 背上行囊,穿上绿军装,踏上了昌平军训之旅。其实说句心里话,军训对于我们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了,高中,大学都军训过了。只是不同的人生阶段,有着不同的感悟而已。这次岗前军训给了我们更多的是奋发,是拼搏,是向上。 “你们这样,工作以后,我们的国家怎么办?”我们教官发火了,一个比我小三岁的教官。是因为我们集合的速度慢了。看着自己懒散的内心和身体,在烈日下,更觉得无地自容。国家,这个词语,为何此时是那么的耀眼?也许是因为一直在追求,却从来不知道要去付出。不能仅仅只想着自己的人生,要为身边的人,为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做些事,做贡献。拿更多的时间来考虑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却不知道去考虑一下集体,考虑一下国家。脚下踩着一片土地,就要对得起这片土地。从军人的眼里,看到了人该怎样生活:以一个军人的姿态来面对人生。 每天按时起床,如果不能准时,就提前,别因为自己而让大家等你;只要集合哨声响起,就立即行动起来,不要因为你行动速度慢了,耽搁集合速度,让大家跟你一起受罚;站军姿的时候,绝对不能说话,不能乱动;吃饭的时候,把盘子递给排在后面的同志;洗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下别人的感受,不要以为只有你一个人想先洗;到睡觉的时间,即使跟自己晚睡的习惯有冲突,也要躺下。这一切不仅是因为你不只是代表你自己,还代表一个集体,而且这是一个家,一个团结互爱,艰苦朴素,讲纪律的家。 在体验军旅生活的的同时,我们也进行业务知识的学习。公正司法,一心为民,坚持 “三个至上”作为政法工作的指导思想。让当事人打一个公正、明白、便捷、受尊重的官司。我们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中国特色司法制度不动摇,坚持裁决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同时,我们学习了法官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如何做好法官的小帮手等知识。法官不是个张扬的职业,在你选择这份职业的同时,也注定了你要承受更多。不要因为自己的形象让公众对司法权威怀疑。并且要时刻学习。业务知识,社会实践,政治修养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有偏差。这是这个职业的困境,也是这个职业的魅力吧。 凝重的心情 坚定的信念之青海实践篇 该怎么来形容青海呢?“风吹草低现牛羊”,让我们目睹了大自然的胸怀和伟大:蓝天、白云、碧水、草地、自由、惬意,蓬蓬勃勃的生命、人与自然的和谐。然而,大家的心情却多了几分凝重。看到的,经历的,将会永远深深地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先说说青海司法状况。我们参观了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法院、刚察县法院、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法院、海东双树法庭,北山法庭。跟北京市基层法院及法庭相比,青海省基层法院及法庭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案件数量少。海晏县每年案件约300件,刚察县法院每年案件约400件。而我们北京市密云县法院每年约11000件,朝阳、海淀,丰台区法院每年约有45万件。案件数量呈季节变化。春夏案件较少,秋冬案件较多。因为春夏时节是放牧的时间,而且部分人打工在外,人们很忙碌,无心打官司。秋冬时节,大家放牧归来,部分打工人也回了家,导致官司上涨。法院受理案件数量也随之增多,工作也开始忙碌起来。二是案件类型简单。民事案件类型主要以婚姻家庭,民间借贷纠纷为主。刑事案件类型主要以盗窃,交通肇事为主。交通肇事案件增多是因为国道的修建,不然交通肇事的案件也不多。经济发展稍微好些地区,例如共和县法院偶尔会有股权纠纷的案子。三是调解独特。在发挥村民自治组织,政府,法院三级调解机制以外引入活佛调解。这应该是由地区特点决定的。青海以藏民居多,而藏民以其独有的信仰来解决自己的纠纷就顺理成章了。不同的利益群体,会有不同的矛盾,也会反映出不同的需求、愿望和不满。这就需要我们用不同而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徒法不足以自行”,而活佛调解恰是在这一法律理念下产生,并且展现了其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四是发挥乡村联络员的作用,风俗和法律并用解决纠纷。牧民无固定的住处,这给传唤当事人,送达文书带来很大困难。乡村联络员,一般由村长担任,可以帮助寻找当事人,送达文书等工作。这样即便民,又极大的节省了司法资源。法院平时也用当地风俗来解决纠纷。因为这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人民不一定懂法律,但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传下来的风俗却深入大家的内心。所以很多时候,风俗比法律更能让人接受并能解决问题。当然,我想风俗应该是在法律框架之下的,而不能逾越法律的鸿沟。同时,青海法院也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法官数量少,断层严重。海晏法院共有21名干警,但是实际审理案件的只有5名。刚察法院有21名干警,实际审理案件的只有9名。年龄断层很严重,刚察法院干警平均年龄42岁,最年轻的35岁。年轻的干警很少。如果案件发回重审,很多时候都是组成不了合议庭。而且干警通过司法考试率很低,年轻干警补充不到审判岗位,这也造成了法官断层。此外,法官的身体状况不好。多数法官患有风湿,关节通,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很多法官在45岁时候,因为身体原因而退休。二是传唤当事人,送达文书困难。由于青海地域辽阔,牧民多无固定住处,造成送达和传唤的困难。有时候,法官办理一件案子先要坐车,然后骑马,再步行。“田间地头办案,马背上的法庭”在这里是真实的写照。有的当事人一纸诉状递到法院,从此杳无音信。有时送达文书需要很长时间,法官就要居住在牧民家里。尤其是赶上雨天和雪天,工作更是难上加难。也有牧民有手机,但是只在打电话时开机,否则就是关机,就是说除非当事人主动联系法院,否则很难找到当事人。三是经费不足,办案成本大。法官办案成本比较大,平常的案件也要500元以上,甚至2500元以上。而给法官的经费却微乎其微。一般情况下,本院经费是由本院诉讼费经由财政全额返还而来。可是由于新诉讼法的修订,使得本来就很少的诉讼费,又减了一半,造成经费更加紧张和困难。此外,法院不仅仅承担着司法职能,还发挥部分政府职能。法官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同时也做法治宣传工作。“一个法官扶助一个贫困家庭”也是法院承担政府角色的真实证明。还有机构设置简单、不合理,一套人马多个机构是普遍情况等等。“立足岗位做奉献”,这是刚察法院门口的标语,也是我想赞美青海法官的语言。“为什么我的双眼总是饱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是我对青海法官的颂扬。条件很辛苦,困难数不清,但是我们青海的法官们,却从没有说过要退缩、说过很辛苦、说过要放弃。联系到我们优越的办公条件和司法环境,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我们还参观了牧民家庭。在去往牧民家路上的时候,我们的心情还很新奇,可是参观过后,大家的心情突然沉重起来。回来的路上,很少有人说话,只是望着车窗外。虽然不知道大家在想什么,但是,我想我跟大家一样,灵魂在这里震动了。土制的房屋,下雨就会漏个不停。用电都很困难,就别说什么电器了。跟他们相比,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啊!牧民们热情的招待我们,用他们最好的食品:酥油茶、牦牛奶,还有忘了名字的,好象是用油炸面做成的,味道特别鲜美。不经意的时候,看到牧民们的脸都挂满了灿烂的微笑。突然想起一句话:幸福和金钱是两回事。深入基层 体会社情民意之法庭实习篇从青海回来,感觉自己改变了许多,会不知不觉的思考很多东西。法庭的实习让我近距离的接触当事人,接触百姓,原来最好的法律是最适合的法律。最能反应中国百姓的意志,满足中国百姓新需要,新期待的法律才是最好的法律。太师屯法庭,东西约100公里,南北约50公里。总面积约537平方公里。辖区6个镇,15万人。就是这个小法庭发挥了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作用。“三优先、二服务、五个一”,“四三三多元调解”这些新鲜的词语在这里却不陌生。为百姓解决纠纷,为地方经济发展打基础的口号切实的体现在司法为民的实践中。 那天,法官喊着我说:“走,跟我去办个案子。”我一听,有点傻了,“办案子不是在法庭就好了,为何要外出啊?”在我还来不及想个明白的时候,我已坐上了离法庭30公里多的不老屯镇的汽车了。颠簸过后,我们来到了陈家峪村的当事人家里。可是当事人不在。经询问才知道,是到地里干活去了。没办法,我们只好又走了很远的路,分别找到了当事人,就在地边开庭。法官做中间的石头上,当事人做两边,我在法官旁边做了笔录。没过多久,案子审完了,让我吃惊的是双方当事人同时感谢了法官。这真是让人难忘的一刻,只是苍白的文字无力描绘这一美丽的时刻。这就是我们田间地头开庭的现实,这就是让当事人双方都信服的人民法官。我想,反映中国国情,满足中国的百姓的新需求,新期待的法律才应该是我们国家立法、司法、执法的方向。法庭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细心、知心、耐心。任何工作都不能马马虎虎,要做到一丝不苟。案卷不能乱扔乱放,要及时整理。裁决一定要仔细检查,不要有所差错。更重要的是要知心。用心体去会当事人内心,将心比心,百姓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百姓的事就是最重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