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PCB设计时应该遵循的规则.doc_第1页
进行PCB设计时应该遵循的规则.doc_第2页
进行PCB设计时应该遵循的规则.doc_第3页
进行PCB设计时应该遵循的规则.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v 进行PCB设计时应该遵循的规则1、 地回路规则 地回路规则即环路最小规则,指信号线与其回路构成的面积最小的规则,环路面积越小,其对外产生的辐射和收到外界的干扰就越小,根据这一规则,在对地平面进行分割时应考虑到信号线与其回流的路径的分布,尽量使环路面积最小。在PCB板中应把剩余的空间用参考地填充,以便于信号能找到最小的环路面积回流。2、 串扰控制 串扰是PCB板中的不同网络之间较长的平行走线引起的相互干扰,主要是因为平行走线间存在分布电容和分布电感引起的。克服串扰的措施:1、加大平行线间的间距,使平行线中心间距是线宽的3倍。2、在平行线间插入接地的隔离线起屏蔽作用。3、减小布线层与地平面的距离。3、 屏蔽保护 如图所示,在重要信号线周围用铺铜的方式把该信号与其他信号隔离开,此处铺的铜应有效的接地,这样做也可以使该信号的回流选择最短的回流路径。4、 走线的方向控制规则在相邻层走线的方向成正交结构,避免将不同的信号在相邻层之间走成同一方向,减少不必要的层间串扰,当不能避免在相邻层走同一方向的线时,中间应用地平面隔开。5、 走线的开环检查规则 不允许出现一端浮空的布线,因为浮空的布线会形成天线效应,对周围的信号产生干扰。另外一些器件不用的管脚,也要进行接地或者就近接电源处理。6、 阻抗匹配检查规则 对同一网络的布线宽度应该保持一致,线宽的变化会造成线路特性阻抗的不均匀,在高速传输的信号线中会产生反射,而由于反射而产生的干扰是很严重的。但是对于一些不能避免的线宽变化,应尽量减小走线的长度。7、 走线终结网络规则即阻抗匹配规则,使负载阻抗与激励源的内部阻抗相匹配,得到最大的输出功率的一种状态,也可以有效的防止由于阻抗不匹配产生的反射对信号的干扰。匹配方法:1、点对点,选择始端串联匹配或者终端并联匹配。2、点对多点, 当网络的拓扑结构为菊花链时,采用终端并联匹配;当网络为星型结构时,可以参考点对点结构。8、 走线闭环检查规则防止信号在不同层间形成闭环,以免形成环形天线,造成干扰。9、 走线的分枝控制规则 从器件的同一管脚引出多个信号线时,尽量控制分枝的长度,一般要求分枝到管脚的距离不超过信号波长的1/5。10、 走线的谐振规则对高频信号的设计,布线长度不能是信号波长的整数倍,以免产生谐振。11、 走线的长度控制规则对于五特殊要求的信号,走线长度越短越好,对于有特殊要求的信号,如差分线,一定要让信号走线等长,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信号线,如时钟信号线,要把时钟信号的振荡器放在离器件很近的地方,以缩短信号走线的长度。12、 倒角规则 PCB设计中尽量避免产生锐角和直角,对于一根信号线,在需要弯曲时尽量使用45度角的规则,对于三叉信号,采用120度规则布线。13、 器件的去耦规则 在印制板上增加必要的去耦电容,滤除电源信号上的干扰信号,使电源信号稳定。在双层板中,一般应使电流先经过滤波电容再供期间使用,在一根信号线连接多个器件时,采用总线结构会比较好,在设计时,还应考虑到由于传输距离过长而带来的电压跌落给器件造成的影响,必要时增加一些电源滤波环路,避免产生电位差。14、 器件的分区/分层布局规则 为了防止不同工作频率的模块之间相互干扰,同时尽量的缩短高频信号的走线长度,在进行器件布局时,应把高频部分的器件放在距离接口比较近的地方,同时还会将高低频的地平面进行分割,再在接口处单点相接。对于混合电路,也可以将模拟与数字电路分别布置在印制板的两面,分别使用不同的层布线,中间用地平面隔开。15、 孤立铜区控制规则 孤立铜区的出现会贵电路造成不可预料的干扰,所以当印制板中存在孤立的铜区时应把孤立的铜就近接信号或地。16、 电源与地线层的完整性规则 在导通孔密集的区域,要注意避免孔在电源和地层的挖空区域相互连接,形成对平面层的分割,从而造成平面层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导致信号在地层的回路面积变大。17、 重叠电源与地线层规则 不同的电源层在空间上避免重叠,难以避免的中间用地层隔离。十八、3W规则 为了减小线间串扰,应保证线间中心间距是线宽的3倍以上。十九、20H规则即是为了防止板边缘向外辐射电磁干扰,应将电源层内缩20倍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