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拱社区联合调解中心工作总结.doc_第1页
台拱社区联合调解中心工作总结.doc_第2页
台拱社区联合调解中心工作总结.doc_第3页
台拱社区联合调解中心工作总结.doc_第4页
台拱社区联合调解中心工作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台拱镇社区联调解中心工作总结台拱镇属于城关镇,全镇辖37个行政村,3个社区,87个自然寨,184个村民小组,全镇人口40017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外来人口多流动性大,人文环境复杂,矛盾纠纷相对其他乡镇较为突出,县政法委注重发挥人民调解工作,探索出了一条以发挥老同志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于2009年成立了台拱镇社区联合调解中心,将办公室设在公安派出所,建立了派出所、司法所与老年联合调解中心联合调解机制,两年多来,联调中心紧紧围绕“解矛盾、促和谐、保稳定、促发展”的工作目标,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全县经济发展。现就中心成立以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2009年6月,台江县政法委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动员一批德高望重退休的老领导、老干部组成台拱镇社区联合调解中心,充分利用这些长期担任领导职务的老同志在群众中威信高、群众工作方法好的优势,不计报酬,义务到调解中心服务,组成社区“三级联调” 化解疑难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现有工作人员16名,均是在我县长期以来德高望重、办事公道的老领导、老党员。有担任26年县长年近八旬的老人王兴德同志;担任多年组织部长、纪委书记的潘家齐同志和老公安局长姬安荣同志等,联调中心办公室设在城关派出所三楼。联调中心调解员以深厚的感情、极大的耐心、严谨的作风、温暖的热情,努力解决双方当事人的合理、合法、合情诉求,达到“案结事了”的目标。充分体现了老领导、老干部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退休不退岗,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二、工作程序调解中心受理调解案件的方式有三种:一是由纠纷双方当事人点名信任调解人员进行调解;二是由调解中心指派调解人员前往调解;三、是与镇司法所和派出所联合组织调解。调解内容涉及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宅基地纠纷、山林纠纷、伤害赔偿纠纷等方面。三、工作措施1、建立和完善调解工作制度。联合调解中心成立后台拱司法所积极配合制定了调解工作制度、调解工作流程、调解工作程序、调解工作职责、调解工作纪律、学习工作制度等十二项制度。制作了调解主持人、调解员、记录员、申请人、被申请人席位牌,规范了调解工作硬件设施,规范了调解原则和程序。2、加强调解员培训和业务学习。中心成立后,为提高联调中心成员的调解业务能力,县政法委经常组织、县司法局、县法院、县法制办、城关派出所、司法所定期和不定期对中心的调解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授课人员采取以案释法认真讲解相关法律知识,讲解调解文书的书写格式,案件卷宗的制作和归档。社区联合调解中心工作人员不仅积极接受业务知识学习,还自己通过网络、书籍渠道学习法律知识,不断巩固自身工作能力,为开展好人民调解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认真做好接待工作。联合调解中心虽然没有处理来访的权限,但调解员平着以前在工作岗位几十年来形成的“为党分忧、为民解难”工作精神没有丢,在接待来访人员时都是进门一杯水,用心、用情、用理、用法来解当事人诉求,化解当事人心中进门时的怨气,使来访人员客观、公正看待问题,能息诉罢访的尽量息诉罢访,实在不行的告知其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办理。4、及时妥善处理民间矛盾纠纷。坚持调解双方自愿、以人为本、公平、合理、和谐原则,利用单独调解、共同调解、联合调解等不同形式,通过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换位思考等各种方法展开调解工作,重在讲事实,讲情理,做到以和为贵,不但案结事了,还力求案结事好。5、配齐配全办公基础设施。县政法委、县司法局相互配合共同解决为联调中心购置桌、椅、板凳、电脑等办公设备,同时解决联调中心成员的通讯费为和办公经费,为老同志排忧解难,让他们有良好的办公场所,更好地发挥调解纠纷的作用。四、取得成效台拱镇社区联合调解中心的调解人员均是当地有威望的老领导、老干部,他们出面办理的调解,不仅容易得到当事双方的理解,而且容易达成调解协议,从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2009年12月9日,家住台江县台拱镇翠文社区的杨某因维修水管与来该县城打工的七、八个湖南人发生争吵,杨出口骂娘,被打伤住院,医疗费用花去2600多元,伤势还未痊愈。杨某要求对方付5000元,否则以牙还牙。联合调解中心主任潘家齐老同志,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起了双方的思想工作,指出双方的过错,结果杨某同意对方付3200元,当场兑现,并达成调解协议书,双方握手言和。2009年12月22日,台拱镇南省村四组村民邰通海与嫂子王国秀因家庭琐事发生争执,王国秀受伤住院,为此双方家人情绪激动,争吵不断。事情发生后,调解中心调解员李正品老人来到当事人家中,对事件进行调解,通过调解员从亲情方面进行疏导,用党情、同志情、乡情、家族情做双方工作,最后,双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感觉亲情的珍贵,因此握手言好并达成协议,由王国秀支付房屋维修费80元,邰通海承担王国秀80%的住院费,一场随时都会演变为家庭悲剧的纠纷,得到了圆满的解决。2011年7月13日中午,台拱派出所民警吴通礼等人接到台江县公安局110指令:“台江县城风雨桥附近,发现几个可疑男子涉嫌抢劫,请出警。”接到指令后,当班民警吴通礼等人立即赶赴现场,发现的确有三名可疑男子站在风雨桥边。当民警上前喝令三个男子接受检查时,站在三个男子旁边的另一个男青年扔下自己的自行车朝商贸城方向跑去。当时民警果断追击该男青年至商贸城路口处,因该男青年跑得太快,追击的民警便将警棍朝该男青年扔出去击中其背部后被抓获,民警将三名嫌疑对象和该男青年带回台拱派出所调查。经了解,该青年名叫张洋通(男,19岁),是台江县民族中学高三学生,不涉嫌抢劫。发现误伤、错抓后,台拱派出所当晚上门向张洋通的父母赔礼道歉并承担了医药费。由于张的父母不在现场,认为公安机关是无故随意殴打其子,败坏了该学生的名誉。因此,张的父母不但不接受公安机关的道歉,还提出了高达8万元的精神赔偿费,并扬言要上访和控告处警的民警。第二天,张洋通的奶气冲冲的到台拱派出所骂处警民警是“黑社会”,造成了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为平息事态,县公安局党委安排常务副局长龙永红、党委成员欧洪等人先后多次上门道歉均无结果。县公安局党委便将该事交给老年联合调解中心调解。调解中心的王兴德等老领导深入了解事情经过,认真分析,认为民警出警活动虽然依法进行,但在追击嫌疑人时,误认为正在逃跑的张洋通是嫌疑人,才使用警棍击打,造成了对张的伤害,工作上有过错,应承担过错责任。之后,调解中心的王兴德老县长、县公安局老政委姜文富等同志多次到张洋通家与其父母、奶奶一起讲明事情经过,摆出事实依据,推心置腹地进行认真分析,苦口婆心地让当事人了解到公安民警处警的艰难性。经耐心说服,双方交流气氛逐渐融洽,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张洋通的父母、奶奶心理得到了安慰,终于同意与公安机关和解,双方握手言和。台江县台拱镇长中村四组村民欧光学和欧光文两兄弟为争一块地发生纠纷,经长中村调解委员会多次主持调解,因双方意见分歧大调解未果。2012年2月7日,欧光学向台拱镇政府申请调解,台拱镇政府受理后指派镇司法所和社区联合调解中心负责处理此案,调解人员接受指派后下到纠纷现场展开调查了解,调解人员得知,欧光学家一共有五兄弟,欧光学是老五,排行最小,欧光文是老三,他们的父亲在世时候已给五兄弟分好了家分好了地,因当时没有立字据,老三和老五的地相邻。老五(欧光学)于去年在自己新盖的房子东面空地上想搭建厨房,在修厨房基脚时,老三(欧光文)出来阻止,说老五修的堡坎已占用了老三的地,一方说不占,双方引发土地权属纠纷,长中村调解委员会经过多次主持调解,双方也未能达成协议。一年来,两家也因此矛盾,虽说是亲兄弟但两家也互不来往,还经常发生争吵。通过对案件的了解,调解人员得知引发矛盾纠纷原因关键所在是,欧光学家在分家分地时,没有立有字据,两兄弟自己对宗地使用界线都不清楚,且双方争执的这块地,没有标明明显的分界线,谁占谁的地紧凭口头讲,因此,从证据上来讲是无法认定的,调解人员针对矛盾的焦点,根据案件事实,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耐心做起了双方当事人的工作,首先指出申请人一方在修建厨房,没有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用地建房手续,就擅自修建房屋,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其行为是违反法律规定的,依法应停止施工;然后指出双方主张的土地权属分界线,因没有证据加以证实,争议地的使用权也无法认定。调解人员认真分析研究纠纷的原因,通过讲情讲理,为了便于生产管理的原则,提出了调解建议,争议地双方各半,两兄弟当场表示接受,双方从此搞好团结和睦相处,发生在亲兄弟间一年多来的矛盾在司法所和社区联合调解中心调解员的努力下就这样得以化解,两兄弟隔阂一年之久也恢复了正常。2008年我县实行林权改革,颁发新证,在颁发台拱镇翁孟村二组村民欧义辉户新林权证时,遭到该组村民张启富等四户的阻止,双方引发林权纠纷,欧义辉于2012年3月11日向台拱镇政府申请调处。台拱镇政府依法受理后,指派司法所和社区联调中心负责调解本案件,经调查发现,双方为在地名“故六该那拉”一幅山发生争议,而这一幅山在这一次林改已登记在欧义辉户的林权证,来阻止发证的四户有该组村民张启富、张明芝、欧明成、杨昌军等四户,据了解,欧义辉户与张启富、张明芝、欧明成、杨昌军等五户在林业三定时期组成一个分山作业小组进行分山,他们称这一幅山从林业三定时期至今一直没有划分给欧义辉户,该幅山仍然属于小分作业作共有,因此,不能将这幅山登记在欧义辉户的林权证。而欧义辉称,这幅山在1981年已分给他家管理,因此,他家才在该幅山内造林并管理至今,请求政府支持他的主张。纠纷发生后经翁孟村委多次组织调解,因意见分歧大,调解未果,欧义辉才向政府申请调处。调解人员认真调查了解本案的有关事实和证据,查明这一幅山在林业三定时期确实没有分给欧义辉户管理,该幅山仍属于双方共有,经主持调解,联调中心成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说服了双方当事人,达成了协议:一、山林地归五户共有,在林地内造林者享受70,山林所有者享受30;二、收回欧义辉林权证,由林改办按照程序更正后从新办证;双方当事人都表示支持以上协议,这一起颁发新林权证后发生的林地纠纷在司法所、社区联调中心共同调解下成功得到有效化解在台江高速公路入口处路段两旁土地已被国家征用,至今张家村还有的村民进行抢种,由此引起三起矛盾纠纷,纠纷当事人经常发生吵架,台拱镇派出所也因此事多次接警,但每一次都因双方意见分歧大未能化解。接到反映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指派司法所、联调中心负责调解,负责办案件人员认真分析纠纷案件事由,认为,这是一起具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的纠纷案件,因为按理说,农户的土地已被国家征用,那么原使用者就无权争夺,而张家村这几户农户无视法律法规仍然继续争夺耕种引起争,为了使这一类特殊性案件得到有效化解。办案人员下到剑河高速管理处执法大队,就关于如何化解农户在高速公路边抢种引起的纠纷进行协商,达成一致处理意见,在取得高管处的支持下,于2012年5月18日组织纠纷当事人在现场进行调解,经办案人员耐心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宣传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双方当事人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双方表示再也不抢种,愿意接受调解员的调解意见,三起为争夺高速公路边土地引起的矛盾纠纷在司法所、联调中心工作人员有效的调解下得到成功化解,维护了社会维定。联调中心成立以来,共受理矛盾纠纷48起,调解48起,成功45起,成功率93.8%。调解成功的纠纷,经过回访,没有一起反悔,实现案结事了。两年多来的工作实践充分证明,老年人在化解社会矛盾中只要有一定的平台,他们就能充分发挥余热,使他们既能老有所为,又能老有所乐,既能促进社会和谐,又能实现人性化的全面发展。今后,在化解社会矛盾中,实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多请老领导、老党员、老同志、老村干以及思想健康、德高望重的寨老、族老参与,全面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全县社会和谐稳定。五、存在的困难1、办公经费困难。2、有的案件发生位于比较远的村寨,没有交通工具,不能够得到及时的化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