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练)(提升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练)(提升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练)(提升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练)(提升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练)(提升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1“天命”是商周时期的重要观念,商人认为“天命”不可转移,而周人则以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这表明周代A 王权与神权相分离B 德治思想逐步形成C 天子权力有所下降D 对天的认识理性化【答案】B【解析】【详解】【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周人则以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分析解答即可。2史学家吕思勉曾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作这样的评述:“书经洪范载: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此以(一)君主(二)卿士(三)庶人(四)龟(五)筮,各占一权,而以其多少数定吉凶。”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是A 中国早期政治极具神权色彩B 中国早期政治实行君主专制C 中国早期政治带有民主遗风D 中国早期政治充满迷信愚昧【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此以(一)君主(二)卿士(三)庶人(四)龟(五)筮,各占一权,而以其多少数定吉凶”反映了中国早期政治的决策判断以少数服从多数为原则,这体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民主性,故C正确;虽然材料提到了卜筮、龟等信息,但并不是强调神权色彩,而是说明具有民主色彩的决策方式,故A错误;中国早期政治并没有形成君主专制制度,材料也无法体现君主专制的特点,故B错误;材料主旨是说明中国早期政治的决策方式,而不是强调迷信愚昧的色彩,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各占一权,而以其多少数定吉凶”,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决策方式的民主色彩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材料主旨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3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封建制度A 催生了中央集权制度B 与宗法制互为表里C 形成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D 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答案】D【解析】【详解】4据史料记载,商王断定大事,要综合考虑五个方面的意见,即王本身、卿士、庶民(人)、卜(龟)和筮。如若王、卿士和庶民一致同意,而龟筮反对,则以不动为好,动则不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商朝A 商王完全垄断决策权B 政治带有迷信色彩C 王权受制于族权D 已形成早期民主制【答案】B【解析】【详解】5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这种建筑布局A 深受宗法影响B 突出皇权至上C 体现宗教色彩D 利于邻里和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长幼有序”“男尊女卑”可得出土楼的结构特点与建筑布局体现的宗法的思想,故A项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一个家族,谈不上皇权至上,故B项排除;材料中宗族与宗教是两回事,故C项排除;利于邻里和睦有其影响,但是反映不了题旨,故D项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名师点晴】土楼是中原汉民即客家先民沿黄河、长江等流域历经多次辗转迁徙后,将远古的生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特殊产物。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家族的凝聚中心。客家土楼集体聚居的特殊性,反映了客家人的强烈的家族伦理制度。尊师重教的传统,使许多土楼内专设学堂或以祠堂祖堂兼作学堂,供本楼及邻近子弟学习文化。6商代时,“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周公提出“以德配天”,到春秋时期,周内史叔兴提出:“吉凶由人”。郑国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这表明春秋时期A 民本思想强调民的作用B 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变化C 儒家天命观影响很广泛D 出现贵贱、主从的人伦关系【答案】B 7逸周书世俘解说,自武王以后,周共灭九十九国,降服六百五十二国。上述国数未必可信,但灭多数小国,建立较大的侯国,降服多数小国,使遵守周朝制度,向周王朝贡,则是事实。与这密切相关的制度是A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B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C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D 祖宗圣人,百世不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灭多数小国,建立较大的侯国,使遵守周朝制度、向周王朝贡,则是事实”可知,材料强调周朝自武王之后分封诸侯,为巩固西周统治,推行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是分封制,故C项正确;“别子为祖,继别为宗”体现的是宗法制,故A项错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强调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不涉及“建立较大的侯国,降服多数小国,使遵守周朝制度”,故B项错误;“祖宗圣人,百世不迁”体现的是宗法制,故D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灭多数小国,建立较大的侯国,使遵守周朝制度、向周王朝贡,则是事实”,联系所学分封制的内容和目的分析解答。8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材料中“分散性、松散性”的表现是A 宗法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B 宗法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较大独立性C 层层封授,血缘和政治隶属关系逐渐松散D 实现了国与家、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答案】B9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时期弓鱼国墓地是弓鱼氏宗族的墓地,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中国君墓规模最大,其余几类基的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降低。类似的这种“族坟”,在多地考古中均有发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 宗法关系掩盖贫富悬殊B 经济发展维系礼乐体制C 血缘关系主导社会生活D 阶级矛盾导致社会危机【答案】C【解析】【详解】“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说明墓葬受到宗法制等级的影响,可见血缘关系主导社会生活,故C项正确;材料中论述的宗法等级观念,不是宗法关系掩盖贫富悬殊,故A项错误;礼乐制度是依靠分封制维系,不是经济发展水平主导,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社会危机的问题,故项错误。10周人很早就有建造宗庙的习惯,宗庙安置有代表祖先的木主,里面分建多少个“庙”则取决于宗主的等级地位。宗庙除了祭祀,还可以举行重大典礼、决定重大事情,具有礼堂的性质。与此相关的制度A 有助于稳定西周社会结构B 破坏了宗族内部的团结C 形成了族权高于政权的局面D 奠定了神权政治的基础【答案】A【解析】【分析】宗法制是维系西周社会统治的主要制度。【详解】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四子争位周王的妾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大哥、二哥),后来妻又为他生了两个儿子(三哥、四哥)。周王临终时,围绕谁继承王位,四子发生了争执材料二 2015年2月文化共识网:“西周时期的“列土封建是采取宗族殖民的方式,由王室子弟垄断政治权力的家天下,周王与诸侯之间存在。授权与尽忠的关系”。(1)材料一中,你认为谁能继承王位?理由是什么?(2)材料一反映的是何种最高权力的传承制度?如何评价?(3)“列土封建”指何种制度?其中“授权”与“尽忠”有何具体体现?有何积极作用?【答案】(1)老三可继承王位;因为他是嫡长子。(2)嫡长子继承制。评价: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强调血缘亲疏关系、等级森严,这既保障了贵族统治特权,又有利于凝聚宗族团结,防止内部纷争同时也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