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学雷达部分历年考题分类汇总.doc_第1页
航海学雷达部分历年考题分类汇总.doc_第2页
航海学雷达部分历年考题分类汇总.doc_第3页
航海学雷达部分历年考题分类汇总.doc_第4页
航海学雷达部分历年考题分类汇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8B在航海雷达显示器上,可测得的目标 。 A水面以上的形状 B方位和距离 C水面以上的大小 D水面以上的高度39C雷达测距原理是测量电波在天线与目标之间的。 A往返传播的距离 B传播速度 C往返传播时间 D传播距离45D船用雷达是建立在无线电波在任何两种媒质的边界面上必然产生反射,以及等基本传播特性的基础上的。 A无线电波的传播是沿地表进行的 B无线电波的传播是沿直线进行的 C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常数 D B+C32C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A 3Xl06米/秒 B 3X107 米/秒 C 3XlO8米/秒 D 3Xl09米/秒35C 控制雷达整机同步工作的是_。 A电源 B扫描电路 C触发脉冲 D收发开关49D 正常开启雷达,设雷达一切电压正常,但发射机不工作,荧光屏上没有扫描线,应首先查_。 A各种保险丝 B发射机 C显示器 D触发脉冲55C 船用雷达是一种 雷达。 A 调频 B 调幅 C 脉冲 D 连续波 29D 船用雷达工作频率是指每秒钟: A触发脉冲的次数 B脉冲重复次数 C发射脉冲次数 D发射脉冲的射频振荡次数15C 雷达电源应在船电电压变化_的情况下,输出的中频电位变化应小于士5%。A 士10% B 土15% C 土20% D 士25%31D 船用雷达需要的电源电压为: A直流11O伏 B交流22O伏 C交流380伏 D中频交流电50C 雷达的触发脉冲延迟时间调整的目的是 。 A 提高距离分辨力 B 提高方位分辨力 C 提高测距精度 D 提高测方位精度51B 雷达磁控管在调制脉冲作用下,产生发射脉冲,该发射脉冲的峰值功率,平均功率 。 A很大,很大 B很大,很小 C很小,很大 D很大,稍小15B 雷达调制器的任务是,在触发脉冲作用下,产生_脉冲加到_。 A 正高压矩形,磁控管阳极 B 负高压矩形,磁控管阴极 C 正高压梯形,磁控管阳极 D 负高压梯形,磁控管阴极39C 船用雷达发射机的组成中,除了调制器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微波器件是 。 A收发开关管 B速调管 C磁控管 D混频晶体管19D 船用雷达产生大功率超高频脉冲的元件是_ 。 A 本机振荡器 B 收发开关 C 天线 D 磁控管45C 开启雷达电源后,预备指示灯亮了,这说明 。 A中频电源有输出 B发射机高压己产生 C高压自动延时保护开关接通 D磁控管灯丝电源接通22B 检查雷达发射机工作是否正常,可以检查: A 混频晶体电流 B 磁控管工作电流C 荧光屏上是否有背景杂波斑点 D 有无扫描线33B 在船上保管备用磁控管应将其放置在_并且两管至少相距2Ocm。 A铁箱里 B木箱或塑料盒里 C钢箱里 D任何金属箱里40D 正常开启雷达,如发射机故障,可用_方法检查。 A公用电表测磁控管电流 B雷达性能监视器 C氖灯 D上述三种方法都可以20A 雷达辐射性能监视是用来检测_性能的。 A 发射机 B接收机 C 显示器 D 收发机40D 船用雷达不工作时,存在不安全因素,为此雷达设有保护人身安全的控制,应是 。 A 高压延时开关 B 门开关 C天线安全开关 D B+C14B 在雷达设备中,三分钟延时电路的作用是 A 保护显像管 B 保护磁控管C 保护速调管 D 使显示器与发射机同步工作40B 为延长磁控管使用寿命,雷达的备用磁控管应_。 A只在磁控管坏了时才使用 B经常轮流使用 C选一个好的备用磁控管使用 D A和C49B 雷达发射机末端与波导管接头处装上云母片是为了_。 A防同频干扰 B防水流入收发机 C提高发射增益 D使发射脉冲稳定33A 雷达的收发机与天线之间用来传播微波能量的是。 A 波导管 B 七芯电缆 C 收发开关 D A或B41D雷达的收发机到天线间不能使用一般导线传输微波,这是因为存在。 A辐射 B反射 C损耗 D A+C46C收发机天线之间的波导管,总长度不宜超过_米,整个波导系统的弯头不 宜超过_个。 A 15、5 B 20、3 C 20、5 D 15、341C雷达波导管内大量进水,将会导致_。 A无扫描线 B 无噪声斑点信号 C无回波显示 D 将出现雨雪状干扰41B 船用雷达天线是一种_的天线。 A定向发射 B定向收发共用 C环向发射 D环向收发共用42B 雷达开机正常,只有天线不转,首先应检查 。 A马达供电电路 B马达电源保险丝 C天线安全开关 D A+B46B 一般雷达天线每_旋转一圈。 A l秒 B 3秒 C l分钟 D 3分钟46D 船用雷达天线波束的半功率点宽度是指_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 A功率密度降到最大值的0.707倍的 B 场强为最大的0.707倍的 C功率密度降到最大值的0.5倍时 D B或C52C 隙缝波导天线的主瓣轴向与天线窗口法线方向之间约有3.1-4.1的偏差,在安装天线时应加以_。 A 测量 B 记录 C 校正 D A+B20B 电磁波的水平波束角和垂直波束角分别为, 。 A 2、30 B 0.8到1.2,15到30 C l5、30 D 0.8到1.222B 雷达旁瓣回波的特征是: A 真回波后面有一串等距离的假回波 B 真回波左右有假回波 C 阴影扇形内出现回波 D真假回波连在一起42B 在隙缝波导天线水平长度相同情况下,X波段雷达比S波段雷达 。 A距离分辨力高 B方位分辨力高 C测距误差小 D测向误差小46D 船用雷达天线波束的半功率点宽度是指_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 A功率密度降到最大值的0.707倍的 B 场强为最大的0.707倍的 C功率密度降到最大值的0.5倍时 D B或C57C在好天气时,探测目标应用 。 A S波段雷达 B 雷达近程 C X波段雷达 D 雷达远程 31A 雨对雷达波的反射强度与_和_有关。 A 雨的大小和工作波长 B雨区的大小和雷达最大作用距离 C 雨区的大小和降雨量 D雨的大小和雷达最小作用距离51D 雷达使用圆极化天线后: A雨雪回波削弱了 B对称体物标回波削弱了 C作用距离减小了 D上述说法都对31C 雷达天线的辐射窗口暴露在外面,每个月应检查一次,如有灰尘粘在上面,应用 。 A用水龙头冲洗它 B用酸性肥皂水清洗 C用清水冲洗掉 D用清水冲洗后油漆17B 船用雷达的船首信号产生于: A 天线收发开关 B 船首线微动开关 C 天线方位同步发送机 D B或C都对25C 要使雷达显示器荧光屏上扫描线与天线同步旋转,必须从天线系统送信号到显示器, 它是: A 触发脉冲 B 船首标志信号 C 天线方位角信号 D目标回波信息47D 接收机是由_组成。 A高频设备 B中频设备 C低频设备 D A+B+C52A 接收机的输入信号频率等于 。 A磁控管的振荡频率 B发射频率加中频 C发射频率减中频 D脉冲重复频率43B 雷达操作面板上TUNE (调谐)旋钮是用来调整_,从而使荧光屏上回波 信号最清晰最饱满最多。 A中频频率 B本振频率 C回波信号频率 D发射频率51C 雷达更换磁控管后,应对_进行适当调整。 A磁控管和调制管 B调制管和速调管 C速调管和收发开关管 D磁控管和收发开关管36C 调整雷达调谐旋钮能改变 。 A 脉冲重复频率 B 收发开关谐振频率 C 混频器输出电流 D 磁控管电流37A 雷达接收机中混频器输出的信号是: A中频信号 B本振信号 C视频回波信号 D射频回波信号14A 在实用雷达中,AFC电路通常是控制_来保证混频输出的中频不变。 A 本振频率 B 谐振频率 C 发射频率 D 回波信号频率15D 雷达的混频晶体电流与_有关。 A 发射机 B接收机 C 无线及波导 D A+B+C24B 雷达的调谐控制应调到: A 距离圈细而清晰 B目标影像尽可能大 C 噪声斑点尽可能 D扫描线刚好看不见23B 雷达增益控钮,是控制: A 本机振荡率 B 中频放大器的放大量 C 近距离中频放大量 D 收发开关49D 船用雷达接收机常用的中频放大器的中频是: 。 A 30MHz, B 45MHz。 C 60MHz D 三者都可以55C 雷达接收机的机内噪声主要来源于 。 A 混频晶体 B 本机振荡器 C 中频放大器 D 检波器54C 航向正北,东风八级,海浪回波最强区域在 A船首方向 B船尾方向 C船右舷侧 D船左舷侧17C 在荧光屏上,约5海里范围内为一圆形阴影,5海里外显示正常,应首先调整: A 调谐旋钮 B辉亮旋钮 C海浪抑制旋钮 D雨雪抑制旋钮32A 雷达海浪抑制旋钮的作用是通过 达到抑制海杂波的。 A微分视频信号 B 滤波 C提高接收机信噪比 D降低近距离增益34D 使用雷达时,开大海浪抑制旋钮应注意 。 A远距离小物标丢失 B荧光屏中心烧黑 C降低方位分辨力 D近距离小物标回波消失53D 使用STC旋钮,会影响雷达的哪种使用性能 。 A减小作用距离 B降低距离分辨力 C降低方位分辨力 D降低接收机近程灵敏度47B 对性能较好的船用雷达,海浪回波可显示的距离是海里,可用旋钮来抑制它。 A l6 GAIN B 8 STC C l2 TUNE D lO FTC21C 雷达天线进行发射与接收的转换装置是: A 波导管 B 3分钟延时电路 C 收发开关 D 定时器43A 雷达收发开关衰老会引起雷达的盲区。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时大时小30D 正确操作雷达各旋钮、开关,荧光屏上没有背景杂波斑点,也没有目标回波,开大增益仍然没有,这是因为: A在量程之内没有目标 B波导管进水 C雷达没有发射 D接收机有故障52D 当发现混频晶体经常烧坏时,在更换晶体前应首先检查_是否正常。 A磁控管 B混频晶体 C速调管 D收发开关管53B 雷达显示器荧光屏上的扫描线长度所代表的时间随_不同而不同。 A目标的距离 B雷达量程 C目标的反射强度 D雷达显示方式47B 雷达显示器面板上的亮度控钮是调节阴极射线管的_电压。 A阴极 B 控制栅极 C 第一阳极 D聚焦极28C 船用雷达显象的荧光粉是采用: A短余辉 B中余辉 C长余辉 D中短余辉16D 现代雷达中,转换量程选择可转换: A 脉冲宽度 B 脉冲重复频率 C 扫描速率 D A+B+C16B 当雷达的回波、噪斑、扫描线、固定距标圈、船首线等亮度都较暗或过亮,应调节下列何旋钮: A 增益 B 亮度 C 调谐 D 聚焦28C 船用雷达显象的荧光粉是采用: A短余辉 B中余辉 C长余辉 D中短余辉17B 当雷达天线改装时,距离移动或高度改变较大时,应重新调整: A 高压延时 B 扫描延时 C扫描速率 D扫描线性16D 雷达的固定距标已够6圈,但间隔密度不匀,这种情况说明_A 方波宽度过大 B 扫描速度太高 C 天线转速不匀 D 扫描线性不好27C 雨雪干扰的显示特点是: A 无规则的点状 B 径向虚线C 疏松的棉絮状一片 D 时隐时现的光斑35D 当两雷达的重复频率相差很大时,同频干扰杂波在屏幕上的图象为: A点状经向射线 B点状圆形 C点状螺旋线 D不规则散乱光点43A 船用雷达的显示方式特点是 。 A平面位置显示 B平面距离扫描显示C平面方位扫描显示 D平面高度扫描显示57C 雷达荧光屏上扫描中心不动,所有物标回波都作相对本船的运动,船首线指刻度盘0,所测物标方向为本船的舷角,这种显示方式称 。A 对水真运动显示方式 B对地真运动显示方式 C 船首向上相对运动显示方式 D 北向上相对运动显示方式25D 扫描中心在荧光屏上按本船的航向和速度运动,航速信号由模拟速度输入,雷达图象反映了船舶、物标相对海底的运动情况,这种显示方式称: A 船首向上相对运动显示方式 B 北向上相对运动显示方式 C 对水真运动显示方式 D 对地真运动显示23A 在雷达船首向上相对运动显示方式中,当本船转向时,荧光屏上船首线及目标: A 首线不动,目标随之移动 B 首线随之移动,目标不动 C 首线及目标均随之移动 D 首线及目标均不动22D 船舶航行在弯度不大的狭水道用浮标回波导航,航路内船舶稀少;或航行中需要随时 掌握左右舷的水上情况时,雷达所选用的显示方式最好是: A 船首向上 B 航向向上 C 真北向上 D 真运动向上25C 扫描中心在荧光屏上按本船的航向和航速比例运动,由罗经和计程仪提供本船航向和 速度信号,雷达图象反映了船舶、物标相对海面的真实的运动情况,这种显示方式称为: A 船首向上相对运动显示方式 B北向上相对运动显示方式 C 对水真运动显示方式 D对地真运动显示万式30C 使用雷达进行避碰操纵最好选择的显示方式是: A对水真运动 B对地真运动 C船首向上相对运动 D真北向上相对运动44C 船首偏荡较大的情况下,用雷达定位时,最好用 显示方式。 A船首向上 B 北向上 C船首向上,但附加有罗经稳定方位盘 D B或C19D 北向上相对运动显示方式,雷达必须输入 信号。 A 磁罗经航向 B 航向、航速 C 航速 D 电罗经航向44D 雷达选用北上相对运动显示方式,当本船向左转向时,则荧光屏上。 A 船首线顺时针方向移动,固定目标回波反时针方向移动 B 船首线反时针方向移动,固定目标回波顺时针方向移动 C 船首线顺时针方向移动,固定目标回波顺时针方向移动 D 船首线反时针方向移动,固定目标回波不动?38 用雷达观测定位时最好选用_。 A对水真运动显示方式 B对地真运动显示方式 C首向上相对运动显示方式 D北向上相对运动显示方式57B 使用雷达在狭水道进行导航时最好选用 。 A 对水真运动显示方式 B对地真运动显示方式 C 船首向上相对运动显示方式 D 北向上相对运动显示方式18D 在狭水道航行,雷达显示方式应选择 。 A 首向上相对运动 B 北向上相对运动 C 对水真运动 D 对地真运动53C航向向上图象稳定相对运动显示方式的优点是: A 便于判别相遇船在本船的左舷还是右舷 B 当航向为1800时,图象画面显示直观 C 当本船改向时,船首线偏离0,但图象稳定 D A+B+C21C 异频双雷达系统是指大型船上装有:A 两台S波段雷达 B 两台X波段雷达C一台S波段雷达和一台X波段雷达 D 装有圆极化天线的两台雷达13D 双雷达系统中的互换装置在操作时,必须: A 切断雷达电源 B 使雷达停止发射 C 合上互换装置的电源开关 D A+C18D 雷达日志所记录的内容有 。 A 操作记录 B回波记录 C基本资料记录 D以上都是27D 在标准气象条件下,雷达最大地理探测距离决定于: A雷达发射功率 B接收机灵敏度 C射频脉冲重复频率 D雷达天线高度和目标高度28B 雷达波欠折射效应将使: A雷达波束向上弯曲,探测距离增大 B 雷达波束向上弯曲,探测距离减小 C雷达波束向下弯曲,探测距离增大 D 雷达波束向下弯曲,探测距离减小45C 雷达次折射的现象一般发生在_。 A赤道附近 B 热带海面 C极区及寒冷的大陆附近 D 温带沿海海面54A 在干燥的暖空气层上面有潮湿的冷空气时,雷达电磁波将发生 。 A欠折射 B超折射 C正常折射 D临界折射38C 产生大气波导现象的原因是由于_。 A大气是良导体 B天气变化恶化 C过强的超折射 D大气衰减13B 雷达应能探测到的目标,但在荧光屏上却看不到其回波,可能的原因之一是 。A 分辨力差 B欠折射 C 超折射 D 余辉大14C 雷达的盲区与下列哪些因素无关: A 天线高度 B 天线垂直波束宽度 C 船舶吃水 D 距离分辨力42C 雷达垂直波束角宽度影响使用性能中 。 A距离分辨力 B方位分辨力 C盲区大小 D最大作用距离28D 雷达发射脉冲宽度,将影响雷达的: A盲区大小 B距离分辨力 C作用距离 D上述三点都有影响44C 雷达天线高度影响下述使用性能中的哪一个。 A距离分辨力 B方位分辨力 C盲区大小 D定位精度27B 雷达的波导隙缝天线水平方向长短,将影响雷达: A距离分辨力 B方位分辨力 C方位误差 D距离误差21C 如果雷达的脉冲宽度为l s时,不考虑光点尺寸,相应的距离分辨力为: A 37.5米 B 75米 C 15O米 D 300米60D设雷达水平波束宽度为,在同一距离上的两个目标,在荧光屏上能够显示出两个目标辉点, 两个目标之间的夹角应: A 小于 B 小于1/2 C 大于1/2 D 大于11B 造成雷达目标图象左右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A 垂直波束宽度 B 水平波束宽度 C 脉冲宽度 D 脉冲重复频率35B 如雷达脉冲宽度为0.5 s,不考虑光点尺寸,相应的距离分辨力为: A 37.5米 B 75米 C 15O米 D 300米58C在相同的天线水平尺寸时,X波段雷达比S波段雷达: A抗雨雪干扰能力强 B抗海浪干扰能力强 C方位分辨力好 D距离分辨力好58C 为提高雷达测量精度,选择的距离量程应使回波显示在: A 荧光屏边缘 B 靠近屏幕中心附近 C 约2/3屏幕半径附近 D A、B、C均可59B 采用北向上真运动显示,本船旋转时: A 雷达图象反向旋转 B 船首线旋转雷达图象不转 C 雷达图象正向旋转 D 船首线不转图象反向旋转26C 为提高雷达测量精度,选择的距离量程应使回波显示在: A 荧光屏边缘 B 靠近荧光屏中心附近 C 约2/3屏幕半径附近 D A、B、C均可29A 为减小测距误差,当用活动距标圈去套目标时,应该这样做: A距标圈内沿与目标内沿(靠近屏幕中心一侧)相切 B距标圈外沿与目标内沿相切 C距标圈中心与目标内沿相切 D 以上均可?38 为减小测方位误差,定位选目标应_。 A先首尾,后正横 B先正横,后首尾 C同时测量 D可随意34C 当雷达的扫描起始点与屏幕的几何中心不一致时,将会影响 。 A方位分辨力 B距离分辨力 C测方位精度 D测距离精度59a 就提高雷达观测方位精度来说,哪种措施是不正确的? A 选好量程,使物标处于2/3量程处 B 选用首向上,相对运动显示方式 C 选用北向上,相对运动显示方式 D 船摇摆时,尽可能选择船首尾和两侧目标60A 用雷达测远处小岛距离定位时,如该岛在雷达地平之下,则应: A 活标压小岛内沿 B活标压小岛外沿 C A或B D A、B均不对26C 受雷达波作用,物标反射能力较强的是: A 冰 B 岩石 C 铁质 D 沙子24B 二次扫描假回波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法加以识别: A暂时改变航向 B 改变距离量程,改变发射脉冲重复频率 C改变发射脉冲宽度 D 调节调谐旋钮36C 雷达的二次扫描回波与真回波 。 A距离相等,方位差90 B距离相等,方位差l80 C方位相等,距离差为常数 D距离方位均不等37B 在雷达阴影区内出现回波图象,你采用下列哪种方法来判断其真伪? A 减小增益 B 改变航向 C 采取北向上显示方式 D 利用海浪抑制旋钮13C 雷达阴影扇形区的测定可用方位标尺测量 消失的起始相对方位。 A 雨雪干扰 B 同步干扰 C 海浪干扰 D 电磁杂波段30A 雷达屏幕上间接反射回波通常出现在: A阴影扇形区内 B船首标志线上 C船尾方向 D盲区内48A 雷达多次反射回波的清除和抑制方法是 。 A降低增益 B正确调谐 C使用STC旋钮 D A和C对34A 雷达多次反射回波的特征是 。 A方位相同,距离间隔相等 B方位相同,距离间隔不等C方位不同,距离间隔相等 D方位不同,距离间隔不等24C 选择开关,有三个位置HOR、READY、CIR,在雨天使用雷达时,此开关应放在: A HOR B READY C CIR D 均可36D 调雷达聚焦旋钮,应调到什么程度力最佳? A 中心亮点最亮 B 中心亮点最大 C 目标图象最大 D 固定距标圈最细48C 在雷达工作过程中,转换雷达量程旋钮前,应。 A关闭发射 B旋小增益 C旋小总亮度 D开大总亮度?50 雷达控制面板上的符号 是IMO所规定的。 A方位标志控制 B船首标志控制 C性能监视控制 D中心位置控制56D 雷达关机前应特别注意: A 将“调谐”旋钮逆时针关到底 B 将“海浪抑制”旋钮关到最小位置 C 将“量程开关”放到适中位置 D 将“屏幕辉度”旋钮关到最小位置?58 雷达控制面板上的符号O是IMO规定的: A 船首向上标志 B 雷达关 C 方位标志控制 D 真北向上显示56B 以下雷达定位方式中,定位精度按高到低的排序为 。 三目标距离定位 二目标距离加一目标方位 三目标方位定位 一目标方位及距离 二目标方位加一目标距离 A B C D 18D 在定位过程中,选择目标的原则包括 。 A 位置可靠的目标 B 交角好的目标 C 孤立的、迎面陡峭的目标 D A+B+C60B 雷达定位时应选什么目标为好? A 海岸线 B 孤立小岛 C 灯塔 D 浮标 19A 雷达有方位误差时,可以通过 方法来测定。 A 雷达方位与目测方位比较 B 船首对准目标航行,看该目标回波点是否在首线上移动 C 看首线是否指在零刻度 D A和B都对55C 雷达应答器(RACON)是一种 有源雷达信标,船上雷达收到信号后,在荧光屏上, 可看到莫尔斯码号,据此,可测出雷达应答器的 。 A 被动 方位 B 主动 距离 C 被动 方位和距离 D 主动 方位和距离 59C雷达显示器能显示雷达应答器的 。 A 方位 B 距离 C 方位和距离 D 图象C121、在ARPA中,本船与目标船之间碰撞危险程度可用 表示;A、交会距离的大小 B、交会时间的长短 C、A和C D、方位和距离D93、在ARPA的PPI显示器上,第一跟踪目标将出现一根矢量,矢量的终端表示经过设定矢量时间后,目标将要到达的:A、方向 B、距离 C、目标 D、位置D95、矢量时间可调的意义在于 A、相对矢量示时,预测目标位置 B、真矢量显示时,预测目标及本船的位置C、便于真观判断碰撞可能 D、上述三项都对A90、当目标船的CPAMINTCPA时,表示该目标船是:A、危险船、并报警 B、危险船、不报警C、危险船、不报警 D、危险船、关有危险标志B63、设置MINCPA的依据是船的大小,机动性及海域开阔程度,一般在海上航行行时要求MINCPA:A、0.5-1 B、2-3海里 C、1-5海里 D、6海里C136、海上航行设置MINTCPA一般不小于 分钟。A、5 B、10 C、15 D、20D16、预置安全判据CPA和TCPA时应考虑A、本船尺寸、装载、船速、操纵性舱 B、水域大小和船船密度C、天气性况 D、以上均对D31、如果计程仪输入的本船速度有误差,会导致:A、预测的CPA和TCPA有误差 B、目标的瞬间距离和方闪位有误差C、被跟踪的目标的真矢量大小和方向均有误差而本船真矢量之大小也有误差D、以上三项均对A33、ARPA中的主要参数TCPA是表示:A、会遇时间 B、会遇距离 C、最小会遇距离 D、最小会遇时间A34、设木船左舷一目标T,24分钟后移到A处,连接TA并延长,则TA延长线廉洁是航向,速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物标的相对运动轨迹。如从木船的位置的O作该延长线的垂直OE就是本船与特标交会时的:A交会距离 B、交会线段 C、避碰线 D、最接近距离D41、ARPA设置CPA大小时,与下述哪一条无关?A、船舶操纵性能 B、船舶密集程序 C、海域开阔程序 D雷达最小作距离D59、在ARPA给出的下列诸数据中,操作者经常最关心的是:A、目标的距离、方位 B、目标的航向、航速C、本船的航向、航速 D、目标的真航向、真航速B71、按IMO规定,ARPA有效距离范围应为 海里A、24或48 B、12或16 C、10或16 D、6或10D104、当被跟踪的目标的CPA和TCPA小于设定的MINCPA和MINTCPA时,ARPA 。A、符号报警 B、声响报警 C、光闪报警 D、以上说法都正确B87、ARPA的门限电压随噪声大小自动变化,这种处理方法称为:A、L固定门限处理 B、自适应门限处理C、时间相关处理 D、扫描相关处理D76、下列哪一种不是ARPA所需的原始输入信号 。A、视频回放 B、罗经航向 C、天线角位置 D、噪声D86、ARPA对雷达原始视频信号进行下列量化处理:A、距离、方位 B、回波强度 C、时间 D、A+BC75、ARPA系统中,输入接口的主要任务是使传感器信号 A、放大 B、与大ARPA匹配C、模拟担变成数字量 D、均衡输入D62、ARPA的传感器包括A、高质量船用雷达 B、电罗经 C、速度计程仪 D、A+B+CD42、ARPA对传感器原始信号进行预处理的目的是:A、视屏信号量化,抑制杂波 B、罗经信号数字化C、计程仪信号数字化 D、ABC11、预置ARPA初始工作状态的输入内容包括A、雷达天线高度 B、本船航向、航速 C、木船计程仪改正量 D、本船航向、航速、MNCPA、MINTCRA12、在使用ARPA功能前,应人工输入数据有:A、预置罗航向,选择航速输入方式B、MINDCDA和MINTCPAC、选择矢量显示方式和设定矢量长度 D、以上均对D13、在使用ARPA前,应选择好A、量程、B、运协显示方式 C、图象指向显示方式 D、以上均对D35、ARPA对目标的检测是通过以下程序完成的:原始信号一A、检测接口跟踪 B、接口跟踪检测C、跟踪检测接口 D、接口检测跟踪C55、本计程有故障时则:A、ARPA照常可以使用 B、ARPA照常可以不能使用C、RADAR照常可使用,ARPA可人工输入速度,但如果速度不准,则ARPA会有误差D、RADAR和ARPA都不能使用B56、对任何进行预置ARPA输入信号和数据的操作,下列哪种讲法是正确的:A、雷达开机时 B、ARPA开机并等ARPA自检通过后C、ARPA开机时 D、任何时候D65、使用ARPA功能前,要求操作者做到:A、按正确步骤调整好雷达 B、预置ARPA输入信号和数据C、选好ARPA使用量程 D、以上各项D96、当按下ARPA的测试功能键“TEST”后,若某一指示灯不亮,则表示:A、ARPA合部功能无法执行 B、此功能键指示类有故障C、无法执行此功能,但其它功能正常 D、B或CC130、采用人工捕捉方式时,超过ARPA捕捉容量后的目标A、可自动捕获 B、无法再捕获 C、消除一个捕获目标后,可以再捕获一个 D、以上三者都不对A18、人工录取目标的先后原则是:A、近距离、船首方向、右舷、左舷 B、近距离、船首方向、左舷、右舷C、船首方向、右舷、左舷、近距离 D、船首方向、左舷、右舷、近距离B95、由于ARPA存在处理延时问题,因此及时录取相遇目标船尽早判断出会遇结果对航行安全至关重要,一般认为 A、要在4海里外发现,3海里外判断会遇结果B、要在8海里外发现,6海里外判断会遇结果C、要在16海里外发现,12海里外判断会遇结果D、要在20海里外发现,18海里外判断会遇结果A96、以下哪一种说法是ARPA录取目标所包含的内容A、录取目标的初始位置 B、对录取目标连续自动跟踪C、无法执行此功能 D、以上各项都A107、ARPA的MOON准则中(M、N)当N取值较大,M取值较小时,则ARPA A、容易发生识检 B、容易丢失 C、不易丢失目标 D、A+B都对C123、在ARPAMOON取值中,M和N的取值越近表示A、目标丢率越高 B虚警越高C、N越大时,丢失率越高 D、N越小时,丢失率越高B108、当目标突然出现在ARPA警戒(环)内时,则ARPA A、录取、并报警 B不录取、不报警C、录取、不报警 D、不录取、可报警C88、ARPA自动录取采取“排队控制”的方法,来达到:A、提高录取的目的生 B、提高录取速度C、A、B都对 D、A、B都错B102、有自动录取功能的ARPA,在手动录取时,按标准规定,至少限取多少个目标(IMO规定) 。A、10个 B、20个 C、30个 D、40个D24、下述哪种目标会产生警戒圈侵入报警A、目标处于警戒圈外或已经处于警戒圈时B、目标正在穿越设置的警戒距离时,但其回波很弱C、已被跟踪的目标穿越警戒圈时D、未被跟踪的强反射目标穿越警戒圈时C37当本船航行船船拥挤的海域或渔船作业区,ARPA录取目标采用的跟踪窗反应为:A、大跟踪窗 B、普通跟踪窗 C、小跟踪窗 D、A、B均可C43、目前ARAP利用人工设置的警戒圈自动录取目标时,当目标闯入警戒圈时,ARPA会:A、首先录取船首方向,特别是右舷近距离目标 B、自动清除不需要的目标C、录取目标速度快 D、ABC B44、ARPA自动录取中,限制区的意义是:A、优先录取区 B、拒绝录取区 C、自动录取区 D、人工单独录取区A45、目前ARPA利用人工设置的警戒圈自动录取目标时,当目标闯入警戒圈时,ARPA会:A、自动报警 B、不报警,只录取和跟踪C、自动报警,但不录取 D、A或BD46、ARPA自动跟踪目标的过程是:A、小波门中波门大波门稳定跟踪 B、中波门大波门小波门稳定跟踪C、小波门大波门中波门稳定跟踪 D、大波门中波门小波门稳定跟踪D54、ARPA中设置的警戒(圈)一般都是这样来报警的A、目标处在警戒区(圈)时 B、目标处即将闯入警戒区(圈)时C、目标处在警戒区(圈)外时 D、目标处正在闯入警戒区(圈)时4):录取满了已后,应清除一个不太危险的目标,才能再录取一个C78、采用人工捕获方式时,超过ARPA捕获容量后的目标 A、可自动捕获 B、无法再捕获 C、在清除一个捕获目标后 D、以上三都不对D103、当被当被跟踪目标达到最大的跟踪距离时,则目标被ARPA 。A、自动取消、不报警 B、自动取消、报警C、不能自动取消、不报警 D、手动取消、不报警A72、现有ARPA跟踪能力的局限性中最主要的是 A、误跟踪和目标丢失 B、跟踪容量有限 C、跟踪距离有限 D、ABCD21、目前ARPA跟踪性能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A、在选择自动录取方式时,对微弱目标同波会产生漏跟踪B、两个目标靠近时,会产生目标交换,即误跟踪,被跟踪目标回波弱或当进入海浪或两杂波区时,会产生目标丢标。C、目标被录取后,大约3分钟的时间,才能给予可靠的数据,即处理延时。D、以上均对C53、ARPA手动或自动录取目标时,其跟踪距离A在普通雷达量程上都能跟踪 B、一般在0海里范围都能跟踪C、从0.5海里或1海里至24海里范围能跟踪 D在警戒圈范围之内B69、ARPA设有自动取消功能,把被跟踪的目标自动取消,则ARPA A、报警 B、不报警 C、某些型号ARPA会报警 D、不报警,但会有符号提示D23、在ARPA中,固定目标出现真矢量的可能原因有:A、输入木船对水速度,而水对地有相对速度B、海上虽无水流,但本船输入速度有误差C、固定目标非点目标,其回波中心和重漂移D、以上均地A26、在下列目标中,哪一种目标回波能被ARPA可靠跟踪:A、在荧火屏上清楚可见的目标回放 B、很微弱的回波C、进入海杂波区的目标回婆婆 D、进入雨管雪杂波区或阴影扇区内的目标回放B47、当两个目标处在同一个跟踪窗内时,常会引起跟踪失误,这种现象称为:A、目标丢失 B、目标交换 C、漏跟踪 D、拒绝跟踪C52、ARPA能保持连续跟踪的条件是:A、在10圈天线扫描中,有连续5次能清楚显示目标B、在10圈天线扫描中,有连续8次清楚显示目标C、在10圈天线扫描中,有5次能清楚显示目标D、在10圈天线扫描中,有4次能清楚显示目标C58、ARPA对所录取目标的稳定跟踪时间越长,则:A、本船与目标的碰撞危险就越小 B、ARPA误跟踪的可能性就越少C、输出的航行和避让数据精度越高 D、ABCD101、ARPA造成漏警的目标可能是 A、弱小物标 B、突然出现警戒圈以内的物标C、超过录取内容量而未初录取的物标 D、以上都有可能D127、下列哪一种情况ARPA不予跟踪计算?A、目标的相对速度超过限定值 B、目标尽寸大于跟踪窗C、目标在较远的距离上占据50以上方位宽度 D、ABC D100、两个被跟踪的物标发生目标交换的条件是 。A、两目标安全 B、两目标对遇C、两目标逐渐靠近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1、JMO对ARPA性能规定,被捕获后的目标,应提供历史尾迹,并到少为 分钟 个点。A、4:4 B 、8:4 C、6:4 D、5:52、ARPA必须提供的录跟踪数据是 。A、方位、纬度、真航向、真速度、CPA、TCPAB、经度、纬度、真航向、相对速度、CPA、TCPRC、方位、距离、相对航向、相对速度、CPA、TCPAD、经度、纬度、相对航向、相对速度、CPA、TCPA10、ARPA的跟踪尺寸选量越小,则会使:A、跟踪精度越高 B、跟踪精度越低 C、跟踪容量越大 D、跟踪容量越小D21、目前ARPA跟踪性能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A、在选择自动录取方式时,对微弱目标同波会产生漏跟踪B、两个目标靠近时,会产生目标交换,即误跟踪,被跟踪目标回波弱或当进入海浪或两杂波区时,会产生目标丢标。C、目标被录取后,大约3分钟的时间,才能给予可靠的数据,即处理延时。D、以上均对A36、本船航向0000,利用ARPA自动录取目标,设置起始相对方位3000终止相对方位600两条限制线,则下列中一方位上的目标可能被录取。A、3000到60 0 B、120至240 C、180 0至90 0 270 0至070 0B67、ARPA在跟踪目标的过种中存在一些问题,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由于目标回波变强面丢失目标 B、有时会发生目标矢量交换C、同一方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