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昆虫学实习报告范本1.doc_第1页
普通昆虫学实习报告范本1.doc_第2页
普通昆虫学实习报告范本1.doc_第3页
普通昆虫学实习报告范本1.doc_第4页
普通昆虫学实习报告范本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习报告 一、实习报告的内容 昆虫学实习是按照实习报告计分的。实习报告既是参加实习、参与标本采集和害虫调查的实践内容之一,也是昆虫调查报告写作的锻炼实践。具体内容如下。 题目 专业年级 学号 姓名 实习地点介绍(简单,约 200-300字。地理位置、林分、地理环境、调查季节、等) 实习主要内容(简单介绍, 150-200字) 实习结果实习报告的核心部分,要分项写标本采集(具体到目、科,每科的采集数量。写法及格式要美观)标本制作害虫调查(调查方法、数据分析方法、调查结论)实习收获(或意见、或感想、等)二、实习报告标题及正文的格式 实习报告题目(一级标题):一号字,黑体 +粗。居中。专业年级-学号-姓名:为一级标题的副题, 5号,宋体。居中。实习地点介绍:实习报告正文的开始部分或前言,小 4号宋体(本段落不要标题),行距20磅。实习主要内容(二级标题):小二号字,黑体 +粗,行距26磅。上、下各空1行。居中。主要内容的正文:小 4号宋体,行距20磅。实习结果(二级标题):小二号字,黑体 +粗,行距26磅。上、下各空1行。居中。标本采集(三级标题):三号字,黑体 +粗,行距23磅,上、下各空1行,顶格齐。正文:小 4号宋体,行距20磅。该正文中的小标题为四级标题,用 4号楷体+粗,行距20磅。标本制作(三级标题):正文:小 4号宋体,行距20磅。该正文中的小标题为四级标题,用 4号楷体+粗,行距20磅。害虫调查(三级标题):三号字,黑体 +粗,行距23磅,上、下各空1行,顶格齐。正文:小 4号宋体,行距20磅。该正文中的小标题为四级标题,用 4号楷体+粗,行距20磅。实习收获(或意见、或感想、等,二级标题):小二号字,黑体 +粗,行距26磅。上、下各空1行。居中。正文:小 4号宋体,行距20磅。xxxx 大 学本科课程实习报告 实习课程 普通昆虫学题 目 xxx林区昆虫标本的采集与鉴定 分院系部 保护生物学学院 班 级 xxx2009级学生姓名 xxx 实习小组成员 小组组长 指导老师:2011年 11 月 一、实习目的和任务教学实习是继“普通昆虫学”课理论教学任务完成以后,集中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习掌握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方法,掌握农林昆虫重要目及科的鉴别等一整套技术。二、实习的基本要求实习结束后,应达到如下要求:1掌握常用器具的使用方法;2熟悉昆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的方法、步骤和要求;3掌握昆虫科以上分类的原理、方法和特征,检索表的制作与应用;三、昆虫标本采集用具与采集方法 1昆虫标本的采集 目的:熟悉各类昆虫的生活环境;掌握标本采集的常用方法。 (1)采集用具的准备和制作:主要包括捕虫网、采集袋、三角纸袋、指形管、小瓶、小镊子、剪刀、扩大镜、毛笔、铅笔、记录本等。 (2)各种采集方法的应用 用网捕、扫捕、振落、搜索、灯光诱集等方法采集昆虫。 2昆虫标本的制作 目的:掌握各种标本的针插部位和展翅、整姿的要求及方法。 (1)用具的制备:主要包括昆虫针、三级台、展翅板、整姿台、大头针等。 (2)干制标本制作法: 根据昆虫标本针插部位的要求及昆虫标本大小,应用不同型号昆虫针针插后整姿、展翅,干燥后按类群装入昆虫标本盒保存。 (3)浸渍标本的制作 未进行整姿、展翅的标本用75%的酒精保存。 3昆虫标本的鉴定 目的:掌握检索表的使用方法,能正确识别农林昆虫的主要目及科。 四、日程安排教学实习共1周5天,2011年 9月10日 在黄龙箐鸡金典水库,2011年9月27日在黄龙箐跑马场周边林区采集,10月9日在校园内进行采集,10月11日 13日在室内进行标本鉴定、整理。五、实习地点的一般情况 黄龙箐,位于金殿后面,海拔20502015米。所采标本地点两侧为山坡,密生乔木灌木及乔木,沟谷间小道两侧灌木丛虽然时有放牧牧群,周边还有个跑马场,有座跑马山,但总体生长良好,适合昆虫生存。谷间曾因建设,有个什么军事重地之类的,人为干扰较大,但污染问题不大,且谷间水源充足,不仅有溪流和较小的池塘,还有较大的水库,这就为水生昆虫(龙虱,蝎蝽,大水黾等)及需要水才能繁衍的昆虫(蜻蜓,豆娘)等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采标本第一天,天气阴,所以即使在上午10:00下午3:00,活动的蝴蝶等昆虫数量不多,蝴蝶一般出没于阳关后的路中低洼积水处,那天天气不是怎么理想,但是总的来说还是有较多的蝴蝶。第二天,天气晴朗,较炎热,蝴蝶较多,不仅数量,种量也较多,其他昆虫也较活跃,特别是水库中的蝗虫,由于水库干涸了很久,杂草重生,比较适合各类杂食性昆虫类的居住。六、昆虫标本名录目(中文名、学名)科(中文名、学名)数 量蜻蜓目Odonata蜻科Libellulidae3蜻蜓目Odonata色蟌科Agriidae2螳螂目Mantodea螳科Mantidae2直翅目Ortoptera螽斯科Phaneropteridae14直翅目Ortoptera蟋蟀科Gryllidae21直翅目Ortoptera锥头蝗科Pyrgomorphidae16直翅目Ortoptera斑翅蝗科Oedipodidae19革翅目Dermaptera大尾螋科(Pygidicranidae) 6竹节虫目Phasmatodea竹节虫科Phasmatidae1同翅目Homoptera粉虱科Aleyrodidae58同翅目Homoptera蚜科Aphididae32同翅目Homoptera蚧科Coccidae21半翅目Hemiptera黾蝽科Gerridae2半翅目Hemiptera蝽科Pentatomidae9半翅目Hemiptera缘蝽科Coreidae4半翅目Hemiptera盲蝽科Miridae9半翅目Hemiptera姬蝽科Nabidae6鞘翅目Coleoptera瓢甲科Coccinellidae7鞘翅目Coleoptera丽金龟亚科Rutelinae2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2鞘翅目Coleoptera叶甲科Chrysomelidae5鳞翅目Lepidoptera凤蝶科Papilionidae10鳞翅目Lepidoptera粉蝶科Pieridae7鳞翅目Lepidoptera灰蝶科Lycaenidae6鳞翅目Lepidoptera刺蛾科Limacodidae5双翅目Diptera大蚊科Tipulidae3双翅目Diptera食蚜蝇科Syrphidae6双翅目Diptera寄蝇科Tachinidae2双翅目Diptera蝇科Muscidae3膜翅目Hymenoptera叶蜂科Tenthredinidae1膜翅目Hymenoptera胡蜂科Vespidae17、 分目检索表 1无翅;腹部第6节以前有附肢(无翅亚纲)2 有翅或无翅;腹部第6节以前无附肢(有翅亚纲)3 2无触角;腹部12节,前3节有附肢;无尾须原尾目(Protura) 3口器咀嚼式,有成对的上颚;或口器退化4 口器非咀嚼式,无上颚;为虹吸式、刺吸式或舔吸式等204有尾须55触角刚毛状,翅竖在背上或平展而不能折叠6 触角丝状,念珠状或剑状等;翅可以向后折叠,或无翅7 6尾须细长而多节(有时还有中尾丝);后翅很小或无后翅,无翅痣蜻蜓目(Odonata) 7后足为跳跃足或前足为开掘足直翅目(Orthoptera) 后足为非跳跃足,前足也非开掘足8 8 .跗节4或5节99触角为丝状或梯状等,而不呈念珠状;前翅革质,后翅膜质12 触角念珠状,前后翅相似,均为膜质,或无翅等翅目(Isoptera) 10 前足为捕捉足,中后足不多刺螳螂目Mantodea 11 跗节3节 12 尾须坚硬呈铗状,前翅短小,革质,后翅膜质如折扇革翅目Dermaptera 13尾须不呈铗状;前翅狭长,后翅臀区扩大,翅均为膜质襀翅目Plecoptera 14.跗节最多分为3节跗节4节或5节;如3节以下则无爪,或前翅角质1615. 前翅特化为平衡棒,后翅很大;雌虫无翅,无足;内寄生与昆虫腹部翅目Strepsiptera 前翅不特化为平衡棒16. 前翅角质,和身体一样坚硬如铁鞘翅目Coleoptera 前后翅均为膜质,或无翅17 17 腹部第一节并入胸部;后翅前缘有一列小钩;成无翅膜翅目Hymenoptera 18. 头部不延伸成喙状1919前胸很小;足胫节上有很大的中距和端距;翅面上密生明显的毛毛翅目Trichoptera 20 头基部不延长;前胸如延长则前足特化;雌虫无产卵器(个别有细长产卵器则弯在背上)脉翅目Neuroptera 21 口器为虹吸式,翅膜质,覆有鳞片鳞翅目Lepidoptera 口器非虹吸式;翅上无鳞片21 22.跗节5节2323前翅膜质,后翅退化为平衡棒;少数无翅。但体不侧扁双翅目Diptera 口器对称;足端无泡;翅不围缘毛,或无翅2424前翅基半部革质,端半部膜质;如无翅则喙明显出头部半翅目Hemiptera 前翅全部革质或膜质;如无翅则喙出自胸部,或无喙同翅目Homoptera8、 各目分科检索表半翅目分科检索表1 触角比头短,隐藏在复眼下的槽内而不外露 2- 触角比头长或等长,常显露在外面 42 前足捕捉足 3 3. 后足圆筒形,无缘毛,不适于游泳;腹部末端的呼吸管长而外露 蝎蝽科Nepidae - 腹部腹面不被银白色绒毛;陆生 44触角5节,极少数4节 55 小盾片特别大,U形或半球形,几乎盖住腹部 - 小盾片小,三角形或舌形,仅盖住腹部的少部分 6 6 胫节无强大的刺,或仅有小刺;前足非开掘足,跗节发达 蝽科Pentatomidae- 前胸和前翅无网状纹,或翅退化 77 喙3节 8- 喙4节 108- 常有单眼;前翅和后翅多正常 99 前翅有缘片及楔片,膜质部无封闭的翅室 花蝽科Anthocoridae10 喙基部弯曲,不贴于头部 姬蝽科Nabidae- 喙基部直,不用时紧贴于头部 1111无单眼 12- 有单眼 1312前翅有楔片;膜质部上有少数翅脉,形成l2个基室 盲蝽科Miridae13 前翅膜质部有8条以上的纵脉 1414体纵长,边缘常平行,无金属光泽;触角着生头部背面;纵脉端部常分叉;触角,足和前胸背板上常部分扩展成叶状 缘蝽科Coreidae直翅目分科检索表1触角细长,一般较长于体长;若短于体长,则组成触角的节数在30节以上;若具听器,则位于前足胫节基部;若具发音器,则位于前翅基部螽亚目 Ensifera21触角较粗短,一般较短于体长,常少于30节;若具听器,则位于腹部的基部两侧;若具发育器,则由后足股节内侧与前翅或腹部摩擦发音蝗亚目 Caelifera42跗节4节32跗节3节33前足正常,与中足相同,为步行足;后足为跳跃足;产卵瓣发达,呈剑状或弯刀状蟋蟀总科 Grylloidea4前、中及后足跗节均具3节65前足和中足跗节最多仅2节86缺听器;后足跗节基节背面常具齿,阳茎若存在则为单瓣蜢总科 Eumastacoidea7听器常存在,少数退化;后足跗节基节背而缺齿,阳茎分基瓣和端瓣两部分,由内阳茎囊壁连接蝗总科 Acridoidea8前胸背板向后延伸超过胸部,到达或超过腹部;后足财节3节蚱总科 Tetrigoidea鞘翅目的分科检索表1. 后翅有m-cu横脉构成的小纵室 2- 后翅无小纵室(多食亚目Polyphaga) 32. 2. 触角锤状(菌食亚目Myxophaga) 球甲总科Sphaerioidea3 头延伸成喙 象甲总科Curculionoidea- 头不延伸成喙 44 触角鳃叶状 金龟子总科Scarabaeoidea- 触角不呈鳃状 55. 跗节5节,第4节极小,为隐5节 叶甲总科Chrysomeloide- 跗节5节或4节,绝不为隐5节 66. 下颚须几乎总是等于或长于触角 水龟虫科Hydrophiloidea- 下颚须明显短于触角 77- 鞘翅盖住腹部大部分,若短则柔软,末端不横截,或腹部露出1-2节 88. 触角端部节一般不膨大呈锤状 99 前胸腹板有向后延伸的突起,嵌在中胸腹板上 1010- 后胸腹板无横沟,前胸能活动,腹板突刺状,第1、2节腹板间缝明显 叩头甲总科Elateroidea11 后足基节扩大或片状,盖住腿节,若不明显,则触角端部3节特别长,跗节最末1节长于其余各节之和 花甲总科Dascilloidea鳞翅目分科检索表1前后翅脉序相似;前后翅为翅轭连锁;翅中室内有M脉中干;雌产卵孔与交配孔在体内由1沟或封闭管相连.蝙蝠蛾科Hepialidae-前后翅脉序不同;前后翅为翅缰或翅抱连锁.22触角棒状.33触角基部接近,末端无弯钩;前翅R脉1或多支共柄.44前足有前胫突;后翅A脉1条.5-前足无前胫突;后翅A脉2条.65前翅R脉5分支,Cu脉与A脉间有1横脉;翅三角形;后翅常有尾突.凤蝶科Papilionidae 6雄前足发育正常;爪2分叉或有齿.粉蝶科Pieridae-雄前足较退化;爪完整,不分叉.77雌前足正常,爪发达;复眼在触角基部凹陷,或至少复眼与触角窝的边缘相接.88后翅肩角不加厚,常无肩脉;常有尾突.灰蝶科Lycaenidae 双翅目的分科检索表1. 触角6节以上; 下颚须4-5节; 幼虫多为全头型(长角亚目 Nematocera) 22. 翅宽,脉明显,缘毛短 33 有单眼; 中胸背板无完整的”V”形沟; 第2条臀脉短 毫蚊科 Trichocerida- 无单眼或单眼退化; 中胸背板有完整的”V”形沟; 第2条臀脉长 大蚊科 Tipulidae4 翅R4+5与M1+2之间无伪脉扁足蝇科 Platypezidae- R4+5与M1+2之间有一条两端游离的伪脉 食蚜蝇科 Syrphidae5 Cu1+A1长于A2,A2不弯曲蝇科 Muscidae6 r-m与m-cu相互接近,位于翅基部寄蝇科 Teratomyzidae膜翅目分科检索表1.触角鞭节无发达的叶片;前胸背板后缘深深凹入;各足胫节无端前距.叶蜂科Tenthredinidae2前翅第1盘室很长,长于亚基室;停息时前翅能纵褶.33中足胫节有1距;爪2分叉;上颚长,完全闭合时相互交叉;常单独生活.蜾赢科Eumenidae-中足胫节有2距;爪不分叉;上颚短,完全闭合时不相互交叉;常群体生活.胡蜂科Vespidae螳螂目 中至大型昆虫,头三角形且活动自如;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形成捕捉性前足;前翅皮质,为覆翅,缺前缘域,后翅膜质,臀域发达,扇状,休息时叠于背上;腹部肥大竹节虫目 中至大形,形似细长竹节或宽扁叶片状,多为绿或褐色。 头小略扁,下口式,复眼小,单眼23个或缺如。触角或长或短,丝状。口器咀嚼式。前胸较短,中、后胸长。翅2对,前翅小、革质,后翅膜质、臀区发达。有的只有1对翅或无翅。足细长或宽扁,易折断。前足静止时蜻蜓目 古翅类昆虫,具咀嚼式口器,头部能转动,复眼发达,触角短小,刚毛状,胸部各节并合紧密,四翅相似,长而平,不完全变态,雄虫交配器位于腹基部。通称“蜻蜓”。九、收获与体会根据实习情况,明确自己的收获,提出尚存在的问题,并说明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为期4天充实而又愉快的昆虫学综合实习、实践,我收获了很多!总的来说呢:不仅巩固了课堂理论知识,还了解了常用捕虫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常见昆虫的采集方法,才知道原来自己以前的抓虫方式都是错误的。熟悉了昆虫标本尤其是蝴蝶标本的制作方法,步骤和要求,还学到了属于自己的一套抓蝗虫的技巧。.基本掌握了昆虫科以上分类的原理,方法和特征,也学会了自己以前一直叫不出来的各种昆虫的名字。还懂得了原来自己知道的昆虫的名字都是不专业的,以及在室内整理的适合学会了检索表的制作和应用。加深了课本理论知识,对昆虫的习性等特性,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在野外的采标本过程中,感觉收获最大的就是快乐,感觉是累并快乐着。我们去搜索,去发现和去捕捉,有点回到同年的感觉,有种走在那乡间的小路上的感觉,这个时候我想大家都有的是一种童心吧。当在路边走着走着,突然听到有种“虫”在叫,很像家乡的知了叫,但差别很大,一听就知道是短小精悍型的,于是我在大路边大灌木丛中顺着声音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片树叶上发现了它,很兴奋,扬起捕虫网,一下子扣上,哈,老师教的捕虫方式还真管用,一下就被我抓到了,是一种叶蝉,比家乡的小得多,它以树叶为食,在那里放歌,可能是在吸引雌虫吧,在昆虫的世界里,雄虫一般比较小儿颜色鲜艳,而且叫声比较好听,那是用来吸引雌虫的! 最好玩,最开心的要属去水库里抓了,当我们看到诺大一个水库杂草重生的时候,都很激动。大家的很有激情的从一个小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