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数学册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五数学册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五数学册教学设计.doc_第3页
五数学册教学设计.doc_第4页
五数学册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长宁镇中心学校 教 学 设 计 学 校 下 鲍 学 校 科 目 五年级数学上册班 级 五 年 级 二 班教 师 史 伍 德 2012年 9 月 1 日教 学 计 划 教 学 进 度周 次教 学 内 容课 时完 成 情 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单 元 解 析教学内容:本单元教材要求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运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的推广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等内容。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从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为背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这样能足成学生利用元、角之间,米、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根据小数与整数的密切联系,教材先教学小数乘法,再教学分数乘法。与原义务教材比,淡化了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把重点放在计算的算理和方法的总结上,引导学生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小数乘法的算理,并由此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小数的数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教材紧扣两者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1. 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2. 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在例3、例4中,均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分别观察因数和积中小数的位数,找出他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一关系,准确找到积中小数点的位置。3. 帮助学生按一定顺序概括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例4的教学中,应用合作研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有序地概括出计算小数乘法的一条清晰的思路: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教学目标(1) 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2) 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3) 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4) 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1. 过程与方法: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迁移的思想,运用旧的知识来解决新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推理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检验的习惯。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重难点、关键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难点:小数乘法积的小数点的定位。课时划分1. 小数乘整数1课时2. 小数乘小数2课时3. 积的近似数1课时4. 连乘、乘加、乘减1课时5. 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1课时学 情 分 析本单元教材要求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运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的推广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等内容。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从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为背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这样能足成学生利用元、角之间,米、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根据小数与整数的密切联系,教材先教学小数乘法,再教学分数乘法。与原义务教材比,淡化了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把重点放在计算的算理和方法的总结上,引导学生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小数乘法的算理,并由此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小数的数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教材紧扣两者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1. 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2. 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在例3、例4中,均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分别观察因数和积中小数的位数,找出他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一关系,准确找到积中小数点的位置。3. 帮助学生按一定顺序概括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例4的教学中,应用合作研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有序地概括出计算小数乘法的一条清晰的思路: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教 学 设 计课 题1、 小数乘整数课时序号 1课时学 习 目 标重 难 点教 学 准 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2、过程与方法: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积的小数点的定位,理解算理。因数扩大一定倍数,积也会扩大相同倍数,为了使积不变就要将积缩小相同倍数。 课前准备 例题图相关课件教 学 过 程问 题 情 境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后 记一、 复习引入1、 出示:1257 3915 31529提问:这些算式都是什么算式?谁能说一说整数乘法的意义?2、 复习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根据1257=875,想一想,下面各题的结果。提问:这几道题显示了我们学过的一条什么规律?教师:这一道题*示了这样二、新授课教学教科第2页的例题1。1. 理解一个数乘整数的意义。例如:广场的售货亭有许多的风筝,三个小朋友每人买一个3.5元的风筝,要付给营业员多少钱?(也可以是买其他价格的风筝。)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你想怎样列式?用加发计算:3.53.53.5教师:3.53.53.5你能把它改写成一道乘法算式吗?用乘法计算:3.53教师:求3个相同的加数3.5的和的简便计算,我们可以用乘法计算。所以3.53就表示3个3.5是多少。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进行简便计算。练习:说出下面各算式的意义。1. 0.25 0.039 20.3122.讨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的方法。教师:刚才我们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一道乘法算式,想一想我们该怎样计算呢?同桌的两位同学互相讨论一下。汇报:(1) 3.53.53.5=10.5(元)教师:大家可利用学过的小数加法来计算。(2)3.5元=3元5角因为要买3个风筝,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算:3元3=9元 5角3=15角 15角=1.5元 9元1.5元=10.5元教师:大家可利用过的单位换算和整数乘法来进行计算。(3)3.5元=35角 353=105(角) 105角-10.5元教师:刚才大家把3.5元这个小数换算成整数进行计算,也同样帮助大家解决了问题。(4)巩固练习。让学生编买其它的风筝的应用题,然后全班练习。如广场的售货亭有许多的风筝,三个小朋友每人买一个4.6元的风筝,要付给营业员多少钱?要求学生对照着列式,把思考的过程说出来。2. 教学教科书第3页的例题2.(1)出示例题2.教师:0.72不是钱数,那应该怎么样算呢?请大家两个人为一小组讨论一下。汇报:根据例题1的方法把小数转化为整数,然后再计算。教师:把0.72变成72,也就是把0.72的小数点去掉,这个数怎么样变化呢?(扩大了100倍)那另一个因数没有变化还是5,想一想积会有什么变化呢?(一个因数扩大了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会扩大100倍)要得到原来的积,必须怎么办?(还要把乘出来的积再缩小100倍)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末尾的零可以去掉。(2) 观察: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相同)小结:小数乘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二、 巩固练习1. 完成教科书第3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学生先独立练习,然后教师讲评。提问:比较第1小题和第2小题有什么异同点?想一想: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2. 完成教科书第3页“做一做”的第2题。学生先独立练习,然后教师讲评。提问:积的小数位数和因数中小数的位数有什么关系?书写算式请大家计算出各题的结果。全班讲评提出问题指导复习总结: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积也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出示教科书第2页的例题1学生计算学生回答全班思考学生回答教 学 设 计课 题2、小数乘小数课时序号 2课时学 习 目 标重 难 点教 学 准 备1. 知识与技能:(1) 通过学习让学生总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熟练的进行计算。(2) 当乘的积的小数的位数不够时,能够正确的处理积的小数点。2. 过程与方法: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计算。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类推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会正确地熟练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当乘的积的小数的位数不够时,能够正确的处理积的小数点。 课前准备 例题图相关课件教 学 过 程问 题 情 境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后 记一、 复习1. 口算2. 列竖式计算。提问:你是这样计算的?(要求学生把思考的过程说一说)二、新授课1.让学生独立计算。(1)学生独立计算后,教师讲评,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2)观察:小数乘小数时,我们首先怎么想?(把两个因数的小数点都去掉,使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当把因数的小数点去掉,两个因数都扩大一定的倍数,那乘出来的积发生什么变化?(两个因数都扩大一定的倍数,乘出来的积也扩大了两个因数扩大的倍数的积)要得到正确的积该怎么办?再把扩大后的积缩小一定的倍数。(3) 分析:积的小数位数和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4) 讨论:小数乘小数我们应该怎样算?根据刚才计算的过程,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讨论。小结:小数乘小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提问:这一道题和前面的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如果乘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应该怎样点小数点?小结:如果乘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2.不用计算,说出下面各题的积有几位小数。提问:怎样判断积有几位小数呢?3. 巩固练习。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提问: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板书复习题教师反馈出示列题提出问题教师总结小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引导学生完成计算提出问题教师总结教师指导学生思考举手回答学生思考学生列式学生思考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回答学生思考总结学生练习 教 学 设 计课 题3.小数乘小数的验算课时序号 3课时学 习 目 标重 难 点教 学 准 备1 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2) 能利用交换两个因数位置的方法,对乘法进行验算,以便提高计算能力。(3) 明确积与因数的大小变化规律。1.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观察比较的方法,进行新知识的尝试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新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能利用交换两个因数位置的方法,对乘法进行验算。教学难点: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 课前准备 例题图相关课件教 学 过 程问 题 情 境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后 记一 复习1,口算下面各题。0.70.9 0.040.2 0.80.053.10.3 0.160.5 1.70.031.80.04 2.14 0.1262.列竖式计算。7.34.2 1.280.7 3.60.15二新授课1.教学教科书第6页的例题5.(1)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2)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把它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3)学生根据分析,独立列式计算:561.3(4)根据计算的结果,怎么判断计算是正确还是错误呢?.可以用计算器验算。.也可以用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2 练习:完成教科书第6页的“做一做|”。学生判断后,要提问学生错在哪里,如何订正。3.巩固练习。(1)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0.470.32 471.02(2)完成教科书第8页练习一的第8、9题。学生独立练习,列式解答后,要求学生回答为什么这样列式。(3) 完成教科书第9页练习一的第10题。1. 比较左右两组的积和第一个因数的大小。 积比第一个因数大 积比第一个因数小2. 观察:为什么左边的积比第一个因数大,右边的积第一个因数小?发现:左边的第二个因数都比1大,乘出的积就比第一个因数大。右边的第二个因数都比1小,乘出的积就比第一个因数大。小结:当第二个因数比1小时,积比第一个因数(零除外)小,当第二个因数比1大时,积比第一个因数(零除外)大。(4) 完成教科书第9页练习一的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要求学生说出积与因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三 作业1. 课内作业:教科书第9页练习一的11、13、14题。2.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板书复习题教师反馈出示列题提出问题教师总结小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引导学生完成计算提出问题教师总结教师指导学生思考举手回答学生思考学生列式学生思考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回答学生思考总结学生练习 教 学 设 计课 题4.积的近似数课时序号 4课时学 习 目 标重 难 点教 学 准 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应用迁移的方法来求积的近似数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求积的近似数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课前准备 例题图相关课件教 学 过 程问 题 情 境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后 记一 复习1. 口算下面各题。0.84 0.324 0.812.57.80.01 3.20.2 0.080.089.30.01 8.420.58 4.80.482.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1)省略万后面的尾数 798500 674900(2)省略亿后面的尾数 4950000000 149000000提问:如何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二新授课1.教学教科书第10页的例题6.(1) 出示例题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我们分别是什么?怎样列式计算?学生:0.04945提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2) 学生独立计算后,教师讲评。提问:我们求出的积小数位数比较多,如果我们根据“四舍五入法”把得数保留一位小数,那该怎样做?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汇报:把得数2.205保留一位小数,我们只要把小数部分的第二位开始省略掉。因为小数部分的第二位是0,所以就可以把0和5省略掉,即2.2。2.练习:完成教科书第10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提问:当计算的结果需要取近似数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小结:在实际计算中,小数乘法乘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高的小数位数。这时可根据需要和题目要求取近似数,取近似数的一般方法是:如需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第二位小数是几,需要保留两位小数,就看第三位小数是几,。然后采用“四舍五入法”进行取舍。三讲解精确度保留整数,近似数就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位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所以,在取近似数值时,在保留小数的位数里,小数末一位或末几位是0的,应当保留,不能去掉。例如:3.073.0(保留一位小数) 7.89957.900(保留三位小数)一般地说:3.0比3精确,因为近似数取3,它的范围在2.53.4之间保留整数时的近似数,而近似数取3.0,它的取值范围在2.953.04之间保留一位小数时的近似数。四巩固练习1,按“四舍五入法”写出下列数的近似数。2.计算下面各题,按要求保留积的小数位数。 3.143.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0.86504五作业1.课内作业:完成教科书第13页练习二的第1、2、3题。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板书复习题教师反馈出示列题提出问题教师总结小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引导学生完成计算提出问题教师总结教师指导学生思考举手回答学生思考学生列式学生思考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回答学生思考总结学生练习教 学 设 计课 题5.连乘、乘加、乘减课时序号 5课时学 习 目 标重 难 点教 学 准 备1. 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知道小数的运算顺序和整数运算顺序相同。(2) 使学生掌握小数连乘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小数连乘的计算,并能解答有关的应用题。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旧知迁移知识的方法来学习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运算顺序。教学难点: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课前准备 例题图相关课件教 学 过 程问 题 情 境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后 记复习1. 口算0.50.8 1.30.4 0.0189 527 2548 91062. 先说一说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12560 30785 2504200一 新授课1. 课前谈话:今天我们学习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小数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相同的。2. 教学教科书第11页的例题7.(1) 出示教科书第11页的例题7.:学校图书室的面积是85平方米,用边长0.9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100块够吗?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并列式解答。学生列式:0.90.9100提问:0.90.9表示什么?为什么把一块正方形瓷砖的面积乘100呢?求出100块正方形瓷砖能铺81平方米,那100块能够铺85平方米吗?这是一道乘的算式,请你说出运算的顺序。(2) 如果有110块够铺吗?要求学生说出解题的思路。第一种: 0.90.9110 =0.81110 =89.1(平方米)第二种:因为前面已算出100块瓷砖的面积,只要再算出10块,把100块和10块的面积合并就可以了。 0.90.9=0.81(平方米) 0811081 =8.181 =89.1(平方米)提问:如果这一道算式中有乘有加,那该怎样计算?请你说出运算的顺序。3. 练习:完成教科书第11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评。讲评时要学生说出每一道题目的运算顺序。小结:小数连乘与整数连乘运算顺序一样,没有括号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是小数乘加、乘减混和运算,也和整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要先算乘,再算加、减。二 作业1. 课内作业:教科书第13页练习二的第510题。选用课时作业设计。板书复习题教师反馈出示列题提出问题教师总结小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引导学生完成计算提出问题教师总结教师指导学生思考举手回答学生思考学生列式学生思考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回答学生思考总结学生练习教 学 设 计课 题6.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课时序号 6课时学 习 目 标重 难 点教 学 准 备1. 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懂得整数乘法定律也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迁移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逻辑性。教学重点:理解乘法运算定律中数的适用范围。教学难点: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课前准备 例题图相关课件教 学 过 程问 题 情 境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后 记复习3. 口算0.50.8 1.30.4 0.0189 527 2548 91064. 先说一说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12560 30785 2504200三 新授课4. 课前谈话:今天我们学习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小数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相同的。5. 教学教科书第11页的例题7.(3) 出示教科书第11页的例题7.:学校图书室的面积是85平方米,用边长0.9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100块够吗?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并列式解答。学生列式:0.90.9100提问:0.90.9表示什么?为什么把一块正方形瓷砖的面积乘100呢?求出100块正方形瓷砖能铺81平方米,那100块能够铺85平方米吗?这是一道乘的算式,请你说出运算的顺序。(4) 如果有110块够铺吗?要求学生说出解题的思路。第一种: 0.90.9110 =0.81110 =89.1(平方米)第二种:因为前面已算出100块瓷砖的面积,只要再算出10块,把100块和10块的面积合并就可以了。 0.90.9=0.81(平方米) 0811081 =8.181 =89.1(平方米)提问:如果这一道算式中有乘有加,那该怎样计算?请你说出运算的顺序。6. 练习:完成教科书第11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评。讲评时要学生说出每一道题目的运算顺序。小结:小数连乘与整数连乘运算顺序一样,没有括号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是小数乘加、乘减混和运算,也和整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要先算乘,再算加、减。四 作业2. 课内作业:教科书第13页练习二的第510题。选用课时作业设计。板书复习题教师反馈出示列题提出问题教师总结小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引导学生完成计算提出问题教师总结教师指导学生思考举手回答学生思考学生列式学生思考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回答学生思考总结学生练习单 元 解 析二、小数除法单元要点分析教学内容笨单元教材要求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用小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内容与旧知识联系十分紧密。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以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等知识为基础来说明的。小数除法的试商方法,除的步聚合整数除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因此,要注意复习和运用整数除法的有关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好基础。在小数除以整数中,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小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进行探究,并通过与小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方法的对比,使学生看到两种方法联系,组织学生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如商的整数部分不够商“1”时,为什么要写“0”),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算理。最后,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从现实情景中引出计算教学的内容,练习时要尽可能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让学生体会计算的现实意义,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数除法计算的步聚比较多,适宜使用计算器计算。安排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内容,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计算器的作用的优势,同时培养灵活选择计算方法和工具的意识。教学目标(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2)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截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3)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4)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2.过程与方法: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迁移的思想,运用旧的知识来解决新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推理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检验的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重难点、关键重点:商的小数点的处理问题。难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和循环小数。关键:理解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所步及的数的含义和算理。课时划分1. 小数除以整数3课时2. 一个数除以小数2课时3. 求商的近似值1课时4. 循环小数1课时5.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1课时6. 解决问题1课时7. 整理和复习1 课时学 情 分 析笨单元教材要求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用小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内容与旧知识联系十分紧密。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以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等知识为基础来说明的。小数除法的试商方法,除的步聚合整数除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因此,要注意复习和运用整数除法的有关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好基础。在小数除以整数中,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小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进行探究,并通过与小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方法的对比,使学生看到两种方法联系,组织学生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如商的整数部分不够商“1”时,为什么要写“0”),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算理。最后,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从现实情景中引出计算教学的内容,练习时要尽可能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让学生体会计算的现实意义,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数除法计算的步聚比较多,适宜使用计算器计算。安排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内容,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计算器的作用的优势,同时培养灵活选择计算方法和工具的意识。 教 学 设 计课 题1除数是整数的小位数除法(一)课时序号 1课时学 习 目 标重 难 点教 学 准 备1. 知识与技能(1)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 懂得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总结的方法,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习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课前准备 例题图相关课件教 学 过 程问 题 情 境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后 记活动一:整理复习2. 填空:(1)0.24里面含有24个( )(2)1.7里面含有17个( )(3)0.62里面含有( )个百分之一(4)9里面含有( )个百分之一(5)1.25里面含有( )个百分之一2.把48平均分成12份,每份是多少?活动二:1.教学教科书第16页例题1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问题一: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因为是把总路程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所以用除法计算)活动三:讲解计算方法第一种:利用单位换算22.4千米=22400米 224004=5600米 5600米=5.6千米第二种:利用竖式计算1、 如果把被除数22.4的小数部分“4”盖上不看,整数除法应当这样除?(224商5余2)1、 商5写在哪儿?(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2、 再把十分位上的4移下来,合成24个十分之一,用24个十分之一,除以4商是几?(商是6)表示什么?(6个十分之一)商6应写在哪一位上?(6要写在十分位上)3、 为了表示6个十分之一,在商5与商6之间点上小数点,这样就表示6是在十分位上,也就是商里的小数点应和被除数的小数点上下对齐。这样就得到一个完整的竖式。问题二:商的小数点与什么有关系?小结:小数除以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计算时要注意,整数部分除完后商应先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十分以上的数字落下来,继续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活动四:1、完成教科书第19页练习三的第1题。2、布置作业板书复习题教师反馈出示列题提出问题教师总结小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引导学生完成计算提出问题教师总结教师指导学生思考举手回答学生思考学生列式学生思考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回答学生思考总结学生练习教 学 设 计课 题2.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二)课时序号 2课时学 习 目 标重 难 点教 学 准 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正确、熟练地进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总结的方法,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会正确计算小数除以整数。 课前准备 例题图相关课件教 学 过 程问 题 情 境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后 记一、 复习1. 口算4.23 7.26 2.8216.88 5.55 4.842.列竖式计算。93.624 117.525提问:小数除以整数时,你是这样算的?3.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的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的数。 2.4= 117= 5= 18= 提问:根据什么可以把上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二、新授课1.教学教科书第17页的例题2.出示例题2:王鹏每周计划跑5.6千米,他一天要跑多少千米?让学生独立分析列式解答:5.67提问: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商的个位不够商1)(商的个位写0,点上小数点。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相同,哪一位不够除,就要商的那一位上写0占位。用56个十分之一除以7,可根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进行计算。列竖式:小结:小数除以整数,根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进行计算,除的商的哪一位上够商1,就要在哪一位上写0占位。2.练习:完成教科书第17页的“做一做”的第(1)小题学生独立计算后,教师讲评。重点要讲解为什么个位上要写0.3.教学教科书第17页的例题3.出示例题3:王鹏的爷爷每天坚持慢跑1.8千米,爷爷每天跑12分钟,爷爷慢跑的速度是多少?(1) 学生独立分析,然后列式:1.812(2) 学生试着做:提问:为什么在个位上写0呢?(因为1除以12,商不够1,所以个位上要写0占位。)18个十分之一除以12商是多少?(商是一个十分之一,所以在十分位上写1)余数6表示什么?(6表示6个十分之一)6除以12商不够1怎么办?(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添上0后,6个十分之一就变成了60个百分之一)60个百分之一除以12,商是多少?(商是5个百分之一,所以在百分位上写5)1.812=0.5(千米)完整的竖式:教师:像例题3这样的小数除法到最后没有余数就叫除尽了。4.练习:完成教科书第17页的做一做的第2小题。学生独立练习后,教师讲评。提问:当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乃有余数时,该怎么办?5.小结提问:今天学的除法算式与前面有什么不同?(被除数除完后还有余数)小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的后面添上0再继续除。除得的商的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要在哪一位上写0占位。板书复习题教师反馈出示列题提出问题教师总结小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引导学生完成计算提出问题教师总结教师指导学生思考举手回答学生思考学生列式学生思考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回答学生思考总结学生练习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