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六次双周考试题.docx_第1页
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六次双周考试题.docx_第2页
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六次双周考试题.docx_第3页
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六次双周考试题.docx_第4页
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六次双周考试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六次双周考试题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1周人将夏、商、周三代易姓受命的变革原因归结为“德”,认为夏、商亡于“不敬厥德”,提出“天命靡常”“惟德是辅”。该做法( )A解释了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因 B反映出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 C有助于统治阶级的自我约束 D形成了亲疏有别的等级秩序2唐代设立政事堂,二省宰相参加政事堂会议协助皇帝做出决策。但皇帝经常以一些较低职位的官员加上参议朝政”“参知政事”“参知得失”等衔,参加政事堂会议。其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 B推进决策民主 C平抑宰相权力 D平衡二省关系3、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A. 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垄断 B. 动摇了郡县制社会基础C. 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D. 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4、针对“皇权不下县”的说法,某学者指出,由秦到清,中国基本实行小县制,很少达到“地方百里、人口万户”的标准建制,国家政权对社会的控制,通过乡里组织的普遍设立而延伸到农村社会基层。该学者认为,中国古代( )A基层自治卓有成效 B民间社会发育有限 C县府管理能力不足 D县域经济长期滞后5、战国时期,墨家后学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道家学派在庄子中发挥想象将孔子描绘成道家代言人,法家学派在韩非子中将孔子法家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统一趋势 B.儒家思想受到人们普遍认可C.孔子思想与各派学说有交叉之处 D.人们的思想在当时比较自由6、朱熹曾说:“天下国家之大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实在省赋,省赋之实在治军。若夫治军省赋以为恤民之本,则又在夫人君正其心术,以立纪纲而已矣。”可见,朱熹意在说明( )A立纲纪以求稳定 B循理性而求王道C正君心以申民本 D省刑罚而薄税敛7儒教、佛教、道教从相互攻伐到相互吸取,由三教鼎立到三教合流,从而产生了宋元时期十分精致的官方哲学。这种官方哲学( )A属于主观唯心论意识 B以孔孟学说为理论基础C强调行先知后的观念 D强调个性和个体的发展8、在行省由中央临时派出机构到地方常设机构的演化过程中,元廷取消中书省宰执“系衔”,降低行省品秩,又将江南等处行枢密院并入行省。这些措施( )A利于地方便宜行事 B试图削弱地方权限C使行省独立性增强 D旨在加强中央集权9、明英宗以幼冲即位,三阁老杨荣等虑圣体易倦,因创权制:每一早朝,止许言事八件,前一日先以副封诣阁下,豫以各事处分陈上。遇奏,止依所陈传旨而已。这反映明英宗时( )A决策权归于阁臣 B内阁制正式确立C阁臣地位略有上升 D专制皇权受到制衡10、明代中后期,大部分图书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如唐书志传一书中“尔兄日前饮酒至酣”,编者对“饮酒至酣”做了注释:“半醉也”;详刑公案-书中“事系无辜不究”,编者对“辜”的读音做了注释:“辜音孤”。这类现象反映出当时( )A. 学术思想适应了时代转型 B. 城市发展推动文化大众化C. 科举改革影响了书籍出版 D. 商业发展冲击了学校教育11、下表是摘引自古代史书中有关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些历史叙述。据此可得出的共同结论是( )出处论述汉书 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汉书 元帝纪“以三辅、太常、郡国公田及苑可省者,振业贫民。赀不满千钱者赋贷种、食”;“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赋”后汉书杜诗“迁南阳太守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A汉代政府推行轻徭薄赋 B汉代区域农业发展不平衡C汉代政府实施重农政策 D 汉代手工业技术获得发展12、两宋以来,民间流传“苏湖(今江浙地区)熟,天下足”的谚语;明嘉靖后,“湖广(今湖南湖北地区)熟,天下足”成为当时的普遍认知。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 封建政府的发展战略调整B江浙地区经济出现衰退C经济重心转移至湖广地区D江浙经济结构根本改变 13、明朝中后期时尚之风盛行:唐伯虎之画,宣德之铜炉,时大彬之紫砂壶,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时尚之物。苏州成为引领时尚之都,凡是做人“透骨时样”,就被称为“苏意”,凡是衣服式样新颖,就被称为“苏样”。以上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明代世俗文化成为社会文化主流 B苏州因商业兴盛而成为时尚之都C商品经济浸染致使享乐观念流行 D经济水平的提高丰富了精神生活14、明代“苏州桑麻遍野,茧丝棉织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虽秦晋燕周大贾不远数千里求罗绮增币者,必走浙之东也。”这反映出当时( )A苏州纺织业发达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自然经济受到冲击15、关于英使节马戛尔尼有没有跪谒乾隆帝一事,军机大臣和珅的奏折“该贡使等向上行三跪九叩头礼”。但是,马戛尔尼在其日记里写道:“吾等曲一膝以为礼,华官则行其本国礼节”。随行的副使斯当东记录是“单膝下跪,简单致辞”。这反映出( )A历史研究无法形成确切定论 B历史解释应摒弃当事人记录C历史评价必须尊重客观事实 D历史记述会受主观因素影响16、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最痛心的条款就是五口通商,认为洋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防不胜防,现在他们更可以横行天下,文人忧国者也莫不以此为华夏巨侮。然而到了清末,统治者发现通商口岸无一例外都繁荣起来,于是又主动要求增开商埠。清廷前后态度的巨大差异反映了( )A清朝对外政策发生转变 B中国近代化渐成潮流C列强资本输出步伐放缓 D中国半殖民地化受阻17、清制规定督抚拥有保举权,但对于保举名额和官职有严格限制。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清廷不断放宽限制,使得各地督抚借军功保举自己的门生、部下等,湘、楚、淮军等政治军事集团因此逐渐形成。该现象说明当时( )A政治危机开始出现 B集权体制受到冲击 C割据势力迅速膨胀 D专制制度名存实亡18、甲午战前,英国人赫德认为,中国的“陆军和海军,并没它自己所想象的实力”,“(日本)料将勇猛进攻,它有成功的可能。中国方面不免又用它的老战术。但是只要它能经得住失败,就可以慢慢利用其持久力量和人数上的优势转移局面”。由此可见,赫德认为( )A军事实力在战争中具有决定作用 B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战术的落后 C作战意志是日本取胜的充分条件 D中国的国情更适合对日本持久作战19、1930年5月中原大战爆发,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联合发动反对蒋介石的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军阀混战。当时部分中共中央领导人乘机提出把组织工人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来抓。这表明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 )A对中国革命的任务认识得当 B能从时局出发做出正确决策C对革命形势的估计明显错误 D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表中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中,与抗战时期的史实相符的是( )时间19378193821938719381019381219407迁移方向上海武汉武汉宜昌宜昌川渝等地内迁企业数量121家304家448家A企业内迁与不抵抗政策直接相关 B民族工业在炮火洗礼中发展壮大C东南地区是中国抗战的大后方 D企业内迁影响近代中国工业布局21、1925年3月20日,俄国革命家马林在一篇文章中说:“孙中山在法文月刊社会主义运动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中国革命的性质,提到他不期望资本主义式的繁荣,而希望看到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材料表明孙中山( )A调整了国民革命策略 B认可苏联的革命道路C采用中共的革命纲领 D抛弃了民主革命立场22、1954年宪法草案审定时,在文字表述上将原先条文中的“为、时、应、得、其、凡”等字,全部改为“是、的、时候、应当可以、他们或它的、任何或一切“规定之”中的“之”也都去掉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力求表述更加准确 B更好地体现人民性C强化宪法的权威性 D尽量体现社会转型23、1949年4月,英国紫石英号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下游水域前线地区,遭人民解放军炮击。人民解放军总部声明,要求英国政府承认错误并道歉和赔偿,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政府愿意考虑和各国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的基础上建立外交关系,首先是不能帮助国民党反动派。这一声明体现了( )A中共“另起炉灶”方针开始实行 B旧中国屈辱的不平等外交历史的结束 C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中共寻求外交解决紫石英事件的办法24、19531957年我国不同经济类型工业产值变化(单位:亿元)年份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公私合营企业私营工业个体工业195528144167197278111956383812011911038319574215149220630465这表明当时我国( )A工业生产严重急躁冒进 B资本主义工业改造基本完成 C工业布局逐步趋向合理 D初步形成了独立的工业结构25、从1990年开始,广东、浙江、上海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先后废除粮票。1993年底,绝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和经营均已放开,原来的粮食定量配给转变为市场供应,粮票在全国范围内终止流通。这反映出( )A城乡区域差别完全消除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C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发展 D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增加26、近代西方一位思想家说:“要怎样才算是一个有德行的人呢? 一个有德行的人是要能够控制他的感情,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服从他的理性和他的良知。”这反映他A主张知行合一 B倡导理性生活 C赞美人性光辉 D反对专制统治27、有学者认为,希腊多个城邦并存的局面,以及各邦公民政治下普遍的权力分散,推动了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相互制衡,从而造就了古希腊的长期繁盛。从史学角度看,这种认为属于( )A史学定论 B历史解释 C历史事实 D史料整理28、古代雅典僭主通常借助社会中下层力量推翻贵族统治,实行个人统治。僭主常常大兴土木,修建神庙等公共建筑,举办或者推广进行宗教崇拜的公共节日。据此可知,当时僭主政治客观上( )A创立了雅典的民主制度 B推动了城邦制度的发展 C导致了社会经济的衰落 D催生了雅典的宗教信仰29、罗马法规定,请求返还所有物之诉,当事人须带着系争实物到庭,如果系争物是不动产或树木之类不便携带,也必须拿一些象征性的标志物(如土块、树枝)到庭,双方并立,用木棒按触其物,装作争夺的架势。如果一方当事人稍有差错,就会导致败诉。这反映出罗马法( )A强调实物证据 B以保护私有财产为核心 C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D保证了公正公平30、乔治三世继承王位后,培植亲信,用封官许愿、收买贿赂等方法在议会中造成一个“国王之友”派以打击辉格党势力,并在1770年起用诺斯勋爵,组成清一色的“国王之友”政府。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A国王仍是国家权力中心 B议会失去制约国王权力 C两党制左右了国家政治 D君主立宪制度尚不完善31、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帝国国会由普遍、平等、直接、无记名的选举产生。这表明( )A帝国延续了专制主义传统 B宪法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C议会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 D普鲁士处于联邦主导地位32、2000年6月27日,法国总统希拉克访问德国并在德国议会发表了题为“与德国和法国共同组成先锋队”的长篇演讲,突出强调了法德两国在欧盟内的核心作用,有意回避了德方主张中的“邦联”或“联邦”字眼,最后希拉克以“德国万岁!”和“法国万岁!”结束了他的演讲。希拉克的演讲显示出( )A法德在欧洲一体化问题上矛盾日趋尖锐B欧洲联盟的成立促进了法德两国的崛起C法国的欧洲一体化政策有一定民族色彩 D法德开始成为欧洲一体化的核心推动力33、1917年夏秋,布尔什维克针对工人、卫戍部队以及前线战士进行宣传,要求和平、土地、面包以及“一切权力归苏维埃”,这使得大批新成员加入布尔什维克,在一个又一个的苏维埃选举中获得多数。这反映出当时布尔什维克( )A基本上掌握了临时政府权力 B坚持以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C初步确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D推动了革命形势向前发展34、1956年,赫鲁晓夫提出:要整顿劳动报酬制度,使工作人员从个人收入出发去关心生产。要在第六个五年计划中把工人和职员的月工资提高30%,把集体农庄庄员的收入至少提高40%。这反映出赫鲁晓夫的改革( )A重视物质利益原则 B注意扩大企业自主权 C试图消除城乡差别 D强调工农业协调发展35、20世纪以来,在英国议会投票表决过程中,多数党组织的内阁会要求其议会党团服从党纪,议会党团的督导员则会指示本党议员如何投票,而多数议员因害怕失去党内任职机会也会接受督导员的指示。材料反映了英国政治体制的特点是( )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 B内阁凌驾议会之上C议会内阁制名存实亡 D行政权力日益膨胀36、1948年2月,美国的一份报告称,美国拥有世界财富的50%,却只有世界人口的63%。在这种形势下,美国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在不危及美国国家安全情况下,保持这种优势的“关系模式”。能够体现这一“关系模式”的是( )A确立并维护世界货币体系 B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D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37、1963年和1967年,法国两次拒绝英国加入欧共体,认为英国是美国的特洛伊木马,加入共同市场只是为了削弱它。1965年,法国驻欧共体代表连续六个月缺席会议以反对决策机制从一致通过改变为多数赞成,直到1966年其他成员国做出妥协。这反映出法国( )A摆脱了美国对欧洲的控制 B已经左右了欧共体内部事务 C严重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 D力求最大程度保障自身利益38、美国制宪会议召开时,麦迪逊担心占据高位的人会滥用权力,谋取私利和独断专行,特别强调“制定某种条款保证社会防止行政首脑的无能、过失或背信弃义,是必不可少的”。美国共和政体中最能体现麦迪逊意见的是( )A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B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C地方有制定法律的权力 D国会复议法律通过即为有效39、对外战争的胜利以及统一帝国的建立,使得容克(泛指普鲁士贵族和大地主)获得了合法统治权。当容克阶级的力量和声望如日中天时,我们很难想象在容克具有合法统治权的政府下所确定的政体会压缩这个阶级的利益,因而德国建立了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据此,德意志帝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A出于争夺霸权的需要 B兼顾了资本家的诉求C具有政治威权的基础 D适应了民主化的趋势40、当代国际关系里正在悄然兴起政治世界和经济法则之外的“第三种力量”,即所谓的“社会世界”,如宗教艺术、教育科学等领域的精英、各种跨国公司、环保运动以及各种国际非政府组织等。这一现象反映了( )A国际格局的多极化 B国际关系的民主化C世界经济的体系化 D国际局势的复杂化二、非选择题:(第41题26分,第42题14分,共40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材料 宋代城市经济相当发达,餐饮业也随之繁荣起来。饮食业的繁荣呼唤监管政策同步发展,为此,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首先,宋刑统全文照录唐律条文,对民间脯肉市场进行了刑法规范。其次,配合禁榷品专管制度,对茶、盐等食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再次,为了规范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于非禁榷品的质量标准也作了明文规定,对打击假冒伪劣食品产生一定效果。摘编自潘荣华、杨芳我国古代食品卫生监管经验与启示材料二 19世纪束20世纪初的美国食品掺假尤为严重。1901年,西奥多罗斯福担任美国总统,他主张积极干预食品药品中存在的问题。社会上兴起了一场以中产阶级为主,有各阶级广泛参与的社会进步运动,新闻媒体发动了“黑幕揭发”运动,食品药品行业是其关注的重要对象。这些运动不仅给罗斯福总统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而且唤醒了广大的民众,最终加速了纯净食品法的出台,开启了是美国食品监管的“联邦化”序幕。摘编自吴强等转型期美国食品法律法规研究材料三 19世纪后期,一些疾病随海外貿易传入中国。为防止大规模的传染病流行,20世纪2030年代,主要商埠开展了一定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例如上海公共租界的工部局仿照英国,成立公共卫生处,逐步制定了一系列食品卫生法规,并建立了公众投诉制度。但只是在少数城市,如上海、广州、汉口等,才进行了专门性的食品卫生管理。摘编自陆文雪上海工部局食品卫生管理研究18981943(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食品安全管理的影响(6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纯净食品法成功出台的原因。(8分)(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分析20世纪初中、美食品安全管理的异同。(12分)42(14分)近代中国史不同的历史分期体现出不同的叙事体系,历史观念的更新也影响着历史分期的调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近代史分期问题框架下的太平天国起义,是作为洋务运动的催化剂,体现着自己的历史价值。太平天国政权本身的农村政治并不能为中国提供任何资本主义因素,但起义者的战斗为洋务运动和中国近代化的启动打出一个可以施展的新格局。相比之下,1840年的鸦片战争并未给中国社会带来整体性的政治观念的更新和新经济因素的引进,而1861年因为有一系列标志性事件太平天国安庆失守、曾国藩设立安庆内军械所、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更有理由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王明前中国近代史开端1861年说材料二 在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递进过程中,甲午战争起了重要的催化作用。甲午战争把维新思潮推向高潮同时,又促成了民主革命思潮的兴起。维新派指出,当时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而挽救民族危机的办法只有一条,就是进行改革,奋起救亡。这对唤起民众的爱国热情起了难以估量的作用,从而迅速形成了一个群众性的爱国救亡运动。我们说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不仅是因为它第一次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推上政治舞台,而且它还促成了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由前期的不完全形态向后期的比较完全形态转化。因此,就严格意义来说,甲午战争才是中国近代史的真正起点。摘编自戚其章甲午战争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发展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说明作者以1861年标志性事件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理由。(2分)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甲午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真正起点”的依据。(6分)(2)运用上述视角,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6分)高三历史第六次双周考试题一选择题:15 CCDBD 610 CBDCB 1115 CACAD 1620 BBDCD2125 ABDBC 2630 BBBCD 3135 BCDAD 3640 ADDCB41(26分)(1)影响:对打击假冒伪劣食品产生一定效果;推动了宋代专营制度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繁荣;推动宋代律法的发展;只重视严刑峻法而疏于预防,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等。(每点2分,共6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原因:政府导向下的国家干预;独立新闻媒体掀起的黑幕揭发运动;公共参与下的社会进步运动推动;相对完善的民主法制体制等。(每点2分,共8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同:都采用了法律的形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食品安全的管理。(4分)异:美国是独立的民主国家,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美国是联邦政府积极干预,中国是地方性质的;美国是各阶层共同参与,中国主要是外部力量的推动;美国制定了全国性质的法律,效果更为显著,中国则是局部性的,效果不佳等。(每点2分,共8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42(14分)(1)理由:政治观念的更新;新经济因素的引进。(2分)依据: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推动社会思潮转化;促使民族意识觉醒;推动救亡运动开展。(6分)(2)政治:中国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