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及心理特点.doc_第1页
试论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及心理特点.doc_第2页
试论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及心理特点.doc_第3页
试论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及心理特点.doc_第4页
试论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及心理特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论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及心理特点-教育心理学论文试论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及心理特点 牛虎岗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北关小学,甘肃定西743000) 摘要:素质教育的口号越来越深入人心,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也是慢慢地向这个方向发展。然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制约和影响,学生学习的知识难度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孩子不能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产生厌学、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学业不良,不爱学习的现象。要使学习困难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改变这种心理,只有了解学困生的成因及心理特点,才能对症下药,进而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促进学困生的心理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学困生;成原因;点及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277-02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程名称: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研究,课题单位:定西市安定区北关小学,课题批准号:GS2014GHB1107 学困生可简要概括为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的学生。现如今,学困生现象越来越突出,由此产生的问题也层出不穷。 一、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学困生具有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意志不坚强,学习方法不适当的特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困生形成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内因 1.个体因素。学困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没有计划和目标,也没有刻苦钻研的精神,懒于动脑,自觉意识不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家长和教师不督促,他们的学习就更加懒惰;个体意志、自控力差,上课易“走神”,课堂上自行其是;上课爱做小动作,爱看课外书,对学习只有被动接受,疲于应付。这些不良的习惯,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最后形成破罐破摔的思想,从此一蹶不振。 2.学法不当。学困生的学习方式方法不正确,导致学习效率低。有些表现在不会学习,有些学科,比如语文,一篇文章会用很长时间去背诵,没有考虑到背诵的方式方法和时间安排,这样就会造成学习效率低下。我带过的一位学生曾用一节自习课的时间算了一道题,无论结果对于错,单从学习的效率而言,就是不可取的。因此,学法不当,是学困生产生厌学情绪,不爱学习的重要因素。 3.青春萌动。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成绩各方面都比较优秀,但上了初中后,就出现滑坡。而青春期就是这部分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之一。一部分学困生不能正确看待青春期的一些生理现象,精神不集中,不能很好的投入学习,学习兴趣不高,影响学习成绩。有些同学甚至还出现早恋现象,特别是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都是手机、电影、电视等带来的负面影响。 4.“面子主义”。部分同学自尊心过强,碍于面子,有疑难问题羞于向老师或同学请教,有些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问题时遭遇冷遇,于是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等心理,使自己加入学困生的行列。这部分学生主要是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不善于和别的同学交流,虽然也希望老师和同学关注他们,但这种不会表达、不善于表达的性格,成了他们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 (二)外因 1.家庭教育。家庭对学生的教育至关重要。有的家长的自私心理使得子女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别人,更不关心集体,在个人利益方面斤斤计较;有的家长怂恿孩子说粗话,欺侮同学,顶撞老师;有的父母经常吵闹、打骂甚至闹离婚,使孩子心灵上遭受严重创伤;有的家长溺爱、娇惯孩子,大把给钱,过多的买衣物用品,使其根本就不知道艰苦朴素为何物;有的家长盼子女成才心切,对他们期望过高,一切都是“高标准、严要求”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成长的榜样,不要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是教师的事。作为家长,要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要率先垂范,给学生做好榜样。 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与一个学校的校风、教风、教学水平有相当大的关系,而老师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影响更大。教学的管理、课程的设置、教师的安排、一个班学生的人数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我在农村教书时,就带过一个八十多个学生的班级,每次改作文就“头疼”,而管理这样一个班级就我一个班主任,可想而知,对于那些学困生哪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管理和辅导。 3.社会环境。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在发生着改变。经济消费的狂潮,形形色色的不正之风,把一个结构复杂的社会呈现在尚未成熟的少男少女面前,有的学生便无所适从。社会上刮什么风,他们身上便起什么浪,各种落后表现便随之而来。如今电视、网络、手机、电子游戏机等影响着学生的认知观,如何使得学生的心理不受这些不良信息的影响,教育就至关重要。 4.教师因素。由于城乡教学资源分配不均,使得城乡教师在教学上存在很大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所配的代课教师不尽相同,文化水平、教学经验、教学理念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我在农村教学时就有“高中老师哥哥姐姐、初中老师叔叔阿姨、小学老师爷爷奶奶”的现象。于此同时师生及同学间的关系松散、相处不融洽、缺乏情感交流。所以学生也就“不亲其师,不信其道”,其学习也一直处于松散状态,任其自然发展。 二、学困生的心理特点 1.注意力。在教学中发现,学困生的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突出。学困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明显的注意缺陷,注意力不集中,对任何事情不能集中精力。注意力集中的学生目标刺激更强,一般学生比学困生能记住较多的中心刺激,而学困生则记住的附加刺激比较多,这使得他们存在注意缺陷,这种心理也就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状态。 2.记忆力。学困生在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等系统存在障碍。学困生一般反应较慢,短时记忆力较低,在背诵课文、认知陌生概念方面接受力较慢。由于短时记忆的程度低,只有经过重复的记忆和信息加工,才能由短时记忆过渡到长时记忆。往往由于学困生意志力的薄弱,注意力的不集中,在信息的再加工方面时效性并不高,成绩也就不理想。 3.心理障碍。学困生因不同的心理特征呈现出不同的心理障碍,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1)自卑。学困生的心理时常处在阴暗的环境中,有时遭到教师的批评或家长的埋怨,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得不到安慰,以致在课堂上神情恍惚,注意力不集中。长此以往,这种自卑的心理在他们内心深处生根发芽,对他们性格的形成产生不利因素。(2)厌学。学困生由于课业负担过重,家长期望过高等外在因素,导致他们厌学,甚至找任何方式逃学。有些学困生在学习上得不到表扬,虽然自己努力了但成绩还是不理想,得不到别人的理解。(3)懒惰。有些学困生受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消极因素的影响,认为知识可学不可学,不上学照样赚钱;富二代、官二代的现象,让他们在学习上有了些许懒惰;教师和家长的教育不到位,使他们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时间一长即形成了惰性的心理。 三、学困生的心理辅导 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困生心理辅导的重中之中。有些学困生往往对教师有一种胆怯心理,教师就应该用期待的目光,温和的语言对待他们,发现优点,挖掘潜力。一般情况下,学困生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忽视了自己的优点。他们也有上进的愿望,也想进步,也想成为好学生,但却没有信心。所以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优点,以此为契机,给予鼓励,帮助其树立信心,让他们成为有自信的学生。但要注意,学困生的进步会很缓慢,而且不是一帆风顺的,常有波折,常有反复,这就要求教师坚持不懈地做工作,那么学困生就一定能走出困境,增加学习的兴趣和意志。 2.优化课堂。学困生也是集体的一员,教师不应把他们放置在一个特殊的地位,应该通过一些活动,创设环境,优化课堂;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并给予适当的评价,用欣赏的眼光去关心每一位学困生。比如,我上课时多提问学困生,只要他们做对的简单题就表扬他们,并且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一两句鼓励的话,长期下来,他们明显的爱回答问题了,爱交作业了。只有激起他们内在的求知欲,才能使他们和自己比,从而不断进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3.注重方法。教师不能够用一种模式教学,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学困生通常是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缺乏上进心。我在关注学困生方面主要是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传授学习方法,并且进行个别辅导。学困生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教师有耐心,要细心,有针对性,而“爱”是转变学困生最好的方法。要帮助学困生打破固有的心理定式,必须从他们自身的弱点入手,在学习上对他们放宽要求,适当降低知识起点,每当学困生有点滴进步,都给予及时地表扬和鼓励,这样很容易激励他们的表现欲和进取心,进而逐步培养学习兴趣,增强自信。 总之,学困生心理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势在必行,学困生的心理健康对社会、学校和家庭影响深远。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健康成长。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关注学困生的心理健康,倾注更多的爱心,使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江绍伦.教与育的心理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5. 3钱在森.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5. 4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5辛宏伟.学困生的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