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青神县初级中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考题汇编.doc_第1页
四川省青神县初级中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考题汇编.doc_第2页
四川省青神县初级中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考题汇编.doc_第3页
四川省青神县初级中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考题汇编.doc_第4页
四川省青神县初级中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考题汇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考题汇编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形成鲜明对比。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他长年被贬偏远之地,政治失意的句子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向上的句子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感情? (1)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惆怅。(2)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惆怅心情。4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所描写的画面须扣住“千帆竞发”“万木争春”)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5请再写出一句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蕴含哲理一致的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二)赤 壁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句中的“东风”,不仅仅指的是自然界的风,而是含有建功立业的各种条件(或因素)之意。2体会下列诗句在写法上的特色。“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诗发议论感慨。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这两句诗也颇有调侃的意味,诗人似乎过于强调东吴取胜的偶然性,周瑜不正是借助东风,才出尽了风头,成为一代风流吗?其实,诗人在这里只是曲折地表达出自己那郁郁不得志的情怀,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叹尽在不言中了。3,赤壁这首咏史绝句,立意新奇,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意在说明要想建树一番事业,得有一定的条件,如果条件不具备,即使英雄人物也一样无能为力。 4,周瑜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人物,你知道这个人物的哪些故事?(举23个例子)周瑜打黄盖火攻曹军战船;周瑜辞降;巧用蒋干骗曹操。(三)过零丁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过零丁洋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表现了诗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体现了他为祖国、为民族而视死如归的大义大勇的精神。 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一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被誉为“诗史上的绝唱”,试对该句进行赏析。这两句诗中的“惶恐”、“零丁”一语双关,对仗工整,自然天成,一是指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以地形的险恶来暗示诗人处境的艰危,表现过去的惶恐和眼前的零丁,真是妙手偶得的佳句。这两句诗不但表现出了诗人出众的才华,而且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忠贞爱国的情怀。3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抒发了强烈的爱国热情。4请你再写出几句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示例:(1)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文天祥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请再写出一句韵喜爱的古诗词中表达对崇高人生理想追求的名句(课内外皆可)。答案举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四)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全词以问句开篇,上片问天,下片问月,归根到底是在抒发对人生的感慨。2本词采用借月抒怀的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你的理解。借“月有阴晴圆缺”抒发对“人有悲欢离合”的感受,融情人景,感人至深。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请分析一下这句词表达的思想感情。希望人人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4苏轼是宋代豪放派词人,你认为这首词哪里体现了词人豪放洒脱的风格,试简要分析。(可结合具体词句从意境、思想感情、语言等方面来谈) 第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在中秋之夜大醉之后,举杯问月,这样的中秋明月什么时候才有?起笔突兀,气势非凡,显示了苏拭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例(2):“我欲乘风归去”句,词人在中秋之夜,大醉之中,望着那一轮圆圆明月,思想感情如长了翅膀一般,天上人间自由飞翔,这种“飞天人月”的想象极为丰富奇特,显示了他浪漫不羁的情怀。例(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从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到“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旷达,从政治失意,兄弟离别的惆怅到共享明月的超然达观,这种积极乐观的思想,表现了苏武的豪放。例(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句,词人从个人的恩怨离恨中超脱出来,表达了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的美好祝愿。这种乐观旷达的思想情感体现了他的豪放风格。例(5):这首词意境豪放阔大,情怀乐观旷达,既有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又有对人间的眷恋之意,加上浪漫奇特的想象,行云流水般的语言,体现了苏武豪放洒脱的风格。5你还知道哪些和“月亮”、“月光”有关的古诗词?说说“月亮”、“月光”在古诗词里通常具有的意义。月光皎洁如洗,可以借以表现清静悠闲或孤独寂寞的心境。如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身处异地,一切都是陌生的,只有月是故乡的月,它同时照着自己,照着故乡,照着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因此又可以借月亮寄托对故乡、对亲人朋友的相思与挂念之情。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 予了群山生命和意志,它们守卫着潼关。“波涛如怒”,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一个“怒”字既写出了黄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渲关处于黄河之边的险要。 2试描绘“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所展现的画面。潼关四周,群山聚集,黄河之水波涛汹涌,潼关内外地势险要,前有黄河,后有华山。 3“伤心秦汉经行处”,作者“伤心”什么? 表面是说“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实际是抚今思昔,为人民的苦难而痛心。 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深切地表达了对百姓之苦的理解和同情,对昏君的鞭挞和怨愤。 5选出对山坡羊潼关怀古理解分析不正确的项 ( D ) A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山河表里潼关路”这句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澎湃的情态。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十、诗五首 (一)饮 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的“心远”一词是什么意思?在诗中有何作用? 心灵超脱尘世。诗眼(关键)的作用。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置身世外,洁身自好,保持高洁的情操。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 改“望”不好。“见”表明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忽然映人眼帘。而“望”即有意远看,改。望”此篇神气索然。 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写出了日近黄昏、云入山岫、飞鸟入林的景象。请联系上下文,品析诗句的深层喻义。鸟儿在空中经受了风雨严寒的折磨,倦而知还,作者以飞鸟自喻,以飞鸟倦而知还来表达他弃官归隐的惬意情怀。 5下面对饮酒一涛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 A久这首诗歌颂了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适,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境。B“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了这样一个辩证的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心境恬淡静谧。C“悠然见南山”一句中的“见”字用得极好,它精妙地表达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之意。 D“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境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 用心灵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了。 (二)行路难(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一句中用连串的动作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难以排解的愁苦和无所适从之感。 2。谈谈你对“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一句中“黄河”“太行”“冰”“雪”的理解。“黄河”、“太行”喻指理想抱负,“冰”、“雪”喻指人生道路上的坎坷。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分别引用了哪两个典故,诗人引用这两个典故的用意是什么? 一是引用了姜太公渭水河边垂钓的典故,二是引用了商朝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旁边,不久受到国君聘用的典故。诗人用这两个典故的用意是为了表明他虽遭权贵的排挤,但总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起用,为国家做一番事业。 4请你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作简要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冲开险阻,远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突出了诗人对远大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实现自己愿望的信心。 5李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请任意写出两句能体现他浪漫主义风格的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西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依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时间并渲染了特定的氛围;二是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悲凉、悲哀、凄凉)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的伟大胸襟蓄势。 2诗的第一节是怎样描绘秋风肆虐的情景的?诗人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描绘? “风怒号”从听觉上突出了秋风之狂,“卷”从视觉上形象地写出了秋风之肆虐。“飞”“渡”“洒”“挂罔”“团转”等词写出了秋风对茅屋的破坏。这样的描绘为后文写屋漏遇雨、自己的境遇之惨蓄势。3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以小见大,推己及人,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4。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诗人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要的是解除广大“寒士”的这种痛苦,而不是他自己一个人。只要千百万“寒士”实现“大庇”的愿望,解除痛苦,尽变欢颜,自己甘心在破屋中受冻,死也瞑目,这是多么可贵的一种忘我为人、关心民生疾苦博大宽广的胸襟! 5。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和理想? 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理想。 6就主题思想而言,读了这首诗歌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请任意举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1)孔繁森为了阿里地区的藏族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迹。(2)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所举例子要与诗中的“民本”思想密切相关) 7初三毕业晚会上,同学们欢聚一堂,有的在依依话别,难舍难分;有的在憧憬未来,畅谈人生。这时,请你从中国古诗词中任选两句表现离情别意和思想抱负的诗(含词曲)句,作为临别赠言献给他们。 示例: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离情别意)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思想抱负) 临别赠言:(离别情意)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思想抱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千百丈冰,秋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 这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送别诗。诗中既着力描写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诗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构思新颖,联想奇特,请结合诗的内容,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雪花给树木披上银妆,仿佛突然刮起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催开了干树万树的梨花。作者写塞外早春,以春绘冬,新奇瑰丽,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情绪;写奇寒难耐,不见凄凉悲愁,反透露着一种雄健、浑厚的气息。这是诗人高昂乐观精神的写照。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这一画面,并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地上只留下一串马蹄的足迹。(或:友人已去而诗人仍仁立远望。)诗句表达的情感: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3诗中以奇特美妙的联想,新颖贴切的比喻咏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五)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己亥杂诗中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富有哲理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浩荡离愁白日斜”句中的“离愁”应怎样理解?这里所说的“离愁”不是离家怀念亲人的那种凄苦之情,而是离别京城,离别自己的事业,离别自己赖以报国的岗位的那种悲苦心绪,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情。3这首诗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不得已辞官还乡时的无限愁思,而最后两句却表达了他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积极思考,这里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寄托了为培育人才以及维护自己崇高理想而献身的情怀。4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说落花不是无情的,化作春泥也要守护着新花。这是飞花的独白,也是诗人内心的写照。运用比喻,表明诗人的心志,虽然辞了官,仍然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了国家和黎民百姓,不惜献身化为春泥奉献全部的力量。5诗人常托物言志。如龚自珍以“落红”自比,表达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自己平时的积累,写出几句具有这一特点的诗句。示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出淤泥而不染,澄清涟而不妖(周敦颐)6下面是对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的理解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前两句诗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诗人豪放洒脱的气概。 1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首联中松树的形象。高高的山上,苍翠的青松傲然挺立,迎着山谷中瑟瑟的秋风,毫不动摇。2这首诗通篇赞美松树不畏风霜冰雪、傲然挺立的高贵品格的主旨是什么?旨在勉励从弟勇敢面对一切困难,坚忍不拔,保持自己的操守。这里,松树实际上也是作者自况。 (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感悟诗人的情怀,说说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摆脱了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现了开朗、乐观、豪迈的情怀。2体会“风烟望五津”句中加点的“望”的深层含义。望,远远地看见。表明诗人时刻关注着友人所达的目的地,说明诗人对友人极为关切。3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说说它好在哪里。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则全无伤悲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 (三)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什么人? “古人”指古代惜才爱才的贤明君主;“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感和孤独感。3试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并分析它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 登幽州台时传达出时间的绵长无尽,以及个人置身其中的孤独感,唤起的是人类共有的那种在广袤时空中常不知自己置身何处巨何去何从的茫然感。它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借助具体的景或事,而靠感情本身的力量来打动人。 (四)送元二使安西 王 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这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扬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后两句中一个“更”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2“朝雨”“杨柳”,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朝雨”还衬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心情。“杨柳”还起着增加浓厚的离情别意的作用。因为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离人的留恋之情,是当时的风俗。 3“更尽”的“更”和“无故人”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什么感情?一个“更”字,显示出诗人劝酒的殷勤,在频频的劝酒中,透露了诗人对友人的难舍难分之情,也表示了酒已喝到一定的程度,离别的时间越来越近。“无故人”既写出了远行者今后生活的孤单寂寞,也表达了诗人对老朋友别后生活的牵挂与关怀。4诗中写饯别饮酒为什么用“更尽”而不用“更进”? “更尽”给人以一饮而尽的畅快淋漓之感,更能表达老朋友之间痛快豪爽之情,传递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5诗的前两句除交代送别时间、地点与环境外,还有其它作用,请写出两点来。( 1)以此地美景暗示关内外环境的巨大反差。(2)作者留客之心、不舍之情寓于美景之中。 (五)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 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1试描绘激起诗人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的万里秋空图。秋高气爽,长空万里无云,一群群大雁排着整齐的队列,向南方飞去。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一句历来以奇特贴切著称,试对其进行赏析。 前一句的比喻奇特而富于独创性,同时又自然贴切而富于生活气息,不尽的流水与无穷的烦忧之间本就极易产生联想,排遣烦忧的强烈愿望自然引发出“抽刀断水” 的意念,这就很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面对黑暗现实激起满心的烦愁苦闷,似水难断。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既表现了诗人因怀才不遇,准备退居山林的消极的一面,又表现了诗人不肯与黑暗的社会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小雨、春草(答“烟柳”不对)。这首诗细腻真切地描绘出早春特有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2试分析加点词好在哪里。 草色遥看近却无:“近却无”表现了诗人独到的观察体验。早春时节春草初生,娇嫩细小、零零星星,远看一片碧绿近看却又似若无,“近却无”三字将早春小草的特点细腻真切地表现了出来。 绝胜烟柳满皇都:“绝胜”一词是“远远超过”之意。把小草悄然冒出的早春与杨柳如烟的晚春景色作对比,着力赞美早春之美,表现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3这首绝句揭示了什么道理?揭示了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的萌生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 (七)无 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1“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两个“难”字意义有什么不同?前一个“难”指“难得”,后一个“难”是“难舍难分”的意思。2无题诗中,“春蚕”两句说的是诗人自己,“晓镜”两句是诗人设想女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