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法律问题研究.docx_第1页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法律问题研究.docx_第2页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法律问题研究.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法律问题研究摘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入股方式流转的现象已颇为普遍。此权利可以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可以入股公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上承载着有经济权能,也有与农民身份相关的权能。在该权利以入股方式流转过程中,必须要满足的前提是保障与农民身份相关的权利。这就对该权利的流转制度设计提出了特殊要求。本文在对该权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入股方公司方面,提出其法律风险和初步解决方案。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社会保障公司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概述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指以种植、养殖、畜牧等农业用途为目的,对国家或者集体所有的农用地占有、使用和收益的物权。其权能有:土地使用收益权,物上请求权,生产经营自主权,对产品的处置权。其中,收益权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流转方式法定化,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受让方必须具有农业经营能力,流转不得超过承包经营期限等。 在农村,土地一般属于集体所有,集体组织内部成员,可以无偿地获得一份土地承包经营权,供生存发展需要。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尚未覆盖到农村居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对农民具有社会保障意义。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物权性质又具有人身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正是体现在该项权利的人身性上。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规制 物权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把农村集体土地承包区分为商业承包和家庭承包。两部法律在后者流转问题上没做过多限制,允许其采用民法上的流转方式实现其经济价值。2005年农业部颁布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中明确出现了“入股”的流转方式。2006年12月成都市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2007年6月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台了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服务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这两个文件均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可采用“入股”方式流转。 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法律风险 土地承载着农民的生存保障功能。承包经营权入股后,则成为公司资产,农民和土地相分离。如果公司不能提供给足以保障农民基本生存条件的股利或分红,无能力在获得生活保障的农民将面临生存危机。 公司法资本三原则要求股东不得抽回资本,减少注册资本有严格内部程序控制,外部债权人亦可通过提前请求实现债权对减少注册资本行为施加压力。农民一旦入股成为公司股东,就无法通过退股回复其承包经营权。农民股东退出公司的另一种机制是出让股份。但这可能会使农民与土地分离。农民在土地上能获的社会保障权将会丧失。 四、化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法律风险的对策 土地承包经营权有财产属性,又具有人身属性。财产属性的权利能转让,但人身属性的权利不能转让。如果两种权利混在一起,财产权利转让必然受到人身属性的限制。因此须对土地承包经营权作出划分。一是可以转让的财产权,二是不能转让的人身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后,农民只能获得股份财产权上的收益。为保障农民的社会保障权,只能把它设定为财产上的义务。公司运营土地获得的两部分利益,一是土地使用价值转化的价值,二是土地产生的新增价值。后者通过股利的方式进行分配;而前者的源权利本不属公司,而是被土地财产权捆绑来的农民的社会保障权,此价值应返还给农民。两种价值应有分配顺序,先从利润中拿出固定的数额返还农民在土地上的社会保障权;然后再分配股利。由于公司盈利能力不确定,若其利润尚不能满足农民的社会保障需要就会陷农民于危险中,解决该问题,需要配套社会保障法规。 公司法禁止抽回资本,故农民入股后退出面临困难。但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服务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中,针对该问题做了个“置换”制度设计。用以限制涉及土地的股权进行二次转让,农民可以以其他资本置换出他投入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种置换是成立的,入股的权利是已被物化的、与人身分离的虚拟价值形态,标志着该权利成为公司财产。公司的土地权利可以作为资产出售,不过只能出售即农民股东,农民取得该资产,达到二土地权利回归同一,此时农民股东的股份不变。但上述程序须在章程中设定。农民股东取得回归的土地权后,公司要继续使用该土地的,可以采取不转移承包经营权的方式,这就成功解决了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问题。 另外农民可选择转让股份。由于财产权与社会保障权相分离,无论股权怎么转让,农民的社会保障要求始终只能由土地收益者承担。这样农民不会丧失社会保障,而且盘活了土地资源。值得注意的是,可转让的财产权不是永续的,因作为其源权利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期限。当权利到期时,农民重新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如果农民欲继续把土地投入公司,农民就以重新获得的承包经营权中的财产权入股,同时原来的股权保持不变。 五、结论 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健全完善的条件下,土地法律须要优先考虑土地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才能保证土地产权改革的低政治和社会风险。同时也要顺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使土地要素流动起来。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做出财产权和人身权划分,有利于理顺权利配置和流转关系;把土地承载的社会保障功能义务,施于土地经营者,充分保障了农民的基本生存;允许农民“置换”回土地承包经营权,体现了对农民生存方式选择上的尊重。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公司只是在现有法律框架下的一种尝试。努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农村土地改革道路,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注释: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2条.在这里不能把流转理解为处分的权利,流转改变只是收益的方式,而不是对权利的处分.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3条. 物权法第133条,农村土地承包法第46条第1款.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第16条,第19条. 施天涛,公司法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63页. 公司法第44条,第104条. 公司法第178条. 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服务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渝工商办发(2007)86号,第二(四)5,第二(九),第二(十).参考文献: 1李昌麒主编,中国农村法治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 2施天涛,公司法论,法律出版社,2006. 3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法律出版社,2007. 4刘俊,中国土地法理论研究第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