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宪法实施效果评价界定、对象及标准研究.docx_第1页
我国宪法实施效果评价界定、对象及标准研究.docx_第2页
我国宪法实施效果评价界定、对象及标准研究.docx_第3页
我国宪法实施效果评价界定、对象及标准研究.docx_第4页
我国宪法实施效果评价界定、对象及标准研究.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宪法实施效果评价界定、对象及标准研究 我国学术界对宪法实施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大部分都是以宪法实施的监督或保障为内容,致使我国现行宪法颁布 30 年来,宪法实施的基本状况缺乏权威性的评价标准和科学合理的评价结论。 因此针对宪法实施的效果怎样做出一个科学的评价是宪法学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 一、宪法实施效果评价的界定。 宪法实施效果的评价是对宪法实施后的现行状态予以研究,从实然状态出发,反向考察宪法的实施。宪法实施的好坏直接体现在宪法的实施效果上,所以从本质上看宪法的实施效果反应纸上宪法变成现实宪法的程度,是宪法的生命力所在。然而要对宪法实施效果进行评价,首先需要明确宪法实施的效果为何、对其的评价应当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该评价应当采取什么方法。 ( 一) 宪法实施效果的确立。 宪法实施效果基于宪法的实施,但对于宪法实施的内涵,我国学术界迄今仍存争议。有学者认为从政治学宪法、宪法社会学和规范宪法学三个维度可以看出宪法的三个面向,而这三个面向对于宪法实施的认识有着很大的区别。 也有学者从宪法的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把握宪法的实施,各个层面对宪法实施的规定也不尽相同。 因此对宪法实施观察视角的不同会带来不同的宪法实施内容,对宪法实施效果的界定也就变得不易。 界定宪法实施效果的前提是明确宪法的性质与目的: 即宪法是什么、要做什么。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又是宪法学最根本的问题,值得思考的是针对宪法是什么、要做什么是仅从规范宪法学的层面出发,严格按照宪法条文来理解呢,还是从更广义的层面出发,从宪法社会学、政治宪法学的角度去理解? 诚然,要考察一部法律,本应该尽可能全面地去观察它,无论从法律条文本身,还是其价值构成、社会影响都应做为被考察的对象。但当下对宪法实施效果界定的范围不易过大,在我国法治建设尚需大力推进的今天,人们对于宪法实施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尚存较大争议,部分宪法文本的基本条款尚未得到真正的实施,其作为法的一般价值还没得到真正的实现,若此时去考察宪法条款背后的价值实现并过于宽泛的去理解宪法实施的效果,则在很多方面难以找到考察的对象,其标准也难能统一,而且对于宪法背后所应体现的价值,现阶段也难以达成一致,而如此的评价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 所以,在现实背景下对于宪法实施效果的评价范围应该基于宪法文本所规定的内容,对宪法每个条款逐一进行分析,从宪法条文中明确宪法应该做什么,再去看它做得怎么样,即考察宪法条文的执行情况,并尽可能地考察立宪目的与精神的实现情况。至于立宪目的与精神,则要从宪法序言中去寻找。 ( 二) 宪法实施效果评价的原则。 对于宪法实施效果的评价,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认识,人们对宪法实施状况的评价往往基于个人生活的直觉感受,缺乏理性原则指导,也就很难客观、全面和科学地反映宪法实施状况。所以在对宪法实施效果做出评价时,需要明确该评价行为所应遵循的一些基本的原则。 有学者指出宪法实施评价原则主要有三项基本原则,即综合评价原则、效益评价原则和价值评价原则. 其中综合评价原则包含宏观与微观、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原则; 效益评价原则是从宪法投入与产出比例上所确定的; 价值评价原则则以公民权利保障、公权力限制和宪法秩序建立为内容。不过,对于上述评价原则的界定,笔者不太赞同。宪法实施效果评价的原则是在对宪法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时所应当遵循的一些基本要求,是对评价行为的指导而非对宪法实施行为的指导。因此在进行评价行为时,至少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 客观性。 评价行为是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的一种判断,其评价结果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客观公正应当是评价所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然而对于宪法实施效果的考察,怎样的视角才能算作客观公正则很难判断。在评价过程中,会经历观察、分析、判断这么一个过程,其中包含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而这也恰恰是影响客观性最大的一个因素。因而只有尽可能的减少价值的判断,将更多的结论建立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减少主观判断的因素才能尽可能的保障客观,这也是为什么本文对于宪法实施效果评价的范畴仅限于文本规定内容的原因。虽然对于文本的解读,不同的人也会有所偏差,但相对于对价值的判断,对文本的判断还是比较容易保持一个中立的立场。 2. 确定性。 评价最后一定会给出一个结论,模棱两可的评判会使得评价变得毫无意义,所以对于宪法实施效果的评价也应该最终有一个科学的、确定的结论。有学者对宪法规范的实施分为可实施与不可实施、全部实施与部分实施和未实施、稳定持续性的实施与间歇性的实施、有效率的实施与无效率的实施等等评价尺度。,不过这样的分类是对宪法规范实施行为评价的结论,而对于宪法实施效果的评价,则是建立在宪法实施后的基础之上的。我国宪法中没有任何关于哪条条款可以不实施或部分实施的规定,所以理应认为宪法条款已经都已实施,至于现实生活中真正未实施的部分,则应认定为实施无效。因此,对于评价的结论可以划分为宪法条文实施后完全有效、宪法条文实施后部分有效和宪法条文实施后无效。 3. 可操作性。 正如前文所讨论的,对宪法实施效果的评价应基于宪法文本的内容,所以宪法实施效果的评价也应确定在宪法文本范围内,即使是价值判断也应是宪法文本中所能反映的较为明确的应有价值,也就是宪法序言中所蕴含的价值。虽然这样会使得该评价不够全面,但倘若从法理学的意义上去确认宪法的价值与标准,再对实际生活中宪法实施行为去评判,则这样的判断结果并无太大意义,对于依据现行宪法实施的主体也不够公平。 一部宪法价值取向的好坏是对立法者而言的,而实施的好坏是对执法者而言的,所以不能用立法的标准去判断执法的内容,这样也使得该评价缺乏可操作性。 ( 三) 宪法实施效果评价的方法。 作为宪法实施效果评价方法,由于不同的宪法规范实施效果内容不尽相同,其侧重点也不一样,所以其评价方法也各有区别。但总体而言至少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些方法: 1. 在对宪法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时,设立具体的评价标准。各个评价标准应具有典型性,能反应评价对象最根本的特征。对于评价标准的设立应构建各个独立的分类标准,各分类标准的划分应按照宪法条文的内容进行,这些分类标准能反应评价对象的某一方面特征。每一个分类标准由一系列相关的具体评价标准组成,这些评价指标内容不同但应同属于该分类标准的价值范畴。整个评价标准的构建具有纵向性和横向性,各分类标准横向排列,涵盖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而分类标准内的具体标准则以不同的评价层次为标准构成,并尽可能的详尽该分类标准所考察的内容。 2. 对纳入宪法实施考察的对象,应将宪法的每一个条文按照分类标准的不同进行归类,然后逐项判断该条文所应对的具体标准,对该条文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考察。每一个条文都应当有一个考察结论,而对每一个分类指标以及具体标准最后也都应作出考察结论。 3. 运用评价标准考察宪法实施的效果,其评价不能仅仅针对宪法本身。由于宪法的母法地位以及导向性特质,对其所设定的评价标准不仅要看宪法实施后的直接效果更要考虑宪法实施后的间接效果。由于宪法实施的间接效果需要其他法律予以实现,所以其他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应与宪法冲突,因而其他的法律法规也应纳入考察的范围。 1234下一页 二、宪法实施效果评价的对象。 前文已有所述,对于宪法实施效果的评价,现阶段应以宪法文本为基础,考察宪法条款的执行情况。我国现行宪法共五个部分,包含序言和四个章节。针对宪法实施效果的考察,除了第四章一些既定事实以外,包括序言的条文内容都应纳入考察的范围。 从我国现行宪法文本上看,包含了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国体政体和相关基本制度的确立以及宪法权力的规定。除了权利与权力的界定以外,宪法作为动态的法律,还需一系列的宪法行为实现其目的与价值。所以宪法实施效果的评价对象应该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障程度即宪法权利的保障程度; 第二个方面是国家机构和制度设立的宪法执行程度即宪法权力的确立程度; 第三个方面是宪法行为的宪法依附程度即宪法行为的合宪程度。 ( 一) 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宪法保障程度。 对于宪法而言,最为重要的责任即为保障公民权利,因而,考察宪法实施效果首当其冲则是看公民权利义务的宪法保障程度。我国现行宪法第二章章节名称即为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从法律条文上看,第二章一共有二十四条,其中第三十三条是一个总领性的条款,其明确表示我国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因而人权的实现是宪法实施效果的重要考察部分。但基本人权一词十分宽泛,哪些是基本人权,哪些不是基本人权,不同基本人权发生冲突时以何为重目前学术界也颇有争论,且一些基本权利的具体规定并非完全包含在第二章中,所以应将宪法逐条分析并进行分类。从宪法文本上来看,公民的基本权利至少主要包括: 平等权、政治权利、财产权、人身自由权、社会基本权利以及特定主体的宪法权利。具体而言: 1. 平等权。平等权来源于我国宪法第 33 条第 2 款。但值得注意的是其用语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前提是已有法律的存在,所以公民在立法上是否人人平等,则宪法并没有做出明确说明。这只是一句陈述句,并未包含任何实际的权利与义务,因而对其考察就需要将后续的所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都纳入到平等权的考察范畴当中,不仅仅是实体权利的平等,还包括行使程序上的平等。 2. 政治权利是基本权利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各条款按照行为类型的不同可分为政治参与权、政治自由权和政治诉愿权。( P. 199)这三类权利的宪法保障程度也作为评价宪法实施效果的内容。政治参与权是政治权利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也是民主的体现。具体而言,政治权利包括: 选举权、被选举权与罢免权。在我国宪法中的体现是: 第 34 条、第 62 条、第 63 条。政治自由权是公民政治权利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公民在政治活动中所享有的各种自由权,具体为表达自由权,宗教信仰自由权以及文化活动自由权。在我国宪法中的体现是: 第35 条、第36 条以及第47 条。政治诉愿权的保障程度是公民政治权利宪法保障程度的第三个内容,包括监督权、申告权以及获得国家赔偿请求权的宪法保障程度。这个三个权利在我国宪法中体现为第 27 条第 2 款、第 41 条第 2款。 3. 财产权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在不同的法律中有着不太一样的内容。宪法上的财产权不仅包括私有财产也包括共有财产。但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财产权,我国宪法中则体现为宪法第 13条。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宪法中公民的财产权与民法中的财产权也有着不同的地方,民法中财产权的确定主要是抵御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侵犯,但在宪法中的财产权,则更多的是为了防止公权力对于财产的侵犯,是针对国家享有的财产权. 4. 人身自由权是自由权的一类,从狭义上理解为公民的身体享有自由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在广义上则包含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和通信自由不受侵犯以及迁徙自由。 从我国现行宪法文本上看,则只要是前面三个权利,而迁徙自由我国在共同纲领和 1954 年宪法中有所规定,之后 1975、1978 和现行宪法中都再未出现。人身自由权体现为宪法第 37 条、人格尊严权为宪法第 38 条、住宅和通信不受侵犯的权利则体现为宪法第 39、40 条。 5. 社会基本权利是 20 世纪以来逐渐引起人们重视的一项基本权利。其出发点在于人仅仅享有法律形式上的平等与自由并不能保障每一个人都能获得最大的幸福,因此应当享有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权利。在我国现行宪法中,社会基本权利具体包括劳动权、休息权、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以及受教育权,体现为我国宪法第 42、43、44、45、46 条。 6. 特定主体的宪法权利是指部分特定的主体因其身份所享有的宪法赋予的权利,主要为少数民族、妇女儿童、华侨和侨属。在我国宪法中对此做出具体规定的是宪法第 47、48、49、50 条。 ( 二) 国家机构和制度设立的宪法执行程度。 从我国宪法文本的内容上来看,我国宪法除了规定公民基本权利以外,另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关于国家机构和制度设立的规定。因此,评价宪法实施的效果,也必须考察这些组织和制度是否是严格按照宪法的规定进行设立的。 1. 国家机构设立的宪法执行程度。 对于国家机构设立的考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宏观上看,应考察我们国家的现行机构设立是否符合宪法规定的层级和种类,整体上是否有违宪的情况。微观上看,我国现行宪法第三章用了七节对于国家结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包括: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以及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因此,对于这些机构都应该逐一考察其设立的情况。 2. 国家制度设立的宪法执行程度。 宪法总纲部分也对国家相关制度做出规定,具体包括宪法序言规定的政党制度; 宪法第 3 条规定的选举制度、人大监督制度; 宪法第 4 条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宪法第 6、7、8、9、10、11、12、13 条规定的所有权制度和分配制度; 宪法第 14 条规定的社会保障制度; 宪法第 111 条规定的居民、村民自治制度以及宪法第 31 条规定的特别行政区制度。对于这些制度也应考察其建立的情况。 ( 三) 宪法行为的宪法依附程度。 宪法行为是由宪法规范所规定的,在宪法实施过程中,为达到宪法立法目实现宪法价值的所采取的能使宪法规范产生、变更和消灭的行为。 宪法行为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宪法的实现以及秩序的构建。因而对于宪法行为的合宪程度考察也是宪法实施效果考察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我国现行宪法规定而言,第 62、67 条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包括宪法解释、宪法修改、宪法监督以及违宪审查。 三、宪法实施效果评价的标准。 宪法作为根本大法,既有作为法的一般性也有其特殊性。与其他部门法不同,部门法一般针对的是某一特定部分的法律关系,而宪法所规定的对象则包含社会的各个方面,而且不同于部门法明确的权利义务规定,宪法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导向性。所以倘若评价民法的实施效果则可以看平等主体的人身权和财产权是否得到有效保障、民事法律关系是否得到有效调整; 评价刑法的实施效果则可以看是否有效的保护法益、处罚和预防犯罪,社会秩序是否得到有效维护。但当评价宪法的实施效果时,则判断标准不那么具体明晰了,究其原因则是对宪法实施效果甚至宪法实施的界定难以明晰。 对宪法实施效果的评价是对宪法实施在实际生活中的和程度的考察,通过宪法的实施,评价其结果是否符合立法价值,其立法目标、法条中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内容、宪法秩序构建等内容的实现程度。有学者将宪法实施结果从宪法实施的规范目标、社会目标以及最佳性等三个方面去评价( P. 63),其中规范目标是指宪法实施的活动是否达到了制定宪法的预期目的; 社会目标指宪法实施对宪法确立的社会任务的达到程度,是否满足了社会的需要; 最佳性则是强调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宪法实施的结果在满足社会的多种需要方面是否最有益、最有效。这样的划分虽全面,但所涉及的内容过于宽泛,而且很多抽象的价值判断也难以有统一的标准,在不同的评价主体眼中,同样的价值却有着不同的内涵与外延,其评价标准的各个方面也很难做详细的划分和有机的构架,也就很难对宪法实施的效果做出一个准确有效的判断。 由于前文已有讨论,对宪法实施效果的研究建立在宪法文本的基础上,所以,对于宪法实施效果的评价标准则应针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障程度、国家机构和制度设立的宪法执行程度、以及宪法行为的宪法实现程度分别制定。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一) 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障程度评价标准。 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评价,需要从公民基本权利的动态过程中去考察,包含基本权利的享有、行使以及实现。因此,对于评价标准的认定,也应从这三个方面的保障予以考察。但在对基本权利保障做出评价之前,应当明确公民的基本权利不是绝对的、不受限制的权利,考察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障,应明确宪法中哪些条款明确限制了公民的基本权利,这样才能避免考察宪法时将依法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为误认为是违宪的行为。 1. 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限制。 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限制是指在宪法中基于公共利益的保护而对于公民某些基本权利的范围、内容、行使等方面所做出的限制。我国宪法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采取了概括、列举两种方式。列举式的方式是指宪法条款中明确就公民的某一项或某几项权利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限制,比如宪法第 13 条、第 34 条、第 40 条、第 44 条等。 其中一些条款较为明确的规定了在何种情况下公民的基本权利将会受到限制,故能较为容易的判断。但有些条款则规定的不是很清楚明了,至于这种情况下如何考察,本文将在下文中将其与概括式模式下的限制一起讨论。 概括式的限制体现为我国宪法第 51 条,该条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条规定作为法律保留条款具有很大的弹性,在实践中有很多宪法冲突都涉及到该条款。首先,何为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对于基本权利限制的保留条款,国际上一般通行的是基于公共利益或公共福祉,而我国宪法的规定使得该条款变得更加模糊。国家、社会以及集体的利益难以认定其边界,特别是对于集体利益的认定,怎样的团体应当算集体,是否有一定的标准,其利益的享有者应当具有何种程度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对此需要做出一些界定以免一些团体在利益受损时也会用该条款来随意限制公民的基本权利。汪太贤教授的观点认为针对权利的限制至少应该遵循三个原则,即: 正当性原则、不贬损原则以及最低性原则。 限制权利的法律必须是明确、平等、符合多数人意志的规则; 法律对权利限制的最大极限是不能剥夺权利,应以消除权利冲突为基准且应以不妨碍权利的实现为主要指标; 要尽可能小地限制权利,来更大限度地扩展权利。 因而,对于此情况的考察,首先需要判断该公共利益是否是合法的、善良的利益,而且该利益的享有者是否具有较大的代表性; 其次,在公共利益与公民基本权利发生冲突时,二者之间是否符合比例原则,不能武断完全将公共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这也不符合现代法治的精神。因此在二者冲突时,应衡量两者谁的价值更大,保障谁更能体现民主与法治。 2. 公民基本权利享有的宪法保障程度标准。 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前提是公民享有该基本权利,无论其行使与否,首先他都应当拥有这样的权利。公民基本权利宪法保障程度的享有标准就是考察公民对于基本权利的拥有的状态。对于权利的拥有与否,最直接的判断标准就是考察文本和条文即在宪法下所有规范性文件的文本。至于宪法条文本身是否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做出了必要且充足的规定,则不在考察标准之内,因为其为考察宪法立法的内容而非宪法实施的内容。 在法不禁止即自由的原则下,权利不需要过多的宣誓,因而无需考察是否每一部规范性文件是否都有明确表明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主要的标准是判断在宪法下制定的具体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政府的各个文件中是否有非法侵犯基本权利的条款存在。因为一切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都是在宪法的指导下做出的,若其中有存在非法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则至少可以认定宪法对该文件的监督效果不够,宪法实施的效果也就受到了影响。 3. 公民基本权利行使的宪法保障程度标准。 宪法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不仅仅在于保障公民能够享有该权利,更在于公民能够自由的行使其权利。权利不同于权力,无需对其行使的方式或程序作出详细的规定,因此更多的是考察有无存在违法宪法的阻碍公民基本权利行使的规定或者有差别化对待的规定。 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使的阻碍,一般都是对其行使的程序做出限制,例如对于行使的主体、方式、条件等。而差别化的对待则是对于不同的主体在行使其权利时做出不同的规定,进而影响基本权利的行使。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阻碍权利的行使还是差别化的对待权利的行使,前提是违法宪法,若是在基本权利的限制范畴之内,则不应视为影响了宪法实施效果。 4. 公民基本权利实现的宪法保障程度标准。 当公民享有了基本权利且能够行使时,并不能认为宪法对于公民基本权利保障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除上述两点以外,还应考察基本权利实现的情况。所为基本权利的实现是指公民通过基本权利的行使,达到了该基本权利的价值预期,实现了该基本权利的目的。 对于基本权利实现的考察,则可以从补偿和救济两个方面去评价。所谓补偿标准,就是看法律是否因客观事实对于难以真正实现的基本权利做出了相应的补偿。所以在判断平等权的宪法保障是否有效时不仅要看平等权在法律、法规、规章中是否有明确的规定与体现,更要看这些平等权在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平等是否得到有效的补偿,即结果平等。比如在民事或行政诉讼法中,对于诉讼费用的规定,对于诉讼费的交纳并没有表示谁可以不交,那么所有的公民在进行诉讼时,在诉讼费面前是平等的。但具体实践当中,有些公民或因为交不起诉讼费而无法使用诉讼这种途径,那么此时对于该公民而言则只有法律上的平等而无事实上的平等,因而法律又规定特殊情况的公民可以减免诉讼费,这就是一种对于法律公平的补偿。但这种补偿在考察宪法实施过程中应当明确其补偿的原因,不能将一些毫无根据的区别对待认定为是法律的补偿。从通常情况来看,这种差异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年龄、民族、经济能力、生理结构、特定职业而做出的。 救济标准则是指当公民基本权利享有、行使受阻时,是否享有的及时有效的救济方法。具体而言: ( 1) 救济存在标准,即公民的基本权利受到侵犯时,其救济行为有法律依据,且救济行为有明确的途径、程序或方法。无论公民的何种基本权利受损,都有相应的救济方法,而针对各项基本权利的救济方法应当是能普遍存在的、反复适用的方法,而不是针对某一具体事件的方法。( 2) 救济有效标准,即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救济途径是切实可行的,并且行之有效。考察是否有公民的基本权利遭受侵犯所造成的损失能够得到相应的补偿或赔偿,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主体也承担了相应法律责任,这样的先例是否具有普遍性或者是否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得到有效救济。 ( 二) 国家机构和制度设立的宪法执行程度评价标准。 国家机构和制度设立的宪法执行程度的评价,就是考察国家在实际组建国家机构和设立国家制度时是否是按照宪法的规定来进行的,其设立的实际情况与宪法所规定的形式符合度有多高。对于这部分的评价标准,应对国家机构和制度分别进行考察。 1. 国家机构设立的宪法执行程度评价标准对于国家机构设立而言,可以从总体和具体两个层面进行考察: ( 1) 总体层面的标准。指我国在设立国家机构时,是否是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的职权以及层级划分的。我国宪法将我国的国家机构分为了权力机关、立法机关、权力执行机关、审判机关、法律监督机关以及国家主席和中央军事委员会。而层级上也对权力机关、立法机关、权力执行机关、审判机关和法律监督机关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因此,在考察总体层面的标准是就看我国是否是按照上述职权和层级划分的,有无存在宪法规定了却没有设立的机关或者宪法没有规定却存在的机关,每个职权机关是否是按照宪法规定的层级设立的。 ( 2) 具体层面的标准。该标准是评价每个具体的国家机构的设立是否符合宪法的规定,有无存在违法宪法的现象。具体层面的标准应从国家机构设立的权力主体、权力内容、权力行使三个部分进行考察: 权力主体标准是指该具体机构的构成是否符合我国宪法对相应机关的主体规定,包括人员选用、构成、组织机构的设立等是否是按照宪法来实施的; 权力内容标准则是指该机构所享有的权力的内涵与外延是否是宪法所赋予的,有无超出宪法授权的范围,针对权力内容的考察,列举出每个国家机构的权力清单,对比宪法进行评价; 权力行使标准是指该机构行使权力时是否是按照宪法规定实施的,有无存在不实施、违法实施的情况,其实施行为是否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而为。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权力行使的考察,不仅仅应考察平时的行为,更应关注在特殊的情况下,有无违宪行使权力的情况。 上一页1234下一页 2. 国家制度设立的宪法执行程度评价标准。 我国宪法序言以及第一章规定了许多我国的相关制度,有些制度在宪法的第二、三章中有较为详细的规定,而有些制度则需要其他的法律予以细化。针对这样的情况,对于国家制度设立的宪法执行程度评价,应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第一个评价标准是制度设立的宪法执行程度标准,即考察宪法所规定的制度是否在我国已经按照宪法的规定建立,有没有一套与之对应的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是具体运行该制度的相关机构是否建立,权责是否明晰,有无法律根据; 其二是与该制度相配套,辅助该制度运行的法律、法规和各种规范性文件,该制度是否建立了一套运作系统,对于制度的运行有无程序上的规定。在评价时,还应看这二者的建立是否都符合宪法对于该制度所确立的目的。除此以外,还应考察实践中有无对宪法所确认的法律制度的相反表述或否定性表述。 第二个评价标准是制度运作的宪法执行程度标准,也就是评价该制度是否能切实有效的按照宪法的规定运作。对于这个标准的考察,也应从两个方面来进行。首先就是看该制度是不是按照宪法对于该制度的规定所运行的,该制度中所产生的各种行为和事实是否符合宪法要求,有无违反宪法的情况。其次看该制度是否有效运作,该制度中所应产生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以及各种事实是否存在,该制度是否得到遵守,与该制度相关各规定是否明晰,与该制度相配套的机构和法规能否起到作用。 ( 三) 宪法行为的宪法实现程度评价标准。 宪法行为是宪法所规定的特定主体实现宪法价值的途径,宪法行为的宪法实现程度则是指该行为是否是按照宪法的规定实施的,是否实现了宪法的立法要求、目的与价值,是否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宪法秩序。具体而言包括: 1. 宪法行为存在标准。评价宪法行为的宪法依附程度首先就应考察该宪法行为是否得以实施,此为该评价的前提。而有无实施的标准则是看宪法所赋予的行为权力主体有无采取宪法规定的特定的方式、程序等以达到特定的目的。除了对行为是否存在应予评价外,还应关注该行为的量是否足以实现法定的目的,该行为的实施是否处在常态。 2. 宪法行为规范标准。该标准的目的在于考察具体的宪法行为是否是按照宪法规范来实施的。该标准包括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实体标准是指该行为的实施主体、实施内容是否符合宪法的要求; 程序标准则指该行为的实施程序有无违法宪法相关规定的情形。 3. 宪法行为实效标准。实效标准指该行为行使后是否达到了宪法的立法要求或立法精神。实效标准包含行为本身的效率和行为实施的效果两个方面。行为本身的效率是指该宪法行为应当具有一定的效率,在时间性和强度性上应当符合一般的行为价值要求; 行为实施的效果指该宪法行为的实施是否发生了实际的效果和作用,是否实现了特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