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心产业现状与种业要求.doc_第1页
菜心产业现状与种业要求.doc_第2页
菜心产业现状与种业要求.doc_第3页
菜心产业现状与种业要求.doc_第4页
菜心产业现状与种业要求.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菜心产业发展与其种业需求张华,郑岩松,李光光,黄红弟,乔燕春,刘自珠(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308)摘要:本文对菜心产业发展现状与种业需求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种业如何进一步为产业服务的对策。关键词:菜心;产业现状;种业需求;育种对策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Seed-industry Demand in Flowering Chinese CabbageZHANG Hua,ZHENG Yan-song,LI Guang-guang,HUANG Hong-di,QIAO Yan-chun,LIU Zi-zhu(Guangzhou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Guangzhou 510308,Guangdong,China)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demand of flowering Chinese cabbage seed industry were reviewed, and we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bout how to serve for the industry of the seed industry.Key words:Flowering Chinese cabbage;Industry Status;Seed industry needs; Breeding strategies菜心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L.)Makino var. utilis Tsen et Lee属十字花科芸薹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是小白菜的一个变种。菜心的称谓,文字记载见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广东新会县志,又名菜薹、广东菜、菜花、菜尖等,古称“薹心菜”,起源于中国南部,南宋时培养成功,为广东特色蔬菜之一,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等地。菜心主要食用器官为花茎和薹叶,薹质柔嫩多汁,风味独特,被誉为“蔬品之冠”。菜心作为我省特色蔬菜,近年来在种植面积、品种选育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现就菜心产业相关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简要的论述。作者简介:张华(1965-),研究员,主要从事菜心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E-mail:基金项目:广东省特色蔬菜现代产业技术体系(20120201),广州市科技项目“改良型Ogu CMS菜心的创建及其分子标记技术研究”(12C033141700),广东省科技项目“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中迟熟菜心新品种研究”(2012B020401003)。1 产业现状1.1 种植及供应概况菜心在广东地区可一年四季栽培,常年播种面积很大,据2012年广州市菜办统计,全市菜心年播种面积达25.2万亩次,占叶菜类面积的24%,占蔬菜总播种面积的12%。而广东省菜心年栽培面积达300万亩次。复种指数高,平均每年种植达710茬。另外,菜心在本地市场供应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既适合市销,又可出口创汇,主要销往港澳地区和日本、美国、欧洲及东南亚等各国。目前广州地区菜心生产量远不能满足广州市场需求,尤其是夏季高温多雨季节,据2012年7-9月广州市各区批发市场统计,本地菜心供应量仅占批发市场的21.1%。1.2 生产区域菜心在华南地区广泛种植,以前主要作为特菜在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北京、上海、云南、河南、南京等地有少量种植,成为当地市民餐桌上的新宠。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经济、冷链保鲜技术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同时由于菜心消费量大增,本地生产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再加上华南地区夏季气候炎热、雨水多,病虫害发生严重,菜心种植产量不稳、质量不高,种植难度较大等原因;广东很多专业化的规模菜场主利用全国范围内不同区域的气候条件进行生产布局,供应广东、港澳和海外市场,先是利用周边省份和云贵地区就近生产供应,后来发展到利用北方地区410月份相对凉爽、雨水较少、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进行菜心生产供应。因此,近年来北方地区如宁夏、河南等地菜心的栽培面积发展迅速,其中仅宁夏地区菜心常年栽培面积就达6万亩以上。由于“宁夏菜心”薹粗壮、味甜、口感好、卖相好,很受市民喜爱,在广州市场具很高的知名度、已成为市场品牌,古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今有“宁夏菜心誉粤海”。 1.3 栽培品种菜心栽培历史悠久,类型和品种丰富,按熟性分,主要有早熟、中熟、迟熟三种类型。目前生产上以早熟品种适播期较长、生产面积较大,迟熟品种次之,中熟品种较少。一般早熟品种在广东地区可于410月播种、在北方地区于68月播种,迟熟品种在广东地区于11翌年2月播种、在北方地区于45月和9月左右播种。按叶色分,主要有黄绿、油绿、青绿等三种。一般黄绿叶色品种表现较耐热,适合夏季高温多雨季节种植;深绿叶色品种表现较耐寒,对霜霉病和病毒病抗性较强,适合冬春季节种植。以前生产上主要以黄绿和青绿品种为主,如本单位育成的四九-19号菜心和迟心2号菜心,除在本地种植外、还在北方广为引种种植,现在则以油绿品种为主,但由于这2个品种抗病抗逆性较强,目前在北方仍有较大面积种植。1.4 地位和作用菜心富含粗纤维、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以肥嫩的花薹和嫩叶供食,薹质柔嫩多汁,风味独特,深受群众喜爱。菜薹味甘,性温,正气,常食菜心可以起到刺激肠胃蠕动,润肠、助消化的作用,有除烦解渴、利尿通便、美容养颜等功效;可以一日三餐食用不厌,而有些蔬菜则对肠胃、体质虚弱者有特殊要求,且多食有厌倦之感。故菜心老少咸宜,在广东蔬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蔬品之冠”、“百蔬之王”之美誉,在国内外影响日益扩大,正如诗句所言:“碧叶黄花出百粤,爽口甜心冠群蔬”。 2 种业现状2.1 品种选育概况传统的农家品种由于已不适应当前市场需求,大多已退出栽培历史舞台,目前生产上应用的菜心主要为科研单位选育和种植企业自繁的品种。多年来,我国菜心育种工作者通过对菜心资源的主要性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先后选育出一批、并能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新品种,目前我省从事菜心品种选育的科研单位主要有广州市农科院和广东省农科院等。自1978年以来育成并通过省审定的的菜心新品种有16个,包括早熟品种8个、中熟品种3个、迟熟品种5个;其中黄绿品种2个、油绿品种11个、深绿品种3个;市农科院育成品种13个,占80%以上。这些新品种大多已成生产上的主栽品种,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大提高了菜心品种的商品性、抗性和适应性;且主要菜心品种已更新34次,良种覆盖率达80%以上,在满足市场消费需求和稳定的周年供应方面,取得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2 育种技术菜心品种选育目前主要有系统选育法、杂交选育法和杂种优势利用等技术手段。系统选育和杂交选育仍是当前菜心育种的主要手段,生产上应用的仍主要为常规品种。通过系统选育育成品种有四九19号菜心、迟心2号菜心、迟心29号菜心、油青12号菜心、油绿501菜心、绿宝70天菜心、特青迟心4号菜心、碧绿粗薹菜心、油绿粗薹菜心等9个;通过杂交选育法育成品种有20号菜心、油绿50天、油绿701、油绿702、油绿80天、油绿802等6个。杂种优势利用主要是指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来配制杂种一代,目前菜心细胞质雄性不育主要有玻里马(Pol CMS)和萝卜质(改良型Ogu CMS)不育源2种。以前对菜心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主要以玻里马雄性不育为主,如广州市农科院最早(1973年)利用甘蓝型油菜湘油A为不育源进行研究,通过种间杂交和连续回交,于1989年实现三系配套,培育出早优1号、2号和中花杂交菜心;陕西省蔬菜花卉研究所利用玻里马不育甘蓝型油菜为母本,并将其转育到菜心上,育出了秦薹1号菜心;广西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陕西省蔬菜花卉研究所提供的不育系培育出柳杂1和柳杂2号菜心等;这些杂种一代菜心均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但在生产种的繁育中,不育亲本的育性易受温度影响,不育性不够稳定,制种较为困难,且配置的杂交种经济性状变异大,在生产上较难推广应用。Ogu不育源由于不育性不易受环境影响、不育性彻底,再加上细胞工程技术的发展,对Ogu不育源进行改良后,苗期黄化现象得以克服,近年来对菜心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主要集中在Ogu不育源上。如本院重点开展了来源于Ogu不育源的菜心细胞质雄性不育杂种一代选育研究工作,通过杂交和回交转育,目前已初步获得不育株率和不育度达100%的经济性状似菜心的不育系,并进行了组合的试配工作,通过观察初步获得表现商品性和经济性状较好、抗性较强的组合。3 种业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菜心的外观及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过去菜心生产主要追求产量,要求育出的品种丰产、抗逆。现在则追求质量,要求育成的品种首先要商品性和品质好,其次为丰产、多抗和适应性强。商品外观形态是菜心作为商品销售时,决定商品等级的主要性状。不同地区对菜心商品品质的评价标准存在一定的地区性差异,但整体来讲,随着生产规模化和大流通格局的形成及出口创汇的需要,传统的叶柄长、疏节、齐口花采收、菜薹长而老,已不再适应目前市场需求,而正在向叶柄短、密节有光泽、薹较粗壮、匀条、口感好、采收的菜薹短、刚现蕾、迟熟品种腋芽萌发力强等方向转化。因侧薹大小适中、光泽性更好、口感更甜,更易受市民欢迎。目前种植户和消费者对菜心品种要求的标准趋向较一致,一般要求植株较矮、商品菜薹和叶柄较短,菜薹紧实匀条、无糠心、无棱沟或浅、油绿有光泽,薹粗壮,抽薹整齐;口感清脆、柔嫩、味较香甜、食用口感好;迟熟品种则还要求在主薹采收后、腋芽萌发力强,可采收侧薹;同时要求育成品种抗病性强和适应性好,早熟品种要求抗(耐)炭疽病和软腐病,中熟品种要求抗(耐)病毒病,迟熟品种要求抗(耐)霜霉病。4 育种对策随着菜心产业的发展和生产区域的全国布局,对菜心种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育种技术和手段较难满足生产需要,为更好地为菜心产业服务,今后需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以提高菜心种业技术水平和品种的商品性、抗性和丰产性为主要目标,来满足生产和市场的需要。4.1 加强种质资源的研究,创新种质菜心主要由白菜类中易抽薹类型材料经长期选育而成,通过对现有遗传资源鉴定发现,菜心育种材料的亲缘关系较近、背景狭窄,不利于选育适应性强、商品性好的菜心新品种。为加强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应采用先进技术加强抗病、抗虫、抗逆、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等特异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和筛选研究,同时注意利用与红菜薹、小白菜等其它十字花科蔬菜种质进行杂交、分离的方法,不断开发可供菜心利用的基因资源,满足育种要求。4.2 加强早熟耐热和迟熟耐寒品种选育研究早熟和迟熟品种在生产上应用面积较大,应重点加强早熟耐热和迟熟耐寒品种选育研究,迟熟品种同时还要求腋芽萌发力强,在主薹采收后还可采收23次侧薹,以提高菜心产量。4.3 加强品质和抗性育种研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菜心的商品外观及品质和抗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加强商品性状、品质和病毒病、炭疽病抗性等方面的育种研究,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4.4 加强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现有来源于玻里马甘蓝型油菜的菜心雄性不育系由于存在一系列问题,造成了在生产上较难推广应用。今后应重点加强改良型Ogu不育源在菜心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