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湘教版)课时全程讲解课件区域地理第1章世界地理第三讲世界重要国家_第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湘教版)课时全程讲解课件区域地理第1章世界地理第三讲世界重要国家_第2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湘教版)课时全程讲解课件区域地理第1章世界地理第三讲世界重要国家_第3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湘教版)课时全程讲解课件区域地理第1章世界地理第三讲世界重要国家_第4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湘教版)课时全程讲解课件区域地理第1章世界地理第三讲世界重要国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 世界重要国家,1.掌握日本、美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澳大利亚等国的主要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2.掌握区域自然要素、社会经济要素的分析方法和区域自然、人文地理的综合分析方法,学会分析总结某国家的自然和人文特征,1范围:由图中的四个大岛a_、b _、c四国、d_以及数千个小岛及其 周围海域组成。 2地形:以_为主,多火山、地震。位 于型_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 活跃。 3气候:图中a岛和b岛属于_气候, c岛和d岛属于_气候。,4主要工业区: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 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主要工业区有图中的 e_工业区、f_工业区、g_ 工业区、h_工业区以及濑户内工业 区。,1日本经济的发展条件,1日本和印尼两国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 A半岛国家 B多火山、地震 C季风气候显著 D盛产稻米,粮食自给有余,解析: 日本和印尼分别位于东亚和东南亚,均为群岛国家,两国均位于板块构造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印尼为热带雨林气候;两国水热条件均适宜种植水稻,但粮食却不能自给。 答案: B,1主要地形区:图中a_山脉、 b_平原、c_高原。 2气候:以_气候为主,_ 灾害频繁。69月为雨季,盛行_季风, 10月次年5月为旱季,盛行_季风。,3农业:图中 b地附近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_,c地附近的经济作物主要是 _。 4城市:首都_,d_是 麻纺织工业中心,e_是棉纺织工业中 心,f_是电子工业中心。,2印度农作物与自然条件的关系,2下图代表南亚三种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若其代表水稻、棉花、小麦的分布,则正确的顺序为(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乙丙甲 (2)造成三种农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B土壤 C降水 D热量,解析: 水稻主要分布在地势平坦、降水较多的地区,所以甲图代表水稻的分布;棉花、小麦是旱作物,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该地区土壤肥沃,为丙图,小麦主要分布在印度河流域,为乙图。在南亚,影响水稻、棉花、小麦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降水。 答案: (1)B (2)C,1.地形区:图中a_、b西西伯利亚 平原、c_、d东西伯利亚 山地。,2河流:伏尔加河,e_河、叶尼塞河、 f_河、发源于我国的是_河。 3资源:_、铁等矿 产资源丰富。 4工业区:图中g_工业区、 h_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 利亚工业区。,5农业:_和顿河流域是主要的农 业带。 6交通:被称为亚欧大陆桥的是_ _。 7港口:图中i_、j_ _ (海参崴)。,3俄罗斯经济发展条件及特点,3如图为某国两大经济地域的基本资源指标(%)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1)该国西部地区的特点是( ) A面积大 B人口少 C科技力量强 D淡水资源丰富 (2)该国家最有可能是( ) A美国 B俄罗斯 C澳大利亚 D印度,解析: (1)读图可知,该国西部地区的特点是科技力量强。(2)该国家最有可能是俄罗斯,因为俄罗斯东部面积大,人口稀少,而经济中心和人口主要位于西部。 答案: (1)C (2)B,1.范围: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_ _和附近的一些岛屿。 2气候:图中a_气候、b_ _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_ _气候、e地中海气候、f_气候。,3出口产品:澳大利亚的出口农产品主要有 _,出口的矿石主要有 _,目前其主导产业是_。 4城市:人口和城市多分布于_ 地区,如图中的g_。,4澳大利亚的地形和气候分布概况,4读图,分析回答问题。,(1)洋流名称:_;_。 (2)气候类型在世界上的分布范围是_。 (3)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是_。,(4)当北半球为夏季时,气候类型处的气候特征是_。 (5)洋流对流经地区的气候影响是_, 洋流对流经地区的气候影响是_。,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澳大利亚气候类型、成因和分布规律的掌握情况。澳大利亚的气候呈明显的半环状分布,学习过程中要对照地图加强记忆,并理解其形成原因。,答案: (1)西澳大利亚寒流 东澳大利亚暖流 (2)亚洲、北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岸地区 (3)终年高温少雨,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4)温和多雨 (5)降温减湿 增温增湿,1地形区:图中a_山脉、 b_、c_。 2气候:图中d_气候、 e、_气候、f_ 性气候、g_气候。 3农业生产专业化,图中农业带:a_带、b_区、c_带、d_带。,4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位于旧金山东南 的_,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 技术产业中心。 5城市:上图中e_、f圣弗朗西斯科、 g_。,5美国农业带(区)的分布与发展条件,下图为某国家图,据此,回答下题。,5下列关于该国工业和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部工业区有丰富的石油和煤铁资源 B城市是该国重要的宇航和石化工业中心 C城市附近有该国最重要的新兴工业区 D城市是该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解析: 是旧金山和洛杉矶;为休斯敦。 答案: B,1地形区:图中a_、b巴西高原、 c_。 2气候:图中d_气候、e热带草原 气候、f_气候。 3工农业:热带经济作物中的_ _的产量居世界第一。钢铁、造船、汽车、 飞机制造等工业部门发展迅速。,4人口:当地土著居民是_,最早 来到拉丁美洲的是欧洲人,特别是西班牙人 和葡萄牙人。 5城市:城市多分布在_地区,大 城市十分集中,图中g_、 h_。,6印度和巴西的区域差异 印度和巴西的区域差异主要体现在地形、气候、农业、工业等方面,具体如下图所示:,(1)印度:,(2)巴西:,6读图,回答(1)(3)题。,(1)图示区域表示的是( ) A印度 B澳大利亚 C巴西 D阿根廷,(2)图中字母M、S、N、W分别表示( ) A谷物种植业、经济作物种植业、热带雨林、综合性工业中心 B谷物种植业、热带雨林、经济作物种植业、综合性工业中心 C谷物种植业、综合性工业中心、热带雨林、经济作物种植业 D热带雨林、经济作物种植业、谷物种植业、综合性工业中心,(3)该国广阔的平原地区并不是主要的经济区,其制约因素是( ) A科学技术 B人口密度 C植被状况 D水文状况,解析: 据图中国家轮廓、河流等判断该国为巴西;M、S分布于巴西高原东南部地区,为谷物种植业和经济作物种植业,N主要分布于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W代表几个城市,为综合性工业中心;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广布,人口稀少,经济较落后。 答案: (1)C (2)A (3)C,一、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中国、印度、巴西,二、日本、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的自然和人文特征,读俄罗斯地理简图及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1)在俄罗斯地形剖面示意图上,字母A、B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_;字母C、D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分别是_。据此判断,俄罗斯地形的东西分界线是_河。,(2)以乌拉尔山脉为界,俄罗斯西部地区气候类型以_气候为主,东部地区则以_气候为主。影响俄罗斯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主要是_资源不足,粮食作物以_为主。,(3)俄罗斯东部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储量居世界前列的资源,除了森林资源外,还有多种能源资源,它们是_等。最大的_油田也位于该地区。 (4)俄罗斯国内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河运不占主要地位,分析其原因。,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俄罗斯的地理特征,读图可知,俄罗斯以叶尼塞河为界,西部为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东部为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以乌拉尔山脉为界,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东部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总体来看,俄罗斯发展农业,光热资源不足,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煤炭、水力储量都位居世界前列,最大的油田为秋明油田。俄罗斯的工业重心在欧洲部分,但主要的自然资源分布在亚洲部分,俄罗斯国内货物的流向主要为东西方向,而河流的流向为南北方向,且由于纬度高,河流冬季结冰期长,所以国内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答案: (1)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叶尼塞 (2)温带大陆性 亚寒带针叶林 光热 小麦 (3)石油、天然气、煤、水力 秋明,(4)俄罗斯领土东西绵长,工业重心分布在欧洲部分,而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分,国内主要货运流向为东西向。俄罗斯河流虽多,但结冰期长,且多为南北流向,与货运流向不一致。,24.图示法识记欧洲和北亚的地形区,在观察和记忆地理事物时,应当依照地理事物所处的空间,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复习,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复习的效率,得到较好的复习效果。例如分析俄罗斯地形时,按平原高原山脉(从左到右)的顺序: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大高加索山脉、乌拉尔山脉、东西伯利亚山地。,1(2011威海质检)读下列四国地形剖面示意图,图示四个国家中,有三个面积居于世界前六位,另一个是人口超过1亿的亚洲国家。据此完成(1)(2)题。,(1)图中国家依次是( ) A日本澳大利亚 美国巴西 B俄罗斯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C俄罗斯 澳大利亚 印度 美国 D孟加拉国 巴西 印度 美国,(2)关于a、b、c、d四条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山脉位于两大洲的分界线上 Bb山脉是世界著名的石油产地 Cc山脉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d山脉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解析: 根据题中信息“面积居于世界前六位”(依次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人口超过1亿的亚洲国家”(中国、印度、日本、孟加拉国、印尼、巴基斯坦);再结合四个国家地形剖面图特征,可判断分别是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美国。图中a、b、c、d四条山脉分别是乌拉尔山、大分水岭、西高止山和阿巴拉契亚山。 答案: (1)C (2)A,(2010北京文综)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综合考查澳大利亚自然和 人文地理特征,(1)说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指出乙、丙两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乙区相比,说明丙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 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蔗糖生产和出口国,甘蔗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多雨的平原和河谷地带,所产蔗糖的75%以上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3)指出澳大利亚蔗糖加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简述其区位因素。,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澳大利亚的气候、农业、工业等方面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但涉及面广,具有较强的综合性。(1)由甲地的位置可知此地为地中海气候,其气候的特点是雨热不同期,即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其成因是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的交替控制。,(2)结合图可知乙、丙两地都为世界著名的混合农业区,丙地为墨累达令盆地,地形平坦、有灌溉水源是其最大优势。(3)由材料中所给出的甘蔗种植区可推断出蔗糖加工业的分布,东南沿海除有原料优势外,还是澳大利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市场广阔,有最大的出海港口,海运便利。,答案: (1)年降水量900毫米左右(较丰富),夏季(1月)少雨,冬季(7月)多雨;夏季(1月)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冬季(7月)受西风控制。 (2)乙、丙两区同为现代混合农业(小麦绵羊带或小麦牧羊带);丙区有河流(水资源较丰富),平原范围广(地形较平坦)。 (3)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甘蔗种植区)。接近原料地(原料指向),接近港口,接近市场。,25.从整体上把握区域或国家地理特征 区域或国家地理特征的学习,要从整体上把握。首先,弄清位置、范围及其地理意义,并将重要的地理事物逐一落实在图上。准确定位是掌握区域特征,分析地理事物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基础。其次,进行区域内地理特征的综合分析。地理特征一般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综合分析彼此间相互关系是形成地理思维能力的基础。地形、气候、水文(河、湖)、典型植被、特殊土壤、资源、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人口、城市等共同组成了地理环境。再次,加强区域间地理特征的比较和高、初中地理间的联系,有助于提高地理思维和地理综合能力。,2(2011湖北联考)读下图,回答(1)(2)题。,(1)下列关于甲、乙两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两国人口增长模式都属于现代型 B两国都有大牧场放牧业 C两国都是世界著名的粮食出口国 D两国工业都集中分布在东北部,解析: 美国的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南部、西部,澳大利亚的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 答案: D,(2)造成两国阴影区气候分布面积差异的原因是( ) 夏季风受地形的影响:甲国比乙国显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乙国比甲国小 阴影区沿岸受洋流的影响:乙国比甲国大 国土面积:甲国比乙国大 A B C D,解析: 澳大利亚东部有接近南北向的大分水岭阻挡了来自海洋上的东南风,而美国东南部地形平坦,所以甲国的夏季风受地形的影响比乙国显著;乙国沿岸经过的洋流为世界上最大的墨西哥湾暖流,所以乙国阴影区沿岸受洋流的影响比甲国阴影区受洋流的影响大。两项都说反了。 答案: D,(2011广东联考)下图是四个国家三种农作物产量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1甲、乙、丙、丁四个国家依次是( ) A巴西、印度、中国、美国 B中国、美国、印度、巴西 C美国、中国、印度、巴西 D中国、美国、巴西、印度 2人均甘蔗产量最接近的两个国家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解析: 第1题,甲国水稻和玉米产量都较大,应为中国;乙国玉米产量最大,应为美国;丙国甘蔗产量最大,应为巴西;丁国水稻和甘蔗产量都较大,应为印度。第2题,中国总人口约为美国总人口的四倍,统计图显示中国的甘蔗总产量也约为美国的四倍,故两国人均甘蔗产量最接近。 答案: 1.D 2.A,(2011湖北联考)读下表,回答34题。,3.有关表中工业区,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D日本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工业区 E中国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F美国硅谷 BD中国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E日本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工业区 F美国硅谷 CD美国硅谷 E日本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工业区 F中国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DD中国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E美国硅谷 F日本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工业区,4关于三地工业生产的叙述,有误的是( ) AD区工业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和经营模式,建立起以轻工业为主、重化工业较为发达的工业体系 BE区由于受土地、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充分利用岛屿优势,发展“临海型”工业,形成沿太平洋海岸的工业带,CF区利用位置、科技、交通和科研等方面的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但近年来,由于环境问题,该区企业向东南亚和墨西哥等地区扩散 D中国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和F区相同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