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空调系统ppt课件_第1页
飞机空调系统ppt课件_第2页
飞机空调系统ppt课件_第3页
飞机空调系统ppt课件_第4页
飞机空调系统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技术训练中心,飞机空调系统,6.1 环境控制系统概述,一、大气物理特性 大气的压力和温度随高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标准大气压力随高度变化的规律(红线) 标准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规律(黄线),6.1-01,6.1-02,二、高空环境对人体生理影响,高空缺氧 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力下降,在大气中氧分压和肺泡空气中的氧分压也会相应降低,血液中的氧气饱和度减少,机体组织细胞得不到正常的氧气供应,人身体出现各种不适情况: 头痛、反映迟钝、听觉不灵、视力衰退、情绪不安、嘴唇指甲发紫等 低压的危害 随着气压降低,人体会出现高空胃肠气胀和高空减压症 例如: 当高度增加到19.2km时,大气压力降到47mmHg,此压力下水的沸点为37,即人体体温;在此压力下,人体体液沸腾,导致组织肿胀,人体损伤,此现象航空医学称之为高空减压症,6.1-03,压力变化率和爆炸减压的危害 压力变化率太大,会产生耳鸣、晕眩、恶心 人体对压力增加更为敏感,所以飞机下降时耳疼严重 爆炸减压,座舱在高空突然失密的情况下,压力变化率极大,对人体产生极大危害 发生爆炸减压事故后的安全措施 迅速将飞机下降到4,000m左右的安全高度 尽快使用氧气设备 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环境温度和湿度对人体的温度和水分的平衡影响很大 人体适宜温度为15-26 (最佳20-22) 湿度对人体影响主要是干燥,需供应饮料 其他影响因素 臭氧 /噪声 /空气清洁度/密封舱通风,6.1-04,三、气密座舱的环境参数 温度 213 温度场均匀 压力 座舱高度 8,000ft(超过10,000ft有警告) 余压控制是保证飞机飞行时结构安全,不同飞机余压规定值不同,与飞机最大使用高度有关 压力变化率 爬升率500ft/min 下降率350ft/min 通风量 每小时换气次数不低于2530 次(约每2 分钟一次) 空气流速 0.2m/s,6.1-06,现代喷气客机增压气源,6.2-02,一、发动机引气,引气部位:喷气发动机的高压压气机 低压级引气 & 高压级引气 低压级引气不足时,可以用高压级引气进行补充,低压级有单向活门,防止反流 减少发动机功率的损耗 交输供气 由交输活门控制,装在两套系统的中间管道上 用途 任何一台发动机引气可供任一路空调系统工作 启动发动机 缺点:污染气源并对发动机性能有影响(功率损失),6.2-03,二、空气清洁器,安装部位 一级热交换器的入口处 作用 清除引气中的杂质,防止一级热交换器堵塞 构造 进气道周边百叶窗式叶片 控制活门(利用襟翼位置电门来控制) 工作情况高空关闭、低空打开 当襟翼放下到某一角度时,打开 在地面主发供气时打开 APU和地面气源供气时关闭,6.2-06,引气压力调节装置压力调节和关断活门 功用 引气开关 可保持出口压力一定 工作 出口压力 45PSI 过压关断 180PSI 反向关断 -0.18PSI 温度控制 预冷器冷却引气(风扇) 出口气温 450 超温关断 490,三、气源系统的调节与控制,6.2-07,调节器,流量控制活门,组成(组件活门) 文氏管 调压器 原理(节流原理) 调压器感受喉部压力和进口压差,控制活门开度,调节气体流量 流量控制活门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控制流向下游的空气量 文氏管特性 P2/P10.528时,V2为音速,音速阻塞 P2/P10.528时,为亚音速流动,流量随P2/P1的增加而减小,6.2-08,6.3 温度控制系统,6.3.1 空气循环式座舱温度控制基本原理 温度控制器接受预定温度,管道预感器温度和管道供气极限温度及座舱实际温度进行比较,输出偏差电流,经变换放大后,驱动温度控制活门,改变冷热路流量比从而控制温度,6.3-01,温度控制系统主要附件 温度传感器 热敏电阻传感器(负温度系数,热灵敏性较好) 电阻丝温度传感器(正温度系数)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电压与热端温度成正比) 温度控制活门 单活门式:活门只安装在热路上 双活门式:马达同时驱动两个活门,两个活门运动方向相反 电子式温度控制器(惠斯登电桥原理) 温度电桥,利用预定温度和实际温度的偏差,自动调节温度控制活门开度,改变冷热路空气流量对比,控制座舱温度 温升速率电桥,其作用是感受供入座舱空气的温度变化率,以控制温度控制活门的开启、关闭的速度,从而减小超调量,防止温度波动 极限温度控制电桥:感受供入座舱的空气温度,与预定最高极限温度比较,当达到预定极限温度值时,输出信号使温控活门向全冷方向转动,以确保安全 制冷组件 蒸发循环制冷装置 空气循环制冷装置,6.3-03,一、蒸发循环制冷 原理:利用制冷剂(冷媒)状态的变化完成热量的转移 制冷剂:氟利昂R12,6.3.2 制冷组件,6.3-05,二 空气循环制冷 简单式,工作原理 热空气先经过热交换器(初级/二级)降温,而后送入涡轮冷却器的涡轮膨胀作功,消耗增压空气内能,使温度近一步降低,涡轮带动的风扇抽吸冷却空气通过热交换器,提高热交换效率 特点 地面/低空制冷效率高 高空制冷效率低 高空空气稀薄,风扇负载低,6.3-09,升压式,工作原理 压气机使由一级热交换器来的空气温度压力升高,经过二级热交换器散热,最后进入涡轮剧烈膨胀作功,制冷效果好 特点 高空制冷效果好 在地面开车和滑跑时散热差,需加单独的地面散热风扇,6.3-10,3、涡轮压气机风扇式(三轮式),集前两种系统优点于一身,制冷效率高,6.3-11,去混合室,4、除湿系统,低压除水系统,6.3-12,低压水分离器 作用:分离和集聚即将进入分配系统的空气中的水汽 构造:凝结聚集套、旁通活门、堵塞指示器 防冰方法 压差防冰活门:结冰后,防冰活门旁通涡轮冷却器,除冰 35温控活门:调节进入水分离器的空气温度,保持在冰点以上,6.3-13,典型飞机空调温度控制系统,6.3-20,6.4 压力控制系统,基本任务 保证在给定的飞行高度范围内,座舱的压力及其压力变化速率满足人体生理要求 压力控制原理:控制座舱排气规律 绝对压力 放气活门开度的大小 压力变化率 放气活门开关的快慢 余压 监控信号 座舱压力制度 飞行过程中,座舱压力(座舱高度)随飞行高度的变化规律 类型 三段式 直线式 压力控制器 气动式 电子式,6.4-01,气动式座舱压力控制器,传感器 真空膜盒:座舱绝对压力高度传感器 开口膜盒:余压传感器 带节流孔开口膜盒:座舱高度压力变化率传感器 缺点 在等余压调节段,在飞机爬升过程中,由于气动式压力调节器本身的缺陷,不能进行压力变化率的调节 仅适用于低速飞机,6.4-02,电子式座舱压力控制器,原理 采用微处理机控制部件,输出电信号给马达,通过马达控制放气活门的开关以及开关的速率 工作模式 自动模式 备用模式 人工直流模式 人工交流模式,6.4-03,6.4-04,压力控制器 根据环境压力、座舱压力、巡航高度和着陆机场高度确定飞机起飞、爬升、巡航、下降、着陆阶段增压控制规律,发出控制信号到排气活门的马达,驱动放气活门 马达 交流马达自动与人工交流工作模式 直流马达备用及人工直流工作模式 排气活门 后排气活门 在工作过程中,后排气活门经常处于调节状态,用以调节座舱内的空气压力 前排气活门 前排气活门辅助后排气活门工作,接收后排气活门的控制信号,主要附件,现代民航客机自动模式座舱压力制度,A,B,C,D,E,F,G,地面预增压/着陆预增压 0.25PSI 转换压力,6.4-05,6.4-06,6.4-07,工作程序,6.4-08,安全措施,外释压活门(安全活门) 控制最大余压值,释放超出最大余压的压力 内释压活门(负释压活门) 防止出现过大的负余压,当PC-1.0PSI时,打开 压力均衡活门 压力均衡活门允许空气流进或流出货舱来保持货舱压力与客舱压力一样 一个活门在飞机增压中使空气进入货舱 另一个活门在飞机减压中使空气流出货舱 座舱高度警告 当座舱高度大于10,000英尺时,发出音响警告,6.4-10,6.5 货舱加温及电子设备舱的冷却,货舱加温 目的 保持货舱温度高于结冰温度,防止冻坏货物 加温方法 利用座舱排气对货舱进行加温 客舱内的空气在客舱内吸收热量之后,通过客舱侧壁的脚部格栅排出,这些空气流过货舱侧壁,防止货舱由于受外界空气温度的影响而导致其温度过低,然后这些空气由座舱增压系统的排气活门抽吸,经后货舱壁板处排出机外 不同部位,加温方法不同 前货舱:设备冷却空气排气加热,并有恒温控制 中货舱:利用客舱排气加温 后货舱:利用客舱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