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微题组四人体和动物稳态的调节(含解析)苏教版.docx_第1页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微题组四人体和动物稳态的调节(含解析)苏教版.docx_第2页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微题组四人体和动物稳态的调节(含解析)苏教版.docx_第3页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微题组四人体和动物稳态的调节(含解析)苏教版.docx_第4页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微题组四人体和动物稳态的调节(含解析)苏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微题组四人体和动物稳态的调节非选择题1.(2017江苏)图1、图2分别表示1 000 m 持续全速游泳对女子运动员不同生理期雌二醇(一种雌激素)、胰岛素水平的影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2(1)雌二醇属于类化合物。(2)1 000 m 持续全速游泳会使女子运动员雌二醇激素水平。(3)由图中检测结果可推测,影响雌二醇激素水平的因素有。(4)1 000 m持续全速游泳影响女子运动员胰岛素水平,合理的解释有(填下列字母)。a.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受到抑制b.收缩肌群对胰岛素的利用量增加c.胰岛素为运动提供能量d.血糖浓度升高导致胰岛素分泌量减少(5)1 000 m持续全速游泳影响女子运动员胰岛素水平,有利于肝糖原分解和,以保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6)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有多个成员,其中对胰岛素敏感的是GLUT4。GLUT13几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它们的生理功能不受胰岛素的影响,其生理意义在于,以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需要。据图3分析,当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之后, 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的融合,从而提高了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图3结合图3分析,下列因素中可能会引发糖尿病的有(填下列字母)。a.体内产生蛋白M 抗体b.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c.信号转导蛋白缺失d.胰高血糖素与其受体结合发生障碍答案(1)脂质(固醇)(2)升高(3)生理期、运动(4)a、b(5)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6)维持细胞对葡萄糖的基础转运量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a、b、c解析(1)雌二醇为固醇类激素。(2)由图1可知,运动会升高女子运动员雌二醇激素的水平。(3)结合题干和图1可知:运动和生理期均可影响雌二醇激素的水平。(4)运动时体内消耗葡萄糖增多,血糖浓度降低,会抑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a项解释合理。收缩肌群运动时耗能增多,而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氧化放能,b项解释合理。胰岛素不是人体内的能源物质,不能为运动提供能量,c项错误。血糖浓度升高会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项错误。(5)全速游泳时运动员耗能多,血糖浓度会降低。此时,胰岛素的分泌会受到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6)葡萄糖转运载体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有利于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由图可知,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后,经过信号转导引起了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提高了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糖尿病的显著特点是血糖浓度高。导致血糖居高不下的因素都有可能引发糖尿病。体内产生蛋白M抗体,其与蛋白M结合,使胰岛素不能与蛋白M结合发挥作用,无法降低血糖浓度。信号转导蛋白缺失会使信号转导过程受阻,降低了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无法降低血糖浓度。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其与胰岛素受体蛋白M结合,使胰岛素不能与蛋白M结合,因而不能发挥作用,无法降低血糖浓度。2.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的调节,回答相关问题。(1)给实验兔静脉注射质量分数为0.01%的肾上腺素0.2 mL后,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血压恢复。肾上腺素的作用是(填“催化”“供能”或“传递信息”)。(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在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调节。乙酰胆碱属于(填“酶”“神经递质”或“激素”),需要与细胞膜上的结合才能发挥作用。(3)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作用于心脏、调节血压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答出一个特点即可)。答案(1)靶器官灭活传递信息(2)神经神经递质受体(3)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解析(1)肾上腺素作为信息分子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心脏是肾上腺素的靶器官。激素一旦作用之后就会被灭活,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2)由题意可知,心脏的活动受迷走神经的调节。乙酰胆碱为神经递质,需要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3)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3.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能参与人体的免疫过程(如下图示意),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DC细胞在免疫调节中的具体功能是。(2)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结构能与T细胞有识别作用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称为细胞间的。(3)免疫系统不仅积极应对外来抗原的入侵,同时也随时应对体内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功能。(4)艾滋病病毒(HIV)通过T淋巴细胞表面的特异性CD4受体识别T淋巴细胞并侵染,从而破坏人类免疫系统。科学家正在研究将病毒引诱到能导致其死亡的人体“陷阱” 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增殖。其研究思路:利用HIV可识别细胞,让HIV识别并侵染,侵染这种细胞后的HIV却无法增殖。请简要说明HIV在这种“陷阱” 细胞中无法增殖的原因:。答案(1)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2)信息交流(3)防卫、监控和清除(4)CD4受体修饰的哺乳动物成熟的红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核糖体等结构,HIV的遗传物质无法扩增,其蛋白质也无法合成解析 (1)DC细胞是吞噬细胞,在免疫调节中的具体功能为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2)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3)免疫系统不仅积极应对外来抗原的入侵,同时也随时应对体内的异常细胞,体内的异常细胞作为抗原被识别并清除,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4)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核糖体,病毒入侵后不能进行核酸的复制及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了HIV的繁殖。4.骨骼肌牵张反射是人体最重要的反射之一,如图所示牵张反射的感受器位于梭内肌纤维,效应器位于梭外肌纤维。骨骼肌的牵张反射反射弧示意图(1)请写出与-传出纤维相关的反射弧:,如果将电极连在肌梭感觉传入纤维处,刺激-传出纤维,则电流表的偏转次数是,原因是。(2)乙酰胆碱(ACh)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当乙酰胆碱作用于突触后膜时,引起突触后膜内的电位变化是。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关于它的产生原因有两种假说,第一种假说认为患者突触处的乙酰胆碱不能合成是造成重症肌无力的根本原因,第二种假说认为患者自身产生了一种针对乙酰胆碱的抗体,从而使乙酰胆碱不能发挥作用。为此,研究者进行了如下体外实验:肌无力患者血清正常人血清正常人突触小泡提取物+-肌无力患者突触小泡提取物+-(注:“+”表示出现抗原抗体反应,“-”表示不出现抗原抗体反应)从实验中可以判断出种假说是正确的,原因是。(3)如-传出纤维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则牵张反射的进行不受大脑的控制,说明牵张反射中枢位于。答案(1)梭内肌纤维感受器肌梭感觉传入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纤维梭外肌纤维效应器0刺激-传出纤维产生的兴奋不能通过突触传到肌梭感觉传入纤维上(2)负电位正电位第二正常人与患者的突触小泡提取物均能与患者的血清产生抗原抗体反应,说明两者均有乙酰胆碱产生,正常人与患者突触小泡提取物不与正常人血清产生抗原抗体反应,说明患者自身产生针对乙酰胆碱的抗体(3)脊髓和大脑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与-传出纤维相关的反射弧是梭内肌纤维感受器肌梭感觉传入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纤维梭外肌纤维效应器;将电极连接在肌梭感觉传入纤维处,刺激传出神经,电流表不会发生偏转,原因是兴奋在突触处是单向传递的。(2)在突触后膜兴奋时,膜内的电位变化是负电位正电位。分析表格可知,重症肌无力的原因符合第二种假说,原因是正常人与患者的突触小泡提取物均能与患者的血清产生反应,说明两者均有乙酰胆碱产生,正常人与患者的突触小泡提取物不与正常人血清产生反应,而与患者血清反应,说明患者自身产生针对乙酰胆碱的抗体。(3)如-传出纤维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则牵张反射的进行不受大脑的控制,说明牵张反射受大脑和脊髓两个中枢共同作用。5.(2018北京海淀一模)寨卡病毒在南美流行,该地区也是登革热病毒流行区域。为研究寨卡病毒流行与登革热病毒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1)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引起产生特异性抗体,与病毒结合,阻止病毒宿主细胞。(2)登革热病毒与寨卡病毒结构相似。为探究登革热病毒抗体是否可以特异性结合寨卡病毒,科研人员用血清与病毒进行抗原抗体杂交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图所示。请阐述b组和c组在本实验中的作用。b组:排除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组:的参照。与对照组分别比较,实验组抗原抗体反应强度,可得出的结论。(3)科研人员假设:人感染过登革热病毒后,体内存留的登革热病毒抗体与寨卡病毒结合,结合了病毒的抗体与宿主细胞表面蛋白结合,从而帮助寨卡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即存在抗体依赖性增强(简称ADE)。为验证该假设,有人利用下列备选材料设计了实验方案。备选材料:正常人血清,登革热康复者血清,寨卡病毒,登革热病毒,细胞系U(发生ADE时,对寨卡病毒的感染率很低),细胞系W(不发生ADE时,对寨卡病毒的感染率很高)。实验方案:组别实验处理预期结果实验组将登革热康复者血清与寨卡病毒共同温育一段时间后,加入细胞系W的培养体系中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系对寨卡病毒的感染率对照组将登革热康复者血清与寨卡病毒共同温育一段时间后,加入细胞系U的培养体系中请指出本实验方案存在的缺陷:。请改进本实验方案(写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处理):。答案(1)浆细胞吸附并侵染(2)无关抗体(血清中其他抗体)抗原抗体阳性反应结果明显高于b组,与c组接近登革热康复者的血清抗体能够与寨卡病毒结合(3)实验组细胞系选用不合理;对照组血清选用不合理(且对照组不足)实验组:将登革热康复者血清与寨卡病毒共同温育一段时间后,加入细胞系U的培养体系中;对照组1:将正常人血清与寨卡病毒共同温育一段时间后,加入细胞系U的培养体系中;对照组2:将正常人血清与寨卡病毒共同温育一段时间后,加入细胞系W的培养体系中解析(1)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是浆细胞;抗体与病毒结合,可阻止病毒吸附并侵染宿主细胞。(2)在本实验中,b组可排除无关抗体(血清中其他抗体)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组可作为抗原抗体阳性反应结果的参照。据图可知,与对照组分别比较,实验组抗原抗体反应强度明显高于b组,与c组接近,由此可得出“登革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