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外科学.doc_第1页
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外科学.doc_第2页
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外科学.doc_第3页
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外科学.doc_第4页
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外科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03月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临床医师临床“三基”理论考试试题(中医外科学)姓名 科别 考试日期 2015年03月 日一、选择题(答案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10题,总共20分)1、下列哪项不是特殊邪毒 ( A )A、强酸 B、虫兽毒 C、药毒 D、食毒 E、疫疠之毒2、下列哪项不是外科疾病的主要病理变化( A ) A、红肿热痛 B、气血凝滞 C、经络阻塞 D、营气不从 E、脏腑功能紊乱3、清热解毒的常用代表方是 ( C )A、黄连解毒汤 B、四妙汤 C、五味消毒饮 D、清骨散 E、犀角地黄汤4、溃疡初期,脓栓未落,疮面宜选用 ( E ) A、降丹 B、太乙膏 C、三品一条枪 D、青黛膏 E、升丹5、肿疡肿势漫无边际,扪之绵软,或有捻发感,多为 ( E ) A、气瘤 B、透膜 C、损骨 D、流痰 E、疫疔6、太乙膏的主要作用是 ( A ) A、清火、解毒、消肿、生肌 B、通络、解毒、消肿、生肌 C、活血、通络、解毒、消肿D、清火、解毒、化痰、软坚 E、清火、解毒、化痰、软坚7、足部红肿灼热疼痛,肿势散漫,宜诊断为( C )A、足背丹毒 B、足背疽 C、足背发 D、足部疔疮 E、足部流痰8、手指部成脓时,常用辨脓的方法是( C )A、触按辨脓 B、穿刺辨脓 C、透光辨脓 D、超辨脓 E、手压辨脓9、如意金黄散的主要作用是( A )A、清热消肿 、散淤化痰 B、清热消肿、活血化瘀 C、行气活血,散瘀消肿D、散瘀化痰、行气止痛 E、清热解毒,理气消肿10、胯腹部硬肿疼痛,皮色微红,行走不便,身热口渴,舌红,苔黄腻,宜选用( E )A、五神汤 B、五味消毒饮 C、仙方活命饮D、五神汤合五味消毒饮 E、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11、外科证治全生集的作者是( C )A、陈实功 B、祁广 C、王洪绪 D、高绵庭 E、吴师机12、蛇头疔成脓后切开引流时,切口宜在( B )A、指掌面 B、指侧面 C、指背面 D、指横纹 E、指尖部13、关于丹毒病因病机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B )A、皮肤黏膜破损染毒 B、气分有热 C、血分有热 D、发于头面多挟风热 E、发于下肢多挟湿热14、有头疽热毒蕴滞宜先用的方剂是( D )A、五味消毒饮 B、竹叶黄芪汤 C、黄连解毒汤 D、仙方活命饮 E、普济消毒饮15、疮疡脓已成,下列哪项表现最重要( C )A、疼痛剧烈 B、皮肤灼热 C、指起即复 D、肿块柔软 E、局部红甚16、极易引起走黄的疔疮是( C )A、手部疔疮 B、足部疔疮 C、颜面部疔疮 D、红丝疔 E、蛀节疔17、下列哪种药物不是五神汤的组方药物( E )A、茯苓 B、银花 C、牛膝 D、车前子 E、黄柏18、大便出血,血与粘液相混,血色暗晦,肛门坠胀,多为( E )A、息肉痔 B、内痔 C、混合痔 D、肛裂 E、锁肛痔19、痄腮后期。睾丸肿胀,阴囊皮色发红,宜诊为( C )A、肾子痈 B、子痰 C、卵子瘟 D、水疝 E、囊痈20、乳房部生肿块,月经前胀痛者多为( E )A、乳痈 B、乳疬 C、乳痨 D、乳岩 E、乳腺增生病21、赘皮外痔多发于肛门( D )A、3、9点 B、3、7点 C、6、12点 D、3、11点 E、3、7、11点22、下列哪项不是脱疽局部缺血期的临床表现( A )A、静息痛 B、间接性跛行 C、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D、患肢麻木 E、患肢发凉23、下列哪种蛇属混合毒毒蛇( E )A、五步蛇 B、竹叶青蛇 C、蝰蛇 D、银环蛇 E、蝮蛇24、蛇伤急救中,最早的治疗方法是( A )A、早期结扎 B、冲洗 C、烧灼 D、服蛇伤药 E、扩创25、下列不是外科疾病的四大主要症状的是( A )A、热 B、肿 C、痛 D、痒 E、脓26、痛无定处、忽此忽彼、走注甚速者多为( C )A、热痛 B、寒痛 C、风痛 D、气痛 E、虚痛27、下列哪项不是皮肤作痒的主要原因( C )A、风 B、湿 C、热 D、血瘀 E、虫28、外科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为( E )A、外感毒邪 、气血凝滞 B、气血凝滞、脏腑失调 C、气血凝滞、正气亏虚 D、情志内伤、气血凝滞 E、气血凝滞、经络阻塞29、溃疡脉沉的病理是( B )A、毒邪未化、正气已衰 B、脓毒已泄、邪去正衰 C、遗毒在内、气血凝滞 D、邪气深闭、病在深部 E、阴血不足、脾肾两虚30、邪盛病进,其毒难化的机理是( A )A、溃疡大脉 B、溃疡滑脉 C、肿疡数脉 D、肿疡小脉 E、肿疡涩脉31、肿疡见不足之脉的机理是( D )A、正气伤而毒未出 B、正气虚毒已去 C、毒气盛而正不虚 D、毒气盛而正气虚 E、病邪较轻32、气滞作痛的特点是( B )A、游走性疼痛无定处B、攻痛无常,时感抽掣 C、皮色不红,不热 D、形势胀急,痛无止时 E、痛而硬,皮色不泽33、痰肿的特点是( B )A、漫肿宣浮,游走不定,不红微热 B、肿势软如棉馒,或硬如结核 C、肿势平塌,根盘散漫 D、肿势胀急,色初暗褐,后转青紫 E、肿而皮肉重垂胀急34、外科疾病肿块坚硬如石,或边缘有棱角,形如岩突,不红不热,多属( C )A、寒肿 B、气肿 C、郁结肿 D、痰肿 E、瘀血肿35、热盛作痒的特点是( C )A、浸淫四窜,黄水淋漓 B、走窜不定,遍体作痒,多为干性 C、皮肤隐疹,微红作痒 D、瘙痒较剧,最易传染 E、痒而脱屑,皮肤干燥36、溃疡创面呈翻花色,或呈珍珠状结节,疮面暗红,内有紫黑色坏死组织,渗流血水,经久不愈,多诊为( B )A、瘰疬溃疡 B、岩性溃疡 C、有头疽溃疡 D、褥疮溃疡 E、流痰溃疡37、根据经络循行部位,发生在面部,乳房的外科疾病多责之于( B )A、足少阳胆经 B、足阳明胃经 C、足少阴肾经 D、手阳明大肠经 E、足厥阴肝经38、所谓五善七恶是指( D )A、病情轻重程度 B、疮疡局部好坏 C、全身脏腑功能好坏 D、综合局部和全身情况判断预后 E、患者精神状态好坏39、肿疡溃后脓水稀少,坚肿不消,伴身热乏力,精神不振,脉无力者,宜用( D )A、内托法 B、补法 C、透脓法 D、补托法 E、益气法40、疮疡初起有脓头或成脓阶段敷箍围药,中留空隙,其主要目的是( D )A、收束疮毒 B、防止毒邪扩散 C、截其余毒 D、以利脓毒外泻 E、消肿止痛41、关于切开引流的切口方向,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E )A、循经切开,刀头向上 B、乳房部呈放射状切开 C、面部沿皮纹切开 D、手指宜侧面切开 E、关节区宜纵行切开42、药筒拨法的主要作用是( A )A、排毒 B、祛腐 C、消肿 D、止痛 E、软坚43、一男子臀部反复生疮,疮形不大,范围3厘米左右,局部红肿热痛,少者25个,一处将愈,他处又发,反复不愈,宜诊为( A )A、臀疽 B、疖病 C、有头疽 D、臀痈 E、流注44、关于疔疮,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B )A、托盘疔好发于手掌中心 B、红丝疔好发于手足背部 C、疫疔好发于头面、手臂 D、沿爪疔好发于甲沟旁 E、蛇头疔好发于手指头45、下列哪项不是丹毒的病因病机( A )A、因破损火毒侵犯,气分有热 B、发于头面者多挟风热 C、发于胸腹者多挟肝火 D、发于下肢者多挟湿热 E、新生儿丹毒多由内热火毒所致46、痄腮与发颐的区别点是( D )A、寒战高热与否 B、疼痛剧烈程度 C、部位不同 D、有无化脓 E、有无张口困难47、一中年男性背部生疖未愈,继而四肢、腰背等处肌肉疼痛,局部漫肿微热,皮色不红,伴寒战高热、口渴、头痛,宜诊断为( D )A、暑疖 B、疖病 C、痈 D、流注 E、流痰48、最易引起走黄的是( E )A、托盘疔 B、沿爪疔 C、乳痈 D、有头疽 E、面部疔49、检查乳房部的方法,哪项是错误的( C )A、端坐、暴露乳房 B、指腹揉按乳房 C、四指抓住乳房肿块 D、按摸乳晕观看有无溢液 E、按压腋窝有无瘿核50、哪项不是乳痈的病因病机( A )A、产后冲任失调 B、产后饮食不节 ,阳明蕴热 C、乳头破碎染毒 D、情志不畅,肝气郁结 E、乳汁郁积51、下列哪些是特殊邪毒( ABCDE )A、药毒 B、食毒 C、虫兽毒 D、漆毒 E、疫疠之毒52、下列哪些是外科疾病主要病理变化( BCE )A、外邪入侵 B、气血凝滞 C、经络阻塞 D、红肿热痛 E、脏腑功能失调53、人体气血旺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BDE )A、不易发生外科疾病 B、肿疡易于起发和破溃 C、肿疡难于起发和破溃 D、病程短,预后好 E、脓液黄白而稠54、火肿的特点是( BCD )A、肿而胀急 B、肿而色红 C、皮薄光泽 D、焮热疼痛 E、漫肿宣浮55、郁结肿的特点是( ABC )A、肿势坚硬如石 B、不红不热 C、肿而边缘或有棱角 D、肿而木硬 E、肿而皮紧内软56、化脓痛的特点是( ACDE )A、形势急胀 B、痛而喜按 C、按之中软应指 D、痛无止时 E、痛如鸡啄57、皮肤病作痒的原因有( ABCDE )A、风 B、血虚 C、热 D、湿 E、虫58、砭镰法适用于( ABC )A、丹毒 B、红丝疔 C、毒蛇咬伤 D、颜面疔 E、流注59、疮疡透膜时可出现( ABCDE )A、肿势漫无边际 B、扪之绵软 C、有捻发感 D、脓出有蟹味 E、在胸壁有时可听到如小儿啼哭声60、关于胯腹痈的描述,正确的是( ABCDE )A、相当于腹股沟急性淋巴结炎 B、初起结块如鸡卵 C、初起白肿灼热疼痛 D、患肢步行不便 E、及早注意功能锻炼61、关于锁喉痈,正确的描述是( BCDE )A、多见于老年人 B、相当于西医的颏部蜂窝组织炎 C、初起红肿绕喉,根脚散漫 D、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E、全身可出现壮热、口渴、头痛等症62、关于丹毒,正确的描述是( ACD )A、发于头面者称抱头火丹 B、发于新生儿的叫流火 C、发于躯干者称内发丹毒 D、西医亦称为丹毒E、本病多由气分有热,热毒入侵肌肤所致63、关于发颐,正确的说法是( AE )A、发颐又名汗毒 B、是一种急性病毒性腮腺炎 C、多有传染性 D、易并发肾子痈 E、内服方药常用普济消毒饮加减64、关于流注,正确的说法是( BCDE )A、是发生于骨与关节的脓肿 B、其特征是漫肿疼痛,皮色 C、此处未愈,他处又起 D、因产后所引起的叫“瘀血流注” E、髂窝部流注约一个月左右成脓65、与月经周期关系不大的乳房病有( ABDE )A、乳癖 B、乳痨 C、乳腺增生病 D、乳疬 E、乳漏66、乳癖的临床表现有( ACE )A、好发于2025岁的青年女性 B、一般为多发肿块 C、肿块表现光滑、形如鸡卵 D、月经前肿块有疼痛 E、一般不会化脓67、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特点有( BCDE )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 B、乳房不规则肿块 C、经前胀痛加重,经后减轻 D、好发于3040岁妇女 E、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68、可有乳头溢液或溢血的乳房病有( BE )A、乳漏 B、乳衄 C、乳疬 D、乳痨 E、乳腺增生69、瘿病的主要病因有( BDE )A、气虚 B、气滞 C、血虚 D、血瘀 E、痰凝70、关于气瘿,正确的说法有( BCE )A、相当于西医学的甲状腮腺瘤 B、以怀孕期及哺乳期妇女多见 C、主要病因有忧奎和水土 D、患部为半球形肿块 E、肿块可随吞咽上下移动71、关于石瘿,正确的说法有( BCDE )A、是甲状腺的一种良性肿瘤 B、既往常有肉瘤病史 C、肿块质地坚硬如石 D、可不随吞咽上下移动 E、同位素扫描多显示为冷结节72、关于乳岩,正确的说法有( BCE )A、占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 B、多见于4060岁的妇女 C、不结婚的妇女多发D、婚后生育过多的多发 E、产后没有正常喂奶的妇女多发73、硬化注射疗法的适应证有( ABCD )A、一期内痔 B、二期内痔 C、三期内痔 D、混合痔内痔部分E、静脉曲张性外痔74、陈旧性肛裂的主要症状有( ADE )A、疼痛 B、瘙痒 C、脱出 D、便血 E、便秘75、二度脱肛的临床表现有( BCD )A、为直肠粘膜脱出 B、脱出长度为510厘米 C、脱出物为圆锥形 D、脱出物触之较厚,有弹性 E、便后可自然回复76、锁肛痔初期的临床表现有( ABCDE )A、排便次数增多 B、便意频繁 C、肛门坠胀感 D、大便出血,血色晦暗 E病变部位在肛管或直肠77、与男性前阴有关的脏腑经络是( ABCDE )A、肝 B、肾 C、督脉 D、膀胱 E、小肠78、关于子痰,正确的说法是( BCD )A、是西医的慢性附睾炎 B、肾子有慢性肿块 C、溃后流脓稀薄 D、经久难愈,可形成瘘管 E、以4060岁男性好发79、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要点有( ABDE )A、下腹、会阴、睾丸疼痛不适 B、轻度尿频、尿道刺痒 C、前列腺饱满、肿胀、压痛明显 D、前列腺液常规:WBC10/HP E、性功能障碍二、填空题1、外科疾病致病因素主要有外感六淫、感受特殊毒邪 、 外来伤害、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房室损伤等六个方面。2、外感病症火肿特点是局部焮红、 肿胀 、 灼热 、疼痛。3、外科疾病(疮疡)先肿后痛者,其病位在 肌肤 :先痛而后肿者,其病位在 筋骨 。4、辨脓有无的方法有 手法辨脓 、 透光辨脓 、 穿刺辨脓 等三种方法。5、外科疾病患在手阳明经时常选用 葛根 、升麻、石膏为引经药,在足阳明经时常选用 白芷 、升麻、石膏。6、肝善则身体轻便, 不怒不惊 、 指甲红润 、二便通利。7、七恶包括心恶、脾恶、肝恶、肺恶、肾恶 脏腑败坏 及 气血衰弱(脱痒)。8、外科化脓性疾病病理变化规律为初起邪毒蕴结 、 经络阻塞 、 气血凝滞 ,成脓期, 瘀滞化热 、 内腐成脓 ,溃后则为 脓毒排泄,正气耗损。9、消、托补是外科疾病总的治疗原则、即初起 消散毒邪 ,解除经络阻塞;成脓期 托毒透脓 ,以免毒邪内陷,溃后 补益调治 ,扶正助其新生。10、消法包括解表、通里、清热、 温通 、祛痰、 理湿 、行气、 和营 八大法则。11、托法分为 补托 和 透托 两大类,前者的代表方是 托里消毒散 ,后者的代表方是 透脓散 。12、补法包括 调补气血阴阳 及 调补脾胃 二个方面。13、外治法包括 药物外治 、 手术外治 、其它疗法三大类。14、千锤膏性偏寒凉,外科疾病初起贴之能 消 ,已成贴之能 溃 ,溃后贴之能祛腐,适应于痈疽疔疖等一切 阳证 。15、乳癖的特点是: 乳中结核 、 形如鸡卵 、 表面光滑 ,推之能移,一般多为单发。16、早期乳岩应同 乳痈 、 乳廦 、 乳痰 、 乳腺增生病 等疾病相鉴别。17、瘿分为 气瘿 、 肉瘿 、 瘿痈 、 石瘿 等。18、肉瘤相当西医学的 甲状腺瘤 。19、筋瘤有 条索 型和 囊状 型之分,前者相当于现代医学 下肢静脉曲张 、后者相当于 腱鞘囊肿 。20、岩致病原因复杂,其病因病机概括起来有: 气滞血瘀 、 痰结湿聚 、 邪毒郁热 与 正气亏损 四个方面。21、肛门直肠的神经分布在齿线以上属 植物神经系统 支配, 无痛觉,齿线以下属 体神经系统 支配,痛觉敏感。22、肛门直肠手术手常见并发症有 疼痛 、 出血 、 尿潴留 、 肛门水肿 、 发热 。23、肛门病的部位常用表示 膀胱截石位 ,以 时钟面的十二等分标法 将肛门分为十二个部位, 前面(会阴) 称12点; 后面(尾骶) 称6点。24、内痔生于 齿线以上 ,外痔生于 齿线以下 ,混合痔生于 齿线上下 。25、贯穿结扎法适用于 二、三期内痔 和 混合痔的内痔 部位;胶圈套扎法适用于 一、二期较小的 内痔。26、肛裂以 疼痛 、 便血 、 便秘 为主症。27、肛门周围痈包括 肛门旁皮下痈 、 坐骨直肠窝痈 、 骨盆直肠间隙痈 和 直肠后间隙痈 。28、息肉痔的特点是直肠粘膜上赘生的小肉突起,色 鲜红或暗红 ,质 软而嫩 ,易 出血 或 表面糜烂 。29、肛瘘分为 单纯性 、 复杂性 、 低位性 和 高位性 四类。三、名词解释。1、消法-是指不同性质的消散药物,使初起肿疡得到消散,以避免化热腐肉溃脓及开刀之苦。2、托法-是指应用补益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扩散和内陷的治疗方法。3、外治法-是指运用药物和手术或配合一定的器械等,直接作用于病人体表某部或病变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4、蝼蛄疖-疖生于小儿头皮上,未破如曲蟮拱头,溃后似蝼蛄串穴故名。5、疖病-多数疖同时或反复出现。6、锁喉痈-痈生于颈前结喉部位,因红肿绕喉故名。7、发-痈之大者。8、丹毒-因发病时皮肤突然发红,色如丹涂脂染,故名丹毒。9、走黄-凡生疔火毒炽盛,早期失治,未能控制毒势,火毒深入营血,内攻脏腑的一种危急重症。10、内陷-凡疔疮以外的其他疮疡,正不胜邪,毒不外泄,反陷于里,客于营血,内攻脏腑的一种危急重症。11、乳癖-是乳房的肿瘤性疾病,因肿块在乳房内不易发现故名。12、岩- 泛指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形如岩石的恶性肿瘤。13、疫疔-是一种特殊的急性传染病,疮形如脐凹陷,与一般的疔疮不同,故名。14、流注-是指发生于肌肉深部的多发性脓肿。其特征是漫肿疼痛,皮色正常,好发于四肢、躯干肌肉丰厚之深处,并有此处未愈,他处又发的现象。15、瘰疬-是发于颈部淋巴结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因其结核累累如串珠状,故称。16、乳痈-乳房部急性化脓性疾病。发于妊娠期称内吹乳痈,发于哺乳期称外吹乳痈。17、乳痨-乳房部的结核性疾病,因其病程后期常有虚痨的表现,故名。18、乳疬-是指乳房发育异常,特点是儿童或中老年男性在乳晕部出现疼痛性、扁圆形肿块。19、肉瘤-是瘿病的一种,特点是结块柔软,发展缓、推之可移。相当于甲状腺瘤。20、瘿痈-是指一种颈部急性炎症疾患。特点为颈前结块、色红灼热,甚而化脓。相当于甲状腺炎。21、斑-是不高出亦不凹陷于皮肤的色素改变,按其色有红斑、白斑、紫斑及黑斑。22、疹-又称丘疹,凡局限性皮肤隆起的丘疹小粒,直径一般小于一厘米者称疹。23、痘-指皮肤间的小水疱、内含浆液。24、癣-凡皮肤增厚,伴有鳞屑或渗液的皮肤病,统称为癣。如牛皮癣、头癣。25、疣-指皮肤上的良性赘生物。26、脓疱-指内含脓液的局限性皮肤隆起。27、风团-指一局限性水肿圆领或平领隆起的皮肤损害。呈暗红色、粉红或白色,周围有红晕,时隐时现。四、病案分析题。(要求回答:作出诊断;诊断依据;辨证分型;确定治法;写出方药(含外治法)1、王某,男,21岁,农民,1996年5月2日就诊。 主诉:右中指肿痛7天。7天前右中指被竹刺刺伤,至第二天,右中指红肿疼痛,且逐渐加重,疼痛呈搏动性。伴恶寒、发热、口渴、便秘尿赤。 查:右中指末节呈蛇头状肿胀,扪之灼热,压痛拒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答:诊断:右中指疔疮或右中指蛇头疔。诊断依据:A.右中指外伤史;B.右中指呈蛇头状肿胀、搏动性疼痛;C.伴恶寒、发热、口渴。辨证分型:中期。治法:泻火解毒。方药:黄连解毒汤加减。黄连、黄芩、栀子、金银花、地丁、大青叶、野菊花。在指掌侧面作一纵形切口,排脓减压,并用八二丹或九一丹药线插入疮孔。2、王某某,女,26岁,干部。1996年4月20日就诊。 主诉:右乳房肿痛3天。患者产后10天,近3天来,右乳房肿胀疼痛、伴恶寒发热,胸闷不舒,口渴。 查:右乳房肿胀,皮色微红,压痛明显,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数。答:诊断:乳痈。诊断依据:A.产后10天,右乳房肿痛;B.伴恶寒发热,口渴,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数。辩证分型:肝胃蕴热型或郁乳期。治法:疏肝清胃,通络散结。方药:瓜蒌牛蒡汤加减。瓜蒌、牛蒡、石膏、花粉、黄芩、陈皮、皂刺、银花、青皮。行乳房按摩,用金黄散外敷患乳,托起患乳。3、刘某某,女43岁,工人,1997年3月1日就诊。 主诉:双乳房出现肿块二月。近二月来,感双乳胀痛,乳房内有大小不一的肿块,以月经前为明显,月经后可明显减轻,伴心烦,失眠,食欲减退,二便正常。答:诊断:乳腺增生病。诊断依据:A.双乳肿痛,肿块,月经前明显;B.查双乳内可触及李子大小肿块数个,边界不清。辨证分型:肝郁痰凝型。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方药:逍遥散加减。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生牡蛎。外用阳和解凝膏敷患处。4、向某某,女,29岁,营业员,1996年5月12日就诊。 主诉:右乳房肿痛7天,伴高热2天。患者产后11天,近7天来,有乳房肿胀,疼痛,自服“消炎药”,症状未缓解,且右乳房肿胀增大,疼痛加剧,并出现高热,口渴。 查:右乳房皮色焮红,结块中央渐软,按之有波动感。舌红苔黄,脉滑数。答:诊断:乳痈。诊断依据:A.右乳房肿消7天、且肿、痛加剧;B.伴高热、口渴;C.查右乳房皮色焮红,结块中央渐软,按之有波动感。辨证分型:毒热蕴结,肉腐成脓型或成脓期。治法:清热解毒,托里透脓。方药:透脓散加味。当归、生黄芪、炒山甲、川芎、皂角刺、银花、生石膏。作右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术。5、杨某某,男,37岁,工人,1996年4月21日就诊。 主诉:肛门周围红肿疼痛8天。8天前,觉肛门左侧疼痛,肿胀,灼热,行走时痛甚,伴恶寒,发热,口渴喜饮,食欲欠佳,大便结,小便黄。 查:T38.7,P88次/分,肛门5点处可见一63cm肿块,表面焮红,灼热,压痛明显,无波动感,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答:诊断:肛门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