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聊城市乡镇经济差异空间分析.doc_第1页
毕业论文:聊城市乡镇经济差异空间分析.doc_第2页
毕业论文:聊城市乡镇经济差异空间分析.doc_第3页
毕业论文:聊城市乡镇经济差异空间分析.doc_第4页
毕业论文:聊城市乡镇经济差异空间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聊城市乡镇经济差异空间分析 专业代码: 070702 作者姓名: 薛艳粉 学 号: 2007202017 单 位: 环境与规划学院 指导教师: 李春平 2011年5月31日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聊城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相应责任。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指 导 教 师 签 名: 日期 目 录前 言-11聊城市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12聊城市乡镇经济差异-22.1 聊城市各县市增长极分析-32.1.1临清市主要增长极分析-32.1.2高唐县主要增长极分析-32.1.3其他各县主要增长极分析-42.2 聊城市乡镇农业产业结构差异-62.2.1 冠县农业产业结构类型-62.2.2东昌府农业产业类型-62.2.3阳谷县农业产业类型-62.2.4莘县农业产业类型-73增长极的极化效应-8结 论-8参考文献-10致 谢-11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摘 要通过对聊城市各县总的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探究增长极对各乡镇的经济影响;然后利用增长极的原理分析各乡镇的工农业发展情况,指出各县乡镇的增长极的带动和促进作用造成各乡镇经济差异;最后从培育增长极的角度出发,提出缩小各乡镇之间差异的措施。关键词:乡镇经济差异;空间分析;增长极;聊城市AbstractLiaocheng county by the total surve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growth pole to explore the economic impact of the township; then use the growth pole theory of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townships, counties and towns that stimulate and promote the growth pole Role in rural economic disparities caused; last foster growth po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ownship proposed narrow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easures.Key Words: township economic differences;spatial analysis;growth pole; Liaocheng city聊城市乡镇经济差异空间分析前 言我国区域差异研究,多数从三大地带、省区级地理单元与县域地理单元展开,忽视对小尺度行政地域内部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以乡镇为基本单位探析区域经济差异研究较少。另一方面忽视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研究。针对于此,选择市域范围,以乡镇为研究单位,通过提高区域空间差异的分辨率,更清晰地解析乡镇间经济差异与驱动因素。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是“十六大”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摸清乡镇空间差异特点与驱动因素,有利于政府未来宏观政策的把握1。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属于山东省欠发达地区,截止2009年末市区内共有106个乡镇,经济差距显著。研究区内乡镇差异有助于认清聊城市的优势和薄弱乡镇地区,统筹区域发展,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乡镇开发政策与城乡规划建设提供参考。1聊城市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表1 2009 年聊城市各区县经济指标比较市县名GDP(亿元)三次产业比例财政总收入(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临清市2008.6:64.2:27.2126135505420高唐县19614.9:59.0:26.1117142005706茌平县14215.5:70.8:14.762122004637莘 县14042:32:2620.188563642阳谷县13018.38:58.65:22.9782119505018东昌府区12016.9:44.8:38.3171490193298冠 县39.36:33:315188563344东阿县5313.6:65.4:2172111005018由表1可见,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前列的市县,它们的第二产业占的比例都比较大,具体到各县市我们不难发现:临清市产业集群规模不断膨胀。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目前临清轴承产业已发展成为以烟店、潘庄、唐园三个乡镇为中心,辐射全市及周边县区,市场发达、规模突出、配套齐全、业户众多的产业集群,其中烟店、潘庄、唐园三个乡镇都有20%以上的轴承专业村。2010年,烟店第四代轴承市场升级项目国际轴承城、泰润轴承项目、三和纺织集团新建11万纱锭、华兴纺织有限公司新上30万纱锭、润源实业有限公司5000台玉米联合收割机等项目得以顺利建设,目前已完成大部分建设内容,近期即可竣工,随着这些大项目的竣工投产,临清市特色产业将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真正形成“龙头带群体、群体促龙头”的发展格局2。高唐县把“项目突破年”和“双百行动”大会战作为实现“科学发展、弯道超越”的主要推动力量,举全县之力推进实施,调整完善了“一个工程七条线”落实机制,将107个重点项目明确到各部门帮包3。坚持工业立县一直是茌平县壮大县域经济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突出建设“一区一带六园”,全力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三年内把铝电产业打造成为千亿产业的奋斗目标。工业发展离不开大项目的强力支撑。2010年筛选了147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大项目,并从中确定了60个重点建设项目,投资总额168.57亿元4。阳谷县紧紧围绕铜及铜制品加工、机械制造、食品、化工四大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奋力推进“1251”工程建设,全力抓投入、扩总量、调结构,工业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积极推进企业科技创新,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个,山东省著名商标2个,山东省名牌产品3个,市级以上技术中心2个,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7家。而对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县来说,其第二产业发展比较落后,但是它们也在积极的发展自己的第二产业,提高其经济的发展水平。2聊城市乡镇经济差异增长极理论认为:增长极会带来极化与扩散效应,二者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如果溢出效应为负则有利于增长极发展,反之,则有利于周边地区发展。6区域增长“引擎”即增长极成长,对周边乡镇经济引导与辐射效果突出,乡镇经济“快速增长区”以县城带动主导向。从增长极的角度去分析乡镇经济产生差异的原因:增长极的乘数效应主要是指增长极中的推动性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联系,有的是前向联系,有的是后向联系,有的是旁侧联系5。这些联系的作用是,增长极的经济力量促使其他相关产业的建立,从而在就业上、生产上和经济效益上,增长的数量表现出乘数效应。增长极的这种效应可有效地改变一个区域工业基础差、经济存量少的状况。据专家测算,人口在1万以上的城镇才能对镇域经济有集约和扩散作用,人口在3万以上的镇,才能明显地对周边经济起中心作用4。可是全市有的城区超过这个标准,多数乡镇驻地的规模依然偏小,有的乡镇驻地的农村人口也有四五百人,起不到经济辐射作用,起不到乡镇驻地的经济中心作用,也没有能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2.1 聊城市各县市增长极分析2.1.1临清市主要增长极分析 目前全市有康庄和烟店两个居住人口较多的中心镇,由于二、三产业较为发达,吸纳了一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对周边的村庄也有一定的辐射作用。特别是烟店镇,由于有轴承产业作为支撑,促进当地的工业发展,带动了周边村庄经济的发展,而且使相邻的乡镇也受到影响。表2给出了该县的从业人员以及二三产业从业人员:表2 临清市乡镇经济发展 单位:公顷,人建制镇名称行政区域面积总人口镇区人口从业人员其中:二三产业松林镇5130360884350170002399老赵庄镇56004228032941831010410康庄镇99706046888503104016300魏湾镇5944269312294139824682刘垓子镇4533316753337162012794潘庄镇44673155641511833913071烟店镇5200355548892220358438唐园镇5283345783612187962901八岔路镇48483290067082856566112.1.2高唐县主要增长极分析高唐的增长极主要是县城的西部的开发区,2007年,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04.67亿元,实现利税3.06亿元,利润1.93亿元。骨干企业占四项指标总数的81、75、88%和84。下表3可以看出高唐的经济发展比较快的乡镇是梁村镇和十三里铺镇,它们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的重要的作用。表3 高唐县乡镇经济发展 单位:公顷,人建制镇名称行政区域面积总人口镇区人口从业人员其中:二三产业梁村镇124313580013411940010120尹集镇8884323713012171313943清平镇8399399074010177465687固河镇9144357321570183013706三十里铺镇73223132070931850010920琉璃寺镇89203450060001975446872.1.3其他各县主要增长极分析茌平县经济发展速度快,效益高,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民生活大大提高。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政通人和,百业俱兴。以20家龙头企业,带动了实施“亿元企业”提升工程,由20家亿元企业已扩大到30家,形成了“亿元企业”族群。其中,国家名牌企业4个,省级名牌企业8个。其二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冯官屯镇,菜屯镇和博平镇。在博平的36000的从业人员中,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19800。而莘县农业基础雄厚,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香瓜之乡、中国双孢菇之乡、全国食用菌行业十佳商品基地县、全国优质商品粮食生产基地,全县农业向规模化、生态化、有机化方向发展,基本形成瓜、菜、菌、果、牧五大主导产业。除了农业发展比较快,该县的二三产业也有一定的规模,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由于二三产业主要位于朝城镇,双孢菇基地主要在观城镇,所以,朝城和观城就成为该县的增长极,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就这两个增长极而言,朝城的从业人员有28891,二三产业人员有9476;观城的从业人员也达到22375,其中二三产业占9498。阳谷县工业基础雄厚,产品门类齐全,现已形成电缆、酿造、化工、服装、机械、蔬菜加工、水晶玻璃制品、塑料制品、畜禽产品加工等支柱行业,有凤祥牌肉鸡、日辉牌电缆、诺亚牌口杯、景阳冈牌白酒、鹤牌农膜等20多种产品。其中安乐镇的的风祥集团等20多家知名企业,以及寿张镇的鲁西北最大的布匹批发专业市场,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东昌府区以其经济政治地位而聚集大量的工业单位,比如鑫鹏源、嘉隆、宝利通等企业。从该区主要的就业人员以及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来看,梁水镇和沙镇是主要的增长极。主要是沙镇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比较多,例如:立海冷藏、东厂、诚祥、福康、东泰肉类、鲁华冷藏、浏河、龙飞和饲料、“绿亚”食品、龙丰恒温等企业,他们的壮大也带动了全镇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沙镇培育形成了节能环保设施厂、昌运食用菌公司、锦宏食品公司、黑五类特种面粉有限公司、泰林化工有限公司等龙头骨干企业。木器加工、机械加工、面粉加工、香油加工、蔬菜保鲜与运销,化工产品加工等各类经营群体,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冠县经济相对来说比较落后,但是任何一个地区,在其内部都会存在各区内部的增长极,吸引当地的人员就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该县主要的增长极主要是沃兰乡和东古城镇,其原因依然是两地具有吸引劳动力就业的产业。即:兰沃乡韩路村工业区的怀林纸箱厂,以及万亩梨园旅游有限公司。大蒜种植是东古城镇的主导产业,该镇已经成为鲁西北最大的大蒜生产基地。对于聊城市经济最不发达的东阿来说,其仍然有自己内在的增长极,吸引当地的人员就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该县实施“工业立县”战略,培植了医药、化工、建材、机械四大优势产业。由于该县的工业不是很发达,所以该县的经济也比较落后。从下表的从业人员与二三产业就业人员与其他县的比较,明显发现该县的经济不发达。由增长极理论出发,该县的东阿阿胶,鲁西化工依然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表4具体列出了该县人员的就业情况:表4 东阿县乡镇经济发展 单位:公顷,人建制镇名称行政区域面积总人口镇区人口从业人员其中:二三产业刘集镇11956659473515315229490牛角店镇108505086711103220757520大桥镇5074221482280121682750高集镇7150289405675192107996姜楼镇5500281504053149603510顾官屯镇5465390313510212516609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不论是经济发达的乡镇,还是经济欠发达的乡镇,增长极通过对当地人员的吸纳情况,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从表2、3和4的从业人员以及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可以看出东阿的经济明显的低于高唐和临清的经济发展,究其主要原因依然是增长极的带动和扩散效应。即使东阿的经济比较落后,但在其内部仍然有其相对的增长极,吸引当地劳动力就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积极的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当地的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扩散效应,辐射作用带动当地经济的整体发展。2.2 聊城市乡镇农业产业结构差异聊城市各个区、县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立足自身条件和当地资源确立主导产业,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选择产业化经营模式,坚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原则,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观念指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结构模式,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快速良性发展7。2.2.1 冠县农业产业结构类型基地带动型。所谓基地带动型,就是以大规模的农产品基地带动农业发展的农业产业结构模式10。冠县有着丰富的资源优势,是全国粮食、优质棉生产基地县,他们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创建了冠县优质鸭梨和鲁西黄牛等农产品基地,同时,创建了一批具有当地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在这些基地的带动下,冠县的农业产业走上了一条规模化、规范化的道路,从而带动了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建立,同时催生了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冠县积极探索传统农业向现代市场农业转变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他们狠抓龙头企业建设,不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迅速稳健地把规模调大、把产品调优、把效益调高,逐步形成了灵芝、大棚杏桃、大棚油桃、优质瓜菜、林果等十几个优势特色产品。近年来,他们依托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有关优惠政策,不断培育、壮大市场,带动能力大、辐射力强的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公司连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并出现了聊城市农业产业结构模式研究一大批订单农业。2.2.2东昌府农业产业类型市场带动型。所谓市场带动型,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从市场需求出发确立农业发展重点部门,从而确保农产品销路的农业产业结构模式8。东昌府区位于聊城市郊区,该区从市场需求出发,确立了以鲜活农产品养殖为主,带动其他部门协同发展的农业产业结构模式。聊城市区的需求拉动了东昌府区的蔬菜种植以及农副产品深加工行业,他们立足市场,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合同农业和网上营销,建立农产品“绿色通道”,拓展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提高农产品出口比重。2.2.3阳谷县农业产业类型龙头企业带动型。所谓龙头企业带动型,就是大力培植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农业相关部门共同发展的农业产业结构模式9。阳谷县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重点,以凤祥集团、三阳食品等一批畜牧加工龙头企业为依托,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扩大发展奶牛、肉牛、生猪、肉羊、肉鸡等畜禽养殖规模。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凤祥集团,经过9年拼搏,已形成了带动阳谷及周边16个县市13000多个肉鸡规模养殖户的“大龙头”, 这些养殖户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目前,全市已建成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062家,带动农户43万多户,联结基地10万平方千米以上。2.2.4莘县农业产业类型名优品牌带动型。所谓名优品牌带动型,就是充分利用区域内早已形成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围绕品牌开发产品,从而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农业产业结构模式8。莘县是国家命名的“中国香瓜之乡”、“中国双孢菇之乡”、“全国食用菌生产先进县”。莘县从这些品牌出发,大力进行标准化生产,推动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生产的西瓜、韭菜、香瓜、尖椒系列产品通过了国家绿色认证,生产的小麦被列为山东省优质小麦之一,同时催生了奥登实业有限公司、澳星果业公司、光华鸽业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并且新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3个。茌平的圆铃大枣以其独特的医疗保健作用畅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围绕这一品牌,开发出枣汁、枣泥、枣酱、枣饮品等20多种系列产品,有效地促进了农业效益的提高。对于经济比较发达的高唐县和临清市,以及茌平县它们的工业比较发达,并没有形成一定模式的农业产业结构类型,但是他们的农业也有一定的基础,比如尹集镇是高唐县农业大镇、农业强镇。近几年来,在稳定粮棉生产的基础上,突出蔬菜、林业、畜牧三大产业,以冬暖式大棚为主的蔬菜生产;以三倍体毛白杨为主的林业生产;以养鸡、养牛为主的畜牧业生产发展迅速。以及临清的赵老庄镇已形成以新临高路为中心辐射全镇以黄瓜、花生、西红柿、韭菜、马铃薯、青椒种植为主的万亩蔬菜生产基地。林果面积4000亩,主要以美国油桃、李子、杏、苹果为主。还有茌平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优质小麦、林木、畜牧、蔬菜等产业不断壮大,是全国优质小麦基地县、中国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县、“中国乌鸡之乡”。尽管如此,聊城内部的产业结构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改进,比如法规政策落实不到位;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市场体系不健全;农业产业化、标准化水平不高等等11。3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又称回波效应,是指迅速增长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其他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出现经济活动和经济要素的极化,然后形成地理上的极化,从而获得各种集聚经济,即规模经济6。规模经济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从而加速其增长速度和扩大其吸引范围。佩鲁认为,极化效应促成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的回流和聚集;即出现发达地区越来越发达,不发达地区越来越落后,经济不平衡状态越来越突出,甚至形成一个国家内地理上的二元经济局面。无论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还是欠发达的地区增长极的这种极化效应都是存在的。对于临清市和高唐县的乡镇来说,临清老赵庄镇山东鲁通通用设备有限公司固定资产1620万元,流动资产2580万元,而以农业为主的乡镇经济却不是那么的发达,比如康庄镇农民年人均收入仅2050元;八岔路镇,潘庄镇,烟店镇,唐园镇等经济比较落后。高唐开发区累计基础设施投入10亿元,园区主干道路总长75公里,完善“七通一平”条件的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开发区累计入驻工业企业158家。16月份,园区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5.4亿元,利税4.9亿元,上缴税金1.37亿元。园区内在建项目45个,总投资39.67 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15.6亿元。新立项和正在洽谈的项目25个,计划固定资产总投资36.5亿元。我县开发区已经具备了承载主导产业,拉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而对于高唐县的其他乡镇来说经济却不是那么乐观,高唐县杨屯乡总耕地60351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仅2.2亩。姜店镇党委、政府立足本乡实际,深化农村改革,狠抓农业、多种经营、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等生长点,仅仅加快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三十里铺镇,清平镇,姜店镇,杨屯乡,等乡镇以农业为主,经济不是很发达。对于不发达的东阿的乡镇来说情况是一样的。东阿县姜楼镇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招商引资1.4亿元,增长57。对于其他的乡镇来说,牛角店镇,高集镇,大桥镇等乡镇都属于农业乡镇,经济不发达。结 论尽管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在区域实践中存在诸多的不可行性,但其思想却是可以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首先,在落后地区培育增长极首先应该打破行政界限的分割。如果只在单一的行政区内考虑增长极的建立一方面势必形成地方经济发展的割据状态,造成资源浪费、地方之间争夺资源,使资源不能实现最优配置。其次,在欠发达地区培育增长点可以按照城镇等级体系来进行规划。哈里理查森认为:先进的工业化国家中的增长点无疑会包含有增长性产业,但简单地说,增长点背后的基本思想是,由人文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构成的空间中会存在着某种秩序和规律12。在每一区域内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或几个优势节点或控制中心,其增长率及其功能会成为区域扩张率的重要决定量。最后,要提高政府管理能力,加强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具有投资多,效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