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阿房宫赋课堂实录.doc_第1页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阿房宫赋课堂实录.doc_第2页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阿房宫赋课堂实录.doc_第3页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阿房宫赋课堂实录.doc_第4页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阿房宫赋课堂实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eud教育网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阿房宫赋课堂实录第一课时地点: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高一三班(说明:李镇西老师参加校长培训,我替他代一段时间的课,这是我在他们班上的第一篇文章)铁皮鼓:同学们好!先请同学上来讲诗歌。(学生讲诗歌,王维的,铁皮鼓点评,过程略)很快就要文理分班了,学文科的同学千万不要以为文科只是背诵,其实比背诵更重要的是理解。下学期我的语文课上会出现许多历史的内容,我本人又学过地理,我想大家应该有大学科的概念,打破学科壁垒,增进理解能力。这个理解能力不仅仅指理解书本上的东西,同样也指运用阅读成果分析现实,发现习焉不察的日常生活下的真相。比如今天早上升旗仪式的时候高三年级搞了一个成人仪式,年满18岁的同学手持宪法宣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个宣誓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学生:(议论纷纷)虚假。铁皮鼓:其实有时候,仪式是必要的。问题在于,誓词的第一句话就违背了宪法!第一句是:“我宣誓,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宪法里恐怕不可能有这样的要求吧?比如我不是党员,你如何要求我忠于共产党?难道我连信仰自由都没有?我觉得似乎首先应该是遵守宪法吧?其实生活中这样荒谬的事情比比皆是,我们只要用心观察,就可以发现不对劲的地方。我今天忍不住要在上课前给大家读我从网上下载的一篇文章。大家听没听过龙应台这个人?学生:(部分)听过。铁皮鼓:上个世纪最后二十年中,有三个台湾人写的杂文在大陆很有影响,一个是李敖,一个是柏杨(有同学低声说,写过丑陋的中国人)对,写过丑陋的中国人,还有一个是龙应台,最有名的是野火集,其中最有影响的文章是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大家知道讲什么的吗?(学生摇头)就是讲不要随地乱扔垃圾,不要污染环境之类的事情,在龙应台看来,这是比热爱祖国更重要的大事!现在的台湾,比二十年前文明了许多,我相信龙应台的功劳是很大的。我今天读的文章是龙应台的一篇文章从想到的:西安的学童为欢迎连战表演朗诵剧连爷爷您回来了,夸张的手势、做作的音调、不属于天真儿童的戏剧化的台词,在台湾成为许多人揶揄讽刺的笑柄。也有许多人,批评这些有“政治立场”的成人们对无辜的西安孩子们尖酸刻薄,不厚道。我相信,不赞成对西安孩子嘲笑的人,不见得就欣赏那极尽夸张、充满成人意志的表演风格,而可能,他们和我一样,还深深记得台湾人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一九七二年,我二十岁,大学二年级。蒋介石又要连任总统了。为了营造“全国拥戴、万众一心”的气氛,政府举行大学生朗诵比赛。于是有文采的学生写诗,懂音乐的学生配乐,国语标准、声音优美的学生朗诵;于是每一所大学,有文采、懂音乐、有表演天分、声音优美的学生都走到一块儿去了,用最大的热情,集体创作,主题是歌颂领袖的伟大、民族的伟大。我当然是那个“国语标准、声音优美”的大学女生,负责朗诵。正经的课,莎士比亚或是修辞学或是西洋文化史,可以不上,但是朗诵的彩排,比什么都重要。比赛前的几个夜晚,我们通宵工作。一遍又一遍地练习:“你是那源远流长的长江,带着我们航行远方;你是那茫茫河汉的星座,照亮我们迷蒙的歧路,领袖啊”领袖、长江、黄河、长城、龙的子孙想象这样的词,配上气势磅礴的交响乐,用字正腔圆的北京话朗诵,还有,“领袖啊”,要配上激越的手势、虔诚的表情、流动灵转的眼神。我们这个队好像得了第二名,感动了很多台下的人,带着荣耀回到学校。印象最深刻的是,二十岁的年轻人在日日夜夜的创意工作中所产生的同志感,夜半走在月光斑驳的凤凰树阴里,觉得天地无声、人生有梦,宇宙一片纯净。浑然不知这“领袖”是怎么回事,更不知道,在同一个青春浪漫的时刻里,同一个大学的学生正被逮捕、被讯问、被监禁、因为 “读了不该读的书”,“说了不该说”的话,正被判处无期徒刑。我们的手势夸张,我们的音调做作,我们的朗诵词充满了世故的成人的意志,但是我们的感情真挚,我们的信仰诚恳,我们的动机纯洁,因为我们完全不知道最悲伤的黑暗就藏在那美丽凤凰木的阴影里。坐在台下看我们演出的更多的人,眼里含着感动的泪光。我问一九七零年代出生的人,是否也做过这样的朗诵演出。答案让我吓一跳。有的。一样夸张的手势、做作的音调、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动情演出。只不过,内容不再是对“领袖”的歌颂,而换成了,譬如说,余光中的鹅銮鼻:我站在巍巍的灯塔尖顶,俯临着一片蓝色的苍茫。在我的面前无尽地翻滚,整个太平洋汹涌的波浪。一万匹飘着白鬣的蓝马,呼啸着,疾奔过我的脚下,这匹衔着那匹的尾巴,直奔向冥冥,寞寞的天涯蓦然,看,一片光从我的脚下,旋向四方,水面轰地照亮;一声欢呼,所有的海客与舟子,所有鱼龙,都欣然向台湾仰望。印象更深刻的是,一九七二年我的柏克莱教授从铁栏杆外看着二十岁的我们在操场上穿着军训制服踢正步、操步枪、立正唱国歌、喊爱国口号时,他眼中流露出来的一种怜悯。我看出了他的眼神,惊讶于他的表达,但是那怜悯究竟代表了什么,好端端的我们为什么激起他的怜悯,要到数年后我离开了那个踢正步的操场、那个夸张朗诵的舞台、那个宣扬“爱国”和“伟大”的语境之后,我,才明白了他怜悯的含意。对于在成人意志下起舞的孩子,他流露的是哀矜,是怜悯,不是自觉高尚的轻视,不是轻浮傲慢的讪笑。(朗读过程中有点评,还介绍了方方一篇类似的小说,从略)铁皮鼓:我有一个网友叫刘支书助理,我们曾经读过他的一篇文章父亲(学生点头,表示熟悉)他写过一篇文章,就叫朗诵是可耻的,就是反感这种姿势,但现在这种伪抒情早已经在校园泛滥。我给你们教语文,就是希望能够逐步帮助你们认识到这种伪姿态,更多地洞察人生、社会、历史的真相,从而更为理性地度过一生。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地运用自己的大脑,凡事问一个为什么,而且以这种姿态对待一切事情,包括学习,自然也包括今天的古文学习。拿到一篇古文,也要问自己几个问题:这篇文章究竟好在什么地方?我为什么要学习它?它对于我的生活有什么意义?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吗?上节课我们让大家预习,预习完了没有?(学生纷纷点头)铁皮鼓:我先请同学把课文读一遍,一共四段,我叫三个同学,余鑫,你读第一段。(余鑫读得极快,声音很大,但是流畅,无错别字)铁皮鼓:有没有读错的音?学生:太快了,没听清。铁皮鼓:呵呵,我听清了,没错别字,虽然读得未免太快,但是看得出他反复读过,熟极而流,不错。付锐,读第二段。(付锐读,有几个错别字,但是每一处立刻被大多数学生大声地纠正了)铁皮鼓:声音宏亮,读错的音也已经被大家纠正了,我不再重复。特别要指出的是,第一句话很容易读错,但是付锐读对了,大家再读一读第一句。学生:妃嫔媵嫱。铁皮鼓:不错。金薇读第三四段。(金薇很流利地读完)铁皮鼓:很好!我看到大家预习得很充分,感到很振奋!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坚持下去,相信每一个同学都能按要求在本周内将这篇文章背下来。现在大家齐读一遍,放出声音,读出气势。(学生大声地读全文)铁皮鼓:很好。我现在要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先说说第二段以前有哪些地方不懂。苏畅:“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中的气候是什么意思?铁皮鼓:哪一个同学发表一下意见?(黄泳已经迫不及待地发言)黄泳,站起来说。黄泳:我想它是说阿房宫太大了。(其他同学马上表示反对)铁皮鼓:哦,这是一种说法。哪位同学有不同的看法?(有同学不等举手已经说了,黄泳明白过来,赶快重新补充)黄泳:哦,它是和上文照应的。上文说“舞殿冷袖,风雨凄凄”。铁皮鼓:好像还有黄泳:歌台暖响,春光融融。铁皮鼓:这句话怎讲?(黄泳埋头翻书)金薇:就是说宫女们在台上唱歌,歌声充满了暖意。铁皮鼓:这里用了什么手法?李运:比喻。李文思:通感。(大家纷纷点头同意)铁皮鼓:对,这是通感,我们在荷塘月色中学过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宫女们用甜美的嗓音唱歌,歌声软软的,让人感到一种温暖,仿佛春光明媚。那么下句呢?“舞殿冷袖”,“舞殿”与“歌台”相同,是舞于殿的意思,在殿上跳舞,但是怎么会冷袖呢?杨晓梅:(坐在座位上大声说)因为袖子扇起了风。铁皮鼓:不对呀!袖子扇起的风怎么可能与“风雨凄凄”联系起来?杨晓梅:形容舞女很多,许多人在舞袖,就给人这种感觉。铁皮鼓:这是什么修辞手法?学生:夸张!铁皮鼓:对啊,形容当时跳舞的场面,真是“舞低杨柳楼心月,歌罢桃花扇底风”。其实这两句可以理解为互文,在一宫之内时而唱歌,时而跳舞,唱歌时吴侬软语,跳舞时长袖翻飞,就给人一种感觉,仿佛天气在不断地变化,这当然也是夸张了。为什么不能说形容阿房宫大呢?因为作者明明讲是“一日之内,一宫之间”嘛!还有没有问题?唐强:“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怎么理解?铁皮鼓:是啊,复道是怎么回事?杨晓梅:两层通道,上下层的。铁皮鼓:对,上面那层自然是横在空中的。“霁”是什么意思?苏畅:雨停了。铁皮鼓:不对。雨停了,可能还是阴天,乌云满天。学生:雨后天气转晴。铁皮鼓:对。只有雨后转晴才可能出现虹。雪后天气转晴也称霁。我们高二将要学的一首词前小序中就有“夜雪初霁”,教育在线有一个才女网友网名就叫初雪霁,意思是冬天的第一场雪刚刚结束,天气刚刚转晴。在这里,作者把上层的通道比作彩虹,与上面的“未云何龙”相照应。还有没有问题?(没人举手)铁皮鼓:看来大家预习得很到位。这样吧,我再来考大家几个问题。王楠楠,你说一说“六王毕,四海一”中的“一”是什么用法?注意,我问的是用法,不是意义。王楠楠:名词用作动词。铁皮鼓:对。严格地说是数量词用作动词,以前有没有类似的例子?学生:有。(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铁皮鼓:哪一课?(一些同学已经说出来了)对,劝学里有一句“用心一也”。你先别坐下,我再问第二个问题,“骊山北构而西折”这句话,分析一下它的语法结构,注意,不是翻译。王楠楠:“骊山”是主语,“北构而西折”是谓语。铁皮鼓:这里的“北”和“西”是什么用法?王楠楠:名词作状语。铁皮鼓:对,是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因为后面已经有动词了,如果后面没有动词,有时候方位名词也会活用作动词。但是你刚才有一个地方说错了,哪位同学能够指出来?严忠孝:“骊山”不是主语。铁皮鼓:对呀!我故意要看你们理解了没有,这里的主语是学生:阿房宫。铁皮鼓:但是主语省略掉了,有的同学误把“骊山”看作主语,实际上这句话是说阿房宫从骊山的北面建起,向西折,然后通向咸阳。下面还有一个“钩心斗角”,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有同学比划)对,这是一种建筑格局。前面说“廊腰缦回,檐牙高啄”,是很形象的,连接楼阁之间的走廊仿佛人腰一样,当然这腰不是纤纤细腰,“缦”有宽缓的意思,这里着重指宽,后文还有“缦立远视”,“缦”着重缓意,“缦立”就成了久立的意思了。翘起的屋檐就象牙齿一样高高地啄向天空,苏轼有一句诗,“乱石穿空”,与此类似,把静态的东西写出了动感。接下来讲整体布局,每一个建筑群落是向心而建的,檐角相互对峙。现在所说的“钩心斗角”是什么意思?学生:相互算计。铁皮鼓:是个贬义词了。古人用“钩心斗角”有时候也形容写文章构思精巧。对了,现在“钩”字怎么写?学生:没有金字旁。铁皮鼓:不对,两种写法都可以,这点要注意。好了,现在大家考虑一个问题,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个句子写得最好?当然这个问题本来是见仁见智的,但是在第一段中,有一句是公认的名句,我想考了考大家的眼力。(学生议论纷纷,有说是“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有说是“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余鑫说是“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铁皮鼓:“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这几句当然很好,用了夸张手法,想象瑰丽,但其他几句也大致差不多呀?王楠楠:(肯定地)是“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其他同学纷纷应和,意见渐趋一致)铁皮鼓:这一句好在哪里?余鑫:短小精悍。铁皮鼓:可是“盘盘焉,囷囷焉”也短小精悍呀!杨晓梅:这几句极具概括性。铁皮鼓:有道理。还有呢?我把这句改成现代汉语,大家看一看怎么样?可以说成:秦统一了天下,砍光四川山上的树,建成了阿房宫。学生:不行,太平淡了!铁皮鼓:那原文的好处在哪里?黄源:高度概括,同时短促有力,很有气势。铁皮鼓:对。我们知道,长句往往比较舒缓,短句比较有力,一开始用四个有力的短句,极力概括力,笼罩全篇。但是大家还要注意,其实这四句写了两件大事,中间的跳跃性非常大,留下了不少空白,而且让读者一开始就有想法。“六王毕,四海一”,写得多容易呀,但其实秦统一六国容易吗?学生:不容易。铁皮鼓:那他为什么要写得这么容易?给人一种感觉,六国一下子就被灭亡了,在佩服秦的强大气势之后,人们禁不住要想,为什么六国灭亡得这么迅速?实际文中就有答案,但不是第一段,这里只是埋下了伏笔。后两句也很奇怪,“蜀山兀,阿房出”。阿房宫是不是一次建成的?学生:不是。铁皮鼓:其实秦始皇死的时候并没有建成,甚至项羽一把火烧掉它的时候还没有建完,多浩大的工程呀!但作者说得非常容易,仿佛四川的山一下子就光秃了,阿房宫就建起来了。这里留下的空白让我们去想象,中间多少征夫泪呀!为建成阿房宫,百姓不知道要付出多少艰辛!好,现在我们把第一段集体读一遍。(学生读,读完以后铃声正好响起)铁皮鼓: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在提问的时候说了一句话,第二段以前有什么问题让你们提出来,这样说是什么意思?学生:就是第一段嘛。铁皮鼓:那我为什么不说第一段?严忠孝:还应该包括题目与作者。铁皮鼓:对。我们读文章,首先要读的就是题目与作者,我说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如果题目与作者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提出来,许多同学没有注意到。这篇文章是什么题材?学生:赋。铁皮鼓:我们以前学过归去为兮辞,那么“辞”与“赋”有什么区别?我们下一节课再讲。第二课时时间:2005年5月17日星期二下午第一节内容:阿房宫赋第二课时班级: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高一三班教学过程:上课前,有同学已经把诗抄在黑板上了:凤凰台上忆吹箫作者:李清照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人未梳头。任宝奁闲掩,日上帘钩。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明朝,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即难留。念武陵春晚,云锁秦楼。记取楼前绿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如今更数,几段新愁。李文思:(讲这首诗,从作者到内容)铁皮鼓:李文思同学讲得相当不错,有板有眼,基本上把这首诗的内容交待清楚了。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了不少诗了吧?但是大家有没有有意识地把这些诗联系起来考虑?比如,有些东西可能反复出现?学生:没有。铁皮鼓:古典诗词的欣赏,只弄懂字面意思是不行的,还有许多微妙的地方。不仅如此,古人写诗比如喜欢用典,有许多意象或场景都是前人用过的,熟悉古典诗词的人都会会心。所以,欣赏古典诗词,具备相当的诗歌修养相当重要,而且,要渐渐地体会比较微妙的地方。比如第一句“被翻红浪”,只解释为没叠被子是不行的。古人写景写物的时候往往把心情投射其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被子没被叠,同时也感觉到了作者的心绪,仿佛红浪一样翻卷起伏。下面的“未梳头”也引起我们的一些联想,李清照还有一首诗中有这样的诗:“日晚倦梳头。”而早在诗经中就有“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的句子,(简单解释这几句诗)说白了,女为悦己者容,在这里,作者不梳头,自然是因为丈夫不在了。后面提到“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也不是首创,有出处。诗人不直接说瘦的原因,却说不是因为沉溺于酒或者悲秋,用排除法。“病酒”取自一首词中的一句“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而“悲秋”自然取自老杜的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都有来历。“千万遍阳关”里的“阳关”,应该是语意双关,其实古诗里常提的就那么几首曲子,一说杨柳,指杨柳枝,也指杨柳,一说阳关,指阳关曲,也指地方,大约是中原与西域的交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大家可以想象它里面包含的文化意义。武陵人也是用典,来自桃花源记,而所谓秦楼之类的,在古代也是闺房的泛称,不知道是不是取自罗敷曲?包括一提到美女,也无非罗敷绿珠之类的,不可不注意。古人写诗词的这些特点,与古代生活的节律是分不开的,古诗的背景是农业社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有一种自然的节律,表现为缓慢以及规律性的重复,所以有些意象反复使用,在不同的情境之下进行变化,熟悉这种情境的人自然很容易明白是什么意思。所以大家要欣赏古典诗词,首先要大量地积累,然后慢慢就明白了其中的奥妙了。好了,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阿房宫赋。上节课我就发现大家的预习特别好,所以这节课我设计了几个极富挑战性的问题,大家有没有信心?(这一块花了十多分钟)学生:有!铁皮鼓:好,我们先把第二段与第三段大声地读一遍。(学生读二三段)铁皮鼓:还是先给大家一点时间,考虑一下,什么地方不太懂?苏畅:“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怎么理解?还有后面的“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有同学议论,余鑫的议论声比较大,显得很自信)铁皮鼓:这个问题我找一个同学,余鑫同学肯定能答出来,余鑫。余鑫:是说秦始皇在位三十六年黄源:幸是宠幸的意思。铁皮鼓:哪一课中学过的?学生: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铁皮鼓:对。这里是说那些宫女希望被宠幸,但是有人三十六年没有见过秦始皇,其实就是说有人从来没有见过秦始皇。还有没有?汪洋:“绿云扰扰”是什么意思?铁皮鼓:是啊,“扰扰”容易理解,就是纷纷扰扰的意思,“绿云”呢?(学生众说纷纭,有说是镜子的缘故,有说是头上的装饰)铁皮鼓:这里的“绿云”是形容什么的?学生:头发。铁皮鼓:头发怎么可能是绿色的?难道染了发不成?(学生笑)这句话似乎应该改成“乌云扰扰”或者“黑云扰扰”。(大家笑)其实的把头发不写成黑的而写成其他颜色的还有例子,想一想?路遥:朝如青丝暮成雪。铁皮鼓:对。青丝就是乌丝。年轻的时候头发是乌黑的,老了以后就变白了,说的是这个意思。我们有时候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古人使用颜色时有时候让我们感到难以理解,比如我们经常说青天白日,天明明是蓝色的呀!同时,我们既说青草,也说绿草。劝学中有一句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我们的印象中,青与蓝似乎是截然不同的颜色。其实大家知道,最基本的颜色只有几种?几原色?学生:三原色。铁皮鼓:对。颜色与颜色之间没有截然的界限,经常在电脑中绘画的同学就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青、绿、黑之间也没有绝对的界限,在古文中经常辗转相训。(板书:训)就是有时候相互替代。绿极了我们也称墨绿,听过没有?学生:听过。铁皮鼓:所以这里的绿云也是指乌云,但为什么用绿云不用乌云?学生:绿云比较美。铁皮鼓:对,很聪明。还有没有其他问题?没有了我问几个问题。雷雨龙,请你分析一下这句话的结构,113页第二行,“杳不知其所之也”,注意,是分析结构,不是翻译。雷雨龙:我不会。铁皮鼓:呵呵,我刚才问你们有没有什么问题,你们说没有,我一问,怎么又不懂了?谁帮帮他?(连续两个学生都答错了,我把这个句子写在黑板上)“所之”怎么理解?杨晓梅:所字结构,所到的地方,名词性的。铁皮鼓:对,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的,那么前面的“其”就是定语,修饰“所之”,构成偏正结构,做“不知”的宾语。好,第二个问题,请王楠楠来回答。“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是什么用法?王楠楠:意动用法。铁皮鼓:不错。意动用法经常翻译为认为什么什么怎么样,或者把什么什么当成什么什么。我再问一个问题,张长春,你翻译一下这个句子: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张长春:陈胜吴广起义,推翻了秦朝统治,项羽放了一把火,可惜一切成了焦土。铁皮鼓:翻译的时候不要看注释,许多注释里翻译得并不好,不如我们直接翻译更痛快,比如可以翻译成,前去戍边的士卒一声大叫,函谷关就被攻下了,楚国人放一把火,可惜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就成了一片焦土!这样更好,是不是?(学生点头)我问这个问题其实是想考大家怎么理解这里的“可怜”。学生:可惜。铁皮鼓:还有什么意思?学生:值得怜悯。铁皮鼓:对,这是现代汉语用法。有一句诗是“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学生:可爱。铁皮鼓:其实我在读这两段的时候,发现有一个地方写得并不好。大家注意这一段,“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这一段是形容秦的纷华奢侈的,但不是很恰当,他用的是夸张用法,但是,说柱子比农夫多,这勉强可以说是夸张,说椽比工女多,那算什么夸张?一间屋子里可是有许多椽呀!最可笑的是作者居然说栏槛比城郭多!既然觉得他写得不好,我就想改一改,我读一读,大家听我改得好不好。学生:(部分)不好。铁皮鼓:我还没改啊,怎么就说我改得不好?别忘了,长江后浪推前浪学生:(齐声)前浪死在沙滩上!(大家笑)铁皮鼓:认真听了使负栋之柱,多于行道之树木;架梁之椽,多于水中之鱼虾;钉头磷磷,多于原野之闲草;瓦缝参差,多于田间之犁隙;直栏横槛,多于山林之小径,管弦呕哑,多于暮春之鸟语。(边读边解释)我改得不错吧?(众笑)能不能代替原文?这个问题有难度,我要考考大家。李运:我觉得不能换,原文中用的是与人有关的,你这样换了以后不够人文。铁皮鼓:不够人文?我听不懂你的话啊。(学生议论,过了一会儿)金薇:我觉得不能换,因为作者在这儿写到了农夫啊工女啊有一种感叹在里面,就是说这些人都挺可怜的,形成了一种对比。铁皮鼓:有些赞同你的意见,有没有补充的?杨晓梅:不能换!作者这里用农夫,工女,粟粒,帛缕,城郭作比较,实际上突出了秦朝建阿房宫对百姓造成的灾难。特别写得好的是最后一句,“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与后面的“不敢言而敢怒”照应,说明百姓受欺压不敢声张,反映出秦的残暴。(学生纷纷点头)苏畅:(补充,意思类似)铁皮鼓:大家真不错,刚才这三个同学说的大致是一个意思,我改的仍然用夸张手法突出了秦的纷奢,但是原作的比较与我相比暗含了一层意思,就是说秦的奢华是建立在对这些农夫工女们的剥削上的,一句话,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压榨之上的。我也觉得最后一句话也得好,百姓没有言论自由,万马齐喑,只剩下一片弦歌之声,焉能不亡?这两段我们基本解决了,再问一个问题,这两段中哪一句话写得最好?学生:(异口同声)最后一句!铁皮鼓:这次聪明多了。好在哪里?学生:照应前文,说明秦朝灭亡得快。铁皮鼓:是啊。很有意思。前面说“六王毕,四海一”,说六国一下子就灭亡了,然后阿房宫一下子建成了。这里又说“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也表明秦灭亡得非常快,步六国后尘,而阿房宫更是一把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其实秦灭得容易不容易?学生:不容易。铁皮鼓:而且也不是陈胜吴广灭的,但作者这样写,就给人一种感慨,让人不禁要想,六国为什么会很快被秦灭亡,而秦又为什么会很快地被后人灭亡?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最后一段的议论。从这个意义上讲,前三段是一部分,主要是记叙还是议论?学生:记叙。铁皮鼓:对。(板书)前三段以叙为主,后一段是议论,叙述为议论作好了铺垫。既然都是叙述,为什么要分三段?说明肯定写了三层意思,我不要大家总结,我总结一下各层的意思。(边板书边说)第一段主要渲染阿房宫建筑的宏伟精美,第二段主要写宫女的幸福生活学生:不对!铁皮鼓:什么地方不对了?学生:不是幸福生活。铁皮鼓:书上不是明明写道,“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你看用掉了这么多的化妆品和香料,难道还不幸福?学生:得不到宠幸。铁皮鼓:哦,也对。其实红楼梦中有个元春,大家知道吧?她入宫受宠,可以说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但是在省亲的时候还哭哭啼啼,怪贾母把她送到那“见不得人的去处”,更何况这些宫女。(改动板书)第三段应该没有争议,写秦的奢侈,也指出这种奢侈是建立在对压榨掠夺的基础之上。(板书)现在没争议吧?学生:没有。铁皮鼓:大家注意,又一个高难度的问题来了,答出来有奖!学生:奖什么?铁皮鼓:书啊。注意听了,我觉得文章的段落划分有问题!第一段后两句是:“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这是写宫女的对吧?学生:对。铁皮鼓:那应该划到第二段里去呀?为什么划到第一段中?另外,第二段从“燕赵之收藏”一直到结束,强调秦的掠夺与浪费,应该划到第三段中呀!“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与后面的“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意思也差不多,为什么放在第二段中?这里有问题。如果按我说的调整一下,会不会好一些?(下课铃响)这是今天的又一个重量级的问题,大家下去思考一下,下节课继续讨论,答对有奖。另外,下节课我们还有更为重量级的一连串问题等着大家!下课!第三课时时间:2005年5月19日星期四下午第三节内容:阿房宫赋第三课时班级: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高一三班教学过程:(裴丹讲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铁皮鼓:这是我走进你们班教室听到讲诗歌讲得最好的一次,几乎没有什么要补充的。另外,我发现许多同学上来讲诗的时候,那些诗与我记忆中的都不一样。我当时没有纠正,是因为有些可能是版本原因造成的,但无论如何,我希望以后讲诗的同学能够有抄的时候细心一些。好,我们接着讲阿房宫赋,上节我给大家留了一个问题还记不记得?学生:记得。铁皮鼓:我刚才在四班问这一个问题的时候,有奖征答,十几位同学前仆后继,纷纷壮烈牺牲。(学生笑)学生:什么奖品?铁皮鼓:一本书。(拿出书给他们看)我再重复一遍问题。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赋,我们以前学过一种体裁叫辞,辞与赋没有本质的区别,比如楚辞也叫屈原赋,但是辞更接近诗歌,赋更接近散文。赋这个词本身就有铺陈的意思,这篇课文前三段就是在铺陈,三段各有中心,第一段写阿房宫建筑的华美,第二段写宫女的不幸生活,反衬秦始皇的荒淫无耻,第三段写秦的奢侈浪费,指出这种浪费是建立压榨掠夺基础之上的。但是,第一段的最后两句是写宫女生活的,应该放在第二段呀?第二段中“燕赵之收藏”之后的内容是写秦掠夺财富,同时又“弃掷逦迤”,非常的浪费,这应该放在第三段中,为什么要像现在这样分段?这个问题比较富有挑战性,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也可以相互讨论。(学生相互讨论,许久无人作答)铁皮鼓:(过了一会儿)要不要我提示一下?学生:不要!铁皮鼓:如果我提示了,可就不算你们答出来了。黄泳:我试着说说。“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这两句是说阿房宫很大,还是与第一段联系紧密,所以放在第一段。铁皮鼓:我要追问一下了,这里明明是说“一日之内,一宫之间”怎么可能是说阿房宫很大呢?黄泳:这里的气候未必是指天气,我想可能是指宫女们的心情不同。阿房宫很大,有的宫女受宠,有的失宠,心情各不一样。铁皮鼓:那也应该归到第二层呀?你还没有解决我的问题。(大家点头同意)好,这个问题先放一放,你说第二段后半部分为什么不能归到第三段中。黄源:这几段是写秦人非常奢侈,而第三段则写对百姓的压榨。铁皮鼓:那也应该并入第三段呀?黄源:(挠挠头)我再想想。金薇:第一段那两句不能划到第二段里面去,因为第一段写阿房宫很大,它是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写的,先写外在的气势,再写内在的热闹繁华。第二段才写宫女的不幸,而因为宫女的生活非常不幸,所以紧接着写她们的铺张浪费,以此来掩饰内心的空虚不幸。铁皮鼓:书上说,“秦人视之,亦不甚惜”,秦人是否是宫女?学生:不是。铁皮鼓:对,浪费也轮不到她们身上啊?还有哪位同学?王楠楠:(没记到)杨晓梅:(没记到)张长春:第一段后两句的处理我同意前面同学的说法,第二段最后写的那些财富,都是六国来的,前面的宫女也来自六国,而第三段则主要写秦对本国人民的压榨。铁皮鼓:不错,刚才几个同学已经答得相当不错了,还有没有同学继续说?杨晓龙:这篇文章的题材是赋,赋是用来铺陈的,(同学笑)所以在内容上不同的段落之间有一种勾连,第一段的结尾与第二段相勾连,第二段的结尾与第三段相勾连,这样联系就比较紧密,有一种类似于顶针的效果,文章就显得很严谨。铁皮鼓:这也是一种理解,还有没有?铁皮鼓:咱们班同学真是不错,其实这个问题已经被基本上解决了,刚才金薇,王楠楠,张长春三个同学的答案综合一下,可能已经接近真相了。这本书怎么办?学生:分了。铁皮鼓:好,那就是你们三个共享。我现在把这道题的思路再整理一下,首先我要问,这里写的宫女都是些什么人?仔细看书和注释。学生:是六国的贵族的妻女。铁皮鼓:对呀!“妃嫔滕嫱,王子皇孙”,都是六国那些王族的妻妾以及女儿孙女!那么,秦的后宫里是不是只是由这些人充实的?学生:不是。铁皮鼓:一般情况下,作为战胜者,把战败者的女眷据为己有是常见的,甚至更多的是赏赐给有功之臣,秦统一天下后,后宫里或许有六国王族的女眷,但是肯定是少数,更多的应该是自己从天下挑选出来的,但作者为什么要在这里独独提六国的女眷?此其一。第二,第二段中写秦掠夺的珍宝来自哪里?学生:六国。铁皮鼓:那就是说,第二段紧扣什么来写?学生:六国。铁皮鼓:对,这才是问题的关键。第一段写阿房宫,虽然也写到了宫女其实主要是歌妓舞女,但是还是在写阿房宫,是由外到内地写,很有层次感。而第三段也写秦的掠夺,但是着重写秦对自己的子民的掠夺。这样第二段既写的宫女的不幸,秦的荒淫,还写了六国的珍宝落入秦的手中,即使写宫女的不幸,也突出她们是六国的后人。这样,其实是在告诉读者,六国灭亡以后,这就是它的下场女眷陷入人手,过着悲惨的生活,花了很大功夫掠夺来的财富又落入秦手。那么秦一旦灭亡以后呢?我们可以想象那些皇亲国戚们的妃嫔和女儿孙女的命运,秦处心积虑搜刮的财富也将丧失殆尽。所以这篇文章不但在总结秦亡的教训,也在总结六国的教训啊!在文章中还能不能找出证据,说明它也是在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学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铁皮鼓:是啊,作者是在告诉当朝统治者,如果不吸取秦亡的教训,那么唐王朝或许将步六国和秦的后尘!接下来还有几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不过没有奖品了,有没有兴趣?学生:有!铁皮鼓:作者杜牧有没有见过阿房宫?学生:没见过。铁皮鼓:我们根据它的描写判断一下,他所写的阿房宫是真实的阿房宫吗?学生:不是。(有的学生喊,是夸张!)铁皮鼓:刚才讲了,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赋,赋的一大特点就是铺陈与夸张,这篇文章在写的时候多用夸张手法。赋在古代多用于记叙与抒情,是记叙类文体,古代的议论文本一般是“说”之类的,比如马说。但这篇文章是什么记叙文,议论文还是说明文?学生:(反应不一,但很快就统一了)夹叙夹议。铁皮鼓:夹叙夹议?那算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呢?学生:议论文。铁皮鼓:对,不在于它的叙述占了多大的份量,关键是看叙述起什么作用,在这里,叙述是为后面的议论学生:作铺垫。铁皮鼓:是这样的。那么议论文对论据有什么要求?学生:真实。铁皮鼓:但作者所写的阿房宫并不真实呀?那么他得出的结论应该就不成立了。学生:成立!铁皮鼓: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他为什么要虚构论据?余鑫:为了使文章有气势。铁皮鼓:是,用夸张和铺排使文章很有气势,因而也很有文采,但是却没有考虑过论据的真实性。不但这篇文章,我们学过的相当数量的古代的议论文都有这种倾向。比如过秦论当中,就有不少史实的错误。学生:(纷纷点头,表示知道)铁皮鼓:除了把一些事迹给秦的列祖列宗张冠李戴之外,还让战国四公子统率不同时期的二十几位名将“叩关而攻秦”。(学生笑)这样写为什么?学生:也是显得很气势,表现六国的力量之强。铁皮鼓:是啊。贾谊对历史应该是烂熟于胸的,这样写应该是有意为之的。其实这说明古人是不大重视论据的真实性的。古人写文章往往逻辑性不强,不注重实证,一味地追求文采,这是缺点,这种注重感性,不注重理性,不注重逻辑的思维方式影响很大,一直到今天,还有许多学者写文章时不注意这一点。而在西方,则比较强调论据,强调实证,实证主义上个世纪初传入中国,在中国有一个代表,叫胡适,听过没有?学生:听过。铁皮鼓:因此,我们不要认为古人说的都是对的,也要注意到他们的局限性。好,我们来看最后一段,齐读一下。(学生读最后一段)铁皮鼓: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学生:没有。铁皮鼓:对,这一段是比较清楚的。“谁得而族灭者也”稍难一些,是说谁能够灭掉秦国呢。后面有四个“后人”,其中有一个“后人”与其他三个“后人”意思不一样,是第几个?学生:第三个。铁皮鼓:什么意思?是指秦以后,还是唐以后?学生:(有说秦以后,有说唐以后,很快就统一了意见)唐以后。铁皮鼓:对,其他三个“后人”则是指秦以后,其实主要是指唐代,“后人”就相当于“今人”,当然是对唐代而言的。就是说我们如果不吸取秦亡的教训,后人就要吸取我们的教训了,言下之意是我们将步秦的后尘。这话是对谁说的?学生:当时的君王说的。铁皮鼓:那么在作者看来,这个教训是什么?也就是说,六国及秦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汪洋:不爱人。铁皮鼓:对。不爱人。(板书)不爱人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学生:奢侈,压榨百姓。铁皮鼓:杜牧还有一些诗歌也表达了相同的主题,针对晚唐时皇室的腐败奢侈,大兴土木而言,有没有同学能想起来?(学生议论纷纷)铁皮鼓:我提示一下,今天我上街,看到有卖鲜荔枝的学生: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铁皮鼓:为了杨贵妃能够吃上鲜荔枝,消耗了多少人力!还有一首很有名,我提示一下,大家看过射雕英雄传没有?学生:看过。铁皮鼓:上面有一节写到岳王庙,有一个落魄的人物,郭靖称他为岳老伯。他经常喝醉酒后吟一首诗不对,错了错了,不是这首诗。(学生笑。岳老伯吟的是“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我差点搞错了)是“商女”学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铁皮鼓:是的。其实后世总结秦和六国灭亡的教训的文章很多。我们就学过学生:过秦论。铁皮鼓:过秦论的作者贾谊是哪个朝代的?学生:西汉。铁皮鼓:是西汉初还是西汉末?学生:(有说汉初的,有说汉末的,不少人翻书查阅,然后意见渐趋一致)西汉初。铁皮鼓:他得出了什么结论?学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铁皮鼓:我们在高二还要学一篇文章,六国论,也是总结六国灭亡教训的余鑫:(自己背诵开了)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铁皮鼓:好,请余鑫同学说一说,六国论里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余鑫:(感到很为难)铁皮鼓:其实就在第一句话里。余鑫:贿赂秦国。铁皮鼓:是啊。“赂秦而力衰,破灭之道也。”六国为了避免灭亡,争先恐后地贿赂秦国,“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结果国力大衰,最终被秦灭掉了。六国论的作者是苏洵,苏洵是谁呀?学生:苏轼的父亲。铁皮鼓:哦,是他的老爸或者说老爹。是北宋还是南宋的?学生:北宋。铁皮鼓:好了,我现在要问大家一个问题,同样是六国被灭秦被灭,为什么几位古人总结出来的原因不一样?(学生七嘴八舌,显然明白了)铁皮鼓:我要叫一个同学说。汪洋。汪洋:杜牧生活在晚唐,当时的皇帝比较荒淫奢侈,所以杜牧就借六国和秦灭亡的教训告诫他,不要再过这种生活了,要吸取秦亡的教训。而过秦论的作者生活在西汉初,当时的皇帝比较残暴,所以就劝他施行仁政,对百姓好一点。六国论的作者生活在北宋,当时嘛,金国屡屡来犯,两个皇帝被囚禁,北宋朝廷一味地贿赂,结果导致了国力的衰败,所以苏洵借六国的教训来劝朝廷。铁皮鼓:汪洋同学概括得基本准确。但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贾谊时的皇帝是文帝,历史上有过著名的“文景之治”,所以他不是暴君。(学生笑)但是西汉初年,百姓中卖子卖地的现象仍然突出,经过连年战乱的百姓需要休养生息,所以贾谊提出要实行仁政,给百姓以喘息的机会。而苏洵时与少数民族的冲突不是金,金是后起的,而是天龙八部里提到的两个重要的少数民族学生:西夏!铁皮鼓:对,西夏一品堂!呵呵!还有契丹。当时北宋因为军队战斗力不行,每年向这两个少数民族送大量的绢,银,茶等,这就是所谓的“岁和”。苏洵就是通过对六国贿赂秦国造成的严重后果来告诫朝廷,这样做是自取灭亡。我们通过这三篇文章的比较会发现,他们总结秦亡或者六国灭亡的教训都是从自身现实出发的。中国古代的有记史的传统,目的往往并不是单纯是记录历史史实,而是学生:给统治者提供借鉴。铁皮鼓:有一本史书叫资治通鉴,书名的意思就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他们要让历史为现实政治服务。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大家理解不理解?学生:理解!铁皮鼓:的确,没有纯粹客观的历史,我们看到的一切历史都是被我们理解过的历史。(铃响)好,下课!后记:第三课时依然是未完成时,不过,课堂是遗憾的艺术,我已经不打算再花课时补上这些内容了。在另一个班上,(四班,我的班级)因为没有课前讲诗,时间稍微多一些,我就多进行了一些内容,主要是在学生明白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之后,然后问学生: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阿房宫赋?除了应付高考,学习文言词汇之外,还有什么意义?他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示?最后通过分析好色小人刘邦入关后“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和短性子的勾践如何在群臣的帮助下克服性格弱点,卧薪尝胆,锻炼意志,得出一个结论,要想成大器,必须能够战胜自己人性当中的弱点。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深深地影响了我的古文教学。在四班,因为以前上过秦论时提到过,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比较深刻。而在三班,我第一次提出来,因为时间仓促也来不及展开,学生自以为理解了,但其实也是一种误读,或者说只理解了最表面的意思。但我也不去纠正,反正要理解这些,还需要更多的时间,也不急于一时。通过阿房宫赋的教学,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预习在学生古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三班学生程度好,学习习惯好,预习比较到位,我后面的问题也就推进得快,学习就比较深入,学生就学得比较愉快,下课后,钟雪飞告诉我,他感觉这节课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就结束了。而四班则要逊色得多,特别是第一课时,预习情况很差,结果花了很多时间在字词上,对内容的讨论则要削减,并且难度也降低了。网友批评Chenstar:提两点疑问: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是什么用法?是意动用法,译为“视鼎如铛,视玉如石。形容生活极端奢侈。”好多资料上都这么解释。我想追问一句,哪个词用作意动呢?以鼎为铛,那应该说成“铛鼎玉石”呀,就像“粪土当年万户侯”一样。、“翻译的时候不要看注释,许多注释里翻译得并不好,不如我们直接翻译更痛快,比如可以翻译成,戍守的士卒一声大叫,函谷关就被攻下了,楚国人放一把火,可惜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就成了一片焦土!这样更好,是不是?”这里的“戍卒”还是译为“戍边的士卒”更好一点吧,我理解应该是指陈涉等人,而“戍守的士卒”会给人误解为守关的士兵。吴礼明:想请教铁兄一点问题:)1、“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这四句之间有什么关系?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这几句到底是故作惊惑,还是由衷赞叹?3、“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有人说宏大,你认可吗?还有很多,慢慢再问吧。铁皮鼓:礼明兄,我曾经考虑过,是否应该这样理解:“廊腰缦回,各抱地势,檐牙高啄,钩心斗角。”后来觉得很没有道理。如果这样理解的话,似乎很通,特别是钩心斗角,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但是没有更多的证据,我就只能依原文顺序理解。我想这里涉及到了古代建筑的格局,但是我不是很懂,就“钩心斗角”一词我请教了不少人,始终没有令我满意的答复,所以我就搁下了,没有深究。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这几句话,我觉得当然是故作惊惑,但是表现出的却是作者的赞叹。这种赞叹当然不可能是由衷的,因为这只是一种姿势,作者并未见过阿房宫,也并不打算忠于史实,不过是“借古事以申其说”,“冀以感悟时君,取足达意而止,亦不复计事实之舛误”。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这个场景说宏大似乎不妥,给人一种感觉,仿佛在集市里似的。但是我仍然以为它是用来比喻宫女之多,特别是“渭流涨腻”,就是明显的例证。欢迎礼明兄继续发问,周四上第四课时,争取晚上发实录上来。到时候,可能有争议的问题更多了。我上此课,参考的资料不多。(这是我现在上课的特点)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一经发现,立即纠正。凭栏:这几节课给我的整体感觉是:你彻底抛开了古板僵化的讲课模式,正在从语文教学的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 不足之处有二: 1一课时开头部分从李敖到龙应台,从方方到刘支书助理,虽然材料处理上有详有略,但信息量过于密集,学生根本来不及反馈消化,导致教师意志强加于人的感觉,这有悖于你整个课堂的民主风格。这点不细谈了。 2第二课时中的一个细节很值得商榷,下面重点谈谈。 你问道“第一段的最后两句是写宫女生活的,应该放在第二段呀?”等问题,学生们不要提示、努力思考的精神很可贵,接下来黄泳的回答很是精彩: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