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城市湖泊及河道对提高城市环境品位的探讨.doc_第1页
毕业论文:城市湖泊及河道对提高城市环境品位的探讨.doc_第2页
毕业论文:城市湖泊及河道对提高城市环境品位的探讨.doc_第3页
毕业论文:城市湖泊及河道对提高城市环境品位的探讨.doc_第4页
毕业论文:城市湖泊及河道对提高城市环境品位的探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生本科生毕业论毕业论文(文(设计设计) ) 题题 目:目:城市湖泊及河道城市湖泊及河道对对提高城市提高城市环环境品位的探境品位的探讨讨 专业专业代代码码: : 07070 作者姓名:作者姓名: 姚姚晓晓梅梅 学学 号:号: 2009300153 单单 位:位: 环环境与境与规规划学院划学院 指指导导教教师师: : 李李庆庆朝朝 2011 年年 5 月月 31 日日 聊聊城城大大学学本本科科毕毕业业论论文文(设计)(设计) 装订线 目目 录录 前言前言-1 1 城市湖泊及河道与城市环境城市湖泊及河道与城市环境-1 1.1 城市湖泊及河道对城市环境的作用 -1 1.2 城市湖泊及河道的水环境现状 -2 2 城市湖泊及河道水环境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城市湖泊及河道水环境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4 2.1 城市湖泊水环境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4 2.2 城市河道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5 3 城市湖泊及河道水环境管理的改进建议城市湖泊及河道水环境管理的改进建议-6 3.1 立足实际、付诸行动,改善城市湖泊及河道的水环境现状 -6 3.2 加强法制观念,从政策上保证城市湖泊及河道的水环境 -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9 致谢致谢-10 聊聊城城大大学学本本科科毕毕业业论论文文(设计)(设计) 装订线 摘摘 要要 城市湖泊及河道对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 快速膨胀以及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城市湖泊及河道不断发生变化。本文对城市湖泊及 河道对城市环境的作用及其水环境现状做了系统的阐述,并就城市湖泊及河道存在的 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城市湖泊;河道;城市环境品位 聊聊城城大大学学本本科科毕毕业业论论文文(设计)(设计) 装订线 Abstract Urban lakes and river to the citys develop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bu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rapid population expansion and unreasonably exploitation, the urban lakes and rivers change constantly. This paper on city lakes and river to the urban environment function and status of water environment, and systematic expatiation urban lakes and river problems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Key words: Urban lakes; river Urban; environmental grade 聊聊城城大大学学本本科科毕毕业业论论文文(设计)(设计) 1 装订线 城市湖泊及河道对提高城市环境品位的探讨城市湖泊及河道对提高城市环境品位的探讨 前言前言 在我国,绝大部分城市都有大小不等的湖泊及河道,城市湖泊是城市的重要组成 部分,具有蓄水、防洪、生态、景观、平衡地下水源等多种功能。许多湖泊业已成为 一个城市的标志而融为城市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尤其是在缺水的北方地区,城 市湖泊及河道对提高城市环境品位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城市湖泊及河道作为重要 的水资源供给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城市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迅 猛发展和人口的快速膨胀以及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城市湖泊及河道不断发生变化,生 态结构遭受破坏,近些年来陆续发生湖泊萎缩、功能退化、水质污染、湿地减少等现 象。 1 1 城市湖泊及河道与城市环境城市湖泊及河道与城市环境 1.1 城市湖泊及河道对城市环境的作用城市湖泊及河道对城市环境的作用 城市湖泊指位于城市城区或近郊的中小型湖泊, 随着城市的发展, 这些湖泊可能 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整治或改造。原来城市外围未被开发的湖泊可能会逐渐融城区, 面 临着全新的开发,不管是整治还是开发都是为了让城市湖泊更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满足城市人群对水域景观的渴望和需求。在这些开发和整治过程中, 不可避免 地会对湖区现状进行大规模的改动, 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环境、生态和景观的影响。 1.1.1 城市湖泊及河道的景观作用 一般所说的城市湖泊及河道水面相对城区来说要小, 是陆地基质上的点缀, 因为 景观上的异质性而显得稀缺, 为城市景观生态增加了多样性。湖泊中不管是自然水景 还是驳岸、栈桥、喷泉、瀑布、跌水等人工景观, 都会让人有种亲水的感受。穿越城 市的河流给人一种流动的感受, 而湖泊更多的显示出一种静态的美, 这也是城市人群 更乐于在工作之余围湖观水的缘故2。 聊聊城城大大学学本本科科毕毕业业论论文文(设计)(设计) 2 装订线 1.1.2 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调蓄功能 城市湖泊及河道属于天然的蓄水池, 大气降水甚至附近区域的排水通过湖泊和河 道得到积蓄, 并通过湖底的下渗补充到城市的地下水系统。湖区库容对城市降水的截 留作用, 一方面降低了城市排水压力, 同时对保存淡水资源、调蓄洪水也有着积极的 作用。在城市化程度高的地方, 道路、广场等地面的硬化程度非常之高, 而以植草为 主的绿地的滞水能力较差, 通过城市地表可以下渗的水量越来越少, 湖泊和河道则恰 似城市中的一个个漏斗, 给地下水一个补充的水源2。 1.1.3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 一般来说城市属于生物多样性匮乏的区域, 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 城市中的生物 除了人工饲养或种植的之外, 大部分野生物难以有栖身之地。而城市湖泊及河道则恰 似一块净土, 比较少的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 如果湖面较大甚至有未开发的湖心岛的 话, 则湖泊的生态系统可能是生机勃勃的。水生生态、湿地生态和陆生生态构成了一 个较完善的生态系统, 生态链也能很好的保持完整, 完善了城市的生物多样性, 部分 满足了城市人群亲近自然的需求3。 1.1.4 其他生态功能 城市湖泊及河道对区域的小气候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一是可以调节空气湿度, 与 城市沥青路面或水泥地面相比, 水面上的湿度要高出很多, 对地处干燥地区的城市作 用更明显, 特别是湖区附近区域有明显的作用。二是对空气温度的调节作用, 由于水 体的热容大于城市地面, 因此水体白天会吸收更多的热, 而夜晚会放出相应的热量, 这样能使区域环境温度的昼夜波动趋于平衡。另外城市湖泊及河道在降解污染物和为 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等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在美化环境、 为居民提供休闲场所方面也有着重要的环境功能1。 1.2 城市湖泊及河道的水环境现状城市湖泊及河道的水环境现状 城市湖泊及河道是城市中的绿肺,承担着城市蓄洪、调洪、空气、水体净化等多种 功能,也是城市山水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水圈中重要的水体之一。随着现代经济 的发展,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使城市湖泊及河道的污染日益严重,破坏了水体生态环 境,污染程度已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安全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湖泊及河道的治 理已刻不容缓。 聊聊城城大大学学本本科科毕毕业业论论文文(设计)(设计) 3 装订线 1.2.1 截污不彻底 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生活垃圾及初期雨水等各种点源、面源污 染源侵入后,造成河水溶解氧过低,缺少水生动、植物生存的环境,使水体逐渐失去自 净能力. 外源污染是导致河道水质恶化的根本原因。目前一些城市截污基本以雨污分 流为主,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污染程度正在进一步加剧,截污难度也逐步加大,致使城 市截污不够完善4。这部分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湖泊及河道,是对湖泊及河道污 染的主要贡献者。同时,部分雨污分流比较完善的地区,部分管材老化、破损、渗漏进 一步造成污水外溢,排入湖泊及河道。 1.1.2 城郊地区沿河垃圾堆放和倾倒现象严重 目前,在很多城郊结合部,由于没有完善的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和系统,农村地区的大 量生活垃圾和部分工业垃圾无序堆放在河边,甚至直接向河中倾倒。一到雨天,垃圾渗 滤液或垃圾就直接进入了河道,这些垃圾对湖泊及河道水体的污染非常严重6。 1.1.3 雨污污染比较严重 通过近几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初期雨水对于湖泊及河道水质的影响同样不容忽 视。究其原因主要是雨滴在降落过程中携带了空气污染物;雨水在地表径流过程中携 带地面的各种污染物;雨水冲刷管道内的沉积污染物,这些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造成水 体水质恶化。从城市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角度来看,初期雨水应该经过适当处理后,再 排入水体或加以利用5。其中,面源污染主要是在城市外围地区,农业施肥和农村地区 家禽、畜牧业: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各种氮磷肥的施用,很大一部分通过地面径流进 入湖泊及河道,造成湖泊及河道水体富营养化。 1.1.4 河道淤积严重 对沉积物释放所产生的内源负荷则重视程度不够。水体底泥污染,是世界范围内 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其污染主要通过大气沉降、废水排放、水土流失、雨水淋浴与 冲刷进入水体,最后沉积到底泥中并逐渐富集,使底泥受到严重污染。沉积在底泥中的 氮、鳞营养元素,易形成营养物质的内负荷。当外源排入河流水系的 N、P 营养元素负 荷量减少后,沉积物中的营养元素会逐步释放,成为河流水系富营养 化的主导因。河道底泥释放的污染物量取决于河道的淤积程度、河道流速、水温等多 方面因素。沉寂的大量淤泥使得河水污浊。 聊聊城城大大学学本本科科毕毕业业论论文文(设计)(设计) 4 装订线 2 2 城市湖泊及河道水环境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城市湖泊及河道水环境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城市湖泊水环境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城市湖泊水环境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 缺乏完整、协调、系统的政策 首先,保障城市湖泊水质的政策不够完善。我国许多跨区域的河流污染严重,城 市湖泊的重要水源受到威胁,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完善的保障湖泊水源水质的 政策。 其次,综合开发利用流域水资源的政策不够完善。我国许多有关水环境管理的法 律法规都规定了统一规划、综合利用,但是各地方政府在对湖泊、河流开发利用过程 中往往只顾及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忽视了对下游流域的影响。 第三,根据水法的规定,水资源管理实行流域管理和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方式。 各行政区的管理和决策不应只考虑自身需要,更应该与流域管理的整体规划相结合。 第四,缺乏区域水环境管理合作的政策。我国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多是依赖于中央 与上级政府,各地方政府之间交流较少,尤其是在涉及牺牲自身利益实现水环境管理 的问题上更是缺少大局意识7。 2.1.2 关于水环境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 首先,关于湖泊水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缺少系统性、整体性。当前针对湖泊水环 境管理的法律主要表现为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其中地方性法规数量较大。地方性 法规具有自身局限性,多数只对湖泊进行管理,而没有与流入湖泊的河流以及河流的 上游区域的水体保护相联系。 其次,缺乏水环境补偿机制。该机制包括下游地区受上游地区水环境污染而造成 损失的补偿以及下游地区为上游地区保护水环境而遭受损失的补偿。只有完善补偿机 制,才能保证上游真正具有水环境保护的基础和条件,上下游地区才能共同发展,水 环境的保护才能长久。 第三,信息公开和通报制度。水量信息、水质信息,对于水的利用十分必要。我 国目前对于这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公开、查询和使用都缺乏正常的渠道 ,说明我们 还没有完整地建立这一制度,从而导致了城市湖泊无法提前采取措施而遭受重大损失 的情况发生。 聊聊城城大大学学本本科科毕毕业业论论文文(设计)(设计) 5 装订线 2.2 城市河道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城市河道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管理机构设置不科学, 定性不准, 权属不清 城市河道实行市、区和乡 3 级管理,并在乡级河道中分出村级河道。每一级河道 管理单位对辖区河道实施管理,并接受上一级河道管理单位的指导与监督, 有些区设 置了专门的河道管理机构,有些区则是一套班子几块牌子,与水闸水管所或排灌管理所 合署办公, 部门行政职能交叉8。由于河道工程公益性很强,所以其管理单位自身不 具备对外经营创收的条件和能力, 但目前大部分单位却被定为自收自支、差额拨款事 业单位。这种河道管理单位定位不准、性质不明的情况, 既影响河道的管理,又阻碍 河道管理单位的发展。因为它既是河道管理机构依法行政、执法的依据,也是落实河 道管理责任主体的依据。 2.2.2 对河道功能性管理和资源保护工作重视不够, 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目前, 大部分区相对重视工程性管理, 而对河道的功能性管理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及有效保护重视不够、措施不力, 表现在对河道长效管理的必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认识不够充分, 各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河道长效管理的积极性不一, 在河道长效管理 进展上存在很大差异。城市河道管理缺乏复合型人才, 人才结构不尽合理。而实行管 理与维修养护分离及河道管理单位职能转变后, 对河道管理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 这就亟待创立人才的开发、储备和激励机制, 形成与城市河道长效管理相适应的 人才体系。 2.2.3 科学化管理水平不高, 社会化管理有待加强 河道长效管理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目前, 城市河道管理中还存在着科研与生产脱 节, 科技含量不高, 基础性、前瞻性研究滞后, 管理手段落后, 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 等现象, 科技进步机制亟待创新。河道管理涉及方方面面, 仅靠水务部门是难以成功 的, 还需要环保、城管、绿化、市容环卫等部门的协作与配合, 也需要广大市民的参 与。目前, 城市河道管理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市民充分参与的社会化管理局面尚未形 成。 聊聊城城大大学学本本科科毕毕业业论论文文(设计)(设计) 6 装订线 3 3 城市湖泊及河道水环境管理的改进建议城市湖泊及河道水环境管理的改进建议 3.1 立足实际、付诸行动,改善城市湖泊及河道的水环境现状立足实际、付诸行动,改善城市湖泊及河道的水环境现状 3.1.1 控制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 对沿线的排污口要限制,提高排放污水的处理价格,污水通过沿线的截污管进入污 水管网系统. 外围农村地区且无条件截污管的,设置分散式临时污水处理设施,做到达 标排放,无动力的污水处理设施达到二级排放标准,有动力或结合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 设施达到一级排放标准. 例如,日本琵琶湖的治理。20 世纪 70 年代,日本最大的淡水 湖、重要的饮用水水源琵琶湖严重富营养化。日本于 1972 年颁布国家法案琵琶湖 特别法案,启动了“琵琶湖全面发展计划”;1977 年,琵琶湖曾暴发了红潮,这又 促使地方政府出台了富营养化控制法(1979 年)。此外,日本各级政府还在清除琵 琶湖中苯氯有机污染泥沙、苯氯排放等方面制定了近 10 部法律、法规。为控制工业 污染,琵琶湖实行了严于日本全国的污染物排放标准9。 3.1.2 底泥清除 目前河道底泥治理主要为底泥清除,按照淤泥的实际厚度进行清除,既避免挖除河 床老土,降低河道护岸的成本,有利于恢复河道原有的深滩和浅滩的自然形态. 3.1.3 建设生态护岸 传统的护坡和护岸结构用一层坚硬的护坡结构隔绝了生物和微生物与大地的接触,使 河道中的生物和微生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很难生存下去,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的 整体平衡,致使河道天然的自净能力遭到破坏,加上城市河网内四处建闸,使得城市河 道的水动力极差,水流不顺,水体不能得到及时的调换,更使河流生态系统遭到极大的 破坏。甚至有的河道护坡和护岸结构还采用了全断面护砌的结构,其后果就更加严重, 趋向就更加恶劣。因此,采用生态河道建设,不仅能够防止水土流失,更能使人们见到 水清天蓝、绿树夹岸、鱼虾洄游的河道生态景观,恢复河道往日的“灵气”。 3.2 加强法制观念,从政策上保证城市湖泊及河道的水环境加强法制观念,从政策上保证城市湖泊及河道的水环境 3.2.1 制定全面、系统、协调的城市湖泊及河道水环境管理政策 在保障入湖水质方面,应当增加行政区域分界处的水质监测政策的制定,加强水 质监测数据的权威性,明确污染产生的责任区域。完善水质监测信息公开制度,使下 游城市湖泊能够有选择地引用河流水源10。 聊聊城城大大学学本本科科毕毕业业论论文文(设计)(设计) 7 装订线 湖泊及河道水环境管理区域合作方面,区域环境保护合作的促成和发展,需要联 合磋商决策机制、利益协调机制、信任机制和法律机制的共同作用。区域环境污染合 作治理机构与相关地方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应是互联互通、相互影响的,构建联合磋 商决策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3.2.2 健全城市湖泊及河道水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完善管理制度 首先,各职能部门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实现统筹。湖泊及河道保护涉及多个部门, 我国现行法律对各部门的职能划分日趋明确,但是,它们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整体, 各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应当以保护湖泊及河道的整体性为目标,以实现统筹管理。 其次,完善湖泊及河道保护与合理开发计划的连续性制度。各地方政府在追求经 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为了经济的增长而忽视对湖泊及河道的保护,造成对它们不 合理的开发和利用11。相关负责领导的调动会造成湖泊及河道保护和开发工程的中 断。对此,应当制定湖泊及河道保护和开发的规划,以保证其连续性。 第三、建立湖泊及河道水环境补偿制度。我国北方湖泊大部分由河流补给水源, 河流水资源的污染对湖泊水质有重大影响,因此应当建立补偿制度。为湖泊及河道所 在地追究污染源的法律责任提供依据。 3.2.3 深化改革, 建立责权明确、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湖泊及河道管理体制 在城市水务局事业单位改革的基础上, 深化政企、政事、管办三分开改革,按照 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进一步划分事权, 落实各级湖泊及河道管理责任 主体, 分级管理, 分级负责, 积极推动各区水务体制、湖泊及河道管理体制改革建立 精简、高效的管理机构和责权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管理体制。例 如,太湖的治理,江苏省先后出台和修订了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江苏省太湖 水污染防治条例及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 值等多个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同时鉴于太湖流域涉及三省一市,目前国家正 在制定太湖管理条例,着重解决流域内体制、机制等问题。2008 年 4 月 2 日国务 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明确了太湖水污染防 治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重点工程。2010 年两会期间,来自苏州的代表提出尽快制定太 湖保护法的议案12。 聊聊城城大大学学本本科科毕毕业业论论文文(设计)(设计) 8 装订线 3.2.4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扩大社会参与度,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湖泊及河道管理工作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其社会性、服务性特征明 显。因此, 可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加强对外宣传力度, 把湖泊及河道管 理工作与文明小区、文明村镇的建设相结合, 与公民道德建设相结合, 推行护河公约, 进一步扩大市民参与度, 让社会了解河道管理工作, 认同湖泊及河道管理工作的复杂 性、艰巨性、长期性。 3.2.5 坚持科技创新, 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首先, 根据 信息化带动现代化的工作要求,建立湖泊及河道水闸行业的 GIS 数据 库系统、实时监测系统、管理决策系统;其次, 转变管理手段, 制定管理方案, 落实 管理措施, 在改善湖泊及河道生态上下功夫, 综合运用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水生态修 复技术、生物膜除污技术, 恢复和建设由河岸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湿地及沼泽 生态系统组成的河流生态系统, 为构建人与自然共同演进、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的城 市生态系统服务; 最后, 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湖泊及河道整治与管理理念的同时, 联 合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加大对河道整治、管理中先进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