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化学烃化反应ppt课件_第1页
高等化学烃化反应ppt课件_第2页
高等化学烃化反应ppt课件_第3页
高等化学烃化反应ppt课件_第4页
高等化学烃化反应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臭氧氧化:臭氧化产物还原水解可得到醛、酮或者醇。,O3,Zn H2O,+,+,LiAlH4,or NaBH,4,3.5B 氧化反应, 高锰酸钾氧化,紫色溶液退色,生成褐色沉淀。鉴别烯烃,2,+,冷, OH, 碱性、低温氧化,O,Mn,O,顺式邻二醇,H2O2/OsO4,2,+,+,O,+, 加热、酸性条件下氧化, 高锰酸钾氧化, 环氧化反应,Ag 200280 oC,1 2,+, 在活性银催化下,乙烯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环氧 乙烷,这是工业生产环氧乙烷的主要方法。, 有机过氧酸RCO3H 顺式加成:生成的环氧化物保持原来烯烃的构型。 反式邻二醇,C C,O,+,+,3.5C 烯烃-H的反应,常温,溶剂,1,2-二氯丙烷,加成反应,400-500 oC 无溶剂,3-氯-1-丙烯 (自由基反应),取代反应, 卤代反应,Cl2,烯丙位,轭,-p 超共,p-共轭 为什么不进行自由基加成反应?,自由基取代反应机理,高温 +,+,+,+,+,p 共轭体系,双键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原子上有未参与成键的p轨道,且该轨 道可与双键p轨道发生侧面重叠时,均能形成p共轭体系。, 双键中键较键易极化 氯原子的电负性较强,吸电子诱导效应,1 2 ?, 氯原子的p 轨道与sp2 杂化碳原子 上p 轨道形成的轨道发生共轭。 多电子共轭效应,.134 nm 0.138 nm (longer) 氯乙烯分子中p 共轭, 键,p 共轭体系,0, = 1.44 D 69 n (shorter),0,.1,m,0.177 nm, = 2.05 D, 比较下列自由基稳定性? sp2 杂化,思路:连有苯环、双键的自由基因为共轭效应而稳定。 答案: (a) (b) (c) (d),练习题,H C,H C,(a) (b) (c),(d),烯烃-H的溴代反应,+,+,h, 以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为溴化剂, 较低温度下惰性溶剂中反应;过氧化苯甲酰(BPO) 反应机理:,HBr,Br2,+,+,3.5D 烯烃的聚合反应, 烯烃聚合反应:烯烃在催化剂或引发剂存在下,通过键断 裂自相加成,连接成分子量很大的高分子。 单体:能起聚合反应的低分子量化合物。 聚合物(高分子化合物):聚合后得到的产物。 均聚,2,2,HC CH2,+,过氧化物,丁苯橡胶,m,n,共聚,3.6 炔烃的结构, 乙炔的结构,乙炔的结构,3.6A 炔烃的系统命名法,3-甲基-1-丁炔,4,2,1,3,2-丁炔,1,2,3,4,3.6B 烯、炔的系统命名法,分子中同时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时,应选择包含双键和三键在内最长 碳链作为主链,以“烯炔”命名。编号时,在满足“最低系列”规则的前 提下,尽可能使双键位次最小;主链含碳原子数目通常在“烯”字前注明。,1 2,4 5,3,5 4,3,2,1,1-戊烯-4-炔,3-戊烯-1-炔, 含双、叁键的不饱和直链烃:链的编号循最低系列原则给双、叁键以尽 可能低的序号,一般不考虑双、叁键所在位次大小,所以有时炔的编号低 于烯;但双、三键处在相同的位次,即编号尚有选择时则给双键最低。,3.7 炔烃的反应,亲电加成 酸性 亲核加成,3.7A 酸性及炔氢的特性反应, 酸性:炔氢能被某些金属取代。 sp,+,液氨,+,+,+,(酸碱反应),+,液氨,+,(高级炔烃制备),+,pKa 15.7,15.9,25,34,44,55, 炔氢的特性反应,+,+,+,+,+,乙炔银(灰白色),+,+,+,乙炔亚铜(砖红色),3.7B 亲电加成反应,+,20 oC,3,3,+,20 oC 乙醚,66%,反式加成,95%,a) 与卤素反应,Br2,3,3,3,3,环状溴鎓离子,反-2,3-二溴-2-丁烯, 炔碳(sp)与电子结合更紧密,不易提供电子与亲电试剂结合。 环状溴鎓离子中双键的存在使角张力进一步增大,因此炔烃 形成的三元环中间体不及烯烃生成的三元环中间体稳定。,烯、炔加成反应活性比较, 如何通过中间体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来比较烯、炔烃亲电加成,反应的活性。,思考题,当分子中既有叁键,又有双键,在加卤素时,首先是加到双 键上,叁键仍可保留。选择性加成,双键的选择性加成,b) 炔烃与卤化氢加成,炔烃也可以与卤化氢(HCl,HBr,HI)加成,但加成比烯 烃困难,一般需要催化剂存在。,+,2,+,150-160 oC,(I) 更稳定,(II), 诱导效应决定了加成反应的速率 2 1, 共轭效应决定了加成反应的方向 (I) (II),二次加成的选择性机理,练习题, 烯烃对于亲电试剂(Br2, Cl2, HCl)的加成较炔烃更加,活泼,而当炔烃和这些相同的亲电试剂作用时却容易停 止加成反应在“烯的阶段”。这是否矛盾,请解释。,答案:,C C,C C,HX,X2,电负性取代基团使双键“缺电子”,因此这些烯 烃较炔烃更难发生亲电加成反应。,c) 炔烃与水的加成,在硫酸汞的稀硫酸溶液中,炔烃与水发生加成反应,首先生成 烯醇,烯醇不稳定,异构化生成醛或酮。,2,HgSO4, 稀H2SO4,+,异构化,HgSO4, 稀H2SO4,+,异构化,工业生产乙醛的一种方法,互变异构 异构化的驱动力是什么?,3.7C 亲核加成,快,适当的条件下,炔烃可与氢氰酸、醇、乙酸等亲核试 剂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与醇的加成反应,反应机理 +,+,慢,+,20% KOH水溶液 160165 oC, 22.2 MPa,+, 炔烃与氢化氰加成,+,丙烯腈 丙烯腈是很重要的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的原料。 炔烃与羧酸加成,亲核加成,醋酸锌活性碳 170230 oC,+,醋酸乙烯酯 醋酸乙烯酯是制备维尼纶的主要原料。,亲核加成反应活性,H,2,2 sp3,+,(I) 炔烃亲核加成,H,+,sp2 (II) 活性中间体(II)较(I)稳定,较易生成。 因此,炔烃亲核加成反应活性较高。, 烯烃亲核加成,催化加氢:在适当的催化剂存在下,炔烃能与氢进行 加成,生成相应烯烃、烷烃。,3.7D 还原反应,H2 Pt,H2 Ni,选择性还原, 在催化加氢反应中,炔烃比烯烃具有较大的反应活性,更 容易加氢。这是因为炔烃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作用较快。,+,醋酸铅,(80%) 取代炔烃催化加氢速率: 空间阻碍 顺式加成 炔烃在液氨中用金属钠还原时主要生成反式烯烃。,4 9,+,冷, OH,+,冷, OH,3.7E 氧化反应, 一般,被氧化为,2, 而,则氧化为, 炔烃高锰酸钾氧化,3.7F 聚合反应, 炔烃聚合反应:生产链状、环状寡聚体。,HC CH,+,Cu2Cl2NH4Cl,聚乙炔,3.8 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根据两个碳碳双键的位置可将二烯烃分为三类: a) 累积二烯烃 2,3-戊二烯,sp2,sp2,sp,二烯烃的分类,b) 孤立二烯烃,c) 共轭二烯烃,二烯烃的命名,1 2 3 4 5,1,3-戊二烯,3,3,(Z, E)-2,4-己二烯 顺,反-2,4-己二烯, 共轭二烯烃的构象异构体 双键位于单键的同一侧:s-顺;双键位于单键的两侧:s-反,3.8A 共轭二烯的结构,C2 与 C3之间p 轨道也有一定程度重叠。 使单双键的键长发生部分平均化,这样 体系叫做共轭体系。,4 3 2 1,4 3,2,1,.134 nm 0.137 nm (longer) 0.146 nm (short ) 0.154 nm,er,0,凡是3 个或3 个以上的键直接相连的原子共平面,每个原子还 有一个p轨道相互平行重叠形成的键叫做共轭键或共轭体系。, 共平面性 键长趋于平均化 共轭体系能量降低(氢化热),离域键 定域键, 共轭体系及特点,4 3,2,1,当一个电子离域的分子、离子或自由基按价键规则可以写出一 个以上的经典结构式时,任何一个单独的经典结构(极限结构 或共振式)仅仅是书面表示式,而非真实结构。其真实结构是 这些极限结构的共振杂化体。各极限结构之间用双箭头 (共 振符号)表示,它们不是互变异构或动态平衡。,3.8B 共振论的基本概念,价键理论:共价键是由自旋相反的电子配对形成的,形成共价 键的电子仅在成键两原子间的区域运动。, 所有共振式必须符合价键理论的规则。 碳不能高于4价;八隅体规则 书写共振式时只允许电子移动,原子核的位置不变。,共振式的书写规则, 所有共振式必须保持相等的未成对电子数。 , 具有相同结构的极限结构的稳定性相同。相同或相近结构 参与共振的极限结构式愈多,化合物分子中电子离域的可 能性愈大,分子就愈稳定;等价共振式所构成的体系具有 最大的共振稳定作用,对共振杂化体贡献最大。,共振稳定作用,共振稳定作用, 极限结构中共价键越多,该极限结构的稳定性越大;没有 电荷分离的极限结构的稳定性最高。具有电荷分离的极限 结构符合电负性原则。 2 键长、键角变形较大的极限结构对共振杂化贡献小。, 稳定的极限结构对共振杂化贡献更大。,真实分子(共振杂化体)的能量低于任何一个极限结构 的能量,这个能量差称为共振能(离域能),共振论在解释离域体系的稳定性、描述反应历程、判断反应取 向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共振稳定作用,共轭链两端的原子的电负性不同,共轭体系中电子离域有方向 性,在共轭链上正电荷、负电荷交替出现,沿共轭链一直传递 下去,称为电子共轭效应。电子共轭效应有吸电子共轭效应 (又称C效应)和给电子共轭效应(+C效应),电子共轭效应,电负性大的元素接在共轭链端上,使共轭电子向电 负性大的元素端离域,在共轭链上出现-、+交替 的现象。, +,+,吸电子共轭效应,含有电子对的元素接在共轭链一端,使共轭电子背 离有电子对的元素端离域,在共轭键上出现-、+ 交替传递的现象。 + ,给电子共轭效应,3.9 共轭二烯的亲电加成反应,H2C CH CH CH2 Br,H,Br,1,4-加成 H2C CH CH CH2 H,1,2-加成,+ HBr,H2C CH2,CH CH, 两种加成方式:1,2-加成和1,4-加成 4 3 2 1,反应机理,加C1上,加C2上,第一步:,不稳定,4 3 2 1 H2C CH CH,CH2+ H,+,4 3 2 + H2C CH CH,1 CH3,4 3 2 H2C CH CH2,CH2,1+,烯丙基正离子 稳定, 共轭二烯烃与HBr的加成分两步:,H2C CH CH CH3 Br,H2C CH CH CH3 Br,加C2上,加C4上,第二步:,+4 3 2+ 1 CH CH CH CH3,1,2-加成,1,4-加成,+ Br,反应机理,IUPAC to any conjugated diene system,溶剂极性对加成产物影响,4 3 2 1, 溶剂极性强利于 1,4-加成产物生成:强极性溶剂利于离子的 溶剂化,1o碳正离子较2o碳正离子空间位阻小,更利于溶剂 化,因而稳定,使反应容易进行。,+,+,62%,38%,37%,63%,15 oC 正己烷,15 oC 氯仿,温度对加成产物影响,80% 反应速度决定(动力学因素),80% 决定(热力学因素),20% 反应产物稳定,性,+,+,20%,80 oC,40 oC,40 oC,1,3-丁二烯加成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活性中间体,产物,共轭:1个CH键,共轭:5个CH键,升温,3.10 双烯合成, 狄尔斯阿尔得(Diels-Alder)反应:共轭二烯与含有碳碳 双键或叁键的化合物进行1,4-加成生成环状化合物。一般需要 光照或加热。 ,160 oC, 90 MPa 17 h,+,环己烯,78%,顺式加成反应,+,+ 结晶固体 鉴别共轭二烯烃,双烯体,亲双烯体,双烯合成,130 oC,85%,双烯体,亲双烯体,Ac =,Bz =,紫杉醇 (Taxol),双烯合成, 烯烃、炔烃和二烯烃的结构特征 烯烃、炔烃和二烯烃的化学性质 亲电加成反应历程 烯烃-H反应(自由基取代) 炔氢的特性反应 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本章小结,作业:P75, 8, 13 P76, 16,本章作业, 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化合物,思路:加卤素反应;KMnO4氧化反应;炔氢反应,练习题,A.己烷 B. 1-己烯 C. 1-己炔,D. 2-己炔,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