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文言虚词要善用“减法”.doc_第1页
复习文言虚词要善用“减法”.doc_第2页
复习文言虚词要善用“减法”.doc_第3页
复习文言虚词要善用“减法”.doc_第4页
复习文言虚词要善用“减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文言虚词,要善用“减法”中学研训部 沈国全文言文中的词语大体上与现代汉语相似,包括实词和虚词两大部分,“实词主其义,虚词通其气”。在文句中,虚词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主要起通语法表语气的作用。汉语本身是一个形态变化不丰富的语言,也就是说,形态变化不是汉语语法的重要手段,汉语语法的重要手段是语序和虚词。虚词在汉语语法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虚词可以表示不同的语法关系,表达不同的语气。清代学者刘淇在助字辨略中说:“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且夫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一句之误,通篇为之梗塞。”可见虚词在文言文中的地位和作用。高考也把文言虚词的考查放在很重要的位置。高三的师生在复习迎考的时候自然也很重视。 和实词相比,虚词数量要少的多,但是它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乃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四是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迄今只有少数虚词在白话的某些特定语句里继续使用,其余大多数已经不用,或者被另一个说法代替,或者虽仍在使用,但是意义变了。因此,复习的难度很大,学生常常会感到漫无边际,变化莫测,无所适从。现在,离高考不过一百来天了,我认为,在对文言虚词进行复习时要善用“减法”。第一步减去深僻的虚词,只讲、只练、只记常用、常考的。那么,何为常用、常考的虚词呢?让我们来看看03年以来的历届高考试题中所考的虚词。1“余得之矣”一句中的“之”是指代。(03年)2下列句中的代词,指代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项是(04春季)A求之树下,不见之(子胥)B如是至再是(歌而呼之)C此吾前君之剑此(前君之剑)D掩子之盎浆,无令其露其(渔父) 3下列句中“相”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04春季)A价直百金,以此相答B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C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D富贵莫相忘也4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与另三句不同的一项是(04秋季)A是为何谷 B何为以公名之C以臣为愚 D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5下列对句中加括号的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05年春季)灵隐寺(为)尤/山树(为)盖(而)撮奇得要/坐(而)玩之者A.相同,相同B.相同,不同C.不同,相同D.均不同6下面句子中“以”的含义相同的两项是(05年秋季)A.得以文字相乐之意 B.以谢平昔奖进C.得以文字相乐之意 D. 以成其德耳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06年春季)A 余疑钓之不善 动而掣之则无有B 皆毕食以出久之,能以足音辨人C 无何,浮子寂然晴碧泛然D 亦知其趣焉 且焉置土石。分别为“之、之、是、此、其、相、为、为、而、以、之、以、然、焉”。由此可见,“之”“为”“以”“其”“而”等为常用、常考的虚词。对这些虚词重点复习总不会错的。第二步减去容易掌握、已经掌握和不需要掌握的义项。从初一接触古文至今已有六年,我们学过数十篇古文了。文言虚词的复现率很高,应该说,我们对大多数虚词和对虚词的大多数用法是熟悉的。中考时又曾经系统复习过,所以认真排下来,我们会发现,真正没有掌握的用法并不多。希望教师们帮助做一做这个梳理工作,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完善知识结构。以“之”为例。其详尽的用法有以下这些。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一般作宾语,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有时也可代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例如: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伶官传序,代人) 至则无用,放之山下。(黔之驴,代物“驴子”)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代事理) 君将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说,代人“我”)(二)可以作兼语。所谓兼语,是指“之”既是它上面动词的宾语,又好象是它下面述说词(动词或形容词,又称谓词)的主语。 例如:鞣使之然也。(劝学) 吏护之还乡。(童区寄传)(三)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此”,通常作复指性定语。例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愚公移山) 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如: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病梅馆记)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例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四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用在被后置的定语之前,可译为“的”。 例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五)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例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而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七) 音节组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如: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之”字有时放在不及物动词下,形式像宾语,却不是宾语。一则不及物动词本不应有宾语,二则那不及物动词既不是意动用法,也不是使动用法,也不会有宾语。这“之”字毫无必要用它,用它只是多一音节罢了。例如: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孟子)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左传)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经)4由“之”结合的复音词有“之类”“之属”“之徒”“之流”等。这类词基本同义,“之”似有“这”之义,可根据上下文翻译为“这一类”“这一批”“这一群”等。例如: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六国论)5“之”字也有实词用法。如它常用作动词,译为“到去”。例如:吾欲之南海,何如? (为学) 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五人墓碑记)看起来很多。但用“减法”一“减”,你会发现,大概也只剩下“取消句子独立性”、“音节组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等不多的用法了。再如“其”字。其详尽的用法有以下这些。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一)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见其二子焉。(荷条丈人)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石钟山记)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且立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一般代人时,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或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例如: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庄宗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伶官传序)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齐桓晋文之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二)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例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三)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等。 例如:用讫,再令药熔,用手拂之,其印自落。(活板)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廉颇蔺相如列传)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屈原列传) (四)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如: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为之听。(弈秋)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也可省去。 例如: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庄暴见孟子,表揣测)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勾践灭吴,表反诘)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使”等;或表选择,可译为“抑或”“还是”。常两个或两个以上连用,译为“是还是”。 例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送东阳马生序)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祭十二郎文)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逍遥游) 4用作助词,在句中起调节音节作用,无实际意义,可不译。 例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北风其凉,雨雪其雾。(诗经)让我们用“减法”一“减”,就会发现:1用作代词时,复杂的用法只有“活用为第一人称”、“其中的”等;2用作副词时,复杂的只有“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另外,还有连词的部分用法。这么一“减”,也就简单起来。其他的虚词也是这样。第三步,减去不容易设题的。我们以“而”字为例。“而”字,很常见,用法也较复杂,特别是其连词用法。但是,“而”字的许多义项,并不是都可以用来设题的。特别是设选择题,非此即彼,边界要求很清晰,难度是很大的。有时理论上可以,实际上并不行。“而”字的详尽的用法如下。 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等。 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冯婉贞)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例如: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石钟山记)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伶官传序)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例如: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鸿门宴) 渔公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石钟山记) (五)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以致”等。 例如:涵淡澎湃而为此也。(石钟山记) 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赤壁之战) (六)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等。例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七)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例如;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保民而王。(齐桓晋文之事) (八)表示修饰关系(即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可不译。例如:徐而察之。(石钟山记) 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左忠毅公逸事) 老妇恃辇而行。(触龙说赵太后) 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例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 (赤壁之战) 而翁归,自与尔复算耳。(促织) 3用作双音虚词。与别的虚词组合构成双音虚词,又分为下面几种情况: (一)附在别的虚词后,构成“以而”“既而”“俄而”等固定结构,可译为“一会儿”“不久”等。 例如:已而英霍山师大起。(梅花岭记) 俄而百千人大呼。(口技) 以衾相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二) “而已”连用,为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己。(师说) 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种树郭橐驼传) 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净过日而已。(与妻书) (三) “而后”连用,作为连词,表示前后两件事的连续关系或条件,相当于“方才”“才”。 例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让我们重点来看“而”字的连词用法。我们就会发现“并列”、“递进”、“承接”等用法之间的区别很小,命题容易产生争议。而“转折”、“因果”、“修饰”等区别要显豁一些,命题产生争议的可能性就要小一些。命题者自然怕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05年春季就只让我们判断“(而)撮奇得要/坐(而)玩之者”两句中“而”字用法是否相同。随着复习的深入,如此一减再减,真正没有掌握的用法也就所剩无几了。其他知识点、能力点的复习,也可采用此法。而且,在高考复习后期,这也是帮助同学心理减压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附:常用文言虚词用法:一、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一般作宾语,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有时也可代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例如: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伶官传序,代人) 至则无用,放之山下。(黔之驴,代物“驴子”)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代事理) 君将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说,代人“我”)(二)可以作兼语。所谓兼语,是指“之”既是它上面动词的宾语,又好象是它下面述说词(动词或形容词,又称谓词)的主语。 例如:鞣使之然也。(劝学) 吏护之还乡。(童区寄传)(三)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此”,通常作复指性定语。例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愚公移山) 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如: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病梅馆记)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例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四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用在被后置的定语之前,可译为“的”。 例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五)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例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而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七) 音节组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如: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之”字有时放在不及物动词下,形式像宾语,却不是宾语。一则不及物动词本不应有宾语,二则那不及物动词既不是意动用法,也不是使动用法,也不会有宾语。这“之”字毫无必要用它,用它只是多一音节罢了。例如: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孟子)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左传)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经)4由“之”结合的复音词有“之类”“之属”“之徒”“之流”等。这类词基本同义,“之”似有“这”之义,可根据上下文翻译为“这一类”“这一批”“这一群”等。例如: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六国论)5“之”字也有实词用法。如它常用作动词,译为“到去”。例如:吾欲之南海,何如? (为学) 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五人墓碑记)二、其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一)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见其二子焉。(荷条丈人)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石钟山记)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且立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一般代人时,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或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例如: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庄宗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伶官传序)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齐桓晋文之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二)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例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三)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等。 例如:用讫,再令药熔,用手拂之,其印自落。(活板)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廉颇蔺相如列传)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屈原列传) (四)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如: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为之听。(弈秋)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也可省去。 例如: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庄暴见孟子,表揣测)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勾践灭吴,表反诘) 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使”等;或表选择,可译为“抑或”“还是”。常两个或两个以上连用,译为“是还是”。 例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送东阳马生序)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祭十二郎文)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逍遥游) 4用作助词,在句中起调节音节作用,无实际意义,可不译。 例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北风其凉,雨雪其雾。(诗经) 三、而 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等。 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冯婉贞)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例如: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石钟山记)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伶官传序)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例如: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鸿门宴) 渔公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石钟山记) (五)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以致”等。 例如:涵淡澎湃而为此也。(石钟山记) 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赤壁之战) (六)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等。例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七)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例如;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保民而王。(齐桓晋文之事) (八)表示修饰关系(即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可不译。例如:徐而察之。(石钟山记) 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左忠毅公逸事) 老妇恃辇而行。(触龙说赵太后) 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例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 (赤壁之战) 而翁归,自与尔复算耳。(促织) 3用作双音虚词。与别的虚词组合构成双音虚词,又分为下面几种情况: (一)附在别的虚词后,构成“以而”“既而”“俄而”等固定结构,可译为“一会儿”“不久”等。 例如:已而英霍山师大起。(梅花岭记) 俄而百千人大呼。(口技) 以衾相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二) “而已”连用,为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己。(师说) 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种树郭橐驼传) 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净过日而已。(与妻书) (三) “而后”连用,作为连词,表示前后两件事的连续关系或条件,相当于“方才”“才”。 例如: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四、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如果第一件事情略先,第二件事情略后,可译为“就”“便”。 例如: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如果第二件事情并不在第一件事情之后,只是到了第一件事情之后才发现有第二件事情,可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例如: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二)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个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 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 ”“就”。例如: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兴隆可计日而待也。(出师表)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可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三)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个分句,可译为“可是”“却”。例如;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欲速则不达。(论语,孑路)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个分句,可译为“虽”“倒是”。例如: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郑风) 2用作副词,也分为几种情况:(一)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二)表示对动作行为的强调。可根据上下文翻译。例如: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三)表示仅限于某种范围。可译为“仅”“只”“才”等。例如: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列子汤问) 3“则”字也有实词用法。如其用作名词时作“法则”解,用作动词时作“仿效”解。例如:故有物必有则。(孟子告子上)惟天为大,惟光则之。(孟子滕文公上)五、或 1用作代词。有时分指它前面已经出现的人或物的一部分,有时泛指某人、某物或某种情况,可译为“有人”“有的”“某人”等。例如: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六国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登泰山记) 2用作副词,表示不敢或不能肯定,可译为“或许”“也许”“可能”等。例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操刀挟盾,猱进鸷击,或能免乎。(冯婉贞) 3用作连词。表示两种(或以上)的情况可供选择或者动作行为的交替发生,可译为“或者”“有时”等。 例如: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项脊轩志)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岳阳楼记) 或王命急宣。(三峡) 4语气助词,常用在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 例如:残贼公行,莫之或止。(论积贮疏) 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孟子滕文公上)六、乃 1用作副词,又有下面几种情况。 (一)表示前后两件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于是”等。、例如: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 悉令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又六七里,乃止。(柳毅传) (二)表示前后两件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表示有点出乎意料。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例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三)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仅)”等。例如: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用作代词,也分为几种情况:(一)用作人称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二)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为“这样”“这”。例如: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例如: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4双音虚词。与其他虚词组合起来表示一个固定结构。 如:“乃今”连用可译为“而今”;“无乃”连用可译为“大概”“恐怕”,表示委婉语气,用于推测性问句。 例如: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逍遥游) 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七、既 1用作副词,又分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完结,可译为“以后”“已经”“完全”等。有时“既已”连用,可译为“已经之后”。例如: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以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二)作为时间副词,表示在隔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生了某事,可译为“不久”“一会儿”等。有时“既而”连用,意义不变。 例如: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祭十二郎文) 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三)表示数量的全部,可用“尽”字译出。例如: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东西周皆入于秦,周既不祀。(史记周本纪) 2用作连词。连接词与词、分句与分句,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或者由前一个分句的事实引出下一个分句的推论,可译为“既然”,常和“且”“又”等词前后呼应。例如:既云孟子不见诸侯,因何见梁惠王? (梦溪笔谈)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谋攻)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厥秦,将焉取之? (烛之武退秦师)八、遂1、作副词。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译为“就”“竟”“终于”。例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信陵君窃符救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廉颇蔺相如列传)2、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因此”“于是”之义。例如:遂绝秦,使使如秦受地。(屈原列传) 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遂与公子俱。(信陵君窃符救赵) 遂于蒿莱中侧听徐行似寻针芥。(促织) 九、与 1用作连词。只连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又有下面几种情况:(一)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和”“跟”例如: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二)表示选择关系。有时单用,有时“与其”连用,相当于“若是”,后面常用“孰若”“不如”等和它呼应,用来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 例如:与其不逊又宁固。(训俭示康) 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童区寄传) 2、用作介词,表示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跟”“同”。例如: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劝学) 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3、用作副词。可译为“皆”“都”。例如;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涉江) 4用作语气助词,通“欤”。表示疑问、感叹、揣测等语气。例如:子非三闾大夫与? (屈原列传) 为是其智弗若与? (弈秋)5“与”也有实词用法。如其用作动词,有“给予”“结交”“参与”等意义。例如:与之璧,使行。(完壁归赵) 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十、盖 1用作副词。可译为“大概”、“一般”。用在句首,也可用在句中。如: 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训俭示康) 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日月? (祭十二郎文)2、用作连词。连接上文,起说明原因的作用,含有不十分确定之意,可译为“大概因为”。如: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愚溪诗序)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愚溪诗序) 3用作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如: 盖儒者之争,尤在于名实。(答司马谏议书)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赤壁赋) 4“盖”的实词义项有:A车盖。B覆盖,遮盖。C压倒,胜过。 十一、所“所”,代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座之中,不宜有所过。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作用。如:夜则以兵围所寓舍。2臣所过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所”和“以”连用,在文言中也常见。其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 义,为能急人之困。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表示目的和手段的,如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十二、 以 一 虚词用法: (一)介词: “以”字作为介词,它后面一定带有一个名词或者词组。“以”字和它后面的名词或词组组成一个介宾词组。以”字后的名词或词组即是“以”字的宾语。整个介宾词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 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 A可译为“用”“拿”“把”。如果“以” 字的宾语承前省略,可译为“拿来”“拿去”“用来” (但“以”字的词性与它们并不完全相同。) 例: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战国策魏策) 拿 2)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为学) 把 3)以精力自致者(用) (墨池记)B可译为“按”“按照”“依据”“凭”“靠着”“用(凭)什么身份”(a) 凭,靠。例: 1)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凭,“以五十步”介宾词组作状语,修饰动词“笑”,表示动作凭借的条件。)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 3)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 (孟子梁惠王下) (b) 按照,依照。例: 1)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 2)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 (雁荡山) 3)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卫灵公) 介词。凭借身份,按照。)(c)根据。例:(1)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以:一说拿。 (捕蛇者说) (2)贵以近知远。 (察今) 2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 “由于”“因” 例:1)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塞翁失马)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4)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于”例: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2)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祭妹文) 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 “带领”。例:1)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 (史记淮阴侯列传) 2)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战国策周策) 3)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窃符救赵) 与“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如“以上”。 关于这一意义究竟是连词还是介词,尚有争议,本人比较同意作介词,因为“上”“下”“东”“西”等词是方位名词。例:1)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陈涉世家) 2)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意:A)介词“以”,一般说来都需要宾语部分,以便组成一个介词词组,来修饰动词,但是在文言文中,有时介词“以”的宾语可以省略。比如,宾语太长或者宾语已在上文中出现过。这种省略不会影响文义。例:明日,子路行以告。(论语微子) B)关于“以”字组成的介宾词组,在词序上有两种变化值得注意:其一,整个介宾词组可以放在动词前面,也可以放在动词(及其宾语)后面;其二,为了强调介词“以”的宾语,可以把宾语提到“以”的前面。有时候,提前的宾语是代词“是”,“是以”等于说“因此”。 (二)连词 “以”作连词与“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可以用“而”替换它。二者的区别是:“而”是用得最广的连词,可表各种关系,而“以”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 )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例:1)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2)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3) 或脱身以逃。 (五人墓碑记)2表示承接关系或连动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1)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连动 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黔之驴)3)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与妻书) 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为了”等。 例: 1)火尚足以明。 (游褒禅山记) 表结果 2)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 (问说) 表目的 3)楚人伐宋以救郑。 介词,以便。这里作连词用,用来 4)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隆中对) 来5)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连词,“鄙远”是“越国”的目的;连词,“陪邻”是“亡郑”的结果。 (烛之武退秦师)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示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例:1)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连词,因为,表原因 (送东阳马生序)3)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由果溯因(烛之武退秦师)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1)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兮辞)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论语述而) 3)俯身倾耳以请。 连词“而”,连接状语和谓语 (送东阳马生序) 4)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以连接状语“潜师”与动词谓语“来”,状语表示动词谓语的方式。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以”作介词和连词的区别:(“以“字的分辨) “以”字各种用法的分辨,一般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 “以”字是介词,那么它后面总要有个名词或词组,组成一个介宾词组,来修饰动词谓语。所以我们只要看到“以”字后面有名词或词组,而全句只有一个动词时,那么“以”字就是介词了。” “以”字是连词,它总要有被连接的两个部分,而这两个部分大多是目的复句,因果复句。所以我们只要看到“以”字前后都有动词谓语,那就可以断定这个“以”字是连词了。“以”字难分辨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字是介词,而它的宾语承前省略了,就表面上看,它后面紧接着的是动词,而不是名词。遇到这种情况,只要我们注意一下“以”字前面是否还是个动词,如果不是,“以”字就是介词,如果是,“以”字就是连词。另一种情况象“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新序杂事叶公好龙)这个例子中的“钩”“凿”“雕文”的目的都是画龙,所以“以”是连词,可译为“来”。这就不仅是从“以”字词性的特点上来分辨的问题了,它还牵扯到句中实词的解释,这就需要我们从整个句子的语言环境来判断。只能就具体问题具体来分析了。 (三)副词: 通“已”可以译为“已经”。“以”和“已”不但同音,而且在篆文中同一个字。例:固以怪之矣。(史记陈涉世家) 通“已”。已经 “以”作指示词,可作代词,也可作形容词(定语);若作状语,即副词,便当“如此”用。例:以告者过也。(论语宪问)这是告诉你的人说话过头了。 复音虚词 1“以为”“以为”“以(之)为”用法:可以译为“以为”,“认为”,“把看作(当作)”,“认为是” 例:1)寡人之国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动词,认为,以为)孟子梁惠王下 2)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认为是,任命为)逍遥游3)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