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畜牧兽医站扩建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1页
乡镇畜牧兽医站扩建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2页
乡镇畜牧兽医站扩建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3页
乡镇畜牧兽医站扩建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4页
乡镇畜牧兽医站扩建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宁县罗坪等六个乡镇畜牧兽医站扩建项目实施方案主管部门:武宁县农业局建设单位:武宁县畜牧兽医中心建设地点:武宁县罗坪等六个乡镇畜牧兽医站申报时间:二O一一年五月 项目名称:武宁县六个乡镇畜牧兽医站扩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主管单位:武宁县农业局建设单位:武宁县畜牧兽医中心 项目性质:扩建项目负责人:张小浔 建设地点:武宁县罗坪等六个乡镇畜牧兽医站 项目总投资:30万元申报时间:二O一一年五月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述.4第二章 项目建设内容.7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9第四章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12第五章 计划实施年限、经费预算及来源渠道.13第六章 必要的技术支撑条件、组织措施.16附表1:每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扩建设备批拟购置清单附表2:2011年中央预算内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投资计划表第一章、项目概述(一)基本情况 武宁县位于赣西北部,地处东经114528-1153730,北纬272150-273624,土地为红黄土壤,PH值平均为5.6,偏酸性,气候温和。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县。地域辽阔,畈图面积3506平方公里,名列全省第四。有37万人口,其中富余劳动力达十万多人,武宁县历来是个畜牧养殖大县,畜牧总产值一直占农业总产值三分之一以上。近几年,畜牧业生产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怀指导下,在中央、省、县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帮助下,在全县畜牧战线的同仁共同努力下,我县畜牧业稳步向前发展。201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9.68亿元,其中畜牧业产值3.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2%。武宁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是以县畜牧兽医站、县动检站、县牧工商公司和县种畜场为基础建殖的副科级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协助县政府制订全县畜牧业生产发展规划,并落实具体措施,负责全县畜牧兽医技术指导宣传和示范,进行配套的畜禽防治、品种繁殖、改良、新技术推广、疫苗、兽药饲料监督管理等服务工作。以中心为龙头,带动乡、镇兽医站围绕畜牧业生产,开展产前、中、后的系列服务。县畜牧兽医中心具有高级技术职称3人,中级畜牧医师15人,助理畜牧师2人,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占90%。全县乡镇20个农业综合技术服务推广站(大洞、泉口、横路、鲁溪、官莲、巾口、宋溪、甫田、礼溪、船滩、东林、上汤、开发区、新宁、清江、石渡、罗溪、石门楼、罗坪、杨洲)共有国家防检员47人,村级协防员185名。2005年国家县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在我县成功实施,建成888.18平方米的办公楼和实验室, 购置了相关仪器设备,建成并成功运转,于2010年通过实验室考核,并颁发了兽医实验室考核合格证。(二)我县动物防疫体系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的养殖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了对动物防疫设施的投入力度,尤其是1998年中央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对动物防疫基础设施的投入显著增加,特别是近年来我县建设了一批重点项目,为我县重大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发挥了积极作用。1、2004年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该项目于2005年10月开工建设,至2006年9月顺利竣工。新建办公楼、实验室888.18,其中办公楼688.18、实验室200(解剖室20、样品接待室30 、准备室30、细菌检验室30 、血清学检验室30、无菌室30、动物室30),购置实验室仪器设备69台(件)。2、乡镇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06年甫田畜牧兽医站新建业务用房180平方米、罗溪畜牧兽医站改建业务用房180平方米。2007年东林畜牧兽医站新建业务用房90平方米;鲁溪畜牧兽医站改建业务用房210平方米;官莲畜牧兽医站改建业务用房150平方米;石渡畜牧兽医站新建业务用房80平方米;南市畜牧兽医站在开发区南市村改建业务用房200平方米。2008年新建设澧溪畜牧兽医站200平方米;2008年底第一批新增中央投资项目5个站(泉口畜牧兽医站,建设内容与规模为改造430为业务用房;新宁畜牧兽医站,建设内容与规模为改造160为业务用房;石门楼畜牧兽医站,建设内容与规模为改造210为业务用房;上汤畜牧兽医站,建设内容与规模为改造174为业务用房;巾口畜牧兽医站,建设内容与规模为改造86为业务用房)总投资61.98万元。2009年第三批新增中央投资项目4个站(新建船滩畜牧兽医站、改建杨洲畜牧兽医站、改建清江畜牧兽医站、改建宋溪畜牧兽医站)计划总投资45.99万元。近年来,所有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在我县成功实施,大大提高我县对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的技术水平,提高动物疫病的诊断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及对重大疫病、外来疫病的快速反应能力,全县畜牧业生产取得较快发展,至2010年底,动物死亡率控制在猪5%、禽13%、大牲畜1%以下,全县生猪饲养总量达36.7万头,存栏22.85万头,比上年增加1.5%;牛存栏24874头,比上年增加2%;山羊存栏44000头、比上年增加2%;家禽饲养量达147.02万羽,比上年增加3.2%。(三)我县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基础薄弱。一是有部分乡镇畜牧兽医站缺少设备,且设备基础标准低,有相当部分不能有效开展工作。二是乡级畜牧兽医站缺少必要的预防、诊断、检疫和监测手段,不能正常开展工作。三是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的日常业务工作经费保障度低。2、应急反应机制不完善。一是目前我国动物疫情测报方式、技术和手段落后,信息采集点少、信息量小。疫情报告统计周期长,时效性差,不能及时反映动物疫情动态,难以对重大动物疫病做出早期预警预报。二是隔离、消毒、扑杀、无害化处理等动物疫情快速处理设施设备明显不足。三是动物防疫指挥调度、疫病诊断、扑灭控制等应急反应机制不完善,疫区动物扑杀评估和补偿机制不够健全,不能快速组织动员人力财力物力,采取应急处置措施,迅速有效地控制扑灭疫情。四是缺乏部门、地区间有效的信息交换和组织协调机制,联防联控难以落实。五是动物防疫物资储备制度尚未建立,难以满足应对重大、突发动物疫情的需要。3.防疫监督及屏障设施不健全。防疫监督缺乏必要的执法监督手段,防疫、检疫、监督工作力度不够。我县动物省际间防疫监督检查站缺乏必要的检查手段和消毒设施设备,查验、隔离、消毒、处理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4.动物防疫技术手段落后。目前,我县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普遍较低,仪器、各种诊断试剂不配套,难以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病原分离、监测等实验工作。缺乏必要的二、三类疫病临床诊断设备和诊断试剂。兽药质量监察、兽药残留监控与安全评价等方面的设备落后,能力不足。第二章、项目建设内容目前,罗坪、杨洲、新宁、石渡、宋溪、开发区畜牧兽医站,各种防疫设施、检测设备数量严重不足,标准低,还有部分损坏不能有效开展工作,6个站原有设备情况如下:六个站原有设备清单设备名称罗坪杨洲新宁宋溪石渡开发区备注冰箱1台1台1台1台1台1台可用冷藏包5个6个12个10个8个7个可用冰柜1台1台1台1台1台1台可用液氮贮存罐1个1个1个1个1个1个可用为健全乡镇畜牧兽医站,提高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牧技术推广服务能力,2011年国家计划安排中央预算内资金,用于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从我县乡镇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和乡镇站工作需要出发,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确定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配备疫苗储存及畜牧良种技术推广设备等(如下清单)。每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扩建设备批拟购置清单序号设备名称单价(万元)单位数量金额(万元)备注1动物疫病快速诊断仪0.122台10.12新购2便携式鲜精运输箱0.012个100.12新购3保定器0.012个100.12新购4电子显微镜0.16台10.16新购5移液枪0.36套31.08新购6饲料抽样工具0.012套100.12新购7猪尿抽样工具0.012套100.12新购8恒温冰箱0.15台10.15新购9恒温水浴锅0.25个10.25新购10便携式计算机0.58台10.58新购11便携式投影仪0.33台10.33新购12幕布0.1个10.1新购13台式计算机0.45台10.45新购14摩托车0.65台21.3新购合计5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建设的必要性1、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需要我国作为养殖大国,人畜共患病时有发生。长期存在的动物炭疽、结核病、布鲁氏菌病、沙门氏菌病、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动物。现代社会人与动物之间距离的不断缩小,使动物疫病向人间扩展的可能性增加。人畜共患病不仅给养殖业及相关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威胁人类健康,打乱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此外,随着动物养殖过程中兽药的广泛应用,动物产品中兽药残留问题日渐突出,抗生素类药物残留超标率居高不下,同样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加快我国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是确保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有效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是促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养殖业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优势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给养殖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全国36种重点动物疫病每年导致生猪发病1160万头、牛发病45.3万头、禽发病5.3亿只,危害程度日趋严重。据测算,我国每年仅动物发病死亡造成的直接损失近400亿元,相当于养殖业总产值增量的60%左右。我县散户养殖越来越少,规模化养殖正处在一个从量到质转换的重要时期,各乡镇的动物疫病防治检测条件薄弱,已成为制约我县养殖业发展的首要因素,因此加快建设的任务十分紧迫。3、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需要养殖业收入增长对农民家庭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已达30%以上,成为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发展养殖业是增加农村就业门路的现实途径,目前全国从事养殖业的劳动力超过1亿人。2004年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使养殖农户、加工贸易企业蒙受了巨大损失。初步估计,全国农户减收达80亿元,企业减少销售收入200亿元,减少就业岗位上百万个。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预防和控制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降低养殖业的疫病风险,对于促进产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至关重要。4、是提高动物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我国畜禽产品产量世界第一,在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但畜产品出口不足产量的1%。主要制约因素有两个:一是动物疫病。根据国际动物卫生法典要求,没有15种A类动物疫病的国家可禁止从尚未消除以上疫病的国家进口动物及动物产品。而我国目前尚有禽流感、口蹄疫、新城疫、猪瘟等6-7种一类动物疫病(我国一类动物疫病大体相当于国际A类动物疫病,二、三类动物疫病大体分别相当于国际B类、C类动物疫病)没有得到消灭或有效控制,直接影响到我国动物产品的出口。二是兽药残留超标。近几年,我国出口欧盟、日、韩及东南亚等国家的动物产品,多次被检出兽药残留超标,导致动物产品出口屡屡受阻,并已影响到我国动物及其产品的国际声誉。因受动物疫病影响,2004年我国肉类、禽蛋出口量比2003年下降10%以上,其中活畜禽类产品出口下降47.6%。建设动物防疫体系,有效控制A类动物疫病及兽药残留,是提高我国动物产品整体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二)建设的可行性1、畜禽养殖的传统优势。武宁县是农业大县,农民素有养猪的传统,畜牧业在农业生产中比值较高。同时发展畜牧业得到了国家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出台了补贴、奖励、保险等促进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农民开办养殖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2、区位、气候、地貌优势。“山水武宁”是温家宝总理2007年视察秀美的武宁时,对武宁印象的高度概括。武宁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中湖南、湖北进入江西的西北口。庐山西海的柘林湖伸入全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充沛。京九铁路、105国道、武吉高速、修武高速等运输大动脉纵贯县境,水陆交通较为便利,有利于畜产品的外销。武宁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8,无霜期260天,一月份平均气温5.6。境内热量资源丰富,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积温达5560,日光充足,年平均2200光小时,年均降雨量1712mm。属红、黄土壤,土壤PH值平均为5.6。土地多为丘陵小山丘,其中分布农田,柘林湖直穿县境。3、有可靠的基层防疫队伍。2005年6月武宁县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贯彻落实九江市政府200515号文件,面向畜牧兽医系统和社会青年公开招考“乡镇动物防疫检疫人员”25名。2005年8月新招的25名防检员连同原有的22名国家工作人员共47人,重新分配上岗,且县财政全额解决了工资待遇。这支队伍扎扎实实在基层工作,承担着我县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至今我县没有发生过重大动物疫情,也成功地堵住了外境的重大动物疫病传入我县。保障了我县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第四章、社会、经济效益分析(一)社会效益武宁县属国家生态农业示范县、先进文化县、国家卫生城、省级科技先进县,通过乡镇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的建设,可对动物进行科学防疫检疫,可指导疫病防治工作,净化养殖环境,降低动物死亡率,减少环境污染源。1、保障人民身体的健康。检测水平的提高对扑灭动物疫病、提升检疫水平起着重大作用,从而有效地保障了人民身体健康,维护了社会稳定。2、保障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和消灭危害严重的动物疫病,提高对突发动物疫病的快速反映能力,保护群众的养殖积极性,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有利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3、进一步加强基层畜牧兽医站的动物防疫水平,将大大提高我县对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的技术水平,提高动物疫病的诊断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及对重大疫病、外来疫病的快速反应能力,为我县的畜牧业生产起到保驾护航作用该项目。同时,改善和提高了我县畜牧兽医部门的办公和工作条件,增加了固定资产存量,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基础工程。(二)经济效益1、在全县范围内达到“无规定疫病区”,死亡率控制在猪5%、禽13%、在牲畜1%以下,每年可减少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2、由于动物疫病的减少和有效控制,可提升3%的畜牧业发展速度,年增长效益为900万元。3、全县年节省动物疫病治疗费用100万元。(三)生态效益通过动物防疫体系的建设,科学指导疫病防治工作,净化养殖环境,降低动物死亡率,减少环境污染源。通过规范各类药物的使用,既减少了动物用药在动物产品中的残留,也减少了向环境释放,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第五章、计划实施年限、经费预算及来源渠道(一)项目建设期限安排本项目投资30万元,自2011年6月开始至12月底全面完成仪器设备的采购并安装正常运转。(二)经费预算武宁县乡镇畜牧兽医站扩建项目遵循效益与费用计算相对应一致,各种设备和材料以市场价的实际情况综合确定。本项目6个站投资总额30万元,均购置仪器设备,主要内容:动物疫病快速诊断仪、电子显微镜、猪尿抽样工具、恒温冰箱、台式计算机、摩托车等设备。(三)资金来源本项目资金为中央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中的乡镇兽医站扩建项目,中央定额补助投资30万元(每个乡镇5万元)。第六章、必要的技术支撑条件、组织措施(一)技术支撑条件动物防疫体系是一个由兽医管理体制、队伍与基础设施三方面组成的,以行政机构为核心、以技术支持为保障的有机整体。动物疫病防控的技术路线要点是:首先要进行免疫;其次要进行疫情监测,监测中未见异常的通过检疫后进入交易市场或屠宰加工,监测中发现动物疫情或疑似疫情的,进行疫情报告;第三由各级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参考实验室和区域性实验室进行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第四对疫区进行强制封锁,并按有关规定实施强制扑杀、无害化处理和消毒,同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追溯疫源,并加强效果监测;第五在一个潜伏期后经验收合格解除封锁,逐步恢复生产和交易。根据上述技术路线,动物防疫体系可从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构建:从纵向看,动物防疫体系由中央、省、地、县、乡五级构成。其中,中央与省级侧重重大疫情的监测预警、扑灭与控制计划的制定与组织实施、提供高端技术支撑等。地、县、乡级主要承担本区域范围内的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和扑灭等任务。通过建设,形成全国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动物及其产品的卫生安全和疫情追溯网络。从横向看,动物防疫体系由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防疫检疫监督、兽药质量监察和残留监控,以及防疫技术支撑和物资保障等6个子系统组成,这6个方面相互作用、环环相扣,构成动物防疫体系的整体。县级动物防疫站承担基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突发疫情快速反应和紧急处置的任务。乡镇兽医站主要承担实施强制免疫、动物疫情的监测、应急处置等工作,同时承担辖区内的动物检疫工作。我县各乡镇共配备47名国家工作人员,其中中专以上学历的有32人,中级畜牧兽医职称8人,助理畜牧兽医师24人。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完全适应乡镇兽医站强制免疫、动物疫情的监测、应急处置、动物检疫等工作。每年由县级兽医实验室对乡镇人员进行培训,完全达到独立开展各项工作的能力。因此乡镇畜牧兽医站扩建项目是有技术条件支撑的。(二)组织措施为了加强管理,成立了“武宁县乡镇畜牧兽医扩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由县畜牧兽医中心主任任组长,中心书记为副组长,中心的三位副主任及相关同志成员组成。项目实施单位为县畜牧兽医中心,制订项目实施方案。(三)项目组织运行为了确保项目建设有效运行,实行规范化管理。根据项目要求设计进度,结合资金、现行市场设备价格情况,进行采购安装,由专人负责监督。项目资金专款专用,设立专帐。项目监督单位为县发改委、县农业局、县财政局,各种设备采购、安装选择有资质资格的单位和厂商依法实行招标或议标,订立书面合同。各项质检、验收、测试,均按规定程序进行,完全达到设计要求。加强项目建设信息统计和归档管理工作。明确专人负责管理项目资金并跟踪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县发改委和县农业局,项目建设的相关文件资料等及时整理归档,实行严格管理。(四)项目运行措施保障1、完善基层动物防疫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兽医工作体系为重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