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doc_第1页
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doc_第2页
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doc_第3页
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doc_第4页
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内容】 小学阶段,多诵读一些从古至今流传的好诗词、好文章,可以使小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审美情趣;诵读感悟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过程;通过诵读,小学生可以学习到重要的写作知识。总之,诵读诗文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百利无害,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文学素养,更能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正文】 古云“品高文自美”,一篇传世的好文章,必然融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讴歌“真善美”,抨击“假恶丑”。小学生由于受知识、阅历等限制,虽对其作文的思想水平不能求责备,但其“主题”必须基于符合社会的基本价值和伦理道德观,能够基本上区分美丑和善恶。而诵读从古至今流传的好诗词、好文章,可以使小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审美情趣。 一、小学生诵读的必要性 、诵读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思想水平和审美情趣中华诗词文章,源远流长,内涵深刻、意存深远,博大精深。先秦经典、汉晋文章、唐诗宋词,以及近代佳作,无一不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热情和信仰,浸染着中华人文精神的优秀基因,其中许多作品思想之高远,意境之深邃,感情之充沛,语言之丰富,文字之精炼,音韵之优美,技艺之高超,至今仍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光辉。“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富贵不能淫,贫赋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情操,诵读优秀的词章,如同在与最优秀的大师和智者对话,如同亲耳聆听这些文化、思想、艺术大师的谆谆教诲,有利于诵读者思想境界的提高,也有利于读者文艺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的提高。小学生虽没有条件和能力理解诵读很多名篇佳作,但毕竟可以利用他们在一生学习、工作压力最轻、记忆力最好的时候,由老师和家长选择一些适合小学生朗读和背诵的名篇、佳作,“直面经典,不求甚解,但求熟背,终生受益”,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文学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读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所蕴含的丰富的哲学、美学、文学知识,将成为开启孩子们心智的神奇钥匙,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教师除了要求学生朗读、背诵教材所选择的优秀诗词文章外,还可以在小学低年级选择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民谣、古诗词、现代短文和段落,在小学高年级选择部分篇幅略长的古诗词、古文、现代散文等,以诗会、朗读会等小学生喜爱和感兴趣的形式,有意识地让他们多背好诗词、好文章,让美和高尚在孩子们纯洁的心灵中生根发芽,受益终生。、诵读能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 第一,诵读古诗文能加深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学生能“书读百遍”,则自然“其义自见”,达到自悟。而这种“悟”带给学生的是成功的自信,是对语文学习的更多的兴趣和探究。这种感悟或会意,伴随着孩子成长,每个年龄段都会有所不同。五六岁的孩子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他的理解是感性的,是眼前四野中的秋草被烧荒后第二年在春风吹拂下的再生;而一个正在经历人生坎坷的青年则会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而感动,从而激励自己坚强地迎接生活中的挑战;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读这句诗,则能悟出生命的意义,勇敢、坚定、顽强地接受生活中的艰难困苦,从这些洗礼中得到永生。一旦自我感悟真正融入生命,便成为人一生的精神财富。第二,诵读感悟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鉴赏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过程。 通过诵读,学生会在头脑中想象出一幅幅美妙的图画,这实际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诗、画作为艺术品都在激发人的想象,没有想象便不会有艺术,所以在诵读过程中,学生体味涵咏,艺术鉴赏力便逐渐提高,语感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当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胸中情感自然如“鲠骨在喉,不得不吐”,写作便是水到渠成之事。所以,诵读古诗文不仅是在弘扬传统文化,而且是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培养的必要手段。第三、通过诵读,小学生可以学习到重要的写作知识。一是从诵读诗词中明确感情是文章的生命线,写作必须有真情实感。感情是诗的生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讲“诗者,根情、言苗”,可见写真情是写好诗的第一要素。正因为有真挚深沉的情感,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才牵动人们离别的衷肠;岳飞满怀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才使满江红成为千古绝唱;陆游钦头凤可以说是字字血,声声泪,把爱情这一题材发挥到了极致诗歌如此同学们的作文更应如此。只有表现出真情实感,才能以澎湃的热情引起读者感情和思想上的震动,才能打动读者。朱自清的背影、茅盾的白杨礼赞无不渗透作者真挚浓烈的情感。从某种意义上说,说真话、诉真情是写好作文的关键。通过诵读,让同学们感受到无论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都应写出自己的情感,写下自已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惟有如此,才能写好作文。二是从诵读古诗中激发想像力,使文章具有创造性。高尔基说过:“艺术是靠想象而存在的。”诗歌更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贺知章的咏柳中“不知细叶谁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写柳叶在春风中逐渐舒展,好像神奇的剪刀将片片新叶剪出来,展现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春风和剪刀毫不相干,但诗人充分发挥想象,创造性的比喻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韵味无穷。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更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如秋浦歌、蜀道难等。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借助丰富奇特的想象描写北国风光,令人荡气回肠。作文提倡创新、有个性,当然离不开大胆奇特的想象,历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获奖作文莫不如此。新观念、新形式、新情感、新想象、新语言是衡量佳作的新标准。我们应从古诗词中获取营养,激发、培养自已的想像力,使文章的思想得以充分的表现和升华。也只有借助想象,才能把文章与现实生活融合,使之浑然一体,这样的文章意境才开阔,认识才能有大的飞跃,才能有创造性,而不是人云亦云的陈词滥调。著名教育家于漪指出:现在学生的作文缺少钙,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阅读量少,想像力差,没有体现新世纪学生应有的抱负和气概。因此不妨多读读李白、苏轼、辛弃疾、毛泽东等诗人的作品,这是小学生补充“钙”的最佳方式。三是诵读古诗文,有助于小学生灵活运用多种句式表情达意。古诗文中涉及的句式很多,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陈述句和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单句和复句,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如果能娴熟运用各种句式,定会收到独特的效果。在这方面,唐诗尤其值得称道。唐代诗人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各种句式,写出风情万种、摇曳多姿的文章,其风格有:凝重深沉、含蓄蕴藉、华丽典雅、清新俊逸、生动活泼、自然流畅、委婉缠绵、工巧细密、潇洒隽永、明朗开阔、刚健质朴、警策严谨、瑰奇优美、响亮和谐、旷远雄浑真是气象万千,让我们欣赏到参差错落的艺术美。如李白的蜀道难,运用了大量散文化的诗句,字数从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长短不齐,参差错落,形成雄奇奔放的语言风格。诗的前半部分多用长句,如“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这类长句细致描摹蜀道之高峻艰险;诗的结尾则多用四字短句,如“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短促急迫,蜀地战祸之惨烈,如在眼前,令人毛骨悚然。可见长句和短句,各得其宜,各尽其妙。王右丞山居秋暝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倒装句,应作“浣女归而竹喧,渔舟下而莲动”才对,诗人如此运用,是为了更突出地表现自己的感受,毕竟诗是抒情的。先说“竹喧”、“莲动”,因为浣女在竹林之中,渔周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这样写便是真实的描绘,也更富于诗意。年南京某考生高考作文赤免之死在一片争议声中得了满分,文章取材于三国演义,采用文言敷衍而成,骈散结合、错落有致的句式当是其得高分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赤兔马泣曰:“吾尝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齐之高义。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士为知己而死,人因诚信而存,安肯食吴粟而苟活于世间。”言罢,伏地而亡。这些语句节奏明快,旋律和谐,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充盈着音乐美。该生自述曾看三国演义十多遍,可见多读古诗文,善莫大焉!二、如何在文章中巧引诵读过的诗文1、直接引用。就是围绕某一中心或某一话题,从知识积累中把相关名句提出来为作文所用。直接引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引用名句 上午第三节课,我们迎来了语文老师。他“抚尺一下”,将沉浸在下课快乐氛围中的“鸥鹭”惊吓住了;接着“满座寂然,无敢哗者”,都恭恭敬敬听从于师命了。然而一呼噜声从远处传来糟了,一同学睡熟了!语文老师“伸颈”、“侧目”,侧耳倾听那“声源”。不好,发现了,只见他“奋袖出臂”,跨步上前,一声厉喝,吓得那同学“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是笔者从江苏南通一考生的一篇满分作文中截取的一段文字,作者把学过的口技中的词句生动贴切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语言俏皮,略带夸张。名人+名言+内涵 春天是什么?是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红花绿波;是志南“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和风细雨,是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柔滑朦胧;是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莺啭花香。这段文字灵活引用诗人诗词中的名句来描述春天的美景,让人备感亲切美好。名人+名言+感悟 陶渊明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让我明白理想就是百姓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我懂得理想就是先人后己、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我体会理想就是人民幸福团圆的美好祝愿;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我感悟理想就是赤胆忠心的一腔浩然正气。此段文字主题集中,全文通过引用诗文名言,诠释了作者对理想的认识,语言多用排比,富有气势,给人一种比较“大气”的感受。再看看下面两则选自2003年的中考满分作文的语段:“3”是一只耳朵,是聆听。聆听着无限忧伤,聆听优伤的倾诉。于是,我们有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无奈;有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伤感愁情;有了“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的失望悲切“4”是快刀,是豪放。于是,我们有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有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豪迈胸襟;有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言壮语又如一高考考生在文中写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飞流直下三千尺”“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是大自然的壮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水出芙蓉”“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是大自然的优美。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可见生活中的美是无处不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文学艺术的美;“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音乐艺术的美;蒙娜丽莎的微笑、断臂的维纳斯这是绘画、雕塑艺术的美。“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这是撼人心魄的心灵美。上述两段文字中所引用的诗词名句,我想大家都很熟悉,而作者却通过独特的构思将这些诗词名句有机地联结了起来,不仅道出诸位方家名流的万种风情,增加了行文语言的文采,更为自己中考作文获胜增加了至关重要的筹码。然而,我们许多同学却仅仅让这些诗词名句停留在记忆中而没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如能稍加点化,我想也一样可以做到落笔生花。2、间接引用(或称化用)。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把他人的文句加以改造,巧妙地“化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它需要一个加工提炼的过程。五斗米不能令你折腰,你选择的是南山下的菊花;帝乡富贵不是你的心愿,你选择的是回乡种豆锄草;嫌宫廷太繁杂,你宁愿选择桃李萦绕的草庐;嫌案牍太劳形,你宁愿选择欲辨忘言的独坐。这段文字作者把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与归园田居中“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等诗句巧妙地镶嵌在自己的文章中,为中心服务,同时也提升了文章的文化品位。3、改动字词。就是将诗文篇章的某些字、词稍加改动,显得新颖独到、妙趣横生。劝君更尽一杯酒,与尔同消万古愁。这是一则广告,改动了人们熟知的名句,加深了别人的印象,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可谓新颖独到。陈毅:不过刘禹锡的陋室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齐先生的这间陋室嘛,则是“苔痕上墙绿,草色室中青”。(陈毅市长)文中陈毅改动刘禹锡陋室铭句子中的词语,来表达对主人的敬意,也缓和了当时谈话的紧张气氛。4、套用形式。就是套用古人诗作的形式,表情达意。具有形象风趣、引人深思的作用。如:作业几时无,把笔问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