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江西省食品安全信息监测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1页
2007年江西省食品安全信息监测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2页
2007年江西省食品安全信息监测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3页
2007年江西省食品安全信息监测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4页
2007年江西省食品安全信息监测工作实施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年江西省食品安全信息监测工作实施方案1:2007年江西猪肉安全状况信息监测一、工作目标(一)掌握生猪养殖、生猪屠宰环节的基本状况;(二)了解生猪养殖、屠宰企业安全控制措施的现状;(三)重点了解生猪疫病及控制情况、2007年上半年生猪存栏及出栏情况、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状况;(四)分析研究我省猪肉食品安全管理现状和管理水平,归纳总结不同地市猪肉食品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提高我省猪肉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二、工作内容(一)监测品种猪肉(含白条肉、冷鲜肉)(二)监测地点南昌市、抚州市、吉安市、上饶市、萍乡市、新余市(三)监测内容1政府监管信息收集主要收集2007年年初以来本省生猪存栏和出栏情况、防疫情况、病死猪发生率、猪肉检测情况、主要安全事件、消费者投诉、采取的监管措施和专项整治等信息。2养殖和屠宰环节信息收集(1)养殖环节选择当地主要生猪供应点(或基地)3个,开展现场调查,填写有关调查表(见附件1),完成调查情况报告,报告中要有数据、记录等内容作为支撑报告的依据。调查内容:生猪养殖的安全状况,生猪养殖基地的安全控制体系。(2)屠宰环节选择3个有代表性的屠宰企业,开展现场调查,填写有关调查表(见附件2),完成调查情况报告,报告中要有数据、记录等内容作为支撑报告的依据。调查内容:猪肉(含白条肉、冷鲜肉)食品安全状况,屠宰企业对猪肉安全控制体系状况,不合格产品的无害化处理情况,生猪的来源,屠宰加工企业机械化状况。3企业信息交流组织生猪养殖、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分别召开座谈会,了解行业动态、发展趋势、存在的安全隐患等行业信息,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三、组织实施(一)组织安排本项监测工作由省局统一组织实施,南昌市局牵头落实具体监测任务, 抚州市、吉安市、上饶市、萍乡市、新余市局承担本地具体信息监测工作。(二)完成时限承担任务的市局负责汇总、整理、分析本地调查信息,并完成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实施情况,生猪疫病及控制情况、上半年生猪存栏及出栏情况、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状况等重点调查内容、调查结果与分析、存在问题等。调查资料和调查报告于2007年11月10日前以书面形式报送南昌市局。南昌市局负责汇总、整理承担任务市的调查信息,并于2007年11月15日前以书面形式报送省局食品安全协调处。附件:1、生猪养殖产品安全信息调查表2、屠宰加工企业猪肉安全信息调查表附件1:生猪养殖产品安全信息调查表项 目内 容种猪来 源自养 引种引 种索证情况:种畜场的生产许可证 种畜的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 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 非疫区证明 种畜合格证种猪引入隔离时间: 天养殖场管理饲 料检 测: 是 否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是否能添加:兴奋剂 镇静剂 激素类 砷制剂硬件设施无害化处理设施: 有 无消 毒 设 施: 有 无可追溯性(记录情况)猪 只 来 源: 有 无发 病 率: 主要病因:死亡及发病死亡原因: 有 无 主要病因:无害化处理情况: 有 无 采用何种方式:实验室检查及其结果: 有 无用药及免疫接种情况: 有 无猪只发运目的地: 有 无记录保持时间: 年标准是否了解下列标准:NY5030-2001 NY5031-2001 NY 5032-2006 NY 5033-2001兽药使用知晓情况禁用兽药:盐酸克伦特罗 沙丁胺醇 氯霉素 己烯雌酚 呋喃唑酮 可使用但有限量:磺胺类 阿莫西林 多拉菌素 苄星青霉素 可使用且无残留限量:乙酰水杨酸 阿托品 甜菜碱 肾上腺素 附件2:屠宰加工企业猪肉安全信息调查表项 目内 容基本情况资质等级 级屠宰规模设计规模: 头/h实 际: 头/h硬件基本状况设备状况是否配备以下设备: 麻电器 悬挂输送机 猪屠体清洗装置 浸烫池 脱毛机(或剥皮机) 劈半工具 专用运输车辆 检验设备、消毒设施 无害化处理设施 冷藏、冷冻设施清洗消毒方式:软件基本状况制度状况GMP(良好操作规范) SOP(工艺操作规范)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其它 流程执行情况验收是 否方 式:宰前检验是 否方 式:宰前静养是 否宰后检验旋毛虫: 是(合格率: ) 否囊尾蚴: 是(合格率: ) 否住内胞子虫: 是(合格率: ) 否盐酸克伦特罗:是(合格率: ) 否其它项目:运输方式吊挂 其他其他生猪来源养殖基地 散户不合格产品处理方式焚毁 掩埋 仍以可食猪肉销售对表面消毒: 是 否标 准是否了解下列标准:GB12694-1990 GB17236-1998 GB/T17996-1999 2007年江西省食品安全信息监测工作实施方案2:食品标签信息监测一、工作目标(一)了解和掌握食品标签标识、宣称的基本状况;(二)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调查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对标签标识、宣称的认知情况;(三)重点了解食品标签标识、宣称、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管理现状,分析食品标签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二、工作内容(一)监测品种乳制品、熟肉制品、饮料(包括瓶装水)、蜜饯、果冻、膨化食品和散装食品等日常消费量较大的食品。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增减具体品种,但应确保监测品种不少于5种。(二)监测地点九江市、宜春市、萍乡市、景德镇市、鹰潭市、新余市(三)监测内容1政府监管信息标签标识知识宣传普及情况,监测品种的监督检测情况及其专项整治情况等。2加工环节信息在当地范围内,确定不同规模的监测品种加工企业10家,发放食品加工企业食品标签标注情况调查表(见附件1)。回收的有效调查表应不少于6家。3流通环节信息分别选择非连锁的超市、商场、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小卖店现场采集标签样本。每类监测品种采购3个不同生产厂家的样品,以当地企业的产品为主。对样品标签标识情况进行相关分析,填写食品标签样品收集情况登记表(见附件2)。将收集的产品标签附在表后,一并报送九江市局。标签与产品无法分离的,附实物包装。4信息交流分别组织召开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和消费者座谈会,了解食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对标签标识要求和内容的认知情况。食品生产者座谈会:邀请食品生产企业(每个品种选择1-2家企业)技术负责人、销售负责人参加。依据座谈会提纲(见附件3)开展座谈,并请参会人员填写食品标签认知程度调查问卷(见附件4)。食品销售经营者座谈会:邀请销售食品的企业(10家不同规模层次的商家)负责人和3-4位个体经营者参加。依据座谈会提纲(见附件5)开展座谈,并请参会人员填写食品标签认知程度调查问卷(见附件6)。食品消费者座谈会:邀请当地社区、乡镇或街道的消费者(10人左右)参加。依据座谈会提纲(见附件7)开展座谈,并请参会人员填写食品标签认知程度调查问卷(见附件8)。5监测产品安全事故信息收集本年度发生的监测产品安全事故(11个设区市均要开展此项调查工作)。三、组织实施(一)组织安排本项监测工作由省局统一组织实施,九江市局牵头落实具体监测任务,宜春市、萍乡市、景德镇市、鹰潭市、新余市局承担本地具体信息监测工作。(二)完成时限承担任务的市局负责汇总、整理、分析本地调查信息,并完成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实施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存在问题等。调查资料和调查报告于2007年11月10日前以书面形式报送九江市局。九江市局负责汇总、整理承担任务市的调查信息,并于2007年11月15日以书面形式报送省局食品安全协调处。附件:1、食品加工企业食品标签标识情况调查表2、食品标签样品收集情况登记表3、食品生产者座谈会议提纲4、食品标签认知程度调查问卷(生产者)5、食品经营者座谈会议提纲6、食品标签认知程度调查问卷(经营者)7、食品消费者座谈会议提纲8、食品标签认知程度调查问卷(消费者)9、监测工作参考依据附件1:食品加工企业食品标签标注情况调查表企业全称邮政编码企业地址企业性质法人代表联系电话确定食品标签时执行的食品标签标准名称标签上打印哪些日期生产日期包装日期保存期保质期日期打印位置生产日期:包装日期:保存期:保质期:日期打印方式包装机打印手工打印日期打印时间包装时出库前企业对政府在食品标签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提交调查表时,请随调查表附上你企业主要产品的标签样品。 28附件2:食品标签样品收集情况登记表收集地点收集时间产品名称商标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发现的主要问题 提交时附上所收集的完整标签或包装物附件3:食品生产者座谈会议提纲一、座谈对象根据工作方案的要求,邀请不同规模的食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或销售负责人参加(签到表作为报告的附件)。二、座谈目的1了解生产者对食品标签标注内容要求的理解以及相关国家标准的认知程度;2掌握生产者对生产日期、包装日期、保存期和保质期的理解情况;3了解企业处理到期食品的方法、以及对由企业承担处理过期食品和召回食品责任的看法。三、座谈程序1请参会人员现场填写食品标签认知程度调查问卷(生产者)(见附件4)。2告知参会人员:本次座谈是为国家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基础资料,不对企业的产品质量作任何评价,不作为监督执法的依据。3就下列问题开展座谈(座谈记录作为报告的附件):(1)企业在确定食品标签内容时主要按照什么规定进行?(2)企业在商场的到期食品、有问题的食品是怎样处理的?(3)对生产日期、保质期超前标注等行业中存在的现象有哪些看法?(4)对由企业承担处理过期食品和召回食品的责任有哪些看法?(5)完成报告需要的其他议题。附件4:食品标签认知程度调查问卷(生产者)答卷人单位:答卷日期:1我国对食品标签有规定吗?是强制性的还是推荐性的?食品标签主要要求标注哪些方面的内容?2生产日期、包装日期、保存期和保质期有什么区别?3你公司食品包装上的日期是打印的吗?请您简单描述一下打印过程。4销售部门人员对生产日期的打印有什么要求?对产品标签上的宣传内容有什么要求?附件5:食品经营者座谈会议提纲一、座谈对象邀请不同规模的食品销售企业(商家)的负责人和个体经营者参加(签到表作为报告的附件)。二、座谈目的1了解经营者对食品标签标注内容要求的理解以及相关国家标准的认知程度;2重点了解与会企业散装食品销售时的打印标签情况;3询问与会者对到期、有问题食品的处理办法。三、座谈程序1请参会人员现场填写食品标签认知程度调查问卷(经营者)(见附件6)。2告知参会人员:本次座谈是为国家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基础资料,不对企业的产品质量作任何评价,不作为监督执法的依据。3就以下问题开展座谈(座谈记录作为报告的附件):(1)商家进货时对食品标签内容审查吗?如果审查按照什么要求进行?(2)以散装速冻食品为例,了解商家如何向消费者提供散装食品标签信息,标签上包括了哪些内容?(3)商家销售食品过程中,对到期食品、有问题的食品是怎样处理的?(4)对生产日期、保质期超前标注等行业中存在的现象有哪些看法?(5)完成报告需要的其他议题。附件6:食品标签认知程度调查问卷(经营者)答卷人单位:答卷日期:1我国对食品标签有规定吗?是强制性的还是推荐性的?食品标签上主要有哪几个方面的内容?2生产日期、包装日期、保存期和保质期有什么区别?3你们商场自己打标签的食品主要有哪几类?4散装食品需要打日期吗?如果需要,打什么日期吗?散装食品的标签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内容?5商场对到期(过期)食品、有问题的食品如何处理?附件7:食品消费者座谈会议提纲一、座谈对象邀请当地社区、街道或乡镇的消费者参加(签到表作为报告的附件)。二、座谈目的1了解消费者对食品标签标注内容的理解情况;2了解消费者对生产日期、包装日期、保存期和保质期的理解情况;3了解消费者对到期(过期)食品的处理的看法或意见。三、座谈程序1请到会者现场填写食品标签认知程度调查问卷(消费者)(见附件8);2告知参会人员:本次座谈是了解食品标签中的实际情况,为国家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基础资料,为保护消费者权益服务。3对以下问题开展座谈(座谈记录作为报告的附件):(1)选择食品时您最关心的食品标签内容是什么?(2)您认为商场里的到期(过期)食品或有问题的食品应该怎样处理?(3)您对生产日期、保质期超前标注等行业中存在的现象有哪些看法?(4)标签中标出食品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用吗?为什么?哪几种食品添加剂的信息您认为最重要?(5)完成报告需要的其他议题。附件8:食品标签认知程度调查问卷(消费者)答卷人姓名:答卷日期:1您选择食品时主要关心标签中的哪些内容?2生产日期、包装日期、保存期和保质期有什么区别?3看食品标签时您感到最不方便的是什么?4商场里销售的散装食品要打标签吗?您认为应该打哪些内容?5您知道商场对到期(过期)食品、有问题的食品是怎么处理的吗?您有什么建议和意见呢?附件9:监测工作参考依据1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2GB134322004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3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4GB/T12493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5卫生部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6商务部超市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试行)2007年江西省食品安全信息监测工作方案3:儿童食品中辅料及食品添加剂安全状况信息监测一、工作目标(一)了解生产者对儿童食品中辅料及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认知情况;(二)掌握儿童食品中辅料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安全性控制以及安全状况。二、工作内容(一)监测品种乳制品(主要是婴幼儿配方奶粉、牛奶、乳饮料)、饮料、冷冻饮品、果冻、膨化食品等儿童食品。监测过程中,上述5个品种如有缺失,则根据实际情况,增减具体品种,但应确保调查品种不少于5种。(二)监测地点赣州市、南昌市、九江市、吉安市、宜春市、上饶市(三)监测内容及工作方式1政府监管信息利用部门间信息交流机制,收集本省各部门对儿童食品辅料及食品添加剂安全的监管状况、监督抽查结果、专项整治情况等监管信息。2重点信息收集调查当地相关生产企业对儿童食品安全中使用辅料及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认知情况,对国家法规、标准的了解程度,以及儿童食品生产过程中使用辅料及食品添加剂的情况和安全性控制措施。(1)组织召开生产企业座谈会,邀请当地儿童食品生产企业(每个品种选择1-2家企业)技术人员参加。依照座谈提纲(见附件1)开展座谈,并请参会人员现场填写食品辅料及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调查问卷(见附件2)。调查当地儿童食品生产企业使用辅料及食品添加剂的状况,对儿童食品中辅料及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认知状况,对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了解程度,以及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安全隐患。(2)进行问卷调查。向本市儿童食品企业(按不同规模、品种确定10家以上的企业,有效回收问卷不少于6家)寄发企业产品信息调查表(见附件3)、食品辅料及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调查表(见附件4),并进行回收、整理和分析,收集生产企业对儿童食品中辅料及食品添加剂安全控制的相关信息。(3)开展企业实地调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是否开展)。根据座谈会和调查表的实际反馈情况,选择部分儿童食品生产企业(每个品种选择1-2家企业)开展实地调查工作。依照调查提纲(见附件5),询问企业辅料及食品添加剂的采购、验收、检测化验和索证情况,了解验收程序主要控制的安全性指标的指标值,企业对复合添加剂的主要成分是否清晰等情况。3监测产品安全事故信息收集本年度发生的监测产品安全事故(11个设区市均要开展此项调查工作)。三、组织实施(一)组织安排本项监测工作由省局统一组织实施,赣州市局牵头落实具体监测任务,南昌市、九江市、吉安市、宜春市、上饶市局承担本地具体信息监测工作。(二)完成时限承担任务的市局负责汇总、整理、分析本地监测信息,并完成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实施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存在问题等。调查资料和调查报告于2007年11月10日前以书面形式报送赣州市局。赣州市局负责汇总、整理承担任务市的调查信息,并于2007年11月15日前以书面形式报送省局食品安全协调处。附件:1、儿童食品生产企业座谈会提纲2、食品辅料及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调查问卷3、儿童食品生产企业产品信息调查表4、儿童食品生产企业使用辅料及食品添加剂情况调查表5、儿童食品生产企业实地调查提纲附件1:儿童食品生产企业座谈会提纲一、座谈对象邀请当地不同生产规模的儿童食品生产企业(每个品种选择1-2家企业)主要技术负责人参加(签到表作为报告的附件)。二、座谈目的1了解当地儿童食品行业的基本状况、从业人员对法规标准的理解和认知程度、以及行业的主要存在问题及安全隐患。2重点了解生产者对辅料及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认知程度,以及企业辅料及食品添加剂的采购、验收、使用和标签标示方面的食品安全管理情况。三、座谈程序1首先请参会的企业技术人员现场填写食品辅料及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调查问卷(见附件2)。2告知参会的企业技术人员:了解儿童食品生产企业使用辅料及食品添加剂的情况,是为国家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基础资料。强调对被调查企业负责,不对企业的产品质量作任何评价,不作为监督执法的依据。3就以下问题开展座谈(座谈记录作为报告的附件):(1)你们在产品研发或者生产过程中,怎样选择辅料和添加剂?如何确定使用量?(2)一些辅料或添加剂公司推荐的效果好或成本低的新产品,经过试用后确实不错,是否直接用于生产?是否需要有什么手续?(3)购买辅料、食品添加剂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以哪个部门哪个人的意见为主?(4)买回来的辅料、食品添加剂怎么验收?验收标准是什么?(5)食品标签上配料表的内容怎么写?一般由谁来写?用的辅料、添加剂要不要全写上?(6)你们的小孩喜欢吃哪些食品?你们担心有什么问题?(7)完成报告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