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伸出你的手献出一点爱”的英译谈起.doc_第1页
从“伸出你的手献出一点爱”的英译谈起.doc_第2页
从“伸出你的手献出一点爱”的英译谈起.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 “伸出你的手 献出一点爱”的英译谈起冉诗洋(重庆长江师范学院外语学院) 摘要:本文通过对“伸出你的手 献出一点爱”的多种英译运用文献法、语料分析法和对比分析等方法,从对等理论视角、功能视角和读者接受视角对该翻译进行翻译批评,发现很难确定到底哪一种译本是绝对正确的,从而作者提出在翻译批评中应采取描述翻译批评模式,用描述性方法去分析译本和翻译活动,以丰富翻译批评研究。关键词:“伸出你的手 献出一点爱”,描述翻译研究,描述翻译批评汉语文本“伸出你的手 献出一点爱”在4译者间产生5个译本真诚感谢为我提供上述译文的朋友们。其中译文(4)和(5)是一译者不同时间的译文。前者时间靠前。,(1)stretch out of your hands, a little care for the needed;(2)give others a hand, leave them a hope;(3)extend your warm hands to the poor, make your contribution to the society;(4)extend your hands, share the love; (5)lend a hand and share the love。根据传统翻译研究和翻译批评,这就出现了到底哪种译本最正确的问题。本文通过翻译研究的对等理论、功能视角以及读者接受视角对上述译文进行分析,发现很难对上述译文作一个规定性结论:哪一种译文最准确?1传统视角下的翻译批评1.1 对等理论视角下的翻译批评对等理论以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为代表。形式对等“关注信息本身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其实这种对等主要用于诗歌等类文体的翻译,主要是以“形式为导向”(谢天振2008:41)。根据这一理论,对5种译文进行分析。从汉语句型结构看,“伸出你的手”和“献出一点爱”是动宾短语词组,命令式结构成对偶句式,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目的。而译文(1)没有体现出这种对等关系,其他三者都体现了命令式动宾词组的形式对应,译文(5)加入“and”,更符合英语句法,但从形式对等的角度就并非完全对等。动态对等要求“达到原文本信息传译到译入语中后接受者产生反应基本上与原文读者的反应一样”(Nida & Taber1969:200)。根据该要求,原文文本“伸出你的手”体现了中国人乐于助人精神,命令句型促使原文接受者感受到一种关爱情感,而“献出你的爱”更加深入体现出对关爱他人的号召。汉语读者的反应是要“献出爱心去关爱他人”,五个译文都体现了这一效果。1.2 功能视角下的翻译批评在翻译研究中功能学派重点关注原文功能,要求在翻译过程中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根据Reiss的观点, “伸出你的手 献出一点爱”属“以诉请为重的文本”, “不仅仅关注语言形式下的信息,而通常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和清晰的目的展示文本信息”(Reiss 2004:38)。这类文本的目的是激起读者的某种反应,引导他们采取某种行动。“伸出你的手 献出一点爱”在汉语读者中,希望激发读者对社会和他人的关爱,刺激他们采取行动来关心那些需要关心的人或事物,事实上,“a little care for the needed/give others a hand/extend your warm hands to the poor/lend a hand”都具有诉请功能,5种英译文本都体现了诉请这一目的。翻译是一种人类的有目的的行为活动,译者根据客户或委托人的要求,结合翻译的目的和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从原作所提供的多源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的翻译(Nord 2001:1)。在翻译研究中,宏观社会语境因素被纳入翻译研究,而这些因素对具体翻译活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伸出你的手 献出一点爱”的发起人和赞助人没有谈到这个文本的基本目的,作为具有中国文化语境的译者往往会根据预设语境进行翻译。这一预设语境为:该文本以标语形式让更多的中国人和外国人参与到“关爱他人”这一活动。显然这一翻译要求既要实现汉语句子基本含义和功能,同时又要迎合读者偏好,从这一点上看, “make your contribution to the society”升华了主题, “give others a hand, leave them a hope”没有体现“爱”这一深层次意图。1.3读者接受论视角下的翻译批评任何译文都有相应读者,读者的接受往往具有主观性。为了清晰分析读者接受情况,笔者利用当代美国英语语料库(COCA)进行了统计:stretch out of hand/hands没出现过,stretch out of出现2次,a little care for the needed没出现过,但a little care出现20次,for the needed 12次;give a hand/hands共出现20次,leave a hope/hopes没有出现;extend a hand/hands分别出现24/2次,to the poor出现974次,make contribution/s分别出现1/66次,to the society和 to society分别是300/1391次;lend a hand/s分别是166/1次,share love和share the love均为9次。从以上调查可以分析出,美国英语中偏爱使用share, make, give等简单动词,而使用次数多的词和短语表达相对来讲可以说是在美国英语中更容易接受的词及短语表达。此处可以看出各个译本具有可接受性,但(2)(5)使用场合更多,更接近美国英语用法。2 多种译文产生的原因文本意义不确定性。索绪尔认为能指与所指的对应关系是任意的,经过一段时间后约定俗成。但该理论割裂语言的历史性,只考虑了语言共时性特征。德里达认为语义是“撒播”在一连串能指词的转换过程中,不是固定不变的能指所指关系。语言不是包括一组组对称的能指词和所指词的含义明确、界限分明的结构而酷似一种漫无头绪的游戏,各种因素在其中相互作用、变化,从而产生意指链永无止境地延异着(刘会2008:68)。这种能指和所指关系的延异否定了能指所指的规约性对应关系,从而导致语词意义不确定性。语词意义不确定性又导致了文本不再是一个意义明确、自足自明的封闭单元,而成为一种变幻无际的过程和活动(陆扬2008:186)。文本意义不确定性意味着译者在对文本的阐释和翻译不一致。文本阐释多样性。“文本的阅读和阐释过程,是符号的动态的无穷延伸,替代了静态的固定的结构”(同上)。原文的意义甚至原文的思想都处于无限延异的过程中,译者根本无法在翻译过程中固定一个有确切意义的规范文本和固定的翻译模式。译者在具体翻译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去创造性阐释和解读原文本,“译者的踪迹以及其他译本的踪迹都会延异在自己的译本之中”(刘会2008:70)。任何一个文本,在特定时间和社会语境下,由不同译者去理解和翻译,会产生不同译本,甚至同一译者在不同时间和语境下也会产生不同译本如译文(4)和(5),各译本之间差异程度完全取决于译者理解和阐释的不同。译者主体性因素。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査明建等2003:19-24)。由于不同的译者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语境,在翻译过程中会体现出相应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每一译者可能产生至少一种译本。根据上述分析,笔者发现很难用规定性来加以判断哪一个译本更准确,这就产生翻译批评标准的不确定性,不能进行规定性判断,而应考虑到主客观因素进行客观评价。3描述翻译研究视野下的批评根据描述翻译研究模式,描述翻译批评研究属于翻译批评的一个分支,同时涵盖对译本、翻译过程、翻译功能以及翻译活动背后原因和文化、语境批评分析等方面(如图)。Descriptive Translation Criticism DTC . Product-oriented Process-oriented Function-oriented Reason-oriented 根据描述翻译批评法,文本“伸出你的手 献出一点爱”可能由于译者主体性差异和其他文本外原因,产生多种译本,而每一种译本都有存在的合理性。如译本(1)主要保留汉语大意, “stretchout of your hand”为“伸出你的手”,而“献出一点爱”强调关心和爱心, “a little care”恰好体现了这样的字面意思和效果,对象是“the needed”,而不仅仅是译本(3)中的“穷人”(the poor),显然译文(1)和(3)都把原文对象具体化了,而(1)保留了原文对象的外延意义,译文(1)只是更为忠实于字面意思的直译。从原文本的文本性质和目的看,译者或读者很容易联想到这个文本的诉请功能和文本所要表达的宣传功效,原文是对称表达,译文(2)保留了这一特征。译文(3)忠实保留了原文本意义,把对象具体化,而在用词上明显带有文学体裁风格,“extend/warm hands/make contribution”等表达表明该译者重点考虑译文的文学性和具有较高文学水平的接受读者。译文(5)使用地道的英语语法和句式,体现译者在语法上的严格要求,同时站在普通读者接受群的角度去考虑,用“share love”来阐述整个过程中爱心的传播并反映西方的分享文化特质。每一种译文有相应侧重点,每一种译文体现的是不同译者的阐释和解读,都是在具体文化语境和具体读者接受需求的角度下的阐释,没有哪一种绝对是权威,否则就不会有改译或重译。任何译文都具有时代和语境特征,脱离这些特征去做规定性批评都是不科学的,而要做到客观科学,必须采用描述性方法对整个翻译行为进行描述性批评。综上所述,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具有个人主观能动性,文本意义又具有不确定性,而译者对文本的阐释也具有差异性,从而用传统翻译批评包括对等、功能和读者接受理论等理论去批评必然带有规范性特点,要想真正客观批评分析翻译和翻译活动,只有在描述翻译批评模式下进行历史性辨证分析。参考文献:1 Nida, E. A. and C. R.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Leiden: E.J. Brill. 19692 Nord, C.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