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答案1-10题.pdf_第1页
自然辩证法答案1-10题.pdf_第2页
自然辩证法答案1-10题.pdf_第3页
自然辩证法答案1-10题.pdf_第4页
自然辩证法答案1-10题.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系统自然观 是在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特别是系统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系统自然观主 张自然界既存在着又演化着,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既是简单的、线性的又是复杂的非线性的。自然界 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 系统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1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2它实现了从认识存在到认识演化、从认识确定性到认识随机性、从认识简单性到认识复杂性、从认识 线性到认识非线性的转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论方面的发展。 3它注重研究自然界系统的非稳定性、无序性、多样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作用等问题,提供了研究自 然界系统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方式和机制的一种新的系统思维方式,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 方法论方面的发展。 4.它重视系统演化中实践的作用从而建立起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联系。 人工自然观 是在工程技术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人工自然观主张人工自然界是人类通过采取、加 工、控制和保障等技术活动创造出来的,它具有目的性、客观物质性、实践性、价值性和中介性等特征, 它在总体上经历了一个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它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既遵循天 然自然规律,有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工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1它研究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关注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创造领域,超越了以往认识狭 义天然自然的范围,拓展了天然自然观的研究领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它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克服了近代唯物主义的经验论自然观和唯心主义的思辨论自然观的固有缺 陷,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受动性和能动性、自然史和人类史的辩证统一,使得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成为 能动的、实践的自然观和既反映天然自然界又反思人工自然界的科学的自然观。 3它不仅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还强调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共存,并主张尊重自然和社 会规律的理性原则和客观方法,突出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革命性、科学性特征。 生态自然观 是人们面向生态环境问题,依靠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形成的。生态自然观主张自然界 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非线性的生态系统;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人类改 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 然界的和谐统一。生态自然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基础。 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1它倡导系统思维方式,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强化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促进了马克思主 义自然观在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方面的发展。 2它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辩证理解“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正确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人类在实施 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系统自然观、 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 第一, 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和天 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它们 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各有其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 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 然界的协调和发展。第三,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 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自然观 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协调性关系,为系统自然观 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2、 阐述生态系统规律及其实际意义 三大规律: 闭合循环规律 反馈调控规律 系统和谐规律 实践意义:三大规律在“过程机制性态”中系统地反映生态系统中各种因素的普遍联系和相互 作用。要保持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局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些规律成为人们制定行为规范 和进行社会实践的依据。 3、 谈谈那些科学技术方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法 如何理解对辩证思维渗透 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1)科学技术研究,离不开辩证思维。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从抽象到具体、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这些辩证思维的形式体现和贯彻在科学家、工程师的具体科学技术研究中。自觉地认识和提升这些辩证思 维的形式,对于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深入研究科学技术,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分析和综合 分析与综合有机结合,形成分析与综合的辩证思维,形成了认识事物部分与整体辩证关系的完整过程,是 人们思考事物、对象的必要思维方法与阶段。 在科学研究中,分析与综合是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分析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深入对象内部进行认识和 实践,而且是为了在思维中综合认识对象,为在实践中变革对象打下基础;综合也需要以分析为基础,没 有分析的综合不是深刻的综合。分析是研究,综合是创造。 这是更深刻地把握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 分析是在思维过程中把认识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 方面、 特性等,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从中找出事物的本质;综合则是把分解出来的不同 部分、方面按其客观的次序、结构组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认识事物的整体。分析和综合的客观基础是事 物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和综合是两种相反的思维方法,但它们又是统一的,相互联 系、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综合是分析的完成,离开了综合就 没有科学的分析。分析和综合的统一是矛盾分析法在思维领域中的具体运用。 二、归纳和演绎 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归纳由于不是必然推理,单纯运用归纳就会遇到“归纳问题”;演绎是从 一般到特殊的必然推理方法。但是单纯运用演绎,无法推进科学实践的新发现、新发明。把归纳与演绎结 合起来,形成了归纳与演绎相互结合的辩证思维。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则为归纳确定合理性和方向。 归纳与演绎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归纳和演绎是最初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归纳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方法,即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 的原理。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即从一般原理推论出个别结论。归纳和演绎的客观基础是事物本身 固有的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的关系。归纳和演绎是方向相反的两种思维方法,但两者又是互相依赖、 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归纳是演绎的基础,作为演绎出发点的一般原理往往是归纳得来的;演绎是归纳 的前提,它为归纳提供理论指导和论证。在实际的思维过程中,归纳和演绎是相互推移、交替使用的。归 纳和演绎都具有局限性,单纯的归纳或演绎还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需要运用更为深刻的其他思维 方法。 三、从抽象到具体 就是把抽象的、内容贫乏的概念、理论赋予丰富的经验和实践内容的过程。 在辩证思维中,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要实现认识的两次飞跃:第一次,是从感性的现实具体上升到思维 抽象的过程,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提升的过程;第二次,是从科学的思维抽象逐步使抽象 的理论上升到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性的思维具体的过程,是把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再返回科学实践,赋予 理论具体内容的过程。 抽象和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抽象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或规定;思维具体或理性具体 是在抽象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它不同于感性具体,感性具体只是感官直接感觉到的具体,而理性具体则 是在感性具体基础上经过思维的分析和综合,达到对事物多方面属性或本质的把握。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 方法,就是由抽象的逻辑起点经过一系列中介,达到思维具体的过程。 四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是研究事物发展规律的唯物辩证思维方法之一。这一方法要求在认识事物时, 要把对事物历史过程的考察与对事物内部逻辑的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逻辑的分析应以历史的考察为基 础,历史的考察应以逻辑的分析为依据,以达到客观、全面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目的。历史和逻 辑的统一,不仅仅是关于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它是构建科学技术理论体系和实践活 动的规定性或原则。科学技术历史实践是逻辑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确定逻辑思维的任务和方向。科学 技术历史实践的发展对于感性经验的增加使逻辑思维逐步深化和发展。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是研究事物发展规律的唯物辩证思维方法之一。这一方法要求在认识事物时, 要把对事物历史过程的考察与对事物内部逻辑的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逻辑的分析应以历史的考察为基 础,历史的考察应以逻辑的分析为依据,以达到客观、全面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目的。历史和逻 辑的统一,不仅仅是关于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它是构建科学技术理论体系和实践活 动的规定性或原则。科学技术历史实践是逻辑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确定逻辑思维的任务和方向。科学 技术历史实践的发展对于感性经验的增加使逻辑思维逐步深化和发展。 (2)辩证思维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只有坚持辩证思维方法,才能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在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时,必须要 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与具体等方法。另外,坚持辩证思维方法对于建立科学体系,指导社 会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研究,离不开辩证思维。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从抽象到具体、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这些辩 证思维的形式体现和贯彻在科学家、工程师的具体科学技术研究中。自觉地认识和提升这些辩证思维的形 式,对于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深入研究科学技术,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绿色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技术有哪些 主要内容 绿色产品设计就是考虑生命周期内每一个阶段产品与人和环境的相互影响。绿色产品设计主 要绿色因素是:(1)环境保护,主要包括:建立一套约定环境因素的设计规范;分析物流以跟踪每一个阶段的输 入输出;建立环境影响的评估模型;对于有损环境的方面进行风险评估。(2)工作条件,并行考虑产品在制造、 使用、 废弃与回收过程中对人健康的损害。 (3)资源优化,研究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每个过程中对物资和能量 的有效利用。(4)产品成本,建立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成本模型,不能只考虑设计、制造和销售过程中企业内 部成本,还要考虑包括使用和废弃与回收过程中用户和社会承担的成本。 关键技术 目前,支持绿色产品设计的方法和工具已成为研究的重点,有些已在一些企业中得以应用,本文 将介绍其中三个比较成熟的,并称之为三大关键技术: 1.面向再生的设计方法,减少环境污染和节省自然资源是绿色产品设计的根本目标,合理的再生方法会产生 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面向拆卸的设计方法,在产品设计时,一般只关注零部件的装配性,而很少考虑产品的拆卸性,特别是这两 个方面往往会产生矛盾。 3.面向生命周期的评估,如何方便而有效地评价一个产品对人和环境的影响这是绿色产品设计能否最终在 产品设计中被设计者所采用的关键,这就要求能提供展示一个产品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方面所产生的后 果的工具, 5、 怎样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的模式 科学发展模式: 纵向上,科学发展表现为渐进与飞跃的统一;横向上,科学发展表现为分化与综合的 统一;总体趋势,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技术发展模式: 技术自主论;社会建构论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在现代,一方面表现为密不可分,几乎被看作是同一范畴; 另一方面二者的任务、 目的和实现过程不同,在其相互联系中又相对独立地发展,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的任务是通过回答 “是什么”和 “为么”的问题,揭示自然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目的在于认识自然.技术的任务是通过回答“做什么” 和“怎么做”的问题,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目的在于改造自然. 科学主要表现为知识形态,技术则具有物化形态.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科学上的突破叫 发现,技术上的创新叫发明.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研究,技术是综合利用知识于需要的研究.对科学的评价主要视 其创造性、真理性,对技术的评价则首先看是否可行,能否带来经济效益. 科学和技术相互促进,又有区别: 一、形态不一样.科学一般表现为知识形态,理论形态;而技术则一般表现为物质形态. 二、任务不一样.科 学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么做” .三、目的不一样.科学的目的是现 象之中求本质,以认识课题为己任;技术是来自某种认识或者经验的升华,用于改造课题的活动. 四、管理 方法不一样.科学的管理方法强调工作得如何;技术则注重如何工作. 五、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不是一回 事.科学革命至今已经历了两次,目前正酝酿着第三次.第一次是哥白尼等科学家,研究了宏观低速速运动规律. 第二次是量子论和狭义相对论的产生,发现了微观高速运动的规律.生命科学将是第三次革命的主要内容.技 术革命至今已经历了三次.一次是蒸汽机革命,一次是电机革命,再一次是控制论、原子能和电子计算机革命. 现正面临着第四次产业革命. 六、科学与技术的评价方面不同.对科学的评价是一个深字;对技术的评价 是一个新字. 七、科学是不保密的,保密的都是技术.各国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都抢先公开.但是新技术却绝 对保密. 八、科学没有强烈的沽誉主义色彩和商业性质,不能出卖和转让,而技术则可以. 6、 如何理解科学与技术的依存和互动 1. 现代科学的体系结构由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组成 学科结构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构成。知识结构由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假说、 科学理论构成。 现代科学的体系结构表现出现代科学的发展过程,其中学科结构形成立体的架构,知识 结构各要素渗透在学科结构相对应的要素之中。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都是系统化的知识,都会 经过一个由科学事实到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 2现代技术的体系结构由门类结构和形态结构组成 门类结构由实验技术、基本技术和产业技术构成。 形态结构由经验形态的技术、实体形态的技术和知识形态的技术构成。 现代技术的体系结构表现出现代技术的发展过程,其中门类结构是立体的架构,形态结构的各要素同样渗 透在门类结构相对应的要素之中。实验技术、基本技术和产业技术都包含经验技能、都使用工具机器,都 蕴涵了知识。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研究表明,科学技术在各自的发展中,不但日益多样化和系统化,而且越来越呈 现出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科学与技术一体化是当代科技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主要是指科学越来越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并且向技术转 化的速度愈来愈快, 同时技术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含量愈来愈高。 科学与技术衔接后相互渗透、 相互包含以致融合成连续的整体。 一、科学与技术产生的时间距离越来越短即科学向技术转化的速度越来越快。 二、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一方面技术比过去在更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科学的发展与应用的水平。另一方面科学在很大程度也依赖于技 术的状况与需要。 三、在生产的目的下科学与技术融为一体了。人们研究科学发明新的技术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 进步即不论是科学还是技术最后都要落脚于生产这一目的。因而在生产的目的下科学与技术正在融为一 体。 四、在追求经济利益的目标下科学与技术统一起来了。人们追求经济利益的观念和行为是造成科学技术一 体化的原因之一。当然科学技术化并不是科学完全化为技术,技术科学化也不是技术完全化为科学,科 学和技术一体化更不是把科学和技术混为一谈。我们既要看到以“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科学和技术的相互 联系和相互转化同时又要看到科学和技术本身的区别和相对独立性 在 20 世纪以前,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联系是松散的,基本上是独立地发展。现代的科学与技术之间紧 密结合,相互创造,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呈现出科学与技术综合化、一体化的趋势。 科学日益技术化,现代科学的发展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依赖于现代技术为它提供的研究手段,科学研 究活动中技术操作的成分和难度加大。 技术日益科学化,现代技术的发展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依赖于现代科学为它提供的理论基础,技术开 发活动中科学探索的成分和难度增加了。 科学技术一体化,表现于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交叉。在自然科学的知识体系中,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的 门类日益充实,向技术延伸;在技术构成的体系中,工程知识的内容日益条理化和系统化,向科学靠近。 在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之间的大量“中介学科”的涌现,已经使得某些科学与技术的传统界限变得模糊 起来。 三、科学技术的一体化,还表现在现代条件下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再到技术开发的周期缩短,以及它们 之间的些统和并举。 科学技术的一体化,表明当代的科学与技术已经从规模、意义不甚大,耗费人力物力财力不甚多,且 有较大自由度和独立性的“小科学”、“小技术”,转变为规模意义巨大、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甚多,且有较强 约束性和协同性的“大科学”和“大技术”。 7、 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和组织机构对科学的发展有何意义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有一个历史过程。经济支持制度、法律保障体系等科学技术体制是根本,各种组 织机构及其科研组织运行是保证,科学技术的伦理规范是导引。 在科学技术发展应用的新阶段,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因此必须进行科学技术体制 改革以保证科学技术的良好运行。 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技术体制是在一定社会价值观念支配下,依据相应的物质设备条件形成的一种社 会组织制度,旨在支持推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利用。科学技术的体制化以相应的职业化为核心,其 内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和丰富。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包括:组织领导体制、经济支持制 度、法律保障体制、交流与传播体制、人才教育培养制度等。 科学技术与其他各种事业密切相关,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以保证科学技术活动的顺利进行。科学 技术组织机构随着历史的演化而变化,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功能,是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组织保证。 , 8、 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 21 世纪是一个科技以前所未有的态势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和丰富的物质 产品和精神产品;但同时也给人们造成很难摆脱的负担,它催化着物质的诱惑,精神的颓唐和道德的 失范。在如今的科学技术研究与创新领域,有些科技工作者,过于看重自己的声誉、地位、以及生活 与工作条件,表现得急于求成;或不恰当地利用其地位与资源优势,或将个人的成就不恰当地置于国 家和社会利益之上,与科学道德、科学良心相违背。诸如“学历门”、“造假门”、“学术抄袭”、“研究成果 用于非法牟利”、“把一些科学研究用于危害社会安全”等一系列的问题。虽然法律的惩罚和制裁对这些 行为有了一定的打击,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治标不治本。所以对科学技术工作者加强进行伦理道德 的教育和规范越来越显得举足轻重。科学技术进步应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的 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建立和完善高尚的科学伦理,尊重并合理保护知识产权,对科学技 术的研究和利用实行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引导,是二十一世纪人们应该注重解决的一个重大 问题。 科技伦理是指科技创新活动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思想与行为准则,它规定了科技工 作者及其共同体应恪守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从本质上看,科学伦理道德源于对世界的 科学认知,体现了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念,是科学界应该共同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恪守的行为规范,是科 学界继承、发展的文明传承,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科学创新的目的在于其普及性和应用性, 特别在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为社会化的创新活动,在创新同时把科技的成果、知识迅速地 传播给整个社会,从而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科学是实证的知识系统,它追求的目的是“真”,它发现 的是客观的规律,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但科学技术的应用在客观上存在两面性,即“双刃剑”问 题。科学知识及技术发明成果总的说来应是中性的,并不会对社会生态、自然生态带来坏的影响。但 是什么人掌握它,通过什么方法去研究它;以什么目的去应用它,所带来的后果可能完全不同。而伦 理正是规范性的,它追求的是“善”;阐明的是人与人应该怎样相处,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科 学总是在创新,而创新总会引起人类生活与利益关系的改变。因此有必要在科学共同体内部以及在我 们整个社会中,强调科技伦理道德的问题。科技伦理道德体现科技工作者正确的价值观念:人生观、 价值观、自然观、社会观及科学观。其中科学家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其从事科学活动的灵魂,决定着 科学家的科学良心和道德理想。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 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 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 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当代科学伦理道德反映了现代科技的认知水平和创新的要求,为科技发展创造了条件,规范着科技工 作者的行为准则,引导着科学技术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第一、科学伦理道德是科技创新的现代文明 理念。它体显了“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崇高人本思想。第二、科学伦理道德是科学 创新的精神动力。科学伦理道德始终鼓励科学家对知识的不断追求,鼓励和尊重知识、技术、管理和 体制创新,鼓励公平竞争,鼓励交流与合作。第三、科学伦理道德为科技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必要的规 范和调节机制,能够很好的把先进的科研成果转化成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产品。第四、科学伦理 道德为科技创新营造了一个先进的文化氛围。科学伦理道德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科 技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条件,是发展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前提之一。其发展 方向也将影响着科技发展的方向,对整个社会及全人类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第五、加强科学 伦理道德建设是科技进步的内在要求。正如培根所说“道德哲学是一切科学的目的,是一切科学之 王”。 科学伦理道德规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科学主题的灵魂,支配着他们的行为,培养科学主体行为的 高度责任感和科学献身的精神。一个健康的、正确的伦理道德氛围,既尊重知识创新的优先权、技术 创新的产权保护,同时又鼓励知识的公开与共享,既鼓励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和对于他们的培养, 使他们能够尽早独立领导科学创新活动,也鼓励青年人尊重老一辈的科技人员。 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经济转型时期,社会从比较封闭向全面开 放转变;这对原有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存在着相互激荡的文化价值观念,科技工 作及科技工作者中也出现了一些单纯追求物质利益的现象。要加强研究,提高对新时代科技伦理的本 质的认识。科技伦理来源于科学认知,只有加强研究、发展认知,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科技伦理的发展。 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在我们的科学研究生涯中,要深刻的认识到科技伦理道德的重要性是我们取得 成功的第一步。我们要以窃取别人、盗用别人成果为耻辱,严于律己,只有我们每个人都严格的要求 自己,监督自己,我们的科技水平才会发生质的飞跃,只要我们孜孜不倦的耐下心来搞科研,我们才 会有收获是那种开心的喜悦,我们的综合国力才会有大幅度的提升,我们的国家才会发展的更加美好。 科学技术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一样,建立在诚信和道德的基础上。现阶段,默顿的科学的精神气质受 到挑战,科学技术工作者有失范行为,需要制定相关科研诚信指南和工程师伦理准则加以规范。科学 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和医学实践,尤其是进行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应该遵循社会伦理、生命伦理、 动物伦理等。技术工作者,尤其是工程师,在工程技术活动中,应该遵循一定的职业伦理和社会伦理 准则,应该承担对社会、专业、雇主和同事的责任,应该对工程的环境影响负有特别的责任,规范自 己的行为,为人类福祉和环境保护服务 9、 如何认识创新型国家的内涵 如何认识自主创新的内涵 自主创新包括哪些类型 创新型国家是指以追求原始性科技创新为国家发展基本战略取向,以原始性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 力,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通过制度、组织和文化创新,积极发挥国家创新体系的作用,不断把国民 经济推向从事高新技术经济活动,从而处在世界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高端的一种国家类型。 创新型国家的形成需要特定的历史条件,包括:(1)科学技术发展达到较高水平,为不断的原始性创新 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平台;(2)社会经济发展提出突破自然资源与空间制约的要求,为原始性创新提出 客观与现实要求;(3)社会总体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能够从事相对专门化的科技创新产品生产;(4) 全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不断增强,形成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民间互动的创新网络。 自主创新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自主创 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再创新。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 自主创新从内容上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原始性创新,即通过科研和开发,努力获得更多科学发现与技 术发明;二是集成创新,即通过各种相关技术成果融合汇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引 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即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地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10、 为什么我们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工程师在构建节约型社会中能做 什么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 2005 年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 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在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的前提下,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流通、 消费环节中,通过健全机制、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宣传教育等手段,动员和激励全社会 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 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支撑全社会较高福利水平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 在这里,“节约”有两层涵义:一是杜绝浪费,即要求我们在经济运行中减少对资源消耗的浪费;二是 在生产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创造相同的、甚至更多的财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 好型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既要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并且能够尽量循环利用,又要保证 全社会较高的福利水平。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实质上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一个重大战略决 策和长远战略方针。 提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 1、是由我国人均资源较少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1).我国虽然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人均资 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水平,其中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为世界水平的 1/3、1/4、1/5、 1/10 和 1/22,是世界上人均资源占有水平较低的资源小国之一,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 众多人口对有限资源的压力将愈来愈大。 (2).我国自然地理条件复杂,资源种类齐全,但资源质量 不高, 自然生产力低。 (3) .我国资源分布不平衡, 资源之间不匹配, 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协调。 (4) . 后备资源供给不足,潜伏着更大的资源危机。如果不能在地质勘探方面强化投入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我国石油、天然气、关健矿产资源将严重衰竭。 总之,我国人口持续增长,耕地不断减少,供水能 力紧张,能源紧缺愈加深重,矿产资源不足,后备资源基础薄弱,资源总需求迅速扩大,各类资源供 应长期紧缺,是我国人口与资源、经济增长与资源供给矛盾的基本格局,资源短缺将长期成为遏制我 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2、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1).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过去我国走的是依靠高消耗资源,粗放式经营 的经济发展之路,用于支撑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十分严重,每万美元消耗的铜、铝、铅、锌、锡、镍 合计 70.47 公斤,是日本的 7.1 倍,美国的 5.7 倍,印度的 2.8 倍, 。资源短缺制约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 越明显,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要打破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建设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 (2). 另外,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保护环境的有力措施。经济运行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造成水环境、 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退化、恶化严重。 我国单位 GDP 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是日本的 68.7 倍,德国的 26.4 倍,美国的 6 倍。我国人均耕地 1.5 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 12,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以近千万亩 的速度沙化,为了保护环境,减少对生态的破坏,转变经济增长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模式,建 设节约型社会是重要的一步。 (3).最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我国正 在积极实行资源的“走出去”战略,但是对于重要资源特别是粮食耕地、淡水、石油、煤炭等战略性资 源必须立足于自力更生。如果依赖进口,就会受制于人,在国际竞争中将处于劣势。 因此,建设节 约型社会实质上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和长远战略方针。 3、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基本保证,只有通过建设节约型社会,才有国家的长足发展。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 撑。 (2)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造成过量消耗资源,环境严惩污染, 生态严惩破坏。资源和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已严惩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危 及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自下而上和发展。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资 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和生态,才能促进我这经济社会平稳较快持续发展。 2、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我国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影响了我国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 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