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教育利弊共存.doc_第1页
神童教育利弊共存.doc_第2页
神童教育利弊共存.doc_第3页
神童教育利弊共存.doc_第4页
神童教育利弊共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童教育利弊共存关键是“教育”沈非非 汉语言文学081班 学号:200803014106摘要:神童教育的利和弊,就像是天平的两端,谁都不能断言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们不能片面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能因为它存在不利的因素而否定它存在的价值,更不能因为有些成功的案例就趋之若骛。对于神童教育,如何“教育”才能真正的培养人才,让“神童”成为真正的神童。关键词:神童;教育;人才一、 影响神童教育的三大客观因素1、社会神童教育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特别是当代中国,尤其重视教育,“神童教育”更是发展得如火如荼。在早期,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就是专门招收智力超常的儿童进行培育。当代中国培育“神童”的方案:一、是超常儿童实验学校;二、是特长实验班。而当代神童教育的两种方式,一种是对“神童”的教育,这是对智力超常儿童的专业的培育;而另一种是为造就“神童”而进行的教育,这是针对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利用专业的、特殊的培训,使儿童有超越常人的才能。2、家庭 家庭的结构特点,家庭的稳定性,父母的思想意识、文化素养、言行举止,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父母的威信,参与子女教育的自觉性和教育方式、生活资料和发展资料的数量和质量等,都会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神童,他们比一般的同龄儿童早熟,也更敏感,家长的态度以及家庭的状况对神童的教育和发展都很重要。3、媒体媒体要做有良心的媒体。大众传媒的传播速度之快,影响的空间范围之广,如果媒体不如实报道,过分的夸大事实,追捧神童,可想而知对神童所带来的影响会有多大。媒体应该如实的报道,并引导其健康的发展。二、 神童教育的弊端(一)神童教育不利的方面1.个体长期受压抑,人性扭曲2.知识断层,智慧窄化,易受打击,形成极端行为3.装点门面和作秀的极端功利主义给社会带来不良风气抑制教育本身的积极功能,反其道而行之,本末倒置。忽略了神童本身只是儿童这一本质,只是单方面的传授知识,而心理等其他方面却不甚在意,这样的神童教育是令人担忧的。神童除了学习之外,他的天性是玩,只会学习而不会玩的小孩,明显只是学习的工具,或者是父母亲友炫耀的资本。在这样的环境下,“神童”是很难得到真正的教育和培养,很难真正的走上成才之路,为整个社会和国家做贡献。(二)神童教育失败的案例14岁神童覃瑶,看课外书遭老师批评后跳池塘自杀 她2岁上学,14岁上高二,并有望在15岁时成为一名大学生;她最大的梦想是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名志愿者。然而,就在距离北京奥运会召开还有短短的5个月的时候,她的梦想在这个春天戛然而止。她因看课外书被老师批评,留遗书跳下校内池塘自杀。【1】 这么聪明漂亮的女孩就这样自杀了,可以说她的人生还没有真正的开始,很多美好的事情都还没有经历过,就这么匆匆地走了,祖国的天空少了一朵鲜艳的花朵的点缀。虽然说一个人的去留对一整个国家来说并不是很重要,可以说是无关痛痒。但是,如果不仅仅是一个人呢,如果是面对所有的儿童而不止是神童呢?这对一个国家的影响会有多大,可以估量吗? 而教育面临的就是这样的问题。像覃瑶这样的“神童”真的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而怎样的教育才能让她们更好地发展,成为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人才,是教育部门和教育者要研究和深思的问题。好的教育不仅要有好的硬件设施,更要有好的、合理的、适当的教育方法。悲剧不用太多,像覃瑶这样的悲剧,发生一次就该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悲剧? 当代中国对神童教育虽然有一定的关注,但对有些方面并没有统一的、完善的方案。对于大多数神童的教育措施也只是让他跳级,而跳级是我最不赞同的对待神童的方法。把一个儿童放在比他大的一群人中间,有隔膜是在所难免的;而且神童对于一般的普通教学方法是不适应的,再加上其本身的早熟和敏感,跳级这种方式并不对神童起到真正的培养、教育作用。而覃瑶的悲剧就是很有利的证明。三、 神童教育的优势(一) 神童教育有利的方面1、使超常儿童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2、培养人才 当今世界时科技竞争、知识竞争的时代,而一个国家的繁荣和发展,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是不行的。既然“人才”已经存在了,当然要把他们培养成真正的有用的人才,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开展神童教育首先是为了让“神童”能够得到更好的培育和发展。圣人孔子就已经提出了“因材施教”这种教育方法,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个个体,所以发展神童教育是很有必要的。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特点来拟定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教无类,顺着儿童的天性,让儿童的天赋、才能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儿童也不用压抑自己,可以更快乐、健康的成长。(二) 神童教育成功的案例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可以说是最早把智力超常的儿童,即所谓的“神童”集中进行特殊培训的学校。而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走向成功的人也很多。少年班毕业生在北大、清华、中国科大、复旦这四所一流名校担任教授的有近20人,其中78级的翁征宇是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首位“杨振宁讲座教授”;85级杜江峰是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新近又入选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 少年班毕业生已有18人在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任正教授,有3人当选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3人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多人当选美国医疗信息科学院、美国光学学会等会士。除了87级庄小威外,81级骆利群38岁时出任美国斯坦福大学正教授,82级卢征天36岁时出任美国芝加哥大学正教授,83级邵中34岁时出任美国耶鲁大学正教授。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IBM、英特尔、微软、杜邦这样的国际500强企业就职的就有149人,其中许多人担任重要职位。除了现任微软全球副总裁张亚勤外,78级高峰目前任德意志银行中国分行董事、总经理。【2】 就是由于有这么多人成才,走向了成功,可见神童教育并不是不可取的,只要“教育”得当,那么神童教育足以为人才的培养,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四、 对于神童教育,要如何“教育”?(一) 教育的定义是什么?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的“教育”,可以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不同的层次:1、广义的,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2、狭义的,主要指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3、更狭义的,有事指思想教育活动。【3】(二) 什么是神童教育? 神童教育在中国又称超常教育:指对智力超常儿童进行超越常规的教育,针对超常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二进行的教育,以使他们得到良好的教育。(三) 什么是神童天才? 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对天才的界定标准并无定论。20世纪,美国心理学家特曼用智力测验,认为智商超过140以上的为天才儿童。也有学者认为天才的定义应包括非智力因素,智力中等以上,任务承诺力强,创造力较高。还有的认为比同龄宝宝提前出现某一或某些行为的就是天才宝宝。中国超常儿童协作研究组根据调查和追踪研究,从认知的各方面概括出超常儿童有以下特点:1、感知敏锐,观察力强。2、注意集中,记忆力强。3、语言发展好,表达力强。4。、思维敏捷,逻辑性强。【4】(四) 怎样的教育才能成就神童? 对于神童,他们首先是儿童,然后才是超出常态发展的超常儿童。对于他们的教育要慎之又慎,绝对来不得半点马虎。1、 改革教育制度 虽然现在的教育制度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但转变并不明显,可以说是收效甚微,“素质教育”似乎只是一个口号,喊得是很响亮,但却没有收到应有的成效。对于中国现今的教育制度,有人这样归纳:挖掘的是庸才;埋没的是人才;扼杀的是天才。是怎样的心寒的人,才说出了这样的话;又是什么才让他心寒至此?现在的中国选拔人才的唯一方式是应试制度,就是以考试的成绩来决定一个人的水平,但这样的方法却不是很科学。由于升学考试取决于分数,与科举制中取于文章基本类似,现代教育又可称为”新时代的科举制教育”。在中国教育中,记忆力=学习成绩,学习成绩=文凭,文凭=社会通行证。这就是事实。高分低能已经成为中国所谓好学生的代名词!由于升学有分数作标准,埋没了大量有其他特长的学生由于教育庸腐,导致中国缺乏大量人才,阻碍经济发展。因此,教育制度的改革是很有必要的。但改革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还要经历一个相对艰难的过程。改革,并不只是改变原有的表面的现象,而是要从根本上去改变,彻底的改革。2、 摆正对神童的态度(1) 家长:家庭是儿童出生后首先接触到的环境,是对儿童影响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环境,也是少年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不仅父母应该为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学会用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且全社会都应该重视家庭教育,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倡导健康的家庭生活,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5】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成才,成为有用的人。而有些人就利用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这种心态,误导家长,让家长认为只要接受了特殊教育就能成为神童,来牟取暴利。而父母也在这样的诱惑下,让自己的孩子去接受特殊教育,去学一些孩子根本就不喜欢或者是不适合学的东西。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神童,对于神童的特殊教育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家长应该克服浮躁的心理和不切实际的幻想,破除对“神童教育”的迷信,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孩子,扎扎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培养、教育孩子。然而作为家长还应学会发现“神童”,不至于埋没人才。要细心的观察,对子女要有足够的关心,而不只是物质上的满足。现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家长在事业和家庭方面没办法做到兼顾,忽略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的很多事情。导致了现今社会青少年的孤僻、自闭,甚至是抑郁症。对于孩子来说一个健全的童年并不仅仅只是富裕的物质而没有足够的温情,有时候孩子想要的只是家长的一句鼓励或是安慰,或者是一个拥抱,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里温暖实在是少得可怜,而对于孩子这份温暖却是不可取代的。(2) 社会: 社会对于“神童教育”不应该是盲目的盲从的,要站对立场要明辨“是非”,要重视但不能过度。而对于媒体报纸,不能因为自身利益而盲目追捧“神童”,过于夸大“神童”的能力,给“神童”预设没来。放“神童”以一个相对自由、宁静的环境,不要给他们增加压力和心理负担。(3)重视儿童的心理发展 现代情绪心理学认为,情绪不仅可以放大个体的内驱力,而且其本身可以直接起到动机的作用,诱发个体产生相应的行为。对于儿童来讲,兴趣、愉悦等积极情绪会推动他们从事一些探索性和创造性的活动。【6】 对于“神童”人们注重的往往只是他们的成绩等一些外在的表象的因素,很容易忽略儿童发展的心理因素。而我们所面对的“神童”,是一群智力超常的儿童,他们比一般同龄儿童更敏感、早熟,但他们的心智是不成熟的。对于一个十二、三岁的儿童,他虽然智力超过十七、八岁甚至是二十几岁的人,但他们的心理年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