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企业文化真正落地》_第1页
《让企业文化真正落地》_第2页
《让企业文化真正落地》_第3页
《让企业文化真正落地》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企业文化真正“落地” “文化于根”力克“水土不服” 根是什么?就存量而言,根是本企业长期发展中积淀下来的、被实践证明是优良的传统文化;就增量而言,根是本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积极探索的、被新的实践证明是具有竞争力的先进文化。 但是,有的企业在企业文化构建中,却丢掉了根,忘掉了本,一味求新求洋,忽视了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一味追求文字华丽,缺乏深层次、内涵性的东西;一味效仿照搬,失去了本企业的个性特色。这样“构建”出的文化,与企业员工难以产生心理契合,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文化于根”,讲的是企业文化建设要突破“引进、移植、组装”的误区,按照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进行建设。具体而言,就是要坚持“以我为主,适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方针。构建企业文化,不是在一块空地上“塑造”,而是在原有文化基础上“提炼、提升和明晰”,因此,着力点要放在“固根强本”上。纵观近20年来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历程,应该承认,我们偏重于对西方企业文化理论的引进借鉴,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本企业优秀文化挖掘、提炼不够。当然,“文化于根”并不排斥外来先进文化,但不可“生搬硬套”,要与本企业优秀文化相融合,适我所用,不能替代。北京同仁堂381年金字招牌不倒,靠的就是“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文化定力。 “内化于心”力求“全员认同” 企业文化不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装饰品,在企业主流文化层面:企业目标、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等经广泛征求意见并初步成形后,当务之急是使之“内化于心”。“内化于心”需要经历一个认识、认知到认同的过程。只有认同,才会信奉。为促进全员认同,应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组织推进 明确各级“一把手”是企业文化的第一宣传者、第一推动者、第一责任人,把企业文化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推进;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承担者、宣传员,紧密结合业务经营管理工作,大力宣传企业文化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强化培训 把员工塑造成“企业人”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把一个自然人、社会人塑造成一个“企业人”,必须把优秀的文化内化为员工的思维模式,这一过程的主要载体就是培训。要让每一个员工都明白企业文化是什么,为什么要构建这样的企业文化,个人与企业文化的关系,如何体现企业文化等。只有企业全体员工都从内心认识、认知、认同了本企业的文化,才能使之内化为员工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形成企业的文化力。 实例引导 企业的观念文化比较抽象,如何生动形象地进行宣传教育呢?我认为,一是把“精神人格化”。大庆石油人把大庆精神人格化,持续深入地开展“学铁人,立新功”的主题教育活动,强化了全体员工对企业精神的理解。二是把“理念故事化”。蒙牛集团通过非洲大草原“狮子与羚羊”的故事,生动地阐释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竞争理念。三是把“规范案例化”。运用正反案例的“震撼效应”,加深行为规范的指引力度,使之入脑入心。 营造氛围 根据心理学研究,一个人长期处于一种观念的熏陶下,潜移默化,内心深处就会认同这种观念。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各种渠道、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企业文化,营造一种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在这种氛围里,不求立竿见影之效,但求滴水穿石之功,久而久之,就会使员工产生自觉认同并形成习惯。 “固化于制”力举“制度约束” “固化于制”,就是用制度、机制来反映文化理念,将已取得的文化建设成果用规章、制度固定下来,对员工既是价值观的导向,又是制度化的规范。员工对企业文化由认知认同到自觉践行,有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习惯到习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制度文化的刚性约束与观念文化的柔性疏导相辅相成,以此克服人的“惰性”,使企业文化的贯彻变得流畅而坚实。现代行为科学认为,一套合理有效的制度,能够塑造人、改造人。 “固化于制”,更艰巨的任务是建立公司治理与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公司治理与现代企业制度,一个实质性的步骤是实行股份制改造。明晰产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经营管理层规范有效地运作与制衡;建立公司治理与现代企业制度,一个关键性的改革是建立有效的人事与激励约束机制,变“相马”为“赛马”,建立公平、公正、透明的人才“赛道”和“以业绩论英雄”的效绩考核体系,使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建立公司治理与现代企业制度,一个重要的举措是建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