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a江西省城市化质量区域差异时空分析.doc_第1页
近10a江西省城市化质量区域差异时空分析.doc_第2页
近10a江西省城市化质量区域差异时空分析.doc_第3页
近10a江西省城市化质量区域差异时空分析.doc_第4页
近10a江西省城市化质量区域差异时空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10a江西省城市化质量区域差异时空分析一、引言(一)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世界城市化水平也迅速提高,城市数目及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己超过50。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的30多年以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2015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771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0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0346万人,减少152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6.1%。已初步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多层次的城镇体系结构。然而在现阶段,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都产生了诸多问题,例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等。我国的城市化过程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快,城市问题也尤为集中和突出,不仅具有世界城市化过程中的普遍问题,还出现了如城市布局松散、空间分布不均、贫富差距大等特殊问题。这些问题必定会影响我国城市化的持续稳定发展,所以在城市化进程中,不仅要强调城市“数量”的扩张,更要重视城市“质量”的提高。以江西省为例,自提出推进新型城市化战略以来,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性文件,有力推动了江西省新型城市化进程,201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1.62%,增长1.4个百分点。但从总体上看,城市发展水平较低、各地区城市发展不均衡、城市综合能力承载能力不强等问题仍然突出,诸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破坏等问题正日益阻碍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二)研究目的及意义相对于注重城市数量的城市化率以及注重城镇规模的城市化水平,城市化质量更加注重城镇发展的综合质量,是城市化理性发展的保障。目前国内的研究多关注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而对城市化质量的研究较少,且对城市化质量的研究多局限于定性研究。因此,本文在探索城市化质量的内涵的基础上,构建相对全面的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化质量研究的理论体系。从实践意义来看,我国城市化发展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快,且曾长期盲目追求城镇数量的增多。所以我国一些城市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化质量问题,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资源浪费、贫富差距、环境破坏等,这些问题都阻碍了城市的健康发展。江西省作为我国的中部大省,东邻浙江省、福建省,南连广东省,西接湖南省,北毗湖北省、安徽省而共接长江,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11个地级市具有不同的城市化发展状况。然而江西省城市化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市化较为分散、城市化发展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本文在探索城市化质量内涵的基础上,对江西省lOa来城市化质量变化态势进行分析和总体评价,并探讨各市城市化质量提升的战略,可为江西省城市化进程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对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推动江西省在中部地区的崛起具有十分重大的实践意义。二、研究区与数据处理(一)研究区概况江西省城市化质量评价区域差异以江西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区域。包括包括南昌市、九江市、上饶市、抚州市、宜春市、吉安市、赣州市、景德镇市、萍乡市、新余市和鹰潭市(图1)。江西省2015年的城市化率为51.62%,低于全国的537。城市化质量较低已成为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各种矛盾的集中体现,在这种情况下,选取江西省作为研究对象更具有现实意义。图1 江西省城市分布状况图(二)数据来源与处理1、数据来源根据各市级行政区统计信息网、政府门户网及国家数据网等方式对2005年、2010年、2015年各市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对各项指标的构建提出合理的原因及解释。2、数据处理运用SPSS软件及GIS软件对案例区数据进行处理。2005-2015年江西省各地区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人口单位采用万人,GDP单位采用亿元)。其数据整理见表1、表2、表3、表4)表1 1991-2010年江西省各地区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编号地区2005200920122015GDP人口GDP人口GDP人口GDP人口1南昌市87.35392.2119.37397.4179.10401.8240.08406.12景德镇24.88139.430.92141.242.66142.754.11144.23萍乡市21.24143.728.64168.640.50170.654.01172.44九江市60.94421.278.77426.8110.71431.8143.08436.75新余市19.69100.329.84101.542.54102.649.07104.56鹰潭市11.9697.614.8498.824.84100.031.59101.27赣州市75.61735.292.67745.8134.22755.7161.82765.58吉安市49.34454.057.49437.278.08442.698.28447.79宜春市74.92481.387.92487.9116.57493.9123.65498.610抚州市39.21344.648.06349.463.32354.076.34358.511上饶市59.15603.476.90611.5110.09619.5125.33627.0表2 2005-2015年江西省各地区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编号地区2005200920122015GDP人口GDP人口GDP人口GDP人口1南昌市360.00414.5380.00418.6399.80422.7435.10433.82景德镇73.50147.181.25148.486.20149.995.27148.03萍乡市74.55175.783.98177.391.99178.899.56176.14九江市192.96445.9170.14450.3191.95454.8213.12448.85新余市52.21106.356.59107.359.98108.264.94107.96鹰潭市37.77103.340.10104.342.03105.353.95104.17赣州市222.64782.8239.70790.7250.52798.8266.20785.28吉安市125.37457.3135.84461.9144.80466.5155.55452.09宜春市160.71509.0173.60513.9181.50518.0190.99514.210抚州市109.58366.5115.84370.1120.32373.9124.10366.411上饶市160.94641.8161.77648.2170.37654.3173.43611.8表3 2005-2015年江西省各地区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编号地区2005200920122015GDP人口GDP人口GDP人口GDP人口1南昌市552.37442.1641.02450.8770.46460.81007.70475.22景德镇121.70150.5140.69151.8165.12152.8193.61153.83萍乡市120.50178.8142.86180.0172.56181.1228.09182.24九江市263.34456.7306.77460.1356.76463.2428.92466.15新余市90.01109.6109.10110.3134.00111.0177.32111.66鹰潭市65.67106.079.09106.896.37107.6123.52108.27赣州市308.04818.5344.82831.2398.01845.7500.31852.48吉安市180.00459.7205.00463.2242.86466.5303.14469.69宜春市221.43522.9249.50526.8289.51530.4372.20533.810抚州市149.20373.1168.40376.1204.17378.8262.00381.311上饶市218.50622.1252.75626.8301.10631.1388.10635.2表4 2005-2015年江西省各地区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编号地区2005200920122015GDP人口GDP人口GDP人口GDP人口1南昌市1184.57484.01390.10491.31660.10494.71837.50497.32景德镇224.78154.5270.14155.4322.00156.5346.03157.73萍乡市265.49182.9316.28184.7387.60185.2421.49186.44九江市506.22469.2592.56472.1700.60475.6831.36479.05新余市214.27111.9278.12112.6402.00113.3484.17114.06鹰潭市142.03108.5204.78110.3256.60110.7288.16111.57赣州市582.34861.2701.68877.0834.80889.0940.02897.08吉安市351.78472.7406.01476.0505.00479.5584.11483.09宜春市439.72537.4508.86539.1615.00544.5700.24548.410抚州市313.56383.8367.92385.1434.10387.7502.90390.611上饶市451.38639.6528.06704.2628.30716.4728.50728.3数据来源:江西统计年鉴(2005年-2015 年)3、基尼系数、变异系数与实际运算所谓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通过两组数据的对比分析,纵横坐标均以累计百分比表示,从而作出洛伦兹曲线,然后再计算得出的集中化指数。例如:通过对人口和GDP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将纵横坐标均以累计百分比表示,作出洛伦兹曲线,再计算集中化指数而得到的一个判断地区经济发展平衡程度的指标。图1 收入分配的洛伦兹曲线在实际运用中,因求解洛伦兹曲线解析式存在困难,常采取各种近似方法计算基尼系数。高技指出常用基尼系数计算公式不足的同时,直接根据基尼系数的有关定义,对两种情况下的基尼系数计算,进行严格的数学推导证明,取得两条新的基尼系数实用计算公式;然后再根据这两条实用计算公式,充分利用EXCEL软件便可得出基尼系数。经过计算得出江西省各年的基尼系数,并绘制折线图。表1 2005-2015年江西省基尼系数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基尼系数0.3200.3210.3180.3130.3100.3130.3120.2990.2870.286威廉姆逊( J. G. William son), 他在1965年发表的论述经济增长与区域收益差异的著名论文区域不平衡与国家发展过程( Regional Inequality and Proc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 中指出:单纯的将人均国民收入作为衡量各地区差异的指标太单一, 不能真实的反映各地区的实际差异。区域差异与人口的多少是直接联系的, 所以他把各个地区的人口比重加入到人均国民收入变异系数中去, 得到下面这个公式:其中, Vw区域差异系数;Xi: 第i区域的人均收入;X全国平均的人均收入;fi: 第i区域的人口数; n: 全国的人口数。变异系数越大则代表该省整体区域经济差异也越大,反之则越小。按照此公式计算出江西1991-2009年的变异系数, 并绘制折线图。 三、实证分析(一)案例区数据处理结果利用SPSS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确定主要影响指标,通过GIS软件对主要指标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得出分析结果,具体数据见附录1所示。(二)江西省城市化质量区域差异时空分析1、空间差异评价根据2015年江西省地州市城市化质量的评价结果,运用SPSS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评价该省城市化质量的区域差异状况,见图2所示。图2 2015年江西省各地级市城市化质量差异图新余、鹰潭分别位居第二、第三,但新余与南昌之间仍有12.4的差距。吉安市、上饶市和赣州市排名垫底,其中最末位的赣州市城市化质量仅为64.18,与首位南昌的分数之间差距达到25.19。从空间聚类分布来看,江西省地级市的城市化质量呈现出明显的“交叉分布,西南-东北线高,西北-东南线低”的特征。其中,南昌市、新余市、鹰潭市和萍乡市这些城市城市化质量高;景德镇市、九江市和宜春市城市化质量中等;抚州市、吉安市、上饶市以及赣州市城市化质量低。2、空间差异分析(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要素层共包括全市人均GDP、非农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和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四项指标,将这四项指标的总得分作为该要素层的得分Bl,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见图3所示。图3 江西省各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图区域经济发展参差不齐的现象始终都存在,而且是一种普遍现象,这种差异性也将长期存在下去。为便于研究,本文将江西省划分为赣南地区与赣北地区。其中,赣南地区包括赣州、吉安、抚州三市;赣北地区包括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宜春、新余、鹰潭、上饶八市。由图3可以看出,景德镇市、南昌市和新余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级市,抚州、上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该省各地级市呈现出不平衡的发展状况,其中景德镇市得分达到17.2,位列第一,上饶得分仅为8.7,位于末位,首末位差距大。总体来看,该省经济发展水平分布呈现出“北部-南部”的结构特征,其中位于该省西北部的昌九城市群是省域的经济中心,经济发展水平自此中心向外围扩展。从具体指标上看,昌九城市群的人均GDP、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和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省域中明显占有优势,分数分别达到5.2和54,而非农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3,与其它各市相差不大。而抚州地区经济发展长期较为落后,基础较差,城市化水平也较低,各项得分均在省域末尾几位,总体经济发展质量低下。(2)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要素层共包括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例、全市每万人拥有的医院、市辖区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量、全市每百人藏书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这五项指标,将这五项指标的总得分作为该要素层的得分B2,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见图4所示。图4 江西省各地级市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图以2015年为例,在江西普通高等院校中,赣北地区(南昌、九江、鹰潭、景德镇、新余、宜春、萍乡、上饶)有69所,占全省比重为86.25%,而其中南昌独占47所,占全省比例为58.75%,位于赣南地区的赣州、吉安、抚州一共只有11所,占全省的比重仅为13.75%。全省共有中等专业学校59所,赣北地区占全省比重79.66%,仅南昌就占据了24所。从图4可以看出,在社会发展方面,依旧是南昌表现最佳,得分达到20.5,吉安、抚州表现较差。从具体指标来看,南昌市的全市每万人拥有床位数、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量和全市每百人藏书三项指标均位列全省第一,说明该市作为省会城市,在医疗、公共交通和公共图书等方面是领先的。南昌和九江的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和人均占有道路面积指标得分很高,这是两市社会发展水平得分高于其他经济发展较为发达城市的原因。抚州和吉安社会发展方面各指标均较为落后,今后应该加大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3)居民生活水平居民生活水平要素层共包括城镇居民人均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和全市每万户中互联网用户数三项指标,将这三项指标的总得分作为该要素层的得分B3,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见图5所示。图5 江西省各地级市居民生活水平差异图从图5可以看出,在居民生活水平方面,南昌、新余和鹰潭排名靠前,萍乡和景德镇紧随其后,抚州、宜春、吉安排名彼此差距不大,而上饶和赣州排名靠后。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本要素层中各地级市的得分排名与经济发展水平要素层中的得分排名有很多的相似处,这是由于经济状况对居民生活水平有很大影响。经济发展状况良好的各市,诸如南昌、新余和鹰潭居民生活得分也较高,而经济发展较差的赣州地区,居民生活水平也较差。(三)江西省城市化质量总体提升措施(1)促进产业转移与升级,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促进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各地级市市应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发展新型产业。南昌、萍乡、新余工业基础较好,今后应积极发展创新性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首先,要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创新型的高技术产业的比重;其次,大力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强城市群的金融、商贸、旅游等对外服务功能,加大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力,推动城市群的发展。(2)完善科教文卫体系和服务设施,促进社会发展进一步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公平发展。规范发展学前教育,加强对各类幼儿园的监管,扩大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该阶段的专职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改革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强相关机构建设,完善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培训,提高服务管理水平;注重长效,创新补偿激励机制。完善道路、电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福利体系等。提高城市交通建设和管理水平,增加人均道路面积;加快推进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健身等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开发区商业和生活配套功能。(3)提高资源利用率,切实保护环境在资源利用中,遵循“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的“3R原则,采取技术手段提高资源利用率,即在有限的资源下产出尽可能大的回报,在资源的开采、消耗、废弃物、再生、社会消费五个阶段综合提高资源利用率。在保护环境中,应积极升级改造能源结构,提高化石燃料燃烧效率;坚持退耕还草、退耕还林、退耕还湖;进一步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强调针对性和专业性;适当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提升绿化覆盖率。(4)努力缩小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在经济产业、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各方面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在全面普及义务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