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生物第五章生物的进化第二节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教学案苏教版必修.docx_第1页
2018版高中生物第五章生物的进化第二节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教学案苏教版必修.docx_第2页
2018版高中生物第五章生物的进化第二节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教学案苏教版必修.docx_第3页
2018版高中生物第五章生物的进化第二节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教学案苏教版必修.docx_第4页
2018版高中生物第五章生物的进化第二节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教学案苏教版必修.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1.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它们的 生活遗迹,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2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它们所包含的基 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 统的多样化程度,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 态系统多样性。3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4生命发展史的三大阶段是,原核单细胞阶段、真核 单细胞阶段、真核多细胞阶段。5生物进化的三大方向: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为生产 者;分解和吸收有机物的真菌为分解者;摄食有机 物的动物为消费者。一、生物进化的历程与证据1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填图2生物进化的基本顺序(1)从单细胞多细胞;从简单复杂;从水生陆生;从低级高级。(2)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许多物种相继绝灭,又有许多新物种不断产生。3进化的证据(1)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2)生物进化的另一证据是同源器官。二、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生物的多样性:包括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共同进化: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被称为共同进化或协同进化。3五界系统(1)分类依据:根据生物细胞的结构特征和能量利用方式的基本差异。(2)内容:识图填空(3)意义:显示了生命发展的三大阶段:原核单细胞阶段真核单细胞阶段真核多细胞阶段。显示了生物进化的三大方向: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新生代是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时代()(2)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3)生物多样性即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遗传物质的总和()(4)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5)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6)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2下列属于中间过渡类型的化石是()A恐龙化石B始祖鸟化石C恐龙蛋化石解析:选B始祖鸟化石证明了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类进化来的,始祖鸟是爬行类向鸟类进化的过渡类型。3据研究,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代大气成分大不相同,在完成原始大气向现代大气的演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光合细菌B蓝藻C绿藻解析:选A原始大气的成分无氧气。随着光合细菌的出现,原始大气才逐渐有了氧气,促进了生物的进化。4人们在35亿年以前的地层中,发现了古细胞化石,这些细胞的代谢类型是()A厌氧、自养 B厌氧、异养 C需氧、自养解析:选B35亿年前的细胞,生活在一个缺氧的大气环境之中,周围有着丰富的有机物,因此这些原始细胞的代谢类型属于厌氧异养型。5脊椎动物中最先登陆和最早摆脱水限制的分别是()A两栖类和哺乳类B爬行类和哺乳类C两栖类和爬行类解析:选C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其中鱼类和两栖类的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而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动物进化历程中,最早登陆的脊椎动物是两栖动物。6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A蛋白质分子多样性BDNA分子多样性C氨基酸分子多样性解析:选A蛋白质是生物性状的主要体现者,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直接决定了生物多样性。7生物多样性不包括()A基因多样性B细胞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解析:选B基因多样性又叫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层次之一;生态系统多样性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层次之一。8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B自然选择C共同进化解析:选C生物多样性体现在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共同进化形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1几个重要进化事件(1)真核生物出现后有性生殖方式的出现:使生物进化速度明显加快。(2)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形成了生态系统的第三极,对植物的进化产生重要影响。(3)原始两栖类的出现:生物的登陆改变着陆地环境,陆地上复杂的环境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条件。2进化方向(1)代谢:异养厌氧光能自养异养需氧。(2)结构:原核单细胞真核单细胞真核多细胞。(3)生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和发育体内受精和发育。(4)消化:细胞内消化细胞外消化。(5)呼吸: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名师点拨光能自养型生物的出现及意义 人们一般认为最早的原核生物是厌氧的异养生物,它们以周围环境中的有机物为养料,进行无氧呼吸。随着早期地球上自然产生的有机物被消耗掉,自养型生物逐渐出现,这些生物可能是蓝藻类的原核生物,它们能够利用太阳光能,以无机物为原料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随着大气中氧气含量的增多,需氧型生物逐渐出现。需氧型生物通过有氧呼吸,能够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使新陈代谢的效率明显提高。思考探究1(1)生物进化的历程可以反映生物进化的哪些趋势?提示:从生活环境分析:水生陆生;从结构分析:简单复杂;总趋势:低级高级。(2)了解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提示:了解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化石。(3)有性生殖生物的出现加快了生物进化速度的原因是什么?提示:生物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4)若物种甲的化石比物种乙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晚些,据此可推断物种甲和物种乙在结构上有什么差异?提示:物种甲的结构比物种乙的结构复杂、高等。题组冲关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叙述,错误的是()A单细胞多细胞 B简单复杂C陆生水生 D低级高级解析:选C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中,是水生的,然后由水生向陆生进化。2在进化过程中,有关生物类型出现的几种描述,可能性最大的是()A自养异养厌氧异养需氧B异养需氧异养厌氧自养C异养厌氧异养需氧光能自养D异养厌氧光能合成自养异养需氧解析:选D原始生命结构非常简单,没有自养的结构基础,同时原始海洋有机营养物质十分丰富,异养条件充分;而且因外界环境中无氧气,只能进行无氧呼吸。随后出现原始的光能自养型生物,同时生成氧气。环境中有氧气后,生物经变异后产生的有氧呼吸类生物对能量的利用率提高,经自然选择逐渐变成需氧型生物。1生物的多样性(1)遗传(基因)多样性:由于生物存在各种各样的变异,并且变异是不定向的,进而出现了多样性。(2)物种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基因多样性是形成物种多样性的根本原因,蛋白质多样性是形成物种多样性的直接原因。(3)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的环境共同组成的,所以物种的多样性和无机环境的多样性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多样性之间的关系3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生物进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的发展方向。4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共同进化包含类型实例不同物种之间种间互助一种蛾与兰花种间斗争捕食猎豹和斑马寄生黏液病毒和兔子竞争作物与杂草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地球早期无氧环境厌氧生物光合生物出现空气中有氧气需氧生物思考探究2(1)从分子水平分析,生物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提示:分别是蛋白质的多样性和DNA的多样性。(2)下图表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不同层次,说出、分别属于哪个层次?提示:、分别属于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3)一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与其对环境的适应有何关系?提示:一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越丰富,它对环境的适应性就越强。(4)试分析讨论物种多样性是如何形成的?提示:地球上的生物生存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环境中自然选择的方向是不同的,不同的选择方向形成不同的生物类型,最终形成不同的物种。题组冲关3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中遗传信息的多样性决定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B在基因突变基础上的基因重组使同种生物的后代形成多样性C多种基因、细胞和生态系统共同构成生物的多样性D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有利于生物的多样性形成解析:选C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它包括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4.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花矩底部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见右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兰花花矩变长是发生了定向变异B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C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D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析:选B生物的变异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蛾的口器变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隔离。一、选择题1下列不符合生物生殖进化顺序的是()A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B有性生殖无性生殖C体外受精体内受精 D雌雄同体雌雄异体解析:选B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的生殖一般是从无性生殖有性生殖。2下列对加速生物进化起重要作用的是()A厌氧异养型原核生物的无氧呼吸B自养型原核生物的有机物合成C需氧型原核生物的有氧呼吸D真核生物的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解析:选D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对于生物的进化、遗传和变异有重要作用。3原始生命出现之后,下列哪项顺序符合生物进化的实际情况()A光合作用无氧呼吸有氧呼吸B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光合作用C有氧呼吸光合作用无氧呼吸D无氧呼吸光合作用有氧呼吸解析:选D最初的地球上没有氧气,因而原始生命为无氧呼吸,当这些生物消耗掉大部分有机物后,经突变和自然选择,逐步分化出自养型生物。自养型生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逐渐增加了大气中的氧气含量,为需氧生物的产生创造了条件。4化石之所以能够成为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主要原因是()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B各类生物的化石,在地层里的出现是有一定顺序的C化石是古生物学研究的对象D化石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形成的解析:选B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顺序,能够说明生物进化的历程,因此化石是证明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任何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B自然选择作用于个体而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C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隔离这一环节D新基因的产生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解析:选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新基因由基因突变产生,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6所有高等动物的胚胎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由此可以说明()A高等动物都起源于单细胞生物B高等动物都起源于水生生物C原核生物是生物共同的原始祖先D原始生命为单细胞原核生物解析:选A人和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说明人和高等动物都有共同的祖先,即起源于单细胞生物。7如果环境剧变或某种植物病害爆发,下图所示的哪种植物的生存机会最大()A栽培小麦 B栽培玉米C野生小麦 D野生玉米解析:选C由图分析可知:野生小麦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为进化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当环境发生剧变时,更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8据科学考察,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的进化速度缓慢,其原因是()A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低等B海洋环境相对稳定C海洋生物发生变异少D海洋生物的变异个体生存机会少解析:选B生物进化的速度取决于环境变化的剧烈程度,一般说来,环境变化越剧烈,生物进化就越快;环境条件越稳定,生物进化的速度就越慢。9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环境的变异B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随机的、定向的C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就产生了新物种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解析:选D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随机的、不定向的;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10.某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如右图所示,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则该种群经选择之后,三种基因型频率的结果最可能是图中()解析:选B图中显示AA、Aa类型繁殖成功率较低,aa类型繁殖成功率较高,则该种群经选择后三种基因型频率的结果最可能是因a基因频率上升,使aa、Aa类型的频率高于AA类型的频率。11某小岛上有两种蜥蜴,一种脚趾是分趾性状(游泳能力弱),由显性基因W控制;另一种脚趾是联趾性状(游泳能力强),由隐性基因w控制。下图显示了自然选择导致蜥蜴基因频率变化的过程,对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Bw基因频率的增加,可能是小岛的环境发生改变的结果CW的基因频率下降到10%时,两种蜥蜴将会发生生殖隔离D蜥蜴中所有W基因与w基因共同构成了蜥蜴的基因库解析:选B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生物进化;环境发生改变,对表现型的选择不同,则基因频率发生改变,w基因频率增加,可能是该基因控制的相关性状更适应环境的结果;种群的基因库相差较大时才可能导致生殖隔离,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的全部基因构成基因库。二、非选择题12现有G、H、Q、W、X五个有亲缘关系的物种,它们的进化历程及亲缘关系如右图所示:(1)图中五个物种中,基因库相似程度最高的两个物种最可能是_。(2)由共同祖先进化形成上述五个不同物种的外部因素是_和_。(3)H、W两物种都生活在海洋中,体形都为纺锤形的事实能够说明_。(4)如果将W物种始终放在一个没有地理隔离的环境中,那么W物种在它所生存的环境中将会进化吗?为什么?_。解析:(1)基因库相似程度越高的生物应是亲缘关系越近的物种,由物种进化历程及亲缘关系图看出物种X、Q亲缘关系最近,其基因库相似程度最高。(2)物种的形成一般需要经过地理隔离,一个物种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时,必然受到环境的自然选择。(3)这是一种趋同进化现象,是相同环境定向选择的结果。(4)生物具有变异性,生物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生进化。答案:(1)X、Q(2)自然选择地理隔离(3)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或环境对生物的选择是定向的)(4)会原因是生物在繁衍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可遗传的变异,W所处的环境条件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一、选择题1鸟类喙的大小和外形与食性有关。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四种地雀(见下图),其中喙最适合取食树皮裂缝中昆虫的是()解析:选C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C中鸟的喙细长,最适合取食树皮裂缝中的昆虫。2下列不能作为生物进化证据的是()ADNA序列 B生物化石C体型大小 D形态结构解析:选C生物个体的大小与其在进化中的地位没有必然的关系。3长期使用同种农药防治害虫,效果较差的原因是()A长期使用农药后,害虫会产生抗药性B害虫个体有差异,在农药的选择下,有抗药性的害虫生存下来C害虫身体积累的农药增强自身的抗药性D使用同种农药,容易使害虫朝着抗药方向变异解析:选B农药仅仅是对抗药性强的害虫个体进行了选择。4狼和鹿是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狼在客观上起着促进鹿发展的作用B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狼的进化D鹿的进化速度比狼的进化速度快解析:选D狼和鹿的进化速度是相当的,不能说谁快谁慢。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捕食者的存在可促进被捕食者的进化B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生物的进化C生物的进化只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解析:选C生物的进化受到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6在五界学说的各界生物相互关系方面,反映出真核生物进化的三大方向是指()A植物界、动物界和原生生物界B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C植物界、动物界和真菌界D原核生物界、植物界和动物界解析:选C在各界生物相互关系方面,五界系统反映了真核多细胞生物进化的三大方向:靠制造有机物进行自养的植物,它们是自然界的生产者;靠摄取有机物进行异养的动物,它们是自然界的消费者;靠分解并吸收有机物进行异养的真菌,它们是自然界的分解者。7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错误的说法是()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B动物的出现不影响植物的进化C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过程的主要依据是化石D生物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的解析:选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自然环境相互选择的结果,动物的出现会影响植物的进化。8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真核生物的出现使生物进化的过程大大加快了,其根本原因是()A真核生物种类多、形态多样B真核生物结构、功能复杂C真核生物通过有性生殖,增强了生物的变异性D真核生物既能自养生活,又能异养生活解析:选C真核生物出现后,生物的生殖方式也由无性生殖向有性生殖方面进化,而有性生殖可使后代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从而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更丰富的材料,故大大提高了进化的速度。9将苍蝇培养在甲、乙两瓶中,甲瓶内放有捕蝇纸,乙瓶内没放捕蝇纸,其余实验条件皆相同(培养基、有翅和无翅的苍蝇皆等量)。8天后,甲瓶内仅无翅的苍蝇存活,捕蝇纸上皆是有翅的死苍蝇,乙瓶内有翅和无翅的苍蝇皆存活,如图所示。下列对此实验的解释或推论不合理的是()A甲瓶的环境不利于有翅苍蝇的生存B乙瓶的环境更利于有翅苍蝇的生存C无翅的苍蝇比有翅的苍蝇更适合生存于甲瓶D由此实验可推出若苍蝇不常使用翅,则翅会退化解析:选D甲瓶内放有捕蝇纸,结果捕蝇纸上皆是有翅的死苍蝇,这说明甲瓶内的环境不利于有翅苍蝇的生存;乙瓶内无捕蝇纸,即不存在自然选择,相对于甲瓶,乙瓶更利于有翅苍蝇的生存;甲瓶内放有捕蝇纸,能淘汰有翅苍蝇,因此无翅的苍蝇比有翅的苍蝇更适合生存于甲瓶;不能由此实验推出若苍蝇不常使用翅,则翅会退化。10北美洲某种臭虫以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的气球状蔓生果为食,臭虫需要用锋利的喙刺穿果实,据统计喙长如图1所示;1920年,有人从亚洲引进平底金苏雨树,其果实的果皮比较薄,据统计到1980年以它为食的臭虫的喙长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平底金苏雨树与臭虫间发生了共同进化B平底金苏雨树与当地植物存在竞争关系C臭虫体内控制喙长度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早于引进平底金苏雨树时D生活在无患子科植物和平底金苏雨树上的臭虫间形成了生殖隔离解析:选D平底金苏雨树引进后,臭虫平均喙长变短,因此它们在相互影响中发生了共同进化;平底金苏雨树与当地植物竞争阳光和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臭虫体内控制喙长度的基因发生突变的时间可能早于引进平底金苏雨树的时间,平底金苏雨树只不过起了选择作用;生活在无患子科植物和平底金苏雨树上的臭虫种群,由于自然选择有差异,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导致两个种群的基因库有差异,从图中无法判断已达到生殖隔离的程度。二、非选择题11下图表示几种哺乳动物的起源情况,据图回答问题:(1)图示表明,现存的各类哺乳动物具有共同的_。(2)原始的哺乳动物(A)能进化成各种不同的哺乳动物,从内在原因看是由于_,从外部原因看是因为_。(3)本图示可以很好地体现生物界的_性和_性。(4)如果改变上述动物的生活环境,具有_的动物就能在新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而_的个体则被淘汰。解析:(1)图中显示,现存的哺乳动物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2)原始哺乳动物进化为各种不同哺乳动物的内在原因是生物的变异是多方向的,而外部原因则是生存环境多样化。(3)该图可显示生物界的多样性和适应性。(4)在新环境中,只有适应新环境的变异类型才能被保留下来,而不能适应新环境的变异类型则被淘汰。答案:(1)原始祖先(2)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是多样的(3)多样适应(4)适应新环境变异没有适应新环境变异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关于种群和物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属于一个物种B两个种群间生物若存在生殖隔离,则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C同一物种的个体都是生活在一起的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殖的基本单位解析:选C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角度上看,物种明显大于种群,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角度上讲,种群既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又是生物生殖的单位;一个物种包括多个种群,其并非全部生活在一起。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理隔离一旦形成 ,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就成为不同的物种B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就成为不同的物种C新物种的形成必然经历地理隔离D每个新物种的形成都必定经历从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的过程解析:选B物种的形成并非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但物种的形成一定要形成生殖隔离,因为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3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 D自然选择解析:选D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的进化方向。4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C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解析:选D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而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不一定发生变化;基因频率是针对种群而言的,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不是一个种群;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与a基因的频率相等;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5对某校学生进行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780名女生中有患者23人、携带者52人;820名男生中有患者65人。那么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A4.4% B5.1% C6.8% D10.2%解析:选C由于色盲及其等位基因只存在X染色体上,因此该种群中等位基因(XBXb)总数为780282012 380,色盲基因Xb总数为232521651163,故基因Xb的频率为163/2 3806.8%。6下图为四个物种的进化关系树(图中百分数表示各物种与人类的DNA相似度)。DNA碱基进化速率按1%/百万年计算,下列相关论述合理的是()A四个物种都由共同祖先通过基因突变而形成B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人类与黑猩猩的DNA差异经历了约99万年的累积D大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与大猩猩和非洲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相同解析:选C由四个物种的进化关系树可以看出四个物种起源相同,都是由共同祖先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变异,经过长期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物种向何种方向发展是自然选择决定的,生殖隔离只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由图示可得出黑猩猩与人类DNA碱基相差(10099.01)/1000.99%,碱基进化率按1%/百万年计算,人类与黑猩猩的DNA差异经历了约99万年的累积;大猩猩和人类相差1.1%,大猩猩和非洲猴相差1.24%,故大猩猩和非洲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不同。7长期使用某种农药,会发现灭虫效果越来越差,这是因为有些害虫产生了抗药性。根据达尔文的观点,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是()A害虫对农药进行选择的结果B定向变异的结果C遗传的结果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解析:选D农药是环境因素,由它对害虫产生的不定向变异进行选择,使抗药性强的个体得到保留,不抗药或抗药性弱的个体被淘汰。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害虫的抗药性在代代积累的过程中逐渐增强,而农药的灭虫效果也就越来越差了。8下列叙述符合中性学说的是()A中性突变一般不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因此中性突变不是突变B当自然选择作用于中性突变时,有利的变异被积累C当环境恶劣时,中性突变的进化速率加快D中性学说并没有否认选择的作用,承认形态、行为和生理性状,即生物的表现型是在自然选择下进化的解析:选D中性学说认为多数或绝大多数突变都是中性的,突变大多在种群中随机地被固定或消失,当积累的中性突变导致生物的性状出现差异之后,自然选择才会发生作用,造成表现型进化。9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C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解析:选D生物的种间竞争可能会导致劣势一方被淘汰,故也是环境对生物进行选择的过程;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重要依据;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影响与当地有竞争关系的物种,使某些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故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10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由此无法推断出()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解析:选B由题意可以判断:长舌蝠是长筒花的唯一传粉者,故没有长舌蝠的地方,长筒花将无法繁衍后代。11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不能说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解析:选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前就已有个体发生突变,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进行了选择。1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或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中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C从进化角度看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环境对生物进行定向选择,使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改变的结果 D目前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要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进行保护解析:选D目前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要从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进行保护。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26分)13(10分)青霉素是一种抗菌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请根据达尔文进化论回答下列问题:(1)青霉素使用之前,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存在着_;患者使用青霉素后,体内绝大多数细菌被杀死,这叫做_。极少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了下来并繁殖后代,这叫做_。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起了_,这种作用是通过细菌与青霉素之间的_实现的。由于青霉素的反复使用,会使得抗药性状逐代_而加强。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虽然生物的_是不定向的,但_是定向的。(2)自然选择是把自然界中早存在的_变异选择出来,并使之逐代积累、加强,最终形成生物新品种。(3)上述过程表明,自然选择是一个_的过程。解析:(1)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2)由于青霉素的反复使用,就会使得抗药性状逐代积累而加强,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虽然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但自然选择是定向的。(3)上述过程表明,自然选择是一个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答案:(1)差异不适者被淘汰适者生存选择作用生存斗争积累变异自然选择(2)有利(3)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14(8分)加拉帕戈斯群岛由许多互不相连、彼此独立的小岛组成。1835年,达尔文在该群岛发现有13种地雀,如图表示这13种地雀之间的进化关系。(1)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不同种的地雀都是由_这一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2)每一种地雀都有其特定的觅食场所,这些场所分布在不同的小岛上。每一种地雀喙的大小、形状、尺寸等性状存在差异,这是各小岛上不同的_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该因素在地雀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_的作用。(3)由于各小岛彼此独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