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工管城规文档 瘦身版2.doc_第1页
11 工管城规文档 瘦身版2.doc_第2页
11 工管城规文档 瘦身版2.doc_第3页
11 工管城规文档 瘦身版2.doc_第4页
11 工管城规文档 瘦身版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述题 两份卷共6题: 第8章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3题, 第9章 城市规划的任务2题,第12章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1题,第一章 导论 第三节 欧洲传统住宅与住宅区一、欧洲传统住宅1、南欧中庭式住宅(古罗马时代,前9- 后4世纪)2、街坊性住宅 (较中庭式晚些)3、中庭式集合住宅的出现(3世纪,古罗马) 二、中世纪欧洲城市集合住宅1、街坊式商住下层:商店、工作场所上层:住宅2、联排住宅(集合住宅的早期形式,英国最早)中世纪,遍布英国街区,三层联排住宅居住者:上流阶层沿街一层:客厅与餐厅,社交后院:与邻居的后院相连,邻里关系三、欧洲中世纪城市格局以低、多层建筑围合,封闭性的城市街区四、欧洲乡村别墅独立住宅中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的豪华乡村别墅:1552年,意大利,维琴察,圆厅别墅五、壁炉之于西方住宅案桌之于中国传统住宅壁炉关系着爱,温暖和友谊案桌彰显着孝,人伦与宗法 第四节 20世纪住宅与城市住宅区一、西方古代建筑设计关注点:外部形式 二、红屋及其引领的生活方式 - 20世纪初城市近郊小型住宅先驱1859-1861,威廉莫里斯,设计师,作家,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奠基人 以功能合理为主的非对称平面红屋引领的生活方式小型住宅,核心家庭近郊:红屋距市中心17公里城市通勤生活方式新贵或中产阶级背景:工业革命,18世纪,造就一批新贵与中层1920世纪,城市人口急剧增长,集合住宅贫民窟化,传染病蔓延,城市环境恶化,六、开放性街区与封闭性街区开放性街区的倡导者:柯布西耶20世纪初:二者并置 二战后:开放性街区成为主流1970年代后:对开放性街区的反思 第二章 住宅区及其构成一、城市住宅区的定义1、物质内容上,住宅区是城市中在空间上相对独立的各种类型和各种规模的生活居住用地的统称; 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住宅街坊和住宅群落; 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共用设施; 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2、非物质内容上,住宅区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它包含了居民相互间的邻里关系、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等维系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与繁荣的内容。二、类型与规模(1)居住区住房集中,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由若干个居住小区或若干个居住组团组成。 规模:人口35万, 户数1000016000户, 用地50100公顷。(2)居住小区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内有基层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由若干居住组团组成。 规模:人口1000015000人, 户数 30005000户, 用地 1035公顷。(3)居住组团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不为小区道路穿越的地块,内设为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庭院,是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 规模:人口 10003000人, 户数3001000户, 用地 46公顷。(4)住宅街坊由城市道路或居住区道路划分,用地大小不定,无固定规模的住宅建设地块。 规模介于居住组团和居住小区之间。 沿街设有商业设施,内部建住宅和公共建筑。(5)住宅群落 规模介于单栋住宅和居住小区之间, 服务设施因规模和环境而异, 是一种适合于现有城市道路网 (旧城区)的住宅区形式。三、分级及相关设施 1、分级概念 在城市住宅区中,公共服务设施 、道路 和公共绿地 与户外活动场地 设置的项目 、数量 和规模 一般均应根据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三级 进行配制 ,道路分级分为四级。 2、分级要求的依据 人口规模,使用频率。既考虑居民使用的便利,也兼顾设施设置和运营的经济性。四、社区社区 一定地域内人们相互间的一种亲密的社会关系(即人际关系)。 滕尼斯(Tonnize)德社会学家形成社区的四个条件: 1、有一定的社会关系 2、有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3、有相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 4、在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五、邻里单位(Neighborhood Unit) 20世纪30年代、西萨 .佩里(美国) 1、城市交通不穿越邻里单位, 内部人、车分行。2、保证充分的绿化,使各类住宅 都有充分的日照、通风和庭院。 3、设置日常生活必须的服务设施, 每个邻里单位有一所小学。 4、保持原有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色,建筑物自由布置。 5、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64.75公顷), 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1/4英里(402米)。 1、用地规模居住组团: 46公顷居住小区: 1035公顷居 住 区:50100公顷2、用地配置(四大用地) 用地配置反映了一个住宅区的某些重要的特征,如区位、环境、标准甚至住宅的层数等等。3、住宅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02版规范) 用地构成 居住区 小 区 组 团住宅用地(R01) 5060 5565 7080公建用地(R02) 1525 1222 612道路用地(R03) 1018 917 715公共绿地(R04) 7.518 515 36 住宅区用地(R) 100 100 100 3、服务半径:指各项设施所服务范围的空间距离或时间距离。4、我国住宅区各级设施的空间距离服务半径设施等级 服务半径(米) 居住区级 8001000 小区级 400500 组团级 1502505、设施布局 基本要求:各项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设施以及户外活动场地的布局在满足各自的时空服务距离的同时,以达到使居民有更多的选择性为目标。考虑因素:设施布局可考虑在平面上和空间上的结合,其中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设施、教育设施和户外活动设施的布局对住宅区规划布局结构的影响较大。同时应该注意到,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进入家庭,部分公共服务设施和教育设施的布局,特别是管理设施的位置将逐步不受服务半径的限制。包括:公共服务设施;教育设施;户外活动场地;绿地;道路;停车设施三、公共建筑的布局(三)住宅区文化商业中心布局1、沿街线状布置2、独立成片布置3、混合布置 商业设施布局:一个住区至少有两个出入口,当只有一处商业设施时,设在哪? 文化娱乐设施布局:与住区中心绿地结合或分散布置在住宅区内(四)教育建筑的布局 位于组团或小区形心,与组团或小区中心结合。 甩至组团或小区一侧第五章 空间第一节 外部空间的构成要素一、基本构成要素:指限定基本空间的建筑物、高大乔木和其他较大尺度的构筑物。)二、辅助构成要素:指用来形成附属空间以丰富基本空间的尺度和层次的较小尺度的三维实体。实例:建筑学院,基本构成要素一样,辅助构成要素变化所引起的空间效果变化。第二节 空间的限定、类型、层次和变化一、空间的限定外部空间的形成有三种基本的限定方式:围合、占领、占领间的联系。在住宅区的外部空间中,围合是采用最多的限定和形成外部空间方式。二、.空间的类型:空间两种基本类型:流动的带形空间和静止的院落空间。三.空间的围合程度:1) 围合空间形成的关键在平面。(只要将空间的边角封闭起来就易于形成围合空间)。2)在立体上,围合空间的比例则关系到空间的心理感受,过大的D/H(建筑间距与建筑高度之比)会使人感觉不稳定甚至失去空间在平面上构筑的围合性,而过小的D/H会使人感到压抑。3)根据平面上的围合程度可分为强围合、部分围合、弱围合三类。4)根据围合的空间比例也可分为全围合、界限围合、最小围合三种。四、围合空间的特点:1、具有很强的地段感和私密性;2、易于限定空间界限和提供监视;3、可减少破坏行为;4、可增进居民之间的交往和提供户外活 动场所。(围合的空间所具有的特点均适合居住生活的需求,它符合居住空间需要安全性、安定感、归属感和邻里交往的要求,易于提供亲切宜人的、可靠的生活空间,同时也为居住空间层次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六、空间的变化 从空间的形状、大小、尺度、围合程度、限定要素,改变建筑的高度和类型来实现,从而产生不同的空间效果。不同性质的空间可通过大小对比、围合要素改变来加以区别,相邻两空间可用渐变或突变方式来连接。 第三节 住宅群体组合一、 住宅平面识读:1、低层、多层、高层的不同平面特征与朝向要求 2、高层平面朝向适度:长短边与南北向3、高层每单元户数决定因素 经济性:一单元四八户 舒适性:一单元两、三户 气候因素:南北方形体系数与喜好 小高与大高:形体系数要求不同二、住宅类型1、按层数分: 低层(13层) 多层(46层) 多高层(79层) 高层(10层)。2、按套型组合方式分 梯间式 走廊式独院式: 独立式、并联式、联排式 三、住宅群体的平面组合方式1、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混合式和自由式五种。 各形式的基本特点(行列式的几种变体及其效果见课件)2、组合的多样化途径 平面组合方面:空间形状的变化;围合程度的变化;布置形式的变化;住宅平面外形的变化。立体组合方面:利用住宅高度(层数)不同进行组合。低层与多层、高层的组合,台阶式住宅与非台阶式住宅的组合等。3、要求:1)构筑适宜在其中进行各类户外生活活动的空间环境。2)满足住户户内的基本生理和物理要求,满足住宅间基本的安全和心理要求。3)形成良好而富有特征的景观。四、住宅群体的立体组合方式五、小结:住宅组合的多样化途径第六章 通路与设施第一节 交通方式、交通组织与路网布局一、通路形式:小径、车道、街道二、交通方式机动车交通非机动车交通步行交通三、交通方式选择的一般情况1、基本要素:交通距离2、相关因素:体能、交通时间、交通费用 步行5001000米, 机动车7公里以上, 自行车17公里范围内,四、住宅区交通特征:生活性特征日常生活行为五、住宅区交通类型 通勤性交通 生活性交通 服务性交通 应急性交通服务性交通的特征:必须性,定时性,定量性;应急性交通的特征:必要性,偶遇性。六、住宅区居民交通方式的选择: 用地规模100公顷以内,其范围在1000米左右,住区内交通,居民选择步行与自行车为多,注重经济性与便利性。 区外交通会综合考虑交通成本、交通时间、方便程度、舒适、经济条件,交通方式多样化。居民选择自行车与机动车的比例会大增。七、交通组织方式人车分行人车混行 八、住宅区交通与路网规划原则1、顺而不穿,保持住宅区内居民生活的完整与舒适;2、分级布置,逐级衔接,保证住宅区交通安全、环境安静、居住空间领域完整;3、因地制宜,使住宅区的路网布局合理、建设经济;4、功能复合化,营造人性化的街道空间;5、空间结构整合化,构筑方便、系统、丰富和整体的住宅区交通、空间和景观网络;6、避免影响城市交通。第二节 道路类型、分级与宽度一、住宅区道路类型:步行路、车行路 二、 住宅区道路分级与宽度1、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米,2、小区路:红线宽度1216米,3、组团路:红线宽度6米,4、宅间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米;(高层3.5米) 三、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其他规定1、一个住区一般至少需要两个对外联系的通路出入口。2、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3、机动车直段小于100米。 4、当住宅区的主要道路与城市道路相交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0。 (指高于居住小区级的道路或道路红线宽度大于10米的道路)5、尽端路的长度不宜超过120米,6、回车场设计:多层12x12米,高层15x15米。7、基地出入口位置: 城市主干道上不设出入口, 距离城市主干道交叉口不宜小于80米, 距离次干道交叉口不宜小于70米 , 距离支路交叉口不宜小于60米。8、住宅区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的最小距离(米) P133:(自学 )9、建筑退让:主干道15米,其它10米, 详见技术管理规定10、建筑间距:详见技术管理规定第三节 通达性、景观、街道生活一、通达性:是道路应具备的基本性质。 包含以下内容: 道路的通畅性 道路与目的地的可达性 道路与目的地的选择性二、道路通达性的决定要素:1、道路的线型、空间比例及尺度是体现通达性的主要形态要素;2、道路所处的空间层次是决定道路通达性的空间要素;3、道路所服务的对象和内容是决定道路通达性的功能要素。三、通路景观单调的空间与令人高兴的空间,空间节奏与心理感受四、街道生活: 是居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集通行、景观、休闲散步和邻里交往于一体。 适宜的位置、良好的通达性、丰富而具特色的景观、舒适的空间比例与尺度是规划设计街道的重要要素。第四节 住宅区设施 (书本第七章内容)二、住宅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 类型主要设施性质商业设施24小时小型超市、菜市场、综合百货商场、旅店、饭店、银行、邮电局、储蓄所盈利性教育设施托儿所、幼儿园、小学、普通中学公益性文化运动设施文化活动中心(文化馆)、文化活动站、居民运动场公益性、盈利性医护设施门诊所、卫生站、医院(200300床)公益性社区设施社区活动(服务)中心、物业管理公司、街道办事处公益性按性质可分为公益性设施和盈利性设施两大类,按内容可分五类。四、 户外场地设施1、幼儿活动场地、2、儿童游戏场地、3、青少年活动与运动场地、4、中老年人健身与消闲场地等。配套设施有:桌凳、亭廊、构架、废物箱、照明灯、矮墙、小品。幼儿游戏场地:接近住户或住宅单元,有一个相对围合的空间(住宅院落),没有交通穿过, 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米, 每2030个幼儿(3060户)设一处。儿童游戏场地:宜设在住宅群落空间中,住宅院落的出入口附近, 相对独立的空间中,约150户,或100个儿童设一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50米。青少年活动与运动场地: 设在住宅区内相对独立的地段, 约200户设一处, 服务半径不大于200米。中老年人健身与消闲场地: 服务半径在200300米左右, 结合在集中绿地内布置, 多样化的用途。 第七章 户外环境景观第一节、基本概念一、城市绿化用地(绿地)的定义 城市绿化用地所包括的不仅仅是用于种植各种植物的土地,它是指以用于种植绿色植物为主的城市用地,简称绿地。它包扩: 植物种植用地 (草皮、花卉、灌木、乔木、爬藤植物等), 包含在植物种植用地中的铺装硬地 (步行道、步行休息广场、乔木周围的休息场地等),可活动的或处于植物种植用地内的水体。二、住宅区景观面积配置 在整个公共绿地中: 种植绿色植物的用地比例不应小于73%87% 活动场地(硬地为主)的比例为10%22%, 景观与休息小建筑及环境小品的用地不宜大 于3%5%。三、植物的种类:草坪、花卉、灌木、藤本、乔木等; 四、植物的选择 1、功能与美观要求相结合2、速生树与慢生树相结合3、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4、与地方自然条件相结合五、植物的配置孤植、对植、丛植、树群、树林、植篱、花坛等第二节、软质景观一、住宅区绿地构成 1、 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园,居住小区集中绿地,居住组团绿地,各类户外场地,较大的住宅院落绿地或场地2宅间宅旁绿地住宅周围用于种植绿色植物并不属于住宅区公共绿地的用地。3道路绿地是指在道路用地(道路红线)界线以内的绿地,如花坛、行道树、草皮等。4专用绿地指各类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地界内所属的绿地。二、住宅区绿地的功能1使用功能:具有可活动性,如游戏、运动、散步、健身、消闲等;2 景观功能:美化环境,观赏性 3 生态功能:绿化对减尘的作用:绿带宽度4米,种植一行乔木及一行灌木,减尘率达50以上。绿带宽度5米,种植常绿乔木、灌木、绿篱和草皮,减尘率达90以上。绿化对隔声的作用:P166第二篇 第8章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城市的形成及其定义 三、 城市的概念 2、城市的法律定义(1)人口规模: 我国:非农业人口2,000人以上设镇 非农业人口60,000人以上设市 (2) 城市特质设“市”2条件:非农人口8万人以上; 国民生产总值2亿以上 (1986)设“镇”1条件:县政府所在地; 非农人口2千人以上的乡政府所在地 (1984)3、城市规划对城市的理解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法 “城市,是指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2)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4、现代城市含义的界定:产业结构 人口规模、构成 行政管辖5、城市与农村的区别:产业结构 人口规模、构成 集居密度第三节 城市总体发展概况一、古代城市特点: 1、城市规模:较小 2、防御功能:突出3、发展速度:较慢4、城市结构:简单5、市政建设:很差6、营造方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7、城市形象地区差异显著、可识别性强二、近代城市特点工业革命1、人口向城市的大量聚集 2、城市布局的圈层式扩张 3、城市环境变化 4、城市的聚集效益与生活质量提高三、当代城市特点 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全球化 1、大都市、摩天楼 2、大城市连绵区、世界城市、全球城市 3、丰富的城市生活4、严峻的生态环境5、可识别性式微 第四节 、城市化一、基本概念及其表现特征 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 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人口职业:农 非农; 产业结构: 第一 第二、三; 土地及地域空间: 农用地 非农用地 ; 分散、低密度的居住形式 集中成片、高密度的居住形式 接近自然的空间 人工环境为主的空间 二、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指标人口统计学指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PU=U/P PU城市化水平 U城镇人口 P 总人口三、城市化的历史过程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市化的速度慢,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中期阶段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市化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60%或以上。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 四、中国城市化的历程1、开始:19世纪后半期 2 、1970年代末:143 、1986年: 264 、1999年:29.55 、2000年:366 、2011 年: 51.3% 。 第五节 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一、 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一)、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1、周礼的影响 考工记及其影响3、因地制宜的城市规划思想(二)、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1、人文主义与自然主义2、希波丹姆模式 3、建筑十书:现存最古老、最有影响的建筑学专著。作者:维特鲁威(古罗马建筑师和工程师) 时间:公元前3222,奥古斯都时代建筑设计原则:实用、坚固、美观。二 、 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一)、时代背景(二)、托马斯莫尔的空想社会主义探索 (可贵之处:理想)(三)、罗伯特欧文的“新协和村” (四)、傅立叶的“法朗吉”(Phalanges) 可贵之处:付诸实践 实践背景:美国移民政策三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探索历程(一)、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创 始 人: 埃比尼泽. 霍华德 (英国)提出时间:1898年1、背景知识2、思想内核社会改革的主张3、空间模式城乡交融、群体组合的“社会城市” A 城市规模:中心城市5.8万人,卫星城市3万人, 城市用地404.7hm2 B 城乡一体: 永久性绿地2023.4hm2(供农牧业生产用) 生动活泼的城市生活+美丽、愉悦的乡村环境 C 公共绿地系统4、历史贡献(1)城市规划原点的转移:帝王人民(2)城乡作为一个体系研究(3)先驱性的模式(4)首开在城市规划中进行社会研究的先河 城规的目标导向改良社会(二)、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1、柯布西埃其人其事勒.柯布西耶建筑上的毕加索 法国 朗香教堂2、柯布西埃的马赛公寓 建筑规模:长165m 高56m18层跃层联合住宅23种户型(一室户8孩子户)337套供1800人居住建筑朝向: 东西向建筑风格: 素混凝土表面 公共设施两条街道(内部商业中心),包括如下内容: 一个学校; 一个旅馆; 一些商店。屋顶花园设有: 幼儿园; 托儿所; 露天剧场; 健身中心。底层架空:停车场马赛公寓后期评价建筑风格停车场内部街道屋顶花园使用房间 粗野主义3、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 1922、巴黎秋季美术展 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现代城市规划的观念展示明日城市概况:城市规模300万人口中心地带:40万人,24幢60层摩天楼第二圈:60万人,多层连续板式住宅外围:200万人,花园住宅(明日城市图见书) 柯布西埃 现代城市规划的设计思想 城市集中才有活力以技术手段改进中心区集聚功能以高密度解决拥挤问题用地密度分区新型、高效、立体化的交通系统 评价摩天楼现代城市更新、战后迅速重建的法宝高品位、低成本契合发展中国家的需求专制、独裁的社会结构特征规范、秩序、可控的城市、社会4、柯布西埃的开放性街区 20世纪初二战:开放型街区取代传统街区二战后:开放型街区成为主流(三)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1、城市分散发展理论田园城市卫星城新城霍华德的追随者恩维(Unwin)第一代卫星城卧城第二代卫星城半独立的卫星城第三代卫星城独立的卫星城(新城) 2、城市集中发展理论(1)集聚经济理论 (2)大都市、巨大城市、大城市带 (3)世界城市 大都市:人口50万 特大城市:100万 超级城市:400万 巨大城市:800万 大城市带:2500万,人口密度:250人/km2第9章 城市规划的任务 第一节 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原则一、城市规划的任务 根据一定时期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功能空间布局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二、城市规划的年限总体规划:20年近期规划:5年远景规划:50年(轮廓性规划) 三、城市规划的原则 (详见书) 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我校的做法 2、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巴黎:开辟新区、激活老区、寻找文脉。开辟新区:德方斯激活老区: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寻找文脉:新旧凯旋门3、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相和谐的原则 第二节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 一、与城市规划相关的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和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江河流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4) 二、我国空间规划系列:国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三、城市规划的阶段划分第一阶段(总体规划阶段):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第二阶段(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四、各阶段内容(一)总体规划 1、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容量和发展形态。 2、统筹安排城乡各项建设用地。 3、合理配置各项基础工程设施(道路交通、 水电通讯、垃圾处理等)。(二) 控制性详细规划 1、详细确定规划地区各类用地的界限和适用范围; 2、提出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的控制指标 (开发强度);3、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有条件可建的 建筑类型;4、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 工程设施用地界限;(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指标(1)地块规定性指标: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建筑控制高度建筑红线后退距离容积率绿地率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及其它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 实例:连云港“楼超超” 2010.4.12, 焦点访谈,长高长胖的“楼超超”; 2002:规划沿街6层,局部7层;2006: 6层变为4栋点式17层,获批;2010: 17层盖成22层,把A座、B座、C座、 D 座间的绿地建成店铺。 (2)指导性指标:人口容量建筑形式、 体量、色彩、 风格要求实例:集美滨水小区与水晶湖郡 (四) 修建性详细规划 1、对建筑、绿地、道路的空间布局与景观设计;2、工程管线的规划设计;3、分析建设条件,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第10章 城市用地规划第一节 城市性质与城市类型一、城市性质 城市性质的概念:“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规划术语)二、城市性质的确定方法 城市的宏观综合影响范围宏观区位 城市的主导产业结构纺织、钢铁 其它主要职能历史文化属性、风景旅游、军事防御 三、城市的分类 1、按职能分类 2、按人口规模分类100万以上为特大城市: 50100万人口为大城市 20 50万人口为中等城市 20万人口以下为小城市。(2011年厦门人口361万) 超级城市:400万巨大城市: 800万3、房地产界常用分类一线:(5个)北上广厦、深圳、天津二线:(35个) 区域中心:南京、武汉、 沈阳、西安、成都等; 经济发达:青岛、大连、宁波、厦门、济南等; 三线:(108个)银川、西宁、海口、洛阳、 南通、常州、徐州、潍坊、淄博等。4、按布局形式分类(规划界)(a) 块状: 郑州、石家庄等;(b) 带状: 武夷山、兰州、沙市、洛阳、丹东、青岛(c) 环状:厦门(d) 串联状:秦皇岛(北戴河、秦皇岛、山海关)、镇江(镇江、丹徒、谏壁、大港)等。 (e) 组团状:合肥、宜宾(f) 星座状 : 上海 第二节 城市组成要素与城市用地 一、城市组成要素工业、对外交通运输、仓库、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园林绿地、道路、广场、桥梁、上下水、能源供应二、城市用地1、城市用地的概念 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内赋以一定用途的土地的总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它包括: 已经建设利用的土地 , 已列入城市建设范围内尚待开发建设的土地 T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土地的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城市市区的土地属国家所有。2、国家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居住用地70年; 工业用地50年; 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 综合或其它用地50年。 3、城市用地的组成 市域或城市地区行政管辖层面的 城市规划区 规划建设层面的三、城市用地的用途分类 10大类、 43 中类、78 小类 (教材P67-68) 详细资料见城市规划资料集1 (P133-136) 1、城市用地分类表:10大类 (详见书) 代码RCMWTSUGPE用 地名 称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特殊用地水域和其它用地区别公共设施用地与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公共设施用地是指:行政办公用地商业金融用地文化娱乐用地体育用地医疗卫生用地教育科研用地文物古迹用地其它公共设施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是指:供应设施用地(水电气)交通设施用地、邮电设施用地、环境卫生设施用地、施工与维修设施用地、殡葬设施用地、其它市政公用设施用地2、中类与小类划分 “居住用地” 中类与小类划分中类划分 一类居住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二类居住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三类居住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比较齐全、布局不完整、环境一般,或住宅与工业的用地有混合交叉的用地 四类居住用地 以简陋住宅为主的用地鼓浪屿,滨水,杏林西南,原村民住宅用地小类划分一类居住用地R1又划分为:R11:住宅用地R1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R13:道路R14:绿地二类居住用地R2又划分为:R21 、R22、R23、R24 P 特殊用地军事用地:专门用于军事目的的设施用地。外事用地 :外国政府及国际组织驻华使领馆、办事处及其生活设施等用地。保安用地: 监狱、拘留所、劳改场所、劳教所、戒毒所等用地 。 W仓储用地:普通仓库用地、危险品仓库用地、堆场用地3、城市四大类建设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绿地4、四大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重五、城市性质与城市组成要素的关系城市性质不同,用地构成差异大。第三节 城市用地功能组织 一、影响城市各组成要素用地选择的因素1、用地的形状和大小 与产业性质与地区地形地貌特点等相关2、用地自然条件及建设条件对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候条件 充分研究,加强监测、消除隐患2005年11月 ,江西九江、瑞昌地震:湖泊沉积地区, 地质不稳定。建筑设计:空斗墙3、环境保护的要求自然环境的保护人居环境的保护工业区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即最小风频的上风位。当城市拥有两个方向的盛行风向时,工业区主要布置在盛行风向的两侧。 第11章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二、我国城市交通发展概况2、轨道交通A、服务战备阶段:北京地铁:1950年代确定, 1960年代开工, 1980年代投入运营。天津地铁:1970开工,1984年运营通车B、开始建设阶段:真正以交通为目的, (1980年代末1990年代中), 上海地铁一号线,北京地铁复八线, 广州地铁一号线,北京地铁一号线改造C、调整整顿阶段(19951998年), 推进国产化。D、蓬勃发展阶段(1999三、现代交通发展特点 1、交通工具的高速、大型、远程化 2、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结合3、城市内外交通的延续与相互渗透 减少内外交通的中转 铁路与轻轨或地铁连通 过境高速与绕城高速连通4、城市道路系统多级化 5、城市交通组织立体化 6、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组织 以美国旧金山的港湾枢纽为例四、城市交通的分类1、内部交通:主要通过城市道路系统2、对外交通:规划术语注为“城市与城市范围以外地区之间采用各种运输方式运送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活动。” 五、 城市交通的构成1、空间分布:城区、城郊、城乡2、运输方式:铁路、轨道、道路、水上、空中、管道、电梯传送带3、组织形式:公共交通、个体交通4、运输对象:客运交通、货运交通第二节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一、布置城市道路系统的基本要求 1、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组织2、保证交通流畅、安全和迅速3、结合自然条件,合理规划道路路线走向4、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5、满足敷设各种管线及与人防工程相结合的要求二、城市道路系统的形式及其特点1、方格网式(棋盘式)道路系统优点: 街坊整齐方正,有利于建筑物布置及辨别方向;便于交通组织和道路定线;路口的交通组织较为简单有序。缺点: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不便;难以适应较为复杂的地形适用于地形平坦的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的分区 城市应用举例:北京、西安、郑州、南京、洛阳2、放射环形干道系统 优点:与边缘地区有最短的距离,利于市中心区与各分区、郊区的联系利于市区外围相邻各区间的联系缺点:交通组织不如方格网灵活,方向性差易使市中心区机动车交通更集中街区形状有时不利建筑布置 适用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3、自由式干道系统优点: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对环境和景观破坏较少,节约道路工程造价缺点:网络结构复杂无序,不易识别方向非直线系数大,车辆绕行距离长不规则街区多,建筑用地分散交通管理的难度大,道路系统的优化改进困难山区、丘陵地区常用。4、混合式干道系统 混合式道路网亦称综合式道路网,是结合城市用地条件,采用的几种基本类型道路网的组合,通常是指方格网加上环形放射路混合成的路网。多数是旧城区为方格网形式,新建城区由旧城区扩展开来,在旧城以外采用环路加放射线的形式。北京市:方格 放射 环式 混合道路系统三、城市道路的分类1、快速路:设计行车速度要求达到6080km/h2、主干道:3060km/h,3、次干道:2050km/h4、支 路:3040km/h四、城市道路设计基础1、道路红线:城市道路用地的界线。红线宽度:道路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用地宽度的 总和,也称路幅,是城市中道路用地 与其它用地的界限。2、红线宽度 快速干路 60100米 主干路 4070米 次干路 3050米 一般道路 2030米3、 路网间距 主干路6001000米,次干路 300500米, 支 路 200300米4、常用数据一条机动车车道的宽度 快 速 路:3.75米, 一般道路:3.5米, 最 小: 3米人行道宽度:一般2m左右停车场用地估算:小汽车每辆3050大型汽车70自行车1. 51. 8 7、厦门道路规划红线间距城市主干路: W 40城市次干路:40W24城市支路:24W12第三节 城市交通组织一、建立多系统综合交通体系,完善道路系统 (1)建设大运量的快速系统,解决大城市通勤交通问题。 (地铁、轻轨)(2)调整与更新路网结构,实行长短距离、快慢速度的分离。(3)建设换乘中心,把自行车交通稳定在最佳骑乘范围内。(4)划定步行区,改善步行交通条件。二、实行公共交通优先的交通政策实行公交优先的方法: (1)设置公共交通专用道 (2)设置定时的公共交通专用道路。 (3)在单行道路上允许公共交通车辆的双向通行。 (4)设置公共交通优先通行的信号。 (5)设置公共交通优先通行的交通标志。 (6)加强对小汽车的控制。三、建立智能交通系统(ITS)1、定义:智能交通(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是在较完善的道路设施基础上,将先进的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集成运用于地面交通管理所建立的一种实时、准确、高效、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智能红绿灯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