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练习题.docx_第1页
比的练习题.docx_第2页
比的练习题.docx_第3页
比的练习题.docx_第4页
比的练习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数学比单元测试卷班级: 姓名: 分数:一、填空。(每空1分,第六题4分,共26分)1、六年级某班有男生28人,女生24人,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把11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水占盐水的,盐与水的比是()()。3、甲数比乙数少,甲数与乙数的比是()(),甲与甲乙两数之和的比是()(),乙与甲乙两数之差的比是()()。4、 修一条路,甲队单独修6个月完成,乙队单独修8个月完成,甲乙两队工作时间的比是()(),工作效率的比是()()。5、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1、甲数与乙数的比是()()。6、():15=0.6=()607、 长方形的宽比长少,宽与长的比是()()。8、 甲乙两数的比是74,甲比乙多 ,乙比甲少 。9、 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12,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10、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和顶角的度数之比是4:1,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度。11、甲拿出糖果的给乙,则甲乙两人的糖果一样多,原来甲乙两人糖果的比是()()。12、大正方形的边长是6分米,小正方形的边长是4分米,大小正方形边长的比是()(),大小正方形周长的比是()(),小正方形与大正方形面积的比是()()。二、判断题。(共6分)1、 40分:0.6小时化简成最简比是23。 ()2、5米:50分米化成最简比是1. ()3、 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4、甲数比乙数多,甲数和乙数的比是5:3。 ()5、 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均不为0),则甲数和乙数的最简整数比是2425。 ()6、把一根木料锯成10段,每段所用的时间是锯完这根木料时间的()三、选择题(共5分)1、六(2)班有男女生45人,男女生的比可能是()。A、71B、32C、43D、212、8:15的前项增加1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A、 增加30B、增加16C、增加8D、无法确定3、比的前项和后项()A.都不能为0B.都可以为0C.前项可以为0D.后项可以为04、如果被除数与除数的比是5:3,则商与除数的比是()。A、53B、35C、58D、595、两个正方体棱长的比是35,它们的体积比是()。A、27125B、925C、35D、610四、计算。1、化简下列各比并求比值。(共12分)1221 0.251 0.875 32时:45分56吨:840千克2、 解方程。(共9分)X=X=42XX=24五、画一画。(6分)画一个周长是28厘米、长和宽的比为4:3的长方形。六、解决问题。(32分)1、水果店有苹果和梨共630千克,其中苹果和梨的质量比是5:4,苹果和梨各有多少千克?(5分)2、三年级有6个班,平均每班50人,男、女生人数之比是8:7,三年级男女生各有多少人?(5分)3、一个蔬菜大棚的面积是800平方米,棚内种植的黄瓜、西红柿、茄子面积比是532,三种蔬菜各种植多少平方米?(5分)4、配制一种药水,药粉和水的质量比是2:85,现有药粉8克,需加水多少克?(5分)5、学校购进480本图书,把其中的分给低年级,余下的按53分别分给高年级和中年级,高年级比中年级多分多少本书?(6分)6、一堆化肥,第一天运走120吨,正好占这堆化肥的,第二天运走的吨数与这堆化肥总吨数的比是15,第二天运走多少吨?(6分)附加题:(4分)某工厂有职工200人,其中男职工占40%,后来又调进一批男职工,这时男职工与全厂职工的人数比是37,后来又调进多少名男职工?Wang034029观书有感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六上第22课)观书有感南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活水对于方塘的重要性。3、了解说理诗,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4、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源头活水的重要性,同时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难点: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预习积累: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高尔基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教学过程】1、 观塘、导入:学诗要达到正确诵读、解意、悟境,今天我们能否做好这几点?先自学,要求做到:读正确、通顺,读出节奏。、检读。、自学尝试理解意思,读出画面。、检读、助读:你认为哪些字词的意思较难理解?或要引起同学的关注?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想怎样的池塘?可以画出来。(半亩、方、清、源头活水)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交流,同桌。集体交流、相机朗读。(同学们,塘虽小却清新、明朗,有活水注入,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备注:“天光云影”、“湖光山色”中“光”意思的理解要联系词语的前后搭配。谁在徘徊?“源头活水”的意思要重点理解,可以查成语词典。)二、观塘有感、导读全诗:这是一个怎样的池塘?诗人产生的疑问是?放开眼界找到的答案是?(塘清的答案在塘外)、诗句活用:(将“渠”改为你、我、他。):谁用诗句问问小池塘为何清。老师做小池塘,生问老师。(渠君,你,汝。老师故做没有听清状回答:问我那得清如许呀,为有源头活水来。)老师问另一学生:问他那得清如许?学生回答: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没有“源头活水”呢?(老师擦去“有源头活水”)方塘怎样?同桌思考讨论。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板书:枯竭、陈腐、污浊。教师擦去“一鉴、天光云影、清”,师生共同合作将诗句改为:半亩方塘锅底开,垃圾杂物共徘徊。问渠那得浊如许,为无源头活水来。有源头活水的半亩方塘是谁来背诵一遍?(或者是将擦去的字写上,并写上题目)。三、观书有感、老师故意让学生齐背观塘有感,引起学生疑问,引出读书法读书要看清题目,题目是文眼呀!、问:为何是观书有感?借塘来说观书感。理解:观,看,看见,有见解。感,用心悟,悟出滋味。简介朱熹:南宋,理学,宋人最讲理。宋诗特点常借景(物)寓理。当时在看书,将看书体会心得写了出来。、诗人看书有何感想呢?同桌讨论。(多元理解:塘人,心如明镜,胸怀宽广,清,高洁;塘书,知识,天光云影;)相机出示开卷有益的名言警句。(见预习积累)(备注:当学生不会时导法:(1)、小塘呀小塘,你为什么这么明净呀?你这么小为什么容得下天光云影在你的肚子里呀?你为什么这么聪明呀?朱子呀,你为什么这么有学问呀?(2)、塘有源头活水就,人观书就。(3)、把“半亩方塘”改为“方寸之心”(4)、宋诗借物喻理的特点。如苏轼题西林壁等。)四、拓展学习宋诗借物(景)喻理的特点学习观书有感(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诗中有悟,诗中有理)板书设计:(动态生成)初: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变:半亩方塘开,共徘徊。问渠那得如许,为来。再变:半亩方塘锅底开,垃圾杂物共徘徊。问渠那得浊如许,为无源头活水来。还原:方寸之心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我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诵古诗。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活水对于方塘 的重要性.3了解说理诗,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教学难点: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很多关于读书的名言,大家还记得吗?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关于读书的古诗观书有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五步法吗?3.首先,我们来知诗人,【出示朱熹图片】这就是朱熹, 你对朱熹了解多少?4.接下来,谁能把诗题解释一下?5.过渡: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这节课只要同学们认真读,用心思考,积极发言,相信你的收获一定会很大。我们跟随诗人一起走进古诗。二品析诗句 理解诗意1. 首先请同学们对照屏幕上的自学任务,初步自学这首诗.【任务一】1)反复诵读, 读准字音,读出诗的韵味;2)理解重点词语,说说各诗句的意思.3)借助插图,想象诗歌 所描绘的画面.4)不懂的地方学生可以互相交流。2学生诵读,自主学习。3. 展示交流 1).检查诵读 (1) 同学们,朱熹说过: 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错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 你能声音响亮,准确清楚地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读,相机正音鉴 徘 徊 ,再指名读】 (2) 诗有了节奏,就会给人美的享受.谁又能读出这七言绝句的节奏来呢? (3)这首古诗有个特殊的标点,你发现没有?(?)所以这句要读出问的语气,我们一起来! (4)小结:同学们,基本上做到读通读顺,待会儿我们理解了这首诗,相信大家读出的韵味会更足. 2). 品读一二句.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了这么多遍,你知不知道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景物呢?方塘就是指?多大的方塘?这是怎样的半亩方塘?用诗中的一个字眼来回答? (2)浏览全诗,哪几句描绘了它的清?【出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3) 鉴是个生字,什么意思?(镜子)古人用的是铜镜,不用时,用软布把镜面遮住, 用的时候再把它打开,这就是一鉴开. 半亩方塘一鉴开 ,短短 7 个字,包含了一个多么美妙的比喻句,把半亩方塘比作一面(打开的镜子) ,写出了方塘的清澈明净。水的清澈明净还表现在哪? (4)天光云影共徘徊 “徘徊”什么意思?换成“晃动”行不行?这句什么意思?这里也包含着一种修辞手法?方法:连词成句,调整词序,添加词语.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慢慢地移动着,它暗示了我们什么呢?(池塘的水在缓缓地流淌) (5)池塘优美的景色,让人非常喜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来朗诵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师读,生交流】 (6)同学们,虽只是一方小小的景观,却很能够感染人,它清新,自然,清爽,明朗,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指名读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会读得更好, 再指名读女生齐读 一起美美地背一背这两句】 3).品读三四句.(1)诗人看到眼前的方塘美景,他不禁产生疑问问渠哪得清如许?翻译一下,他有什么疑问?是啊,到底什么原因呢?诗人作出回答为有源头活水来. 【出示三四句】(2) “渠”这里是指什么?现在生活中指什么?这就是古今意的不同。(3) 为是一个多音字,在这儿读wi ,第四声,作什么意思?(因为)它向我们解释了 池塘清澈的原因是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来.怎样的水才是活水呢? (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4)我们可以想象:远处山上的瀑布流下的水汇成小溪,溪水源源不断流入方塘,所以方塘 的水才能那样新鲜清澈. )(5)连起来说说这两句的意思.(6)如果没有活水涌来,方塘会怎样?可见,源头活水对于小池塘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 4). 配乐读全诗,读出诗人心中的喜欢之情.三辩论明理 享受诗趣.1.【任务二】 这首诗全写的是池塘中的水,可是题目却用了观书有感,这是为什么呢?2. 小组讨论,学生畅所欲言3. 交流结论: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使池水 .不断地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使人 _.板书:人的心智: 更加聪明 读书汲取4诗人巧妙地把读书的道理蕴含在诗中,把美丽的方塘风光和读书感想融合在一起,使这首诗的意境得到了升华,此时此刻,再读这一首诗,我们又该如何去读?指导朗读。【指名读(2 人)齐读】四拓展新知.1朱熹先生把读书的道理巧妙地藏在这首写景诗里,使人们一下子就接受了他的观点,像这样的诗叫作说理诗。同学们想想,你还能举出一些跟这些诗相似的说理诗吗?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